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啊地瓜讓我又恨又愛

2020-12-13 齊魯壹點

地瓜啊地瓜讓我又恨又愛

春分過了,以前的農村,現在開始弄地瓜蓆子,準備席地瓜了吧,不禁又讓我想起了地瓜。我對地瓜有太多的情感,先是恨,希望一輩子不再和地瓜打交道,後又變成喜歡,希望常常吃到地瓜。

地瓜是北方農民對紅薯的稱呼,不過,地瓜的名字很多,有紅薯、山芋、紅苕、甜薯、白薯、番芋、番葛、金薯、地羅卜、山藥等,各地的叫法不同,山東人多數地方叫地瓜。

地瓜是外來物種,據說地瓜傳到中國,很是經歷了一番周折。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在呂宋(菲律賓)經商,發現了一種種植容易、培育方便、產量極高的薯類,想把它帶回祖國,解決家鄉人的吃飯問題。但是,當時統治菲律賓的西班牙殖民主義者,嚴禁薯類外傳。於是,陳振龍一面暗暗學習這種薯類的栽培方法,一面尋找機會把薯中帶回中國。

陳振龍賄賂當地土著、「得其藤數尺」後,陳振龍將薯藤絞入汲水繩(另一說「編入藤籃」),混過關卡後,經七晝夜航行返回福州。

儘管地瓜來到中國,歷經曲折、驚心動魄,但是,小時候對地瓜是極不喜歡的,充滿了憤恨,盼望著不再和地瓜打交道。

家鄉是丘陵薄地,地中多砂礫,蓄水性差,其它農作物長得不好,適宜種地瓜。自我記事起,村裡大部分的土地都種地瓜。

每年春節剛過,人們就為栽地瓜做準備,先是向田地裡運肥。大人推著車子,車子上放著兩個簍子,簍子裡裝滿了糞。我們村子北面是山南面也是山,出了家門到田裡,都是上坡,一個個坡又陡又長,路坑坑窪窪,從家裡往地裡運糞很費事。大人們推車子,小孩子也不能閒著,拉車子。幾根繩子拴在車子前面,一個孩子一根身子,通過肩膀,攥在手裡。上坡時,身子前傾,雙腳用力蹬地,使出吃奶的勁拉繩子。繩子勒在肩膀上,拉不了一天,肩膀就紅腫了。

運完了糞,開始犁地。有時是犁地,有時是用刨地。地翻遍了,還要打地瓜溝。每個周末,我都要跟著父親到地裡,犁地時,我牽著老黃牛。刨地時,我也跟著刨。中午了,我的肚子已經的「咕咕」叫了,可是地還是沒有刨晚。我已經無力再刨了,坐在一邊。父親還在刨著,沒有停止的意思。我在心裡一個勁嘀咕;「什麼時候刨晚?什麼時候刨完?」

回到家,父親也不閒著,抽空在院子裡拾掇地瓜蓆子。席地瓜子拾掇好了,父親把我放在大筐子裡,送到三四米的井下,把地瓜種一塊塊裝到筐子裡,一筐筐拉上去。大人們仔細挑選好地瓜,一塊挨著一塊、一行挨著一行,密密麻麻地席到地瓜蓆子裡。

穀雨過後,天氣暖了,地溫上來了。開始栽地瓜。栽地瓜時,早晨早早起來,把地瓜秧子從地瓜蓆子裡一棵棵小心翼翼拔出來。到了地裡,身強力壯的男人挑著水桶,一趟趟的從村子裡的水井取水,搖搖晃晃、潑潑灑灑的步行幾裡路,挑到地裡。婦女們刨窩、插秧、封窩,孩子們撒秧、澆水,將一棵棵地瓜栽到地裡。栽地瓜費時費力,漫山遍野的地瓜,要人們一棵棵栽上。

栽地瓜,全家齊上陣,勞作一上午,僅栽千數棵地瓜。

地瓜秧子活了之後,開始爬蔓,要進行鋤地拔草。在夏季,地瓜蔓子開始瘋長,為了防止蔓子紮根,要在烈日下蹲在地理翻蔓子。翻蔓子的事也大都是孩子們去做。

而最忙的是秋後收地瓜。刨地瓜、切地瓜、擺地瓜幹、拾地瓜幹。這時節,村中的男女老少,凡是能幹動活的,都要去幹活。前前後後幾十天,擔心下雨、擔心陰天,吃不好、睡不好。有時夜裡下雨,村裡就像炸了營一樣,大呼小叫,一家子一家子跑到地裡,冒著冷雨,搶拾地裡快要幹的瓜幹。

幾十年後,我仍忘不了在暮春季節,中午已過,我和父親還在犁地。我的肚子已經「咕咕」叫了,腿已經邁不動了,我牽著的黃牛也走不動了;我仍忘不了在盛夏的烈日下,我和姐姐蹲在地裡,一棵棵翻著地瓜蔓子,汗水淋漓,口乾舌燥;我仍忘不了在深秋的夜裡,冒著冷雨,在緊張地搶拾著地裡的瓜幹。回家時,背著越來越重的瓜幹,不是摔倒在地上……

地瓜留給我的不僅僅是這一些。

地瓜是我們那個時代的主糧,地瓜面窩窩頭、地瓜面煎餅,一日三餐,都以地瓜做的食物為主食。而在收地瓜的季節,人們沒有時間做飯,就煮上半八印鍋地瓜,放在鍋裡。從田裡回來,就吃鍋裡的地瓜,和地瓜鍋裡那粘稠的有些怪味的水。

一連幾天,都是這樣,只吃的胃裡燒心冒酸水。

曾經有一個駐村幹部,是公社裡殺豬點的主任。駐村時,村民輪流管飯,吃的是地瓜面做成的食物。住了一星期,就逃走了,死活不去了。

而最難吃的是地瓜面窩窩頭,剛蒸出來膠黏,而冷了很硬,在冬天,掰都掰不開。有一位住校老師,在冬天早晨,地瓜幹窩窩頭掰不開,就向牆上摔。一邊摔一邊罵,摔幾次才摔開。

我們吃地瓜食物吃煩了,就免不了嘟囔。父母聽了就不高興,說:「地瓜怎麼了?有地瓜吃就餓不著。」

確實的,那些年常常有一些廣饒等地方的人到村裡要飯的,而我們村裡沒有挨餓的,家家戶戶都有吃不完的地瓜幹。

後來,離開家鄉,外出求學、工作,再也不以地瓜為主食了,心裡為擺脫地瓜的夢魘而高興,發誓,一輩子也不吃地瓜了。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村裡已經很少有人種地瓜了。有一次,小外甥說對我說地瓜好吃,我大感詫異。

工作後,在宴席上,見到拔絲地瓜,在別人的鼓動下,挾一塊,放到嘴裡,香、甜、糯,真是大出意外,地瓜竟然這麼好吃。

之後,慢慢地開始喜歡吃地瓜了,拔絲地瓜、琉璃地瓜、烤地瓜。而最常吃的是地瓜糊塗。每年的春天、秋天,我都到山上拔蒲公英,熬菜糊塗。鍋裡放上削皮切塊的地瓜、花生米,煮上一段時間,放上玉米面,熬好了,再放入切碎的蒲公英葉,放上適量的鹽,再熬一會兒。橙色的地瓜、綠色的蒲公英、紅色的稀粥,不僅顏色好看,味道也是香甜、軟糯。不僅大人喜歡喝,小孩子也喜歡。

地瓜還能做成極美的佳餚。語言學家王力就寫過一篇《蜜汁紅苕》,蜜汁紅苕是用風乾的紅薯上鍋蒸熟,去皮搗爛,用上好的香油文火炒。炒如泥狀上盤,再勾桂花糖芡,覆蓋上就行了。吃到嘴裡,糯軟香甜。

地瓜不是不好吃,是以前的農村沒有條件、人們也沒有閒暇做著吃罷了。

現在,家鄉早已經沒人種地瓜了,工作的地方,外出也很少見到地瓜了。

地瓜也越來也金貴了,而我也喜歡上地瓜了。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我是一個愛吃地瓜的吃貨,我有濃濃的地瓜情結
    我不喝酒也少吃葷腥的東西,但對烤地瓜卻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我真納了悶了怎麼會有人絞盡腦汁搞出成千上萬種甜點,而且還不滿足。在我的食譜裡一個烤地瓜足可以抵擋那些大廚們的成千上萬。如果有一天我混到有人會去行賄的地步,我提前告訴各位了送我一斤烤地瓜就行。中國有句話說得好: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不知這句話具體是誰說的,但我還是把他引為知己。
  • 老農民給你說說地瓜和它的妙用與傳奇
    刨地瓜我們60,70年代的人都對地瓜有著特殊的情感,要麼愛,要麼恨。愛的人是因為那個年代一直吃都吃習慣了,恨的人是因為那個年代一直吃都要吃吐了。在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好像就地瓜和玉米餅子是主糧,好像地瓜產量比較高。我就記得小時候我媽天天早起烀地瓜玉米餅子和蘿蔔條鹹菜,有時候好一點,蘿蔔條上面放幾個小魚乾,,沾點腥氣蘿蔔條也好吃些,那小魚乾淨刺,那也撈不著天天吃。
  • 秋冬季節遇上烤地瓜!網友:我愛了!
    在地瓜收穫的季節,地瓜香甜美味。在烘烤地瓜時糖漿流出。80年代,糧食產量不高時,地瓜是那個時代人們的主要食物之一。而烤地瓜已成為許多人每年秋冬季節期盼的美味佳餚。#烤紅薯味的冬天真香#每次走在大街上,都能聽到賣烤地瓜熟悉的聲音
  • 久違了,既愛又怕的地瓜幹
    哈哈,其實要是我再和你說一句普通話的話,那你肯定就會情不自禁地追問:「是它啊,你有嗎?快點拿出來,我太想吃了!」,那這硬幹到底是什麼呢?它就是熟的,並經過曬制的地瓜幹!在每年的秋收結束後,凡是家裡種了地瓜的家庭都會做同一件事,那就是曬這「硬幹」。首先大家會選擇大小較為適中的地瓜,尤其是在沙地裡種植的。
  • 雪中悍刀行:徐鳳年找到小地瓜的時候,我哭了
    大家好,我是老書蟲,今天又和大家見面,前幾篇寫的《雪中悍刀行》書評收到了很多小主們的留言,尤其是雪中這本小說中的那些感人場景,雪中這本書的感人場景太多了,小編不可能面面俱到,有好多小主留言想讓老書蟲分析一下小地瓜這個人物角色,那今天小編就與各位小主一起鑑賞一下這個角色。
  • 地瓜「漲粉」,「薯」你最甜!
    林宗小已扛起鋤頭到地裡挖地瓜,外皮紅豔、個頭碩大,一鋤頭就能掏一串。「這個起碼有三四斤。」林宗小雙手捧出一個地瓜笑著說。「這個地瓜品種耐貯性好、出粉率高、澱粉質量軟糯,很適合做福鼎肉片,做地瓜粉絲也特別好吃。」疊石鄉竹陽村種植戶林宗小說,今年他承包3畝地全部用以種植地瓜,畝產最高近7000斤,每斤售價1.5元左右,除去人工和成本,預計增收近3萬元。
  • 農村老話說「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爛」,你知道地瓜功效嗎?
    而今天就是農曆六月初六,這表示山裡的一種叫做」地瓜「的野果子又熟了。不過,吃過這種野果子的農村小夥伴都很清楚,這種「地瓜」和我們平時所說的「地瓜」可不是一樣的哦!這種地瓜是純野生的,因此也叫野地瓜。在有的地方也叫它地瓜泡、地果、地枇杷、滿地青、滿地香等。
  • 《遙遠的鄉愁》:生產隊的那把地瓜秧子,讓我惦記了半輩子
    白眼也不翻了,哈欠也不打了,扇子也不扇了,圍著他追問:「什麼叫『憶苦思甜』飯啊?」老隊長說:「這不,眼下正是翻地瓜秧的時候,大家都打一些地瓜秧的杈子回來,生產隊裡開大鍋飯,從倉庫裡取點白面,蒸地瓜秧子吃。」
  • 地瓜施肥用什麼肥料?地瓜用什麼底肥?地瓜衝施什麼肥長勢旺?
    地瓜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食物,相對於其它作物來說,地瓜產量高且容易管理,深受種植戶的歡迎。但是,地瓜該怎樣種植呢?地瓜用什麼底肥可以提高產量呢?隨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 地瓜長什麼樣?地瓜和紅薯有什麼區別?
    大自然的饋贈使得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吃到各種美食,有的長在樹上有的則長在土裡,那麼在眾多農作物果實中地瓜長什麼樣?地瓜和紅薯的區別有什麼?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了解下吧。地瓜長什麼樣地瓜是一種在土壤裡生長的塊莖作物,它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地上枝葉,二是地下果實,地上植株長勢比較繁茂,若朋友們到地瓜種植的地裡去只能看到一片深綠色的枝葉覆蓋著土地,它的枝條枝蔓能覆蓋果實周圍1-2平米的面積
  • 地瓜的做法大全 教你不一樣的地瓜吃法
    地瓜(紅薯)塊下油鍋前務必瀝乾水分,否則很容易導致油星飛濺傷人。材料黃心地瓜(紅薯)500克,綿白糖250克。做法首先將地瓜清洗乾淨並去皮,切成塊狀晾乾備用。2.鍋內放適量油開火燒熱,以竹筷插入,見四周冒細泡時,將地瓜倒入煎炸至金黃色。
  • 在山東,沒有一塊地瓜會被浪費
    蒸地瓜的熱量、脂肪含量都要比烤地瓜低很多,味道也不比烤的差,真是「幹」地瓜的良方。>  地瓜粉色澤黝黑,是健康的底色,  淡淡的地瓜甜味和香氣撲面而來。山東地瓜真甜吶!  微博上搜索山東地瓜,好評連連!靠著過硬的品質,已經贏得了一波粉絲!天氣實冷,來點甜甜暖心?首選山東地瓜!
  • 地瓜是每一位福建人活命的根本,造就了福建人打不垮的地瓜體質
    我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閩南排骨飯,走遍千山萬水,還是家鄉最美味》的文章,文中寫道:小女是吃排骨飯長大的孩子。確實,90以後的年輕福建人基本上都是吃著海鮮、排骨、雞鴨牛羊肉等精品食物長大的,他們看都不看地瓜一眼!但我的那幫60·70後的老夥計們看完文章則非常感慨:我們可是喝地瓜粥長大的孩子!
  • 地瓜的營養價值 這樣吃地瓜可以減肥
    地瓜又稱之為紅薯,它的營養成分都是人體所需要的。它的含熱量非常低,可以用來減肥,還有一種類似雌性激素的物,可以保護人體皮膚。那地瓜的營養價值有哪些?地瓜發芽能吃嗎?地瓜減肥有哪些?我們來了解一下!地瓜的營養價值減肥功效:紅薯的營養成分很高,而且幾乎不含脂肪和膽固醇,它的熱量只有同等重量大米所產生熱量的三分之一。常吃紅薯有益於人體健康,並有一定減肥功效。但吃紅薯別一次吃得太多,以免出現燒心、返酸或腹脹等腹部不適症狀。
  • 好地好瓜好地瓜泗水地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舉行
    為促進泗水地瓜的品牌化發展,9月22日晚,泗水地瓜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舉行在現代農業甘薯產業園尼山鹿鳴核心區舉行。會議上,泗水利豐食品有限公司、泗水縣銀河澱粉有限公司、泗水莊稼漢食品有限公司、濟寧市華運魯源食品有限公司、泗水縣澎湃地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泗水地瓜區域公用品牌。
  • 大連小康故事:像地瓜一樣深扎黃土地
    「剛到大東村任職時,面對沒有生氣的村部與196萬元外債,那時我的腦袋都大了,真不想幹了,回去算了。」黃宏鑫實話實說。可是,一想到臨行前組織的囑託,想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想到大東村老老少少充滿期望的目光,他不由得為自己的彷徨感到臉紅。他在心裡給自己鼓勁:「你是大東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是鄉親們的致富希望,尕夥兒都巴望著你呢。你可不能忘了初心和使命,不能忘了自己的心願啊。」
  • 地瓜的吃法那麼多,你最喜歡哪一種?
    真的很好吃,而且地瓜的卡路裡也不高,很適合肥胖者食用,就像我剛生完二胎不久想減肥,很適合吃地瓜!那麼,除了蒸吃,地瓜還能怎麼吃呢?有烤地瓜,地瓜餅,地瓜泥,地瓜圓奶茶,地瓜糖水,地瓜小米粥,地瓜饅頭,我最喜歡的就是地瓜圓奶茶啦,做法很簡單,我教你怎麼做哦!
  • 特別報導 吃地瓜用接碟?煙薯25憑啥帶火地瓜市場
    「我並不是種得早的,我們這兒不少人種了『煙薯25』,不光是在水道(鎮)還有那邊的玉林店,以及崑嵛山,都有大面積的種植區。」在姜吉彬的印象裡,從去年開始,這種名為「煙薯25」的地瓜就火了起來,市場購買量也在與日俱增。「最早聽說有給免費放苗試種回收的,後來我在咱的博覽會上見過,評獎獲了個第一,當時就覺得這地瓜不簡單。」
  • 農村這種「野地瓜」,是小時候的最愛,現在卻很少看到它們的身影
    農村這種「野地瓜」,是小時候的最愛,現在卻很少看到它們的身影眾所周知,農村地區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可以說是一個「聚寶盆」。之前因為農村物質資源不豐富,那些結果便成為了我們的「零食」,今天小編說到的一種「野地瓜」,是小時候的最愛,但是現在就很少看到他們的身影。許多地區把野地瓜叫做地果、地瓜泡、地石榴,它是一種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這種野果的葉子經常拿來餵家裡的牲畜,而且這種野地瓜味道非常香,並且飽腹感好。
  • 地瓜如何快速膨大?地瓜怎麼施肥又大又甜?用什麼根莖塊膨大素好
    地瓜是很多人喜愛吃的一種食物,同時也是一種容易高產穩產的作物,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旱耐瘠,病蟲害少等生長特點。那麼,地瓜用什麼肥料可以膨大?地瓜種植有什麼技巧?一起往下看!一、地瓜生長適宜環境條件地瓜喜溫怕冷,適宜溫度為25~28℃時莖葉生長快,地溫在20~25℃適宜於塊根膨大,低於20℃或高於30℃時膨大速度較慢,低於18℃停止膨大。塊根膨大期間若有較大的日夜溫差有利於塊根膨大和養分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