「護士節」哈醫大四院援鄂護士與武漢少年的「網友情緣」

2020-12-11 東北網

 東北網5月11日訊(嶽金鳳記者杜筱)自3月20日,哈醫大四院援鄂醫療隊隊員胡雪妍收到武漢19歲自閉症患者祝羽辰的手繪T恤開始,到3月30日胡雪妍和隊友們經過艱苦奮戰,他們負責的危重病房成功「清零」返回哈爾濱,直到現在通過微信關心彼此,分享學習、生活近況……姐弟倆開啟並保持了一段溫暖的「網友情緣」。

胡雪妍收到的祝羽辰手繪的愛心t恤

胡雪妍(右)、孟凡瑩把畫有哈爾濱索菲亞大教堂的防護服送給羽辰

祝羽辰(左)把畫作送給哈醫大四院援鄂醫療隊

在武漢奮戰的60多個日夜,胡雪妍和哈醫大四院援鄂醫療隊的戰友們全力以赴救治每一名患者,一直堅持到病房清零的最後一刻,他們的付出贏得了武漢人民的尊敬。3月20日,哈醫大四院援鄂醫療隊收到一批武漢志願者贈送的愛心T恤,隊員胡雪妍收到的T恤是一位武漢19歲自閉症患者祝羽辰的手繪,並通過羽辰媽媽留下的微信號與他們建立了聯繫,得知羽辰雖然從小患有自閉症,但一直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並且特別喜歡畫畫,一直以他的繪畫作品和這個世界對話。

與新冠病毒零距離搏擊的日子裡,每當防護服被汗水溼透,每當深夜想念家中的孩子,每當有的病人因病重離開而讓她難過,有的病人因痊癒出院而讓她開心,胡雪妍都會打開手機,把自己的心情分享給自己這個異鄉結識的小網友,而祝羽辰也越來越喜歡這個來自遠方黑龍江的「天使姐姐」,時時刻刻為姐姐打氣加油,把自己的新作品、趣事分享給姐姐,他們在微信上關心著彼此,結下了深厚的姐弟情緣。

3月28號,胡雪妍和隊友們接到通知,經過艱苦奮戰,他們的危重病房終於成功「清零」,30號他們即將撤離。離別之際,胡雪妍著如何與自己的這個「弟弟」告別。她找到自己的隊友、「小畫家」孟凡瑩,在一件嶄新的防護服上給羽辰畫了一副畫----哈爾濱最具標誌性、最美的建築物索菲亞大教堂,連同兩瓶手消毒液,準備送給羽辰。

撤離當日,羽辰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雪妍的駐地酒店,兩個「網友」終於線下見面,兩個人熱情擁抱,周圍的醫護人員也都感動地為他們熱烈的鼓掌。這一次,羽辰把自己的新作品,一副帶著口罩的白衣戰士畫送給了哈醫大四院援鄂醫療隊,畫作上邊是羽辰的字:武漢保衛戰,山水迢迢等你來。

返回哈爾濱後,胡雪妍很快回到哈醫大四院的護理工作崗位。但姐弟裡的「網絡情緣」始終未斷,他們一直在微信上關心彼此,分享學習、生活近況。雪妍還經常和羽辰媽媽微信互動,兩個人分享羽辰的病情和武漢哈爾濱兩地的趣事,一起探討怎樣讓羽辰的生活更健康、更快樂。

相關焦點

  • 哈醫大四院心內科護士任媛:愛與希望,一定比病毒更快
    龍頭新聞訊 近日,哈醫大四院心內科護士任媛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她參加抗「疫」一線戰鬥的情況。 2020年年初,一段本應煙火盛放、闔家團圓的日子,因一場不宣而戰的戰「疫」改變。我是任媛,今年是我在醫大四院工作的第8個年頭,如今我懷揣著滿滿責任成為這場戰役「逆行者」中的一員,這讓我倍感自豪。當接到通知要全員到崗,並自願報名支援武漢時,我毫不猶豫地報名了。收到院裡很多同事發來的信息,問我為什麼要報名?我就是覺得我應該這樣做,這就是我的職業啊,肩上扛責任,心中有大愛。接到護理部的正式通知:我是第一批的後備重症組,備第二批次。
  • 哈醫大四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宋波和妻子視頻過元宵節
    龍頭新聞訊 8日是元宵佳節也是團圓的節日,而我省援助武漢的醫療團隊的隊員只能和家人線上過節。馳援武漢的哈醫大四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宋波和妻子,哈醫大四院的護士範廣菲在視頻中互道了節日快樂。他們說「我在武漢協和醫院過節,你在哈醫大四院值班過節。
  • 哈醫大四院急診戰鬥班「救死扶傷 生命至上」
    哈醫大四院急診戰鬥班「救死扶傷 生命至上」哈醫大四院宣傳訂閱號 今天「門診大廳有人倒地,意識不清,快來人搶救!快!快......」急診科護士韓鵬飛放下介入科溫曉斐的呼救電話後,推著平車飛速的竄了出去,這樣的情形在哈醫大四院的急診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不論多少次,所有護士反應都不曾變過。不到3分鐘,只見韓鵬飛推著一位面色蒼白的男病人衝進了搶救室,嘴裡大聲地複述著病人的基本情況:「頸動脈消失,呼吸音消失,瞳孔較大,顏面甲床紫紺,全身大汗,突發心臟呼吸驟停,快搶救」。
  •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人平安凱旋
    3月31日16時,在武漢協和西院持續鏖戰65天,出色圓滿地完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的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乘坐的專機平穩降落在哈爾濱國際機場,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名隊員全部凱旋。武漢當地向醫療隊贈予錦旗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王洪亮介紹,在65天的戰「疫」中,醫療隊和內蒙古醫療隊、安徽醫療隊、以及武漢協和西院的醫護人員並肩作戰,由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負責的兩個病區共收治患者
  • 聽援鄂醫護講抗疫故事|哈醫大一院感染監控科姚源:守護天使 平安回家
    3月31日,我省第一批、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圓滿完成援鄂任務,返回家鄉。如今一周時間過去了,在酒店隔離期間,為了豐富隊員們的文化生活,定格白衣戰士在武漢逆行的寶貴經歷,哈醫大一院援鄂醫療隊通過網絡視頻形式進行了「援鄂感動銘記於心」主題的演講比賽,三十餘位隊員講述了自己在武漢支援的醫療救治經歷和感人事跡。
  • 哈醫大四院李曉光:我是「管家婆」,隨時解決各種突發
    龍頭新聞訊 「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兒就是點隊員報體溫,早晚兩遍,全不超37度,才能安心……」59歲的李曉光,是我省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療團隊裡,哈醫大四院醫療隊的隊長。他有著多次醫療援助經驗、是醫術精湛的麻醉專家,是隊員心中可依賴的老大哥,更是團隊的大家長和管家婆。
  • 安醫大二附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今日出徵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4日下午,安醫大二附院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整裝出發。來自該院腫瘤科四病區的護師何曉麗、腫瘤科三病區護師陳琳、腎臟內科二病區護師王磊三名隊員應召前往武漢抗疫一線。據悉,2月3日深夜,接到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緊急指令,安醫大二附院需要臨時召集3名臨床內科護士,與全省其它醫療機構的97名護士組成醫療隊,馳援湖北。該院護理部第一時間響應,迅速收到來自醫院各科室的數十名護理人員請戰。最終確定何曉麗、陳琳、王磊3名護士組成醫療隊,為了武漢同胞的生命健康,舍小家為大家,奔赴湖北抗「疫」戰場。
  • 我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哈醫大一院團隊:創立採樣標準化體制
    3月31日, 我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哈醫大一院團隊的160名醫護人員圓滿完成任務,回到了家鄉。從2月13日抵達武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哈醫大一院團隊在兩個重症定點醫院,共收治110名患者,出院92人,危重症轉輕症12人,因基礎病嚴重的危重病人轉相關學科治療6人。
  • 哈醫大一院護士婁程程獲「2020年黑龍江省護士崗位技能競賽」一等獎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 12月4-5日,由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黑龍江省總工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護士崗位技能競賽」圓滿落下帷幕。哈醫大一院內分泌二病房護士婁程程在全省決賽77名選手中脫穎而出,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榮獲黑龍江省護士崗位技能競賽一等獎。
  • 當援鄂隊員遇到武漢方言:「三不只」「滋一哈」啥意思?
    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援鄂醫護人員的一篇篇日記裡,我們看到學習一些日常的武漢話已成為部分隊員的「必修課」。為啥?少數高齡市民僅能依靠武漢方言交流,溝通磕磕絆絆,勢必影響診治。而這種情況並不僅僅是齊魯醫院援鄂隊員面臨的難題。「聽不懂方言,還要想盡辦法與患者溝通,盡全力給他們帶來專業治療和周到服務。
  • 哈醫大四院「智慧醫院」咋使用?記者幫你探探路
    ↑ 刷臉支付A 醫保自助服務機上線," 自助式 " 服務今年年初,哈醫大四院引進醫保自助查詢機,黑龍江省省直職工、省內異地參保人員、哈爾濱市城鎮職工、哈爾濱市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卡密碼修改、密碼重置可以在醫院實現。
  • 手繪援鄂戰疫 北醫三院護士崔曼:武漢給我的改變難用文字形容
    5月11日晚,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崔曼與封面新聞記者說起在武漢的日日夜夜,似乎還沒從一個多月前的「戰鬥」中完全抽離。作為北京最大公立醫院之一的急診科護士長,這位「80後」北京姑娘將迎來自己從業生涯的第10個國際護士節。
  • ...黑龍江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哈醫大四院呼吸科醫師王...
    王宛茹是哈醫大四院呼吸科醫師,是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在武漢與戰友奮戰的65個日日夜夜,是她人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醫院就是戰場,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選擇成為醫生的那一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主動請纓前往武漢前線。」王宛茹告訴記者,救死扶傷是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 告別在春天,西安護士淚別北京援鄂醫療隊
    來源:經濟日報3月31日,北京援鄂醫療隊撤離武漢。來自西安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的ICU護士侯永生也來到了送行現場,送曾經並肩戰鬥過的戰友回家。疫情最為緊張之時,他與北京援鄂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並肩戰鬥了2個多月。
  • 我願為抗疫撐起一片天|新冠肺炎|哈醫大四院
    2020年4月19日4月14日,我們哈醫大四院醫療隊接到上級指示,奔赴牡丹江抗疫一線,作為一名醫療工作者,我們自願加入疫區的醫護行列,無論生死,不計報酬,全力以赴。因為我們知道:職業精神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它意味著堅守和奉獻,甚至犧牲。經過一天的實地培訓,我們正式進病房接觸新冠肺炎患者。
  • 2020護士節主題標語宣傳口號 今年是第幾個國際護士節
    安徽護士劉穎十二年前曾前往汶川救災,十二年後她義無反顧馳援武漢;吉林護士王嘉琪援鄂期間那句「武漢最美的不是櫻花,是武漢人感恩的心」刷屏網絡;北京護士張丹在距離家鄉千裡之外的地方衝鋒在前、勇敢堅強;大連護士柳雯悅戰鬥在抗疫一線雷神山醫院,她日夜堅守,終於等來撥雲見日;宜昌護士方格格,三個月的時間讓她重新定義人生。護士節到了,讓我們一起致敬她們,致敬所有的護士。
  • 哈醫大戰隊再出徵!4家醫院醫護人員出發支援牡丹江
    在出發時,哈醫大一院7名支援牡丹江的女醫生對著手機錄下了這段視頻。13日13時,哈醫大一院第二批支援牡丹江抗疫醫療隊由呼吸內科1名副主任醫師、3名主治醫師和感染科3名主治醫師組成。她們將同附屬二院、四院和腫瘤醫院的醫療隊一起,前往牡丹江市康安醫院,參加對普通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身為一名呼吸內科醫生,疫情不結束,就要投身最需要我們的地方。」
  • 陝西榆林援鄂男護士張春輝:戰「疫」中的「鐵漢柔情」
    援鄂護士張春輝。有一種勇敢叫舍小家、顧大家;有一種堅強叫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有一種無私叫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新年伊始,在萬家團圓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數以萬計的醫護人員「逆向而行」,奔赴武漢,榆林市星元醫院急診科護士張春輝就是其中一員。作為科室裡唯一的男護士,他認為這是自己義不容辭的一份職責。在武漢連續奮戰兩個多月,讓我們看到了這位「鐵漢」柔情的一面,也讓張春輝明白這份職業的真正意義所在。
  • 今天,海寧援鄂護士換上「秀場款」護士服,太漂亮了
    一頂小方帽,一身素淨的護士服,一雙白白的鞋,也許是在提到護士這個職業時,最先映入我們腦海的形象。那羊絨款式的護士服。你見過嗎?今天有一批「很不一樣」的護士服來到了海寧市人民醫院,設計者竟是皮博會的設計師……穿上它!變身!
  • 【視頻+圖片】這個陪病人嘮東北嗑的護士小姐姐 手繪了一幅抗疫...
    繁忙的救治工作之外,一些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這段特殊的日子,記錄那些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記錄他們的感動。 「大娘您睡不著覺啊,我們黑龍江的哈爾濱醫大四院的好同事教大娘嘮會兒東北嗑。」 說著一口東北話的姑娘叫孟凡瑩,是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的一名護士,1月27日,她隨著黑龍江醫療隊支援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