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巷、二裡街、三裡庵……合肥帶數字的地名你知多少?

2020-12-12 小度看安徽

有人說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得從地名開始。

作為一個外地人

初來合肥

印入眼前的儘是滿地高樓

一座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大城市

天鵝湖

身為一名上班族

每天為了生活忙碌不已

穿梭在家-地鐵-公司

工作的壓力已經讓人難以去感受

這座城市的風土人情

但有趣的是

在每天的地鐵2號線上

發現這樣一個現象

小夥伴們發現了嗎

合肥地鐵的站點

竟然有這麼多數字命名的地方

一人巷、二裡街、三裡庵、四牌樓……

甚至還傳有順口溜

一人巷不走八抬大轎二郎廟無人把香燒三孝口位處吃緊要道四牌樓本為範家修造五星寺合肥不走正道六穀祠偏僻難找七星街有東嶽菩薩守照八蜡祠相望餘忠宣公小廟九獅橋雙孔旱道十字街整天吵吵鬧鬧

那麼合肥到底有多少以數字命名的地方呢

每一個地名的由來又是什麼

下面跟隨小編

一起來數一數吧

一人巷

一人巷位於合肥市三河古鎮,在南街中段的老大樓茶館對面。因為巷子非常窄,只能容得一個人通過,兩人相遇必要側身而行方可通過,高高的古老磚山牆,把兩邊的建築分割開,故得此名。

此外,在這條小巷裡還走出過一位世界名人,那就是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據資料介紹,楊振寧博士兒時曾隨父母在合肥避難過一段時間,借讀於合肥廬州中學。開學不久,為躲避敵機轟炸,學校遷往三河鎮張家祠堂,楊振寧每天上下學要經過一人巷四次。

合肥帶有「一」的地名還有:一裡井(距老合肥城門一裡路的地方)

二裡街

二裡街位於今長江西路以南,東起雨花塘(又名魚花塘)、西至水湖路間。就像「一裡井」是距離老合肥城門一裡路的一口井一樣,二裡街其實就是人們出西門外二裡路的一條街,因此街舊時位於西平門外,距合肥縣衙有二華裡,故名二裡街。

今天的二裡街已經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印記,街頭的路標顯示,這條路如今更名為「水湖路」。不過對於不少老合肥人來說,還是習慣把這裡稱作「二裡街」。居住在附近的老人更是清晰地指出,如今叫做「二裡街支巷」的地方,正是老二裡街的所在。

合肥帶有「二」的地名還有:二十埠、二郎廟

三裡庵

八十年代長江路三裡庵段街景

三裡庵的名字,是多少帶著點禪味的。關於三裡庵,民間的說法很多,有人說因為古時候這裡有很多尼姑庵,所以起此名;還有人說因為距離城內三裡路,所以起此名。

事實上是,在這裡有一座尼姑庵,就叫做「三裡庵」。在《縣誌·五鄉區裡圖》上有標註,它的遺址在官亭路以西約100米、長江西路路北20多米,庵門朝東。因為距離城內三裡路,所以起名「三裡庵」,後來被用於這一片區域。

可如今的三裡庵

搖身一變成了合肥最繁華的街區之一國購廣場、之心城、官亭路

從早到晚,熙熙攘攘

每逢節假日更是火爆再加上地鐵站的區位優勢

三裡庵成了合肥人購物逛街的不二之選

合肥帶有「三」的地名還有:三十埠、三孝口、三裡街、三十頭等

四牌樓

關於四牌樓的由來,其實也很清楚。《合肥縣誌》中記載,四牌樓舊名魁樓。始於明代,原為二層木樓,為奉奎星而建。四牌樓東西兩側原先叫小東門街、四牌樓街、前大街、西門大街,街市上豎著董氏等孝女節婦牌坊等十幾座牌坊。此外解放以前,樓高四層的四牌樓就是合肥市的最高建築。

提起現在的四牌樓,除了林立的高樓大廈之外,沿線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街景綜合整治、道路拓寬、便民服務設施建設等相結合的工程,將打造四牌樓成為整個合肥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合肥帶有「四」的地名還有:四裡河、四十埠

五裡墩

五裡墩的由來也很簡單,就是當時距城五裡的地方。著重要說的就是這座五裡墩立交橋。1995年6月開工建設,於當年年底完成主體工程,次年5月全線通車。這是安徽省第一座高標準公路立交橋,其規模在當時是中國第四。「五裡飛虹」已成為合肥市邁向現代化大城市的重要標誌之一。

合肥帶有「五」的地名還有:五裡廟、五爪塘、五裡井、五星寺

六穀祠

合肥藥王廟,原名「六穀祠」。始建於元代,明代時拓址新建。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紀念道家藥王-鐵拐李的廟宇建築群。位於合肥市北五裡井,這座古建築,在戰爭年代曾慘遭破壞。目前暫不對外開放。

關於藥王廟的歷史典故有很多,其中最為感人的當屬西王母點化說,感興趣的小夥伴可自行查閱。

合肥帶有「六」的地名還有:小編也不知道了,歡迎補充。

七裡塘

在很多老合肥人記憶裡,七裡塘就是老郊區的一部分。據當地的老人們回憶,解放前,北七裡塘鎮是一片荒崗,因這裡有幾口小塘離合肥縣衙 7 華裡,人們習慣喚作七裡塘。

八蜡祠

關於八蜡祠,能查到的資料真的很少,有一個觀點認為歷史上的八蜡祠和六穀祠都在現在的宿州路橋北邊,以前那裡叫道士崗,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成了搬運工人居住的地方,名叫勞動村。元朝以前,這裡就有一個道觀元林元,後來避元朝諱,將元林元一分為二,分別成為六穀祠和八蜡祠。可能是八蜡祠的名氣比六穀祠大,文獻裡面的記載要詳實得多。

但清朝龔萃肅撰寫過一篇《重修八蜡祠記》,明白無誤地記載了時間、地點,可以作為佐證,證明八蜡祠並不在道士崗那裡。民俗專家也肯定地說,八蜡祠就在壩上街那一帶,過去面對著鳳凰橋,上世紀四十年代末還在,裡面供奉著八蜡神。那時香火已經不那麼旺了,後來改成了學校。

關於八蜡祠,眾說紛紜,小編倒是很期待,能在評論區找到更多的答案。

合肥帶有「八」的地名還有:八鬥鎮、八佰戶

九獅橋

關於九獅橋這座橋的歷史已經不多了,傳說很多年前,今天九獅橋所在的位置只有一座簡易的木橋,後來被洪水衝垮,再沒有重新修建。一直到民國時期,河上還沒有橋,稍一漲水,附近的老百姓要想去河對岸,都要繞一個很大的圈子,來回很不方便。後來,有個姓戴的商人,從外地回來給母親做壽,他在廣收了親朋好友的禮金後,卻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請客吃飯,而是用這筆錢在這裡修建了一座石頭橋,這便是九獅橋。

合肥帶有「九」的地名還有:九聯圩

六穀祠

六穀祠

五裡墩

相關焦點

  • 南通的數字地名知多少
    比如西藏自治區的尼瑪縣、北京門頭溝的珠窩村、蘇州觀前街的太監弄等等,都是我國各地非常有趣的地名。那麼作為江蘇的南通,有沒有一些奇特有趣的地名呢?蘇州太監弄在南通城裡,有一段一到十的地名,你們還記得多少?現在能完全報出來的人應該不多了,但是能知道其中一部分的,肯定很多,那它們分別是什麼呢?
  • 合肥數字地名歌謠
    合肥數字地名歌謠  合肥老城區地名,有人編成一人巷、二郎廟、三孝口、四牌樓、五星寺、六穀祠、七桂塘、八蜡祠、九獅橋、十字街。  一人巷難走車轎  一人巷的傳說有兩種版本:一說在過去安慶路南三坊廟巷旁的一條狹窄小巷。但多數說法是指明教寺旁的西蝴蝶巷,舊時此巷僅能容一人側身通行,手推獨輪車和二人抬的小轎均無法穿過。
  • 【趣讀合肥】一人巷 一條窄巷別有風華
    數字,看著總有些冰冷, 可佐以市井煙火,輔以民間小傳, 就變得鮮活靈動起來。 從一數到十,唇齒開合不過幾秒, 卻不知,在每個數字背後, 總有那麼幾段煙雲往事。 合肥有民謠:「一人巷,難過車轎。二郎廟,無人把香燒。三孝口,三子盡孝……九獅橋,正對三國古廟。十字街,十分熱鬧。」寥寥數十字,卻把合肥的前生今世都唱在了嘴邊。
  • 安徽合肥:從「撮」到「疃」,這些地名你讀對了嗎?
    合肥的地名呢?其實也有不少難懂的字,今天不妨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它們。「撮」,這個字在合肥方言是常見的。無論是拾捯垃圾的工具——「撮簸」,又或是街頭巷尾的問候語:「老王啊,在搞哄個?走,去大排檔撮一頓!」這個字也點綴著一些地名,撮造山巷、撮鎮鎮便是其中的代表。
  • 不一樣的視角看北京:北京城裡有趣的數字地名知多少
    北京地名,可以說是北京城的一大特色,當您查看北京市城區地圖或乘坐公交車時,或許會發現一種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許多地名和站名都是由數字打頭。這些以數字打頭的地名各有來歷,不但歷史悠久,而且涵蓋廣泛,或有典故,或有傳說,或有趣聞,既有趣味性,又各具特色。
  • 合肥三裡庵國購廣場將改造升級 地下通道連接地鐵2號線車站
    正在改造的國購廣場「三裡庵國購廣場的外牆都在拆,這是咋回事?」最近兩天,位於合肥長江西路三裡庵商圈的國購廣場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10月12日,據合肥蜀山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國購廣場正在進行改造升級,未來將可與地鐵2號線相通,整個三裡庵商圈也將提升發展。國購廣場外立面計劃於年底改造完成三裡庵國購廣場在合肥算是一個地標性建築,它的每一個動作都讓很多人關注。據了解,國購廣場此次改造從9月下旬開始,主要是外立面改造。
  • 合肥千年古井配了「護衛隊」
    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11月29日下午,在合肥市蜀山區三裡庵街道二裡街社區,50人組成的一支特殊志願者隊伍「古井護衛隊」成立,他們的特殊使命是保護一口千年古井胡大井9月份,二裡街社區邀請安徽世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分析研究。日前,檢測結果出爐,報告顯示,除大腸桿菌數和菌落總數外,該水樣檢測各項目值均符合標準限值,可初步判斷水樣水質未受到重金屬及其他有機物汙染。「水樣菌落總數超標,可以判斷出水樣微生物較多,不建議直接用作飲用水。但加工後可以飲用。」為了保護古井,11月29日下午,二裡街社區「古井護衛隊」上崗儀式在社區志願者服務廣場舉行。
  • 《合肥老城城市更新規劃》年底將出爐!三孝口、三裡庵、逍遙津最新...
    目前,《合肥老城城市更新規劃》正在徵求意見中。此次編制自現在開始至年底,依次開展現狀調研、草案編制、專家評審階段、成果提交四個程序。規劃範圍5.2平方公裡規劃範圍:以環城路範圍內老城區為本次老城區更新規劃範圍,面積約5.2平方公裡。研究範圍:以合肥一環以內範圍為研究範圍。
  • 解讀合肥方向地名,探索城市文化基因!
    編者按上一期,《合肥數字地名》給「合肥地名」系列開了個好頭。、東蝴蝶巷、東嶽廟巷、東馬道巷、東鼓樓巷、廻龍橋東巷、東嶽廟、東市區(今瑤海區)、東郊區、東五裡井、東七裡、東二十埠、東大圩等。
  • 徐州千古之謎——這十個帶數字的地名是怎樣來的
    徐州市區的地名中,帶數字的不少,舉例如下: 航拍徐州老城區 圖片來源:山風攝影 一人巷 此巷南通風化街,北通中樞街,南北走向,全長几十米,非常狹窄,僅能一人通過,故名。
  • 合肥大街小巷萬「馬」奔騰 上百個地名和「馬」有關
    盤點:全市上百個帶馬地名馬塘、馬郢、馬廟、馬隍、馬王、馬集、馬新、馬店、馬崗、馬場……昨天,新安晚報記者查詢合肥市地名網發現,合肥與馬相關的地名有上百個,其中自然地理名帶馬字的最多,有超過90個。隨後,記者通過查詢發現,有「馬」的道路名也有不少,最知名的有4條,如馬衝巷、跑馬場路、小馬場巷、小馬塘巷等。
  • 合肥地名的浪漫「色彩」
    若地名中帶有顏色,則具有了浪漫的色彩。合肥有很多「顏色」地名,不僅給人以美好的遐想,還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合肥聚力打造「五高地一示範」的今天,彰顯了多樣的廬州特色文化和無限的廬州魅力風情。事實上,合肥的永紅路也曾有過相似的故事,與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彰顯了中華民族長期以來良好的家風和友善睦鄰的美德。故事要從合肥的四大家族說起。過去,這裡只是一條窄窄的小巷,叫「龔萬巷」。龔家在合肥是大戶人家,關於他們的故事自然也很多,合肥市文化館編著的《合肥民間文學》講述了「龔萬巷」的由來。
  • 合肥十大美食街,你去過幾個?
    沿著步行街一路走就能看見很多小食驛站,每次看見都是大排長龍,還有向兩邊的延伸的巷子鼓樓巷,撮造山巷等都是路邊攤以及一些小食門店。 淮河路步行街夜景 位於三裡庵國購對面的官亭路,是一條以美味眾多而聞名的小吃街。你可千萬不能小瞧了這條小吃街,在這不足三百米的小吃街內,可是雲集了上百種各色美食呢!
  • 一個家族的地名變遷 從龍門巷到九如巷的張家四姐妹
    龍門巷地名文化總是伴隨著人的成長和變化。有關合肥張家四姐妹的家族歷史,總繞不過兩個重要的地名:合肥龍門巷、蘇州九如巷。說起龍門,自然想到了「鯉魚躍龍門」的典故,這一吉祥寓意,常常與古代的中舉、升官有關,也會被拿來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李白曾有詩形象詮釋:「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 文化合肥:「方向」地名中蘊藏的廬州文化
    、城市、村莊的符號,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地名文化,其中不乏含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特色地名。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合肥,就有很多有趣的、充滿了傳奇人文色彩的「方向地名」,歷經千百年風雨,見證了很多精彩的廬州故事。「東西南北」門  環繞廬州城大東門、小東門、南薰門、大西門、水西門……說到合肥的「方向」地名,這幾個「門」絕對能排得上號。
  • 肥豬市街、「母豬灣」、豬八戒巷、豬肝洞……四川帶「豬」地名你...
    地名的背後往往蘊藏著一地的歷史淵源還有文化底蘊和民俗風情剛剛到來的農曆新年是「豬年」四川作為全國傳統生豬生產大省不僅有眾多豬肉名菜——《綿陽市城鄉建設志》、《成都街巷志》巴中豬八戒巷說起豬八戒巷,相信不少巴中人並不陌生。據說從前豬八戒巷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麻爪(音)石,石頭的形狀像豬頭裡面的一塊骨頭,因此人們就把此地叫作豬八戒巷。
  • 元宵節即將來臨 合肥各社區舉辦豐富活動鬧元宵
    本周六我們將迎來元宵節,為了合肥的藍天,提醒大家儘量不要燃放煙花爆竹。沒有了璀璨煙花,這個元宵節怎麼過?年味哪裡找?其實啊,元宵節還是有很多好玩的,比如猜燈謎、包元宵、辦聯歡會。想抓住「過年」的尾巴,家門口就能鬧元宵。
  • 合肥三裡庵北側公交站西移80米
    經過周末兩天的路面觀察與研判,為了即將到來的工作日出行更加暢通與安全,蜀山區交警部門制定多項管理措施,將原來的三裡庵北側公交站點向西移80米,擴大長江西路與西園路交口的人行通道隔離護欄,在樂農新村小學門口設置了掉頭標誌,合理調整紅綠燈配時等等,提升市民的通行效率。
  • 合肥碎屍案兇宅網上售 70㎡售價40萬仍無人敢買
    2012-04-09 10:59:48   來源:萬家熱線     【摘要】 4月6日,合肥三裡庵蜀山新村碎屍案一審宣判,王繼倫因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死刑
  • 合肥瑤海區95戶拆遷戶拿到1.1億徵收安置補償款
    我們都知道,合肥老城區近兩年都在發生著巨變而昨天合肥瑤海區銅陵路街道銅南小高爐第一批95戶拆遷戶領到了1.1億元徵收安置補償款,會上宣布三裡庵國際商圈正式啟動!聚集大量商貿、金融、醫療、信息科技等知名企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裡庵,是合肥未來重點發展的十大商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