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和韓國人聊聊韓國那些事
(來自百度)
在中國,除了「孔子」和「端午節」之外,另外一個我被經常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韓國首都漢城要改名為首爾?」
中國很多網上的專家和學者「分析」:韓國是為了擺脫漢文化(中國文化)的影響,改名是韓國政府「去漢化」的一個舉措。而且韓國政府只要求中國一個國家改變這一稱謂。
那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以下是我們的首都歷朝歷代叫過的所有名字:
-. 三國時期百濟叫『慰禮城』 (B.C.18)
-. 被高句麗長壽王佔領時改成『北漢山郡』也叫了『南平壤』 (475年)
-. 新羅國時代改成『新州』(554年)也叫了 、『北漢山州』 (557年)、『南川州』 (568年)、 』漢州』 (757年) 、『楊州』 (904年)
-. 高麗時代叫了『南京』 (1067年),漢陽府(1308年)
-. 朝鮮時代 『漢城府』 (1395年),但老百姓也叫『漢陽』
-. 被日本佔領的時候叫 『京城府』(1910年)
-. 獨立後叫首爾市 (1946年),1949年升格為首爾特別市(類似於中國的直轄市)
可以看出,雖然是同一座城市,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朝代的更替,首爾像很多城市一樣也換過很多名字。就像現在的北京一樣,歷史上也叫過:薊縣、幽州、燕山府、大都、北平等名字。
(首爾、圖片來自攝圖網)
首爾從1946年開始變成了我們首都的城市名,英文名稱是「Seoul」,全世界從那時起都叫它Seoul,中國卻一直沿用朝鮮時代的「漢城」。
過了接近60年後直到2005年,韓國政府向中國提出申請後,中國才將我們首都的名字改為「首爾」。(這個翻譯我個人覺得還是挺好的,哈哈。)
我相信中國朋友們應該能理解,假如外國朋友跟你見面時,把你所在城市的名說成是古代的名字,可能你會聽不懂(因為你無法記住所有城市歷朝歷代的名字),可能你會覺得很奇怪。
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如果國外翻譯為「大都奧運會」,不知道中國朋友們會是什麼感覺?
綜上,我們1946年以後就叫首爾了,漢城只是我們朝鮮時代的名字。希望這篇文章能再次消除一個對韓國的誤解!
▼
往期精彩回顧
▼
韓國真的搶走了中國的端午節嗎?
方便麵是如何拯救疫情期間的韓國漁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