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包子有3個,可遠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2020-12-11 三個料理人

兩,中國獨有的重量單位。

我們知道,在現行的公制下,一兩等於50克,而舊行的市制裡,一斤16兩,一兩是31.25克。

在餐館裡,「兩」也是一種獨特的計量單位。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

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

01「一兩」到底有多少?

有個段子說:

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一兩包子是3個,一兩生煎是4個,一兩餃子六七個,全國很多地方都是這麼賣的,可這「一兩」到底有多重呢?

於是,我們買了包子、生煎和餃子稱了一下。

在北京的各大包子鋪,一般默認一兩包子就是3個。

我們稱了一下,發現3個包子的重量達到189克,將近四兩。

在蘇州、上海,一兩生煎一般是4個,開在北京的生煎鋪也沿用了這一習慣。

不過稱了之後會發現,4個生煎有201克,正好四兩,還多了1克。

北京的餃子館,現在基本都按份賣餃子了,但在一些地方,還有按「兩」賣餃子的習慣,比如武漢,一兩餃子有六七個不等。

我們買了一份餃子,分別稱了6個餃子和7個餃子的重量,6個餃子有129.1克,而7個餃子有152.1克,有二兩半到三兩重。

南京的鍋貼也是按兩賣的,一兩5個。我在附近沒有找到合適的鍋貼店,於是請人在南京的小夥伴幫我買一份稱了下,結果有251克,足足半斤。

看起來,無論是包子、生煎、餃子還是鍋貼,這些按兩賣的食物,每一兩其實都遠遠超過50克,可為什麼還要這麼計量呢?

02「一兩」從何而來?

為什麼要用「兩」來做主食的計量單位,目前在資料裡看到有兩種說法:

一是認為,舊時候,肉包是有錢人家的吃食。在江南,請客的宴席上,為了彰顯後廚的本事,就把這包子做得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緻,一兩左右的麵包四個包子,漸漸就成了約定俗成。

二是認為,用「兩」做計量單位,與計劃經濟時代的糧票制度有關。一兩其實說的就是一兩乾糧食。

在當時那個年代,出門下館子不僅得花錢,還得有糧票,錢是食物的價值,而糧票則代表了購買資格。

從現有資料和邏輯來判斷,第二種說法更為靠譜。

因為不僅生煎、湯包這一類的江南小吃會按兩售賣,北方地區的包子、西南地區的麵條、各個食堂的米飯,都會按兩售賣。

▲糧票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才徹底消失

另一點是,如果「一兩」的說法遠早於計劃經濟時代出現,但是晚清、民國時期,對於生煎、湯包這類食物,並沒有出現按兩售賣的記載。而且,今天無論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還是臺灣地區,也都沒有出現按兩計量售賣的習慣。

所以說,「一兩」指的是一兩乾麵粉。

一兩面加水和面之後,重量一般在70克至75克之間。

以前,就有一些地方規定,一兩餃子是7個。包上餡蒸熟後,重量可以達到140克至150克,如果是煮熟的,重量還會再重些。

而這,也與之前我們稱的7個餃子的重量差不多。

儘管糧票已經取消這麼多年了,但按「兩」計量的習慣還是沿用了下來。

03除了帶餡的,還有哪些東西會按兩賣?

主要還是麵條、米飯之類的主食。

最經典的就是川渝地區,重慶人早上習慣來二兩小面,宜賓人更是講究,經常是點上三個一兩的面,分別幹拌、紅湯和白湯。

同樣的,甭管是一兩還是二兩,說的也都是乾麵粉的重量。

川渝地區的麵條大多用的是鹼水面,當地也稱之為「水面」。

▲鹼水面

一斤乾麵粉和成鹼水面,一般是加三兩水,和好的面是一斤三兩,650克,理論上,二兩小面也就是130克。

不過,當地有媒體曾報導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重慶會有專門的工商工作人員去麵館給面稱重量,不夠稱會挨罰,久而久之,麵館老闆們就會多挑些面,如今,「二兩小面」就比實際多不少。

有人就做過實驗,去幾家麵館買二兩生面回家一稱,發現重量基本在180克至200克之間,遠超過理論上的二兩——130克。

所以,如果在家裡做小面,按照「二兩=100克麵條」來下面,肯定是吃不飽的。

按兩賣的米飯,一般我們會在食堂,尤其是大學食堂見得更多。

甭管是一兩、二兩、還是三兩,說的統統也是幹大米的重量,否則你不會覺得,打了三兩慢慢一大碗的大米飯,只有150克吧。

普通大米的生熟比一般是1:2.3,一兩大米可以做成115克的米飯,而三兩大米做成米飯的重量其實已經有345克了。當然,經過食堂阿姨顫抖的手,打入碗中的飯還有多重就不好說了。

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的靠譜的減肥食譜或是膳食指南中,給出的食物重量一般都是生重。否則,一兩熟米飯,胃口再小的女生,也幾口就吃完了。

總之,「兩」成為主食的計量單位,是一個特殊時代在我們生活中留下的痕跡,這個時代說近不近,說遠其實也不遠。但無論怎麼說,吃飽了飯的日子才是幸福的。

相關焦點

  • 一兩包子有3個,可遠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說的是啥?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一兩」到底有多少?
  • 一兩包子有3個,遠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 「一兩」到底有多少?有個段子說: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 一兩包子3個,可遠不止50克,那這「一兩」到底說的是啥?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一兩」到底有多少?有個段子說: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 趣看丨「一兩」包子、「二兩」飯,到底有多少?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6個餃子,都遠遠不止50克。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用「一兩」做單位呢?01「一兩」到底有多少?有個段子說:曾經有一個外國留學生去吃生煎,聽到老闆問要幾兩,於是掏出手機查了一下,發現一兩才50克,於是就要了10兩,結果端上來40個生煎。
  • 食堂的「一兩」包子、「二兩」飯,你吃飽了嗎?
    北方吃包子,一兩有3個;江南賣生煎,一兩是4個;而在餃子館裡,一兩餃子通常有六七個…… 但真要吃起來,就會發現,甭管是3個包子、4個生煎還是
  • 學校食堂的「一兩飯」、「二兩飯」,你真的吃飽了嗎?
    不同於標準的重量,而是一種「約定俗成」比如,北方的包子鋪,一兩包子大概就是3個;江南的生煎,一兩大概就是4個;而在餃子館,一兩就是5-6個……但是真的吃起來,你就會發現,甭管什麼包子、餃子的,都和50克相差甚遠。那麼既然不是精確單位,為啥中國餐飲這麼喜歡「兩」這個計量單位呢?
  •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內地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黃金一兩等於50克,這是在瀏覽器搜索框中直接出現的結果,也就是我們內地的結果。但如果按香港來說的話,黃金一兩就不等於50克,所以也就是說不同地區的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是不同的……首先讓我們認識內地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內地的黃金一兩等於50克。
  • 一兩黃金等於多少錢 一兩黃金等於多少克
    我們常常看到古裝戲裡用銀兩做錢的單位,那麼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呢?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裡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 在古代,一兩到底是多少克?
    我們在在買藥、買做飯用的調料的時候,都喜歡用「兩」這個單位,「兩」是我國古代就用的非常普遍的重量單位,一兩等於多少克呢?大多數人可能都不太清楚。我們通常說的,誰和誰半斤八兩,意思就是兩個人差不多,在古代的時候一斤是十六兩。古代和我們現在的單位換算是有區別的,那麼現在一兩等於多少克呢?
  • 中醫千古之謎----一兩=多少克
    最主流的觀點是一兩大約3克,其根據是用藥經驗,還有就是李時珍認為古之一兩概今之一錢也。還有一部分人一兩用5克,日本的一些醫生用一克,大概是日本藥材匱乏吧但是現代考古發掘了東漢時期的各種度量衡,根據這些文物測定出一兩=15.7克。三克和15.7克這個差距可是很大啊!到底哪個對呢?
  • 漢方一兩究竟是幾克?
    中醫四大經典之一的《傷寒論》書中所載方劑劑量的討論,主要圍繞張仲景時代的一兩到底相當幾克的核心問題,歸根到底是為了提高臨床療效。   經方劑量一兩折算,有的依據臨床用藥經驗和一般用藥劑量,但經不起出土實物及歷代文獻的考證;有的以神農秤為依據,將其1兩折合為1—2克間,亦無出土文物可證,日本漢方學家常用此劑量,在我國則應用較少。
  • 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每盎司黃金等於多少克?
    ,一般在國內都是用錢、兩以及克來計算的,而在國際上則是使用盎司,那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黃金一錢等於多少克以及每盎司黃金等於多少克?但是在現在不同地區一兩所代表的克數並不相同,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在國內一斤為500克,一兩則是50克。香港和澳門一斤為600克,一兩則是37.429克,十六分之一司馬斤,即約37.8克。貴金屬買賣使用「金衡兩(tael troy)」,即37.429克。澳門跟香港採用相同的計量方式,即一斤16兩。而一般日常生活使用,兩和磅使用最多。
  • 一兩等於多少克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本雲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消二兩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消,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注意這個「本雲五枚」 四個字。[96]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方四十八。
  • 自古有「一兩沉香一兩金」的說法,如今更是「一克沉香十克金」
    沉香木,一直被譽為植物界的鑽石,古代開始便有「一兩沉香一兩金的說法,」到現在更是超越黃金,珍貴度比鑽石也有過之無不及。它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 承歲月之積澱,以至於極品沉香的價值超過黃金的三倍,還有價無市,從古至今千百年來為世人所鍾愛。
  •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很多香港的金店,他們標註的價格單位是兩,在大陸一般用的是克,這就有很多人都看不懂了,而且香港和澳門的兩跟我們大陸是不一樣的,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呢?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    據了解,內地的「兩」是50克,一斤等於十兩,1公斤等於20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計量單位;但在香港,「斤」的概念首先不同,香港的一斤是600克,一斤等於16兩,一兩等於10錢;如此折合下來,一兩就是等於37.5克的。
  • 在古代一兩銀子可以買多少個包子?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
    廢話不多說啦,直奔主題吧  關於「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這實在是一個很難答覆的問題,由於每個朝代的經濟水平、物價、通貨膨脹率等都不一樣,古代和現代那也是差之千裡,所以關於「切當」的等於多少實際上是無解的。
  • 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經常出現幾兩銀子一碗湯,一個小物件幾十兩的情節,這肯定是不正確的。看看古代人寫的筆記和文獻,一兩銀子顯然是不小的一筆錢。一般的平民百姓倉促間是拿不出幾兩銀子的現錢的。很多做小本生意的人,一年掙不了幾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到底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
  • 在古代,一兩銀子都能買點啥?
    就像我們在電視上看的一樣,作為貨幣的白銀,主要被鑄成「元寶,元寶上刻有產地、重量、經手官吏、工匠姓名等,通常能有五六十字。最為常見的是50兩元寶,但是因為面額太大,平時交易只用《水滸傳》中好漢買酒的「散碎銀子」。
  • 一兩,一錢黃金,到底等於多少克?趕緊算一下你的手鐲是幾兩的?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這時候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麼回答,甚至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以前所說的一兩黃金,一錢黃金,到底和克數之間是什麼關係?他們之間到底是怎麼轉化的?今天小鄭就給大家細細的講解一下。
  •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現在到底值多少錢?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咱們不說把當時的銀子當古玩古董收藏到現在,就說說銀子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如果有機會收藏這類古玩的話,還是應該儘量去收藏的,別管實際價值多高,收藏價值絕對是毋庸置疑的,畢竟是幾百年的老古玩了,以後只會少不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