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交警劉五橋之心聲
說劉五橋「榮譽等身」,似乎並不為過。
從警25年來,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武昌區交通大隊機動中隊四級高級警長劉五橋先後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兩次,並用實幹贏得諸多「光環」——
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湖北省「荊楚楷模」、湖北最美警察、武漢市道德模範、武漢市勞動模範……
6月2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下發《關於表彰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的決定》,今年49歲的劉五橋是192名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之一。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最關心的是警務區交通秩序。」在京受表彰後回到崗位上的劉五橋如是說。
敢碰硬「嘟!嘟!嘟!」
6月28日7時許,短促有力的哨音在武昌火車站附近的劉五橋交通崗旁不時響起。
3輛電動自行車從紫陽東路機動車道方向駛上中山路,劉五橋看到後,用哨音叫停並將駕駛員帶至交通崗接受處理。
最終,駕駛員因將電動車開上機動車道被罰款,無牌電動車被暫扣。
路口紅燈變綠燈,伴隨著「嘟……」的長哨音,行人踏上斑馬線,從武昌火車站方向朝宏基客運站走來。
「看著路人整齊地過馬路,我感到特別滿足!」劉五橋說。
在劉五橋和同事的疏導指揮下,武昌火車站警區早高峰交通井然有序。
武昌火車站警務區內,有武昌火車站、宏基客運站、航海客運站,有進出城交通要道中山路,市內交通幹道張之洞路和紫陽東路,人流量車流量巨大,站前交通曾經十分混亂。
2009年,劉五橋擔任武昌交通大隊武昌火車站警務區警長。面對交通亂象,他敢於碰硬。
2011年查處一輛「黑的」時,司機將劉五橋左手食指兩個關節的皮咬拽掉。傷口癒合後,劉五橋左手上留下兩道疤痕。
「雖然受傷關節在天氣不好時仍隱隱作痛,但路口『黑的』幾乎絕跡。」劉五橋說。
2016年12月27日18時許,劉五橋站在中山路紫陽東路路口執勤。望見一輛大貨車從大東門方向駛來,晚高峰禁止貨車通行,他在200米外打手勢、吹哨,司機絲毫沒有減速,徑直衝了過來。
「把我的肩膀撞了一下,幸好我是站在路邊一側,一個轉身與死神擦肩而過!站在馬路上,你永遠不知道你攔的車輛會不會停!」劉五橋說,為了交通秩序和群眾順暢出行,自己早已將安危置之度外。
優服務「警察同志,到鄂州市華容區在哪兒坐車?」
「可到武昌付家坡公交站坐車去華容。」
「到省人民醫院怎麼走?」
「過馬路直行1.6公裡就到省人民醫院了。」
「到鹹寧去如何轉乘?」
……
面對問路群眾,劉五橋對答如流。
「最少一天有幾十人諮詢,高峰時一天要為500多人指路。」劉五橋說。
高峰人流量達50萬人次,平峰時段6萬人次,這是劉五橋每天面對的工作環境。10年間,他日夜守護,一天最長站崗18個小時,移動距離20多公裡,磨爛的警鞋有60多雙。
在劉五橋看來,交通管理並不是簡單的揮揮手、吹吹哨,能及時幫助出行群眾解決難題也是應盡職責。
2009年剛到警務區時,劉五橋發現這裡交通狀況複雜,南來北往的旅客搞不清怎麼坐車是常有的事。他製作了供群眾查詢的公交線路指引牌,還要求全警務區民警熟悉轄區內7個公交站點的所有線路,做到「一口清」,為問路群眾提供準確服務。
「我們將一條條線路『死記硬背』,人人都成了『活地圖』!」民警吳安意說。
劉五橋交通崗亭處於武昌火車站與附近多個客運站之間,常有人將拾得的錢包等物品交到崗亭。劉五橋專門在崗亭內設置了便民失物招領處,對已經離漢的失主,他還會把失物郵寄過去,「失物郵遞」實現常態化。
贏讚譽劉五橋是地地道道的「網紅」。
今年6月21日清晨,暴雨襲江城。武昌火車站警務區管轄的紫陽東路出現積水,一輛小轎車在雨中熄火。
得知車上一名小學生急於上學,劉五橋抱著孩子蹚過積水路,暖心照片「刷爆」網友微信朋友圈。
這不是劉五橋第一次溫暖駕駛人、感動江城。
2016年7月2日,武漢普降大到暴雨,武昌火車站警務區紫陽東路鐵路橋下道路及相鄰垃圾轉運站被淹。
劉五橋跳進橋下1米多深的積水,對被困司機大聲喊:「您先別急!踩剎車,掛空擋!」
劉五橋與4名群眾合力將拋錨車推行600米。這一幕,被網友拍下傳上網際網路,贏來網友紛紛點讚。得知自己成了「網紅」時,劉五橋已泡在水中執勤長達6小時。
長時間在馬路上站立,劉五橋雙腿患靜脈曲張,但他仍堅守在崗位上。
「站前人流量和車流量很大,路口無交警,秩序會歸零!」個不高、臉黝黑的劉五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