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都改名「首爾」,是中國色彩太濃?這樣改名的地方我國也有

2020-11-29 趣觀歷史

引言

《周易·繫辭》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故聖人立象以盡意,繫辭以盡言」。人類自從有了文字,便開始有了文化傳承的載體,也同時推進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姓名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學問的學術脈承之一,同時中華名字也是以姓氏文化和名字文化為根基,是人們血脈傳承最實用的社會人文標誌、交流工具以及延續載體。

每個人的名字大多都是父母所取,都包含了父母最美好的祝願和希望,當然也有自己後天改名,其中的緣由大多也是想要改一個更好聽更美好的名字。同樣的,一個地方的地名也是很講究,因為它包含著這塊土地的歷史和文化傳承。網上一直流傳韓國首都,也就是現在的「首爾」,是之前的「漢城」,所以很多人就說他們改名的原因是為了去中國化,畢竟早期韓國和朝鮮統稱為高麗,是我國的藩屬國,深受我國文化的影響,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漢城」的中國色彩太濃,所以韓國才選擇才改名。但是實際上是這樣嗎?其實不然。

▲韓國首爾夜景

01

韓國首都由「漢城」改名為「首爾」,實際上是美國人的手筆,並不是韓國自己的原因。首先,從公元1394年,朝鮮王遷都漢陽,遷都後他將漢陽改名為「漢城府」,所以在此之後的500多年裡一直沿用著這個稱呼。直到1910年,日本侵略了朝鮮,並把這裡降級為「京城府」。又到了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美國接手了朝鮮,所以之前日本人取的名字不能用了,於是在1946年正式改名為「」,拉丁字母轉寫為「Seoul」,漢字是什麼意思呢?並沒有漢字可以表達。

▲日本戰敗投降儀式舊照

因為漢字和西方很多文字不同,漢字主要是表意文字,而西方很多文字是表音文字。同樣的,以前的朝鮮,也就是現在的朝鮮和韓國,他們的文字多是借鑑我國的漢字,但是語言又是他們自己的語音,所以出現了「文言分離」的現象。當然這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多詞是這些國家自己特有的詞彙,比如這個「」,在朝鮮語中就是「首都」的意思。以前的老百姓們都是對於首都這麼叫,也並不知道外人所謂的「漢城」,所以後來就直接按照當地說法這麼叫,「首爾」只是現在通過音譯過來的叫法。

▲韓國街頭的韓國文字

02

其實在1948年韓國成立的時候,韓國就稱它為「首爾」,而朝鮮則稱它為「京城」,只有中國仍然稱它為「漢城」。1992年8月中韓建交,中方媒體仍然把韓國首都叫做漢城。直到2005年,韓方正式向全世界宣布用首爾替代漢城的稱呼,其實主要是針對中國改正過來。其實這樣的改名我國也有幾個地方也是這樣。比如廣州改成canton, 北京是改成peking, 南京改成 nanking, 青島改成tsingtao,這又是為何呢?讓我們一起來具體看看。

▲廣州夜景俯瞰

首先說說廣州,其實廣州的英文名不是「guangzhou」而是「Canton」,這就和首爾的命名方式差不多。這其實也和西方有關係,因為廣州靠海,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一大重要口岸,所以當地的外國人很多,當他們問到當地人這座城市叫什麼的時候,由於人們當時對於城市名稱並沒有什麼概念,所以直接回答說「省城」,外國人聽後就直接用他們當地的一個行政劃分單詞「Canton」來稱呼廣州。

▲南京明故宮遺址近照

那麼北京和南京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其實還是和我國的歷史相關。首先,明朝時期一開始定都在集慶路,於是改名為「應天府」,這裡的應天就是現在的南京,那時候並沒有「南京」的說法,也只是叫做「京師」。之後到了明成祖又進行了遷都,那時候他遷都到了自己老家北平,同時改名為「順天府」,這時候南京並沒有廢除它的地位,而是成了陪都。雖然當時皇帝分別改的名字叫做「應天府」和「順天府」,但是當時的官方和民間還是都習慣叫做「南京」和「北京」。

▲北京故宮近照

雖然當時的北京應該才是京師,但是叫「南京」為「南京」,加上它是陪都,人們自古南北配對,所以京師也就被叫做「北京」。到了清朝,南京也沒什麼地位,同時也就沒有應天的稱呼了,所以改名叫做「江寧府」,但是叫了兩百多年的「南京」也是影響很大,所以人們依舊照舊。直到辛亥革命之後,南京也就正式成為了行政單位,沿用至今。

結語

每一個地名,歸根結底還是受人為影響的,最終接受並使用的還是所有尋常百姓。至於改名,也是因為他們擁有絢爛的歷史,在時間的長河裡有故事可改,換做某些新興文明,不說歷史了,想改名的資格那都是沒有的。

參考資料:

《列國志:韓國》《列國志:中國》

相關焦點

  • 因中國色彩太濃,韓國才將漢城改名首爾?專家闢謠:無稽之談
    ▲韓國首爾夜景而我們的鄰居韓國,因為離中國的中原地區最近,自古以來就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因此城市名稱也帶著濃濃的中國文化氣息。在網上一直流傳一種說法,因為韓國首都原來的名字「漢城」所代表的中國色彩太濃重,韓國人從自身的民族自尊考慮,所以才把首都「漢城」改成如今的「首爾」。專家表示,這其實是謠言,因為這個「首爾」是美國人改的,並不是韓國人刻意去「中國化」。實際上,中國也幹過類似的事情,至少三個城市的起名方式幾乎與「首爾」的名字由來如出一轍。
  • 韓國首都改名14年:600年漢城變首爾,扯不斷的中國文化
    在中國,一座城市改名無論是歷史原因還是人為因素,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韓國也有座這樣的城市,14年前,它名為漢城,2005年後改名首爾,這座朝鮮半島最大城市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這兩個名稱有人熟悉有人陌生。
  • 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
    引言如今提到韓國,可以說沒有人不知道,尤其前些年韓國影視、明星在全球火熱。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已經成為中國人假期的旅遊勝地,尤其是韓國的首都首爾。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吧,韓國首都之前不叫首爾,叫做漢城。
  • 韓國首都「漢城」改名「首爾」的緣由
    2004年的1月2日,韓國政府正式叫停了首都漢城,改名首爾。這也是中韓兩國或者是中朝兩國,或者叫漢和朝鮮這兩個民族,多年來的恩恩怨怨中間的一環。韓國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抵制中國文化,包括他們用了那麼多年的漢字,最後變成了拼音文字。
  • 韓國首都「漢城」為什麼要改名為「首爾」呢?
    ,除了「孔子」和「端午節」之外,另外一個我被經常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韓國首都漢城要改名為首爾?」 中國很多網上的專家和學者「分析」:韓國是為了擺脫漢文化(中國文化)的影響,改名是韓國政府「去漢化」的一個舉措。而且韓國政府只要求中國一個國家改變這一稱謂。 那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以下是我們的首都歷朝歷代叫過的所有名字: -.
  • 韓國首都漢城改名首爾的原因是什麼?與中韓恩怨有關係嗎?
    2005年1月19日,韓國宣布把首都「漢城」改名為「首爾」(Seoul)。改名後,韓國特意通知中國,希望中國以後稱其首都為首爾。漢城的由來:「漢城」已經沿用600多年了,是由朝鮮王朝的開國之君李成桂命名的。
  • 中國取名的國家首都,用了515年,為消除對中國記憶,改名通知
    但是,韓國人不這麼認為,從泡菜、火鍋、西施、活字印刷、端午節等等事情,都讓我們了解到,部分韓國人的腦迴路確實「清奇」,他們一直極力想撇清韓國文化中包含了太多的「中國元素」。在這方面,他們做得最狠的一次就是改首都名。首都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都城為國之本,歷朝歷代,遷都都是一件慎之又慎的大事,更別提給都城改名了。
  • 漢城改名首爾後,韓國人提議漢江也改名,後和廣東這條江撞名作廢
    漢城改名首爾後,韓國人提議漢江也改名,後和廣東這條江撞名作廢   要說宇宙是韓國人的想必我們中國人絕不會反對,但要說中國的歷史中國的文化是韓國人的,那作為中國人的我們絕對會反對。
  • 韓國用了600多年的首都,為啥突然改名,還唯獨要求中國改稱呼
    而韓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將中國文化認為是本國文化的情景,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的文化不自信,他們不想要承認受到中國的影響,所以只能選擇將對他們影響深刻的文化據為己有,而從韓國改了600多年首都的名字,廢除漢字,都能看出,韓國想要擺脫漢文化的影響。
  • 韓國為什麼想把首都從首爾遷到世宗市?
    2003年,韓國國會通過了《新行政首都特別法》,該法案中表明韓國的首都將從首爾遷至世宗,但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韓國的遷都計劃始終沒有完全落實。韓國為什麼要遷都?為什麼十幾年過去了,這項工程還是沒有徹底落實?
  • 韓國首都竟因此改名?其中隱藏的歷史真相你一定不知道!
    直入正題,說兩個有關韓國「去漢化」的真相:第一,更名「首爾」首爾,,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為漢城,是韓國首都,同時也是世界第十大城市。首爾最早可追溯至距今約三千年前的周朝時期;公元1394年,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為表達對「宗主國」明朝的仰慕,將此地改名漢城,同時因為「水北為陽」的風水道理,這座位於漢水之北的城市又名漢陽,朝鮮諺文的寫法是(發音Seoul),意為首都。
  • 韓國沿用了600多年的漢城,為何最後改名為首爾,背後原因很可笑
    其實文化自信主要是看兩點,一個是看你的包容性,另一個就是看你的傳承,那怎麼看包容性呢,就是你對外國文化的包容程度,如果你連外國文化都不敢接受,起個外國名字就嚇得視為洪水猛獸,是不是有點太自卑了?韓國在2005年把它的首都改名為首爾,這裡原來是叫漢城。韓國的目的就是為去漢字化,覺得韓國用到的漢字地名太多了。於是他想維護自己民族一種自尊,就想起來改名字,其實漢城這個名字很早在14世紀的時候,那時候還是朝鮮李成桂王朝。
  • 韓國僅僅是把首都從漢城改成首爾,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問題
    說起韓國首都,可以說很多人都知道,是首爾。首爾可以說絕對是國際大都市。目前首爾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經濟中心,GDP總量佔韓國的21%。可以這樣說,首爾對韓國來說地位至關重要。不過關於首爾我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地方之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漢城,漢城這個地名用了幾百年了。
  • 韓國「去漢字」化,連首都都改名了,為啥大部分人還是中國名?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是一個影響力非常大的國家,不管是經濟,政治制度,文化都非常先進,而中國先進的文化,也影響了中國周邊的國家。但隨著近代西方的崛起,漢字文化圈的國家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中國近代也是非常黑暗的一段歷史,於是中國周邊的國家紛紛開始西化,希望能夠擺脫中國的影響,各國都掀起了漢字廢止的活動。
  • 韓國首都為什麼由漢城更名為首爾?跟中國是不是有關係呢?
    ,但是在我們這一輩人口中,韓國的首都叫啥?首爾。至於為什麼不叫漢城,跟中國是否有關係?回答當然是有關係,而且改名就是針對中國。漢城的歷史朝鮮在近代時,曾被日本佔據,在這裡日本人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其中受到影響的也有漢城,漢城被日本人改名為京城(Gyeongseong;경성),規格也被降低為一個郡,其實也預示著朝鮮的完全淪喪,連首都都沒有了。
  • 韓國的首都原本叫做漢城,後來改為首爾,是否跟中國有關?
    在2005年1月19日之前,韓國的首都一直都被稱之為漢城,但是自從那天開始,漢城就被改名為首爾。其實漢城這個名字已經使用了600多年,是朝鮮開國之君李成桂當時命名的。李成桂在剛剛建立國土的時候,正好是朱元璋統治明朝時期,李成桂為了向朱元璋表達自己的忠心,請朱元璋為自己的國家賜名,隨後朱元璋賜名為朝鮮。
  • 該國家不願承認歷史,竟給首都改名!網友:有本事把國旗也換了!
    現在的小夥伴應該都很喜歡看韓劇、韓國的流量明星,畢竟現在"韓流"可是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股潮流,「韓流」的輸出確實非常大。而現在這個國家和我們國家的關係其實並不怎麼好,特別是去年發生過的一些事情,更是讓去往這裡的遊客大大減少。
  • 因各種奇葩理由,改名的國家,其中包括2020年改名的荷蘭
    換句話說,改名目的就是因為「荷蘭」的旅遊發展得太好了。二、最失敗的改名國家伊朗在古代,著名的波斯帝國是威震世界的。他們是古代最強大的帝國之一,疆域橫跨亞歐非三大陸,波斯帝國數百年間一直強大,其影響力跨越了數千年的歷史。
  •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韓國首都漢城中文譯名更改為「首爾」的...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2005年1月,韓國漢城市政府宣布將漢城市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2月,韓國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向我國提出,希望對韓國首都中文譯名變更事宜給予協助。漢城(Hansong)是由李氏朝鮮於1395年命名的,因其地處漢山南側、漢江北側而得名。1911年日本侵略朝鮮後,將漢城改名為「京城」。
  • 由於首爾人口眾多,韓國人建議將韓國改名為「首爾共和國」
    5世紀下半葉的475年,百濟人迫於北方強鄰高句麗的壓力,將都城南遷到了熊津(今公州),高句麗以這一帶和故都國內城為別都,與首都平壤城一起統稱「三京」。6世紀中葉漢江流域又為新羅(前57—935)所奪,這一帶成為新羅交通中國的必經之路。高麗王朝(918—1392)定都開京(今開城),以這一帶為「南京」,作為拱衛京師的「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