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全力打造海洋與漁業發展新標杆

2020-12-19 水產養殖網

福建廈門:全力打造海洋與漁業發展新標杆

2017-05-11 13:5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日報        瀏覽量: 1328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廈門因海立市、因海開放、因海發展,海洋是廈門市展現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海洋經濟更是廈門市經濟全面提速的重要引擎。

  2016年,廈門海洋經濟強市建設取得新突破

  2016年,廈門市主要海洋產業實現總產值2073.49億元,同比增長10.2%。全市實現主要海洋經濟增加值543.30億元,同比增長10.5%,高於全市國民經濟增長速度2.6個百分點。成為8個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之一。海洋雙創基地第一批創業創新團隊和企業正式入駐。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智慧海洋」工程建設。

  漁業產業供給側改革取得新進展。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培育了安井、匯盛等一批龍頭企業。創建了雜色鮑「東優1號」、大黃魚「閩優1號」、壇紫菜「閩豐1號」等廈門水產種苗品牌,獲農業部認證為國家級水產新品種。建立了印尼、緬甸、幾內亞等8個境外遠洋漁業基地。

  海洋國際合作交流取得新進展。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訪美重要成果清單,與美國舊金山市籤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展海洋垃圾防治。實質性推進「中國—東協海洋合作中心」落戶廈門,舉行了國家海洋局與福建省政府共建中心籤訂儀式。成功舉辦2016廈門國際海洋周,國際性和影響力更加凸顯。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組織實施第一批「藍色海灣」整治項目,開展廈門海滄灣岸線整治工程、下潭尾濱海溼地公園二期、海洋垃圾監測評估與防治等項目建設。建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入海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汙染治理等工作。在全國率先開展廈門灣口海砂開採工程環保監理試點,建立了海洋環保監理制度。全面開展廈門海域清淤整治,累計完成清淤量1.68億立方米,海堤開口、沙灘修復、紅樹林溼地重構等一批修復工程加速推進。

  海域綜合管理得到新提升。完成海洋空間規劃「多規合一」,構建海洋與漁業規劃「一張圖」信息共享平臺。強化用海服務,有力保障了大嶝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的用海需求。強化海域權屬管理,在全國沿海地區率先開展海域資源資產審計試點。開展海島收儲工作,編制廈門市無居民海島收儲制度。逐步建成面向公眾開放的海島公園,推動「串島遊」的謀劃和實施。

  2017年,廈門力爭海洋經濟增加值實現598億元

  2017年,廈門力爭海洋經濟增加值實現598億元,比2016年增長10.2%以上,廈門灣局部海域水質得到較大提升,海洋與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

  狠抓創新驅動,推進海洋經濟發展。加快推進海洋與漁業產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促進上、中、下遊產業緊密銜接。大力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工程裝備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組織實施「智慧海洋」工程建設,爭取成為國家「智慧海洋」工程項目示範。加大財政和金融扶持力度,用好「創投基金」和「助保貸」,扶持中小企業在廈門市發展壯大。啟動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研發基地建設。

  狠抓融入國家戰略,推進對外合作交流。加快推進中國—東協海洋合作中心建設,在海洋領域開展多層次國際務實合作。積極推進中美海洋垃圾防治合作,共同開展減少垃圾流入海洋方面的研究和示範。繼續辦好2017廈門國際海洋周。拓展國外遠洋漁場,鼓勵水產養殖產業「走出去」。

  狠抓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漁業轉型升級。將休閒漁業作為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大力發展休閒垂釣、水族觀光、漁事體驗、漁文化旅遊等新型業態。以漁港建設帶動漁村發展,建成集生產服務、流通加工、休閒旅遊為一體的海港小鎮。

  狠抓陸海統籌,推進海域環境提升。全面推進「藍色海灣」綜合整治工程、「生態島礁」修復工程和濱海沙灘岸線修復,推動海洋公園內沙生植物園區項目建設。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建設。組織實施《廈門近岸海域水環境汙染治理方案》,開展九龍江—廈門灣重點海灣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工作。繼續抓好海域清淤工作,協調推進翔安南區退養徵拆。組織實施《全國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計劃(2017年~2019年)》和廈門保護區總體規劃。帶動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海域生物資源修復。

  狠抓服務保障,推進海洋綜合管理。進一步簡化優化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流程,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建立重點項目保障機制,深化海域論證和海洋環評改革,保障翔安新機場、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建設用海。加大涉漁「三無」船舶、「違規定置網」和餐飲船清理整治力度,開展打擊越界捕撈、非法盜採海砂和紅珊瑚等專項行動。

  狠抓民生福祉,推進共享發展。繼續加強避風港災後提升工作,提高漁船漁港安全保障能力。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持續抓好漁業安全生產,落實企業、船東、船長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責任和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保障全市全年海洋與漁業無重大事故發生。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福建全力打造海峽藍色經濟——福建海洋事業發展紀實
    福建全力打造海峽藍色經濟——福建海洋事業發展紀實2012-03-19 10:2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福建充分發揮優勢、特色,紮實推進海洋綜合管理,全力打造海峽藍色經濟,精心做好海與海峽這篇文章。  海闊景美文化深厚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沿海,與臺灣一水之隔,北接長三角,南聯珠三角,扼東海與南海之交通要衝,具有優越的海洋區位條件。
  • 福建廈門積極調整漁業產業結構 促進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福建廈門積極調整漁業產業結構 促進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2016-11-08 11:25:00  水產養殖網  近年來,市海洋與漁業局圍繞「生態優先、民生為本、持續健康」的目標積極調整廈門市的漁業產業結構,大力扶持現代漁業產業,通過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建設平安漁業體系,做強水產種苗產業,促進遠洋漁業發展,推動加工流通升級,提升休閒漁業水平,拓展兩岸漁業合作等措施促進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廈門市的漁業經濟正在逐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 第十一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漁業博覽會打造休閒漁業「嘉年華」
    海峽之聲網11月9日廈門訊(記者 莊楊筱)2018第十一屆中國(廈門)國際休閒漁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廈門休閒漁業展)9日上午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廈門休閒漁業展作為亞洲首個休閒漁業旗艦盛會,是全國領先遊釣海釣、休閒漁村產業貿易交流平臺。自2008年創立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屆,十年間展會推動了中國大陸海洋漁業的轉型與升級,成為了打造都市休閒漁業與海洋娛樂產業的優質平臺。
  • 重大海洋項目最高補2500萬 廈門發布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措施
    廈門海洋經濟發展潛力無限。李儲全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吳笛)打造輻射全省乃至全國的高端水產品交易中心,爭取金槍魚、澳洲龍蝦、帝王蟹等高端漁貨在全國市場佔主導地位;發展海洋通信衛星、水下機器人等海洋信息與數字產業……  近日,市政府發布《關於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四個方面落實海洋強國發展戰略,加快建設海洋強市,不斷推進我市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福建廈門:打造海洋生物醫藥新高地
    海洋生物醫藥是我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廈門大力發展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在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等領域不斷創新,形成了聚集效應,打造出一條海洋特色生物醫藥產業鏈,成為廈門發展海洋經濟中的一大亮點。  打造海洋生物產業集群  來到廈門市海滄區的生物醫藥港,才親身體會到了海洋生物醫藥的神奇。
  • 福建連江曉澳發展海洋休閒漁業 灘涂「吐」金銀
    福建連江曉澳發展海洋休閒漁業 灘涂「吐」金銀2016-03-29 09:2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在距該村約3公裡的牛頭山休閒漁業基地,大海退潮後,廣袤無垠的縊蟶、花蛤養殖灘涂和優質沙地徐徐展現眼前,遠處,大小島嶼時隱時現,令人心曠神怡。  「牛頭山上,沿海休閒棧道、觀景平臺、海鮮特色餐廳、度假酒店等休閒旅遊項目正在加緊施工,今年7月,市民便有望在此享用絕佳的灘涂海景盛宴。」
  • 張瑞書在調研海洋漁業工作時強調 規範漁業秩序 維護海洋環境 推動...
    12月8日,市長張瑞書帶領市委編辦、市財政局、市海洋和漁業局、市政府督查室以及海港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就漁港環境整治、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綜合執法隊伍組建等相關工作進行專題調研。他強調,漁港是漁船管理和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要進一步規範漁港建設和休閒漁船管理,高標準規劃設計,豐富漁港功能業態,引導漁民發展休閒漁業,打造現代化休閒漁港的新標杆。隨後,張瑞書一行來到河東浴場,檢查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情況,現場了解周邊居民對岸線環境的想法和需求。
  • 中國海洋捕撈漁業發展歷程
    漁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產業,是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漁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變革和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在保障農產品供給和國家食物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和農村就業、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世界漁業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
  • 漳浦香山灣打造文旅新標杆
    據悉,福建漳浦香山灣、山東威海冠軍體育小鎮、廣西北海金海灣、天津寶坻津僑國際小鎮、河南鄭州羅曼小鎮等多個文旅項目即將開放。 雅居樂地產集團副總裁兼產城發展中心總經理阮家聲介紹,2009年,雅居樂地產進軍海南,首次提出了「第二人生」的旅居理念,自此之後,其文旅板塊不斷開疆闢土,並在項目實踐中對「第二人生」內涵進行豐富和完善。
  • 福建莆田南日島打造海西「黃金海洋牧場」
    福建莆田南日島打造海西「黃金海洋牧場」   福建莆田正加快推進南日島海洋牧場建設,著力構建「風行海西、鮑打天下」的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2月10日,在莆田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式上,副市長傅冬陽向大會報告關於加快海洋牧場建設工作。
  • 廣東潮州港「海上牧場」:走出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新方向
    廣東潮州港「海上牧場」:走出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新方向2015-10-12 16:15:00  水產養殖網  作為廣東省最大的海水網箱養殖基地,其可持續式的發展方向得到了採風團成員的高度肯定,有專家認為,潮州港海上牧場為其他同類地區探索更多可行之路,應該大力推廣。
  • 各種海洋黑科技/接地氣海洋產品11月登陸廈門!門票免費
    廈門因海而興海洋資源是天然的發展優勢本屆廈門海洽會是廈門成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之後涉海企業首次集中亮相展會設置六大展區同期舉辦——多個配套活動11月1日下午重大項目籤約儀式廈門大學海洋與漁業科技成果對接會創業項目路演暨海洋產業資本對接會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政策推介會
  •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舉行陳嘉庚先生創辦水產航海教育暨建校100...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是隸屬於福建省教育廳的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在百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以「誠毅」為校訓,弘揚嘉庚精神,為國家和福建海洋產業發展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優秀校友遍及全國各地和世界五洲,在海內外享有廣泛聲譽。近年來,國家海洋事業蓬勃發展,學校探索福建藍色職業教育發展之路邁入了特色發展、創新發展、高水平發展的快車道。
  • 海洋生物科技成福建省漁業建設強力引擎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供圖。  福建是海洋大省,「十二五」時期,福建省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海洋強省戰略的重要基礎,海洋生物科技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次突破,科技創新已成為福建現代漁業建設的強力引擎。  福建省整合省內科研資源,加強省級合作,圍繞現代漁業發展的關鍵性和緊迫性難題,積極開展科研攻關。
  • 「福建十大美麗海島」出爐:廈門鼓浪嶼居首
    「福建十大美麗海島」出爐:廈門鼓浪嶼居首 xm.fjsen.com 2013-06-08 22: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廈門鼓浪嶼、福清東壁島、漳州東山島、福鼎嵛山島、泉州大墜島、福鼎臺山島、漳浦南碇島林進嶼、莆田湄洲島、平潭海壇島、寧德三都島成為海內外人士心目中最美福建海島。福建8日啟動「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國家海洋局有關負責人為「福建十大美麗海島」授牌。福建地處東南沿海,隔著海峽與臺灣遙遙相望。
  • 福建福鼎市沙埕鎮優化產業結構助推現代海洋漁業發展
    2001年,邱開初從小漁村搬到沙埕集鎮,從事漁業捕撈,從最初開50馬力的漁船單槍匹馬出海,到現在已擁有250馬力的大漁船和一個10幾人的團隊;從最初的居無定所到現在建起了新瓦房子。「這全靠沙埕的這片海和政府的補助政策啊!」
  • 勇於擔當 做海洋漁業的守護者_中國海洋外宣第一官網 海洋門戶網站
    福建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隊伍依法履行職責,嚴打各類海洋與漁業違法違規行為,有力保障了漁區社會安定。創新機制,健全海上監管體系。豐富的海洋與漁業資源為執法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補足海上執法監管中的短板,今年9月29日,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與泉州海警局籤訂海上漁業執法協作配合辦法,確定了雙方合作原則,明確了案件管轄、執法配合、辦案協作、信息共享、工作會商等協作配合內容,為雙方在新形勢下能更好地維護海上漁業安全生產和治安秩序奠定堅實基礎,進一步提升海上聯合管控水平,推進海上執法協作機制向常態化、一體化、實戰化方向發展。勇於擔當,打造作風過硬隊伍。
  • 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標杆地區!蘇州市相城區委四屆十三次全會今天...
    勇攀新高峰 致敬二十年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標杆地區中共蘇州市相城區委四屆十三次全會舉行共同譜寫開局之年精彩篇章今天(12月30日),中國共產黨蘇州市相城區第四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在相城區會議中心舉行。
  • 廈門國際海鮮展周日「開席」 高大上特色水產聚廈「鬥鮮」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文/記者 吳曉菁圖/主辦方提供)山東的海參、乳山生蠔,福建的鮑魚、寧德大黃魚、詔安牡蠣等一系列特色海產品,將齊齊亮相,「鬥鮮」廈門。作為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配套活動,2020廈門國際海鮮展(以下簡稱「海鮮展」)將於11月22日至24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A1廳舉行。  本屆海鮮展將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
  • 潮州市發展四大產業全力打造海洋經濟特色市
    中國經濟導報網 記者羅勉報導近日,潮州市委、市政府制訂出臺了《關於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強省的決定〉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以聯動發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和開放發展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