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四大節日中「端午節」的習俗由來,你知道多少?

2020-12-10 好說先生

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等,其中端陽節和龍舟節的叫法尤為突出,是民間傳承已久的傳統節日,時間是每年的五月初五。

網絡配圖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時期的《風土記》中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在古漢語是開頭初始的意思,端五也就是初五。《說解文字》中記載:「端,物初生之題也」,也就是說端就是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就被稱呼為「端五節」,在《歲時廣記》中記載:「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以前的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把五月的第一個午日,稱之為端午。

歲時廣記

端午節來源於古人對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習俗的形成和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幹支曆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

網絡配圖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地區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日子,在幾千年的傳承中逐漸演變,結合多個名族的特點,將各個地方不同的習俗糅合在一起,內容不斷豐富從而演變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風俗習慣。其中賽龍舟與吃粽子這端午節兩大的習俗一直傳承至今,每年端午節都必吃粽子,也必舉行賽龍舟等等活動。在一些地方還會在大門柱子上掛上艾草和、菖蒲用於驅病、防蚊、闢邪的習俗。

為了網絡配圖

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人,是楚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相傳屈原提倡:「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但是遭奸人反對,楚王聽信讒言將屈原革職、流放,在流放途中,寫下了千古絕唱《離騷》。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國破家亡,心如刀割,悲痛欲絕的他在五月五日這天,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投汨羅江自盡,聞訊趕來的百姓在江上划船撈救無果,為了這位以身殉國的偉大詩人,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人們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網絡配圖

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但是紀念屈原這個說法,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間習俗中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雖然端午節的習俗先於屈原出現,但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確實是自屈原投江後才出現在後面的節日風俗裡面的。

網絡配圖

中國的端午節文化經過千年的沉澱,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有著廣泛的影響,很多的外國人也會在端午節這天舉行隆重的慶典。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韓國還把江陵端午祭當成是我國的端午節,還要說我國的端午節是他們的節日的笑話。

網絡配圖

好說先生觀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傳統節日的端午節經歷千百萬年的演變傳承,才有了現在豐富多彩的慶典活動。這些傳承千年的文化我們要時刻謹記,不能讓千年的傳承丟失在我們這個時代,做好這個時代獨有的傳承接力棒。

如果喜歡好說先生文章請轉發評論留言轉發關注哦

圖文信息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
    端午節別只知道吃粽子,它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呢?來看看吧。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是我們傳統文化習俗裡面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在這一天會有很多風俗習慣。但是現在很多人只知道端午節就是吃粽子的節日,對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去,卻知之甚少。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它的由來和習俗,看看你知道多少呢?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紀念,但是為啥要吃粽子呢?吃粽子和屈原又有什麼關係呢?它的由來是這樣的,公元前278年,在農曆的五月初五,秦國大將白起,率兵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後(安徽省壽縣)。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吃粽子 端午節這天吃粽子傳統習俗是為了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 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
  • 端午節 | 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傳統節日
    端午節 | 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傳統節日 2020-06-25 1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介紹 端午節習俗盤點:賽龍舟吃粽子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 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端午節」為什麼叫做端午?其實這個節日還有20多個「別名」
    馬上就到了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對這個節日的印象大多是屈原、吃粽子、賽龍舟。那麼端午節的由來大家是不是都了解?節名又為什麼叫做「端午」?還有哪些其他名字?懂弟就在這篇文章為大家科普一下這些疑問。
  • 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又至一年端午節,其歷史由來你了解多少?
    期待一年的端午節又將來臨了,粽葉飄香中,對於端午節的由來,你了解多少呢?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其來源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可謂歷史悠久。有關端午節的由來,說法許許多多,其大致觀點主要為四種:一、紀念屈原第一種觀點也是流傳最久,也最為普遍的觀點了,據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身為楚國大臣,因進諫觸犯到貴族利益,被免去官職,千裡流放。
  •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馬上就要清明節了,對於小編來說是三天美好的假期,相信各位讀者也會在清明節和家人一起踏青享受生活,但是大家對於清明節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吧。清明節是我國非常古老的一個節日,它其實融合了多個不同的節日並不斷變化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的改火節,北方冬天寒冷人們需要生火取暖。
  • 頭條| 五月初五話端午,最全的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到了,除了吃粽子、划龍舟以外,其實還有許多的習俗,你都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從端午節的傳說、別稱、習俗等方面重新認識一下這個傳統節日。3習俗美食多端午節習俗1、吃粽子——傳統食物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端午節的飲食習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它是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諸國。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今天端午節,正在吃粽子的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的名字的由來也有不同的說法,簡單的舉幾個常見的例子:端午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6-25 1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 又是一年端午節:端午節的起源與傳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清明節合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中國最古老的的節日之一,端午節延續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那麼關於端午節,大家了解多少呢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20多個,如龍舟節、端陽節、夏節、粽子節、五月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族的節日。漢代時,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五日,於是端午節就演變成為現在的五月初五日。
  • 探尋: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
    期待一年的端午節又將來臨了,粽葉飄香中,對於端午節的由來,你了解多少呢? 有關端午節的由來,說法許許多多,其大致觀點主要為四種: 一、紀念屈原 第一種觀點也是流傳最久,也最為普遍的觀點了,據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身為楚國大臣,因進諫觸犯到貴族利益,被免去官職,千裡流放。
  • 端午習俗知多少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端午知識小測試(全國卷 端午版)考試規則:點擊你認為正確的選項1.下列不屬於端午習俗的是?
  • 古畫中的端午節!
    提到端午就會想到吃粽子,粽子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歡迎評論區留言。在提到端午會想到什麼?龍舟,賽龍舟是怎麼回事呢?端午節,農曆的五月初五,又稱龍舟節、重午節、正陽節等等,端午節的叫法很多有20個,是中國節日裡叫法最多的。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習俗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基備考: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習俗,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此外還有植樹,放風箏,插柳,拔河,蕩鞦韆,鬥雞,射柳,蹴鞠,蠶花會等習俗。   三、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本是南方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
  • 端午節的由來傳說故事50字 端午節傳統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習俗吃什麼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列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端,古語中有開頭、初始之意,「五」與「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據晉代人周處《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午節簡介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