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規劃三次調整,通州發展三級跳:一個郊區是如何實現逆襲的

2020-12-19 北京安置房大全

2017年9月北京市公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概念首次公開亮相。

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這麼說的:

第一,「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兩翼中的一翼,另外一翼是「河北雄安新區」,共同組成新北京的重要部分。

「一翼」意味著「都和城已經分離」,也意味著將成為拉動北京再次騰飛的重要區域,「大規模砸錢發展」已經難免。

第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是「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

「國際一流」說的是建設標準很高,「新型城鎮化」意思是要「鄉鎮全部變街道」,「協同發展」的意思就是要「拉動北三縣的共同發展」。

第三,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作用就是對接北京中心城區功能和人口疏解。

對接人口疏解」意思是要通過推動市級黨政機關+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搬遷,承接中心城區40-50萬常住人口疏解。

對接中心城區功能」指的是要承接市級行政功能、商務CBD功能,文旅功能及部分科技創新功能,就業人口規模目標是達到60-80萬人。

第三,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區是「通州新城」的155平方公裡,控制區是整個通州區的906平方公裡,協同發展區為廊坊北三縣的1200平方公裡。

從規模上看,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廊坊北三縣=2100平方公裡=雄安新區,所以我們也經常把「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廊坊北三縣」稱之為「京東新區」。

「北京京東新區」+「河北雄安新區」=首都新兩翼。

北京城市副中心雖然沒有「新區」的頭銜,但本質上就是按照一個新區的標準來打造和發展。

那麼通州作為一個北京的郊區,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它是如何被歷史選擇,「逆襲」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呢?

這歸根結底還是源自於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三次調整,讓通州這個郊區實現了城市發展的「三級跳」:

【1】

豐富土地資源+三省交界

讓通州的崛起具有空間基礎

從北京的地形地貌看,北面是燕山山脈,西邊是太行山山脈,將整個北京城的西北、北部、西部都包裹其中,這些山脈和平原之間的交界被稱之為「北京淺山區」。

北京「淺山區」核心是「保護」,既沒有足夠的土地開發資源,也缺乏必要的發展縱深,生態環境脆弱,未來很難承擔北京城市「持續擴展」。

北京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要麼向東,要麼向南,要麼向東南,這種格局其實是由北京的地理地貌決定的。

所以在新版城市發展規劃中,北京新增的產業發展重要節點幾乎全部集中在東部及南部:

東部:北京城市副中心。

東南部:亦莊經濟開發區(擴區)。

正南部: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

通州和大興這兩個「遠郊區」,正是藉助這種土地資源及空間上的發展縱深,而成為了北京新一輪城市規劃發展的最大贏家。

【2】

1995-2005年

國貿CBD快速發展

通州「睡城」的崛起

1993年,國務院批准調整北京1991年-2000年的城市發展規劃,並首次提出要建設「北京商務中心區」,確定重點發展國貿商務區。

2000年北京市政府再次決定要「加速國貿商務區」的建設,並確定國貿成為北京中央商務區的城市地位,「國貿CBD」的概念首次亮相。

到了2005年,北京CBD地區的辦公規模已經超過250萬平米,白領的人群數量超過40萬人,是整個北京最高端的「職場中心」。

2000年的國貿CBD概念提出,給通州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2001年開始建設八通線,2003年八通線就建成通車了。

通州迅速明確提出自己的定位:打造國貿CBD的後花園,本質上就是要把自己作為國貿地區的「睡城」。

從此通州的房價一發不可收拾,大量的國貿白領進入通州。

2001年通州房價水平僅在均價3000元/平米,國貿地區的房價大概在12000元/平米,是通州區的4倍。

而到了八通線運營兩年之後的2005年,通州房價已經漲到均價7000-8000元/平米,漲了3倍!

而國貿當時的房價大概在18000元/平米,比例縮到了2-3倍。當時的燕郊房價只是通州的50%,均價4000元/平米。

毫無疑問,北京1993年的首次調整城市規劃,提出建設國貿CBD,是通州崛起的第一個重要契機:作為國貿的「睡城」,八通線的開通,讓通州房價迅速提高。

2005-2015年

「通州新城」出現

城市配套快速完善

2005年之後,北京城市發展規劃再次面臨調整,一個全新的城市發展周期已經開始啟動,《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亮相。

當年提出的城市發展格局:兩軸兩帶多中心。意思是要重點發展11個新城,疏解城市中心的人口,其中就包括「通州新城」。

因此,從2005年開始,北京瘋狂給郊區各大新城「加碼建設」:2010年就有房山線、昌平線、大興線、15號線等近郊區地鐵線路開通,隨後6號線,門頭溝S1號線開通。

2005年-2020年是北京近郊區的大發展時期,各個新城房地產幹的如火如荼,房價迅速上漲。

通州房價也同樣迎來二次暴漲期:2005年的8000,上漲到了2020年的48000元/平米,15年翻了6倍,平均每年上漲40%。

【3】

2020年-2035年

「城市副中心」落定

通州終於蛻變

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確定,北京開始醞釀進行第三次城市規劃調整,通州新城當時的定位是「行政副中心」。

然而到了2017年北京新的城市發展規劃亮相,通州的定位得以升級:

行政副中心變成了城市副中心,不僅包括行政辦公功能,同時還囊括了商務辦公、文化旅遊、科技創新等多種產業功能。

除了政治中心功能和國際外交功能之外,北京幾乎把其他大部分的城市發展功能都甩給了通州,城市副中心就是這麼來的。

這意味著通州不再是一個「郊區」了,而是要變成一個「城區」,而且是城區裡的「戰鬥機」,是城市副中心。

從1995年到2015年,通州不管怎麼發展,都始終是北京的一個郊區。2020年以後,通州就要變成一個城區了,而郊區城區化的發展路徑是最難的。

一個郊區要想變成一個城區,重點要解決的不是產業,而是城市配套功能的徹底提升:地鐵,學校,醫院,都必須按照城區的標準來打造。

有了頂級的城市配套,產業及人口自然就會聚集。

中國多數新區建設失敗,都是先產業,後配套。結果導致產業來了,配套卻沒有來,最終產業也留不住,形成空城效應。

所以自從2017年開始,北京就瘋狂在通州建設新學校:包括史家小學、景山小學、人大附中附小、皇城根小學等全部在城市副中心落定。

除了學校,就是醫院:東直門醫院,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婦產醫院、安貞醫院、友誼醫院、阜外醫院、首都兒研所,都將落戶通州城市副中心。

同時北京三期地鐵規劃將重點布局通州地鐵建設路網:在現有6號線、1號線、7號線基礎上,新增22號線、M101、M102、103等多條線路,實現軌道路線的全覆蓋。

超級地鐵線路+頂級學區資源+三級甲醫院布局,自1995年開始,歷經30年的風雨,通州城市副中心這次才算真正實現了「蛻變」!

綜上所述,我們從通州的發展軌跡上,可以總結以下規律:

第一,北京城市規劃的每次調整,都會帶來城市發展格局的重大變化,總會帶來一些區域崛起:比如1995年-2005年的CBD,2005-2015的各大近郊區新城,2020-2030年的城市副中心。

第二,新區的崛起首先來自於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的升級加強,地鐵、學校、醫院都必須要首先進入,產業因素反而最不重要。

所以,哪裡地鐵建設得多,哪裡的學校多,哪裡大量建設醫院,哪裡就最有發展的潛力,這是千年不變的真理。

相關焦點

  • 北京為通州的發展做了哪些努力?
    事實上沒錯,而且北京學校也是這其中建設規格最高的,是通州新建學校中規模最大的,主要就為搬遷到副中心的職工子女和周邊居民的子女提供教學資源。今年9月份,北京學校的小學部將開始招收一年級新生。年底,中學部也將建成。一直以來,北京教育優勢最好的都是東城、西城和海澱三個區,其次可以算朝陽,在教育這方面,城六區的一直看不上郊區的。當然幾個郊區也確實不爭氣,每年出清華、北大的學生寥寥無幾。
  • 河北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將實現「四統一」規劃
    王東峰在介紹中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中之重和關鍵所在。黨中央、國務院批覆的規劃綱要和總規,明確雄安新區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堅持高端高新定位,主要疏解北京現在的存量和增量,這也是雄安新區發展的一個大原則。
  • 北京城市副中心為什麼選在通州?
    1993年,通州鎮被定位為北京14個衛星城之一。2005年,通州新城與順義新城、亦莊新城成為北京重點發展的三個新城;其中通州新城還被定位為「北京未來發展的新城區和城市綜合服務中心」,是中心城行政辦公、金融貿易等職能的補充配套區。這在11個郊區新城中是絕無僅有的。2009年,通州的地位進一步得到強化。
  • 北京副中心定位調整 更多單位將遷入通州
    更多的機構和單位搬遷到通州後,通州新城將成為一個具有行政、文化、經濟、教育等功能的綜合性副中心。  本報記者 定軍 北京報導  更多的單位要搬到通州新城了。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一些規劃專家處確認,北京通州新城的功能將發生重大改變。原先通州新城的行政副中心功能,已經變成為具有工作、居住、文化、教育、科研、醫療等城市綜合性功能。
  • 北京未來3年中小學布局調整 通州教育提升
    未來三年,北京中小學布局調整的路線圖是怎樣的?城六區和遠郊區分布通過怎樣的策略增加「家門口的好學校」?方興未艾的學區制改革和集團化辦學,將來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 北京地鐵新動向來了!通州北三縣都是受益者!
    自從北京第二期(2015-2021)地鐵規劃於2015年公布、2019年微調後,北京第三期(2022-2027)地鐵規劃遲遲沒有音信。不過,最近幾條消息,讓我們看到了北京地鐵發展的新動向!先看一條消息:5月11日,北京星火站土建主體結構已基本完工,目前進入鋼結構施工的最後衝刺階段。
  • 北京市規劃委權威解讀如何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十一屆八次九次全會精神,深入宣傳「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總體規劃,經報郭金龍書記和王安順、李士祥、李偉等市領導同志的批准,由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市委教育工委、市委講師團從3月下旬至5月下旬聯合主辦「展望『十三五』發展譜新篇」系列形勢政策報告會,今天我們按計劃在城市副中心通州舉辦報告會的第九場,邀請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王飛同志就「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 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區到底是什麼關係?!
    日前,蔡奇市長在蹲點調研通州時也強調:要把握好副中心和中心城區的關係,帶動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和公共服務資源轉移;把握好副中心和通州區的關係,通州全區作為副中心的外圍控制區,與副中心一體建設發展;副中心也要和北三縣協同發展,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這裡又再一次明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這裡明確指出,通州全區是城市副中心外圍控制區!將與城市副中心一體化建設發展!
  • [十六區兩會]北京通州明年調整行政區劃 適時推進限行、限號
    中新網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曾鼐)北京通州區將適時推進限行限號措施,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明年下半年啟動土方工程;將完成重點區域行政區劃調整,加快形成符合行政辦公區管理需要的屬地管理體制。這是記者從北京市通州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獲悉的。當天,通州區區長張力兵向大會作報告。通州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
  • 網友爆料,通州地鐵規劃又有調整:環線取消,加大北三縣連接
    通州君獲悉,據網友爆料,通州地鐵規劃又有調整:環線取消,加大北三縣連接!資深地鐵超級版主「下一站永豐」發帖稱:通州地鐵規劃又有調整:環線取消,加大北三縣連接。去年發過一個類似的的帖子,但規劃已經有了較大調整,目前尚未定稿 僅供參考!
  • 九問通州——寫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啟用之際
    2005年國務院批覆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提出了新城發展戰略。規劃是這麼描述通州新城的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的:通州是承接中心城區人口、職能疏解和新的產業集聚的主要地區,是東部發展帶的重要節點,北京重點發展的新城之一,也是北京未來發展的新城區和城市綜合服務中心。
  • 通州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出爐,9個關鍵詞劃重點
    規劃範圍包括北京市通州區和河北省廊坊市所轄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行政轄區範圍,國土總面積2164平方公裡。規劃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未來北三縣住房怎麼規劃、交通如何設計、產業有哪些布局、教育醫療有何保障,新京報第一時間劃重點,用9個關鍵詞帶大家來看乾貨。
  • 北京社科院建議北京市直機關東移至通州
    據悉,三省市統一的「十三五」規劃將編制「三規合一」的京津冀空間規劃,進行「三規合一」試點。通過頂層設計建立嚴控增量的長效機制,同時繼續啟動疏解存量工作,力爭到2017年取得突破性進展。「三規合一」規劃將統籌包括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
  • 北三縣與北京協同背後:如何融入?戶籍將如何管理?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北三縣如何融入北京本刊記者/徐天通州與北三縣:如何協同發展「北三縣將在諸多方面,融入北京。」2015年4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綱要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17年,北京市公布《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正式將北三縣寫入首都的規劃:「實現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
  • 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十年胎動:多處地塊預留,等待最終方案
    據央視《新聞聯播》7月11日報導,北京市積極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這一重大國家戰略,著力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入優化調整城市布局,發揮首都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未來,北京市還將聚焦通州,加快推進市行政副中心建設。
  • 北京東城西城將合併 醫療資源充分向通州傾斜
    點擊查看 非首都功能如何疏解?2020年前北京應完成哪些任務?10月20日,北京市政協召開議政性常委會,市政協委員們就"十三五"規劃編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進行協商議政。
  • 北京重磅規劃即將出爐,通州與廊坊北三縣整合,或誕生超級直轄市
    據媒體報導,通州區總體規劃法定審查程序已經完成,待修改完善公示後,將以市政府的名義批覆。另外,2018年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會同河北省城鄉住房建設廳,組織編制《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地區整合規劃》。與雄安新區一樣,北京城市規劃同樣也是「國家大事」。如果將北京與首都兩個概念區分開來的話,未來首都可能會特指中央政務區,而「北京」的中心在通州,北三縣的地位由遠離廊坊的外區,變成了北京中心的腹地,領導機構從地級市廊坊變成了超級直轄市北京。
  • 在通州建設行政副中心、中心城區疏解15%人口
    其中,涉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些重磅信息首次向社會披露:北京將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在2017年取得明顯成效;「控」與「疏」雙管齊下,嚴控新增人口,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萬以內,中心城區力爭疏解15%人口……專家表示,將北京從單中心模式變為多中心模式,解決人口擁擠、交通擁堵、公共資源緊張等「大城市病」的困擾,是政府和社會近年來達成的共識。
  • 北京發改委主任解讀通州行政副中心建設
    核心區重點實施301項重大項目  「昨天下午,北京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北京市委關於制定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會議結束後,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接受集體採訪,對《建議》內容進行了解讀。
  • 北京通州副中心規劃建設揭秘:生活便利度將超中心城區!宜居又宜業!
    ——在6號線、八通線、7號線東延的基礎上,新的副中心地鐵線路正在規劃,將形成七橫三縱的軌道交通線網,實現副中心與中心城區和新城之間的快速通達。  三天後,北京銀行城市副中心分行正式揭牌開業,將優先為市政基礎設施、環境治理、棚戶區改造等重點領域提供融資支持,同時支持文化旅遊區、高新技術園區建設,促進通州產業結構調整。  「寧缺毋濫,就是要避免小散亂企業湧入,提升區域整體品質。」張逢說,運河商務區瞄準的,只能是符合副中心功能定位的「高精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