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協中山堂委員工作室成立並舉辦首場活動

2020-12-0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1949年8月9日至14日,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在中山公園中山堂召開,並成立了常設機構協議委員會。同年11月13日,協議委員會更名為協商委員會,即北京市政協的前身。中山公園中山堂也可稱作北京市政協的誕生地。

2020年9月15日,「委員群眾齊參與 同心獻計『十四五』」北京市政協科技界別共商「十四五」規劃編制座談會在中山堂召開。市政協主席吉林,副主席陳軍,秘書長嚴力強與來自科研單位、高校、科技企業的科技界政協委員、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圍繞「十四五」時期「增強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共同為編制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建言獻策。這場活動也標誌著北京市政協設立的跨界別委員工作室—北京市政協中山堂委員工作室正式啟動。

「圍繞『十四五』規劃編制開展專題協商,是市政協今年的重要協商議題。」 市政協科技界別召集人房自正委員介紹,中山堂委員工作室作為市政協成立的跨界別委員工作室,是委員聯繫群眾的公共平臺。各界別、各專委會、各區政協都可利用中山堂委員工作室開展聯繫群眾活動。當前,中山堂委員工作室的主要任務就是承擔各專委會、各界別圍繞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舉辦「委員群眾齊參與,同心獻計『十四五』」系列活動。今天這場邀請科學家們參與的建言活動,也正是中山堂委員工作室的首場活動。

「以園區、街區、校區、社區四位一體,推進H型國際人才社區建設,營造更優更好的人才創新創業生態,吸引國際頂尖創新創業人才紮根北京,為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之後,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顏丹平委員率先發言。

「創新的關鍵在於人才。激發現有人才創造力,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培養未來創新人才,是增強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的三個重要抓手。」丁洪委員建議對關鍵領域、關鍵人才給予長期支持,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打破論資排輩,使他們成為科技創新主力軍,對科研水平的考核應更側重代表作制度,在「卡脖子」項目上可採用揭榜制和項目經理人制,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這個『大科學裝置』的建設是推動我國同步輻射光源領域研究達到世界前沿的重要舉措,建成後,作為我國第一臺高能量同步輻射光源,將全面提升我國在科技和產業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成為我國重要的國際科技合作與基礎科學研究平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長董宇輝說,科學家都具有深沉的家國情懷,面對國內國際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科技支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十四五」期間,他們會把大科學裝置應用於多方面、多領域的科學研究,大力推動原始創新,在「卡脖子」技術上取得更多突破。

「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要明確科研主攻方向,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我國重大戰略需求,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實現跨越式發展。」作為高溫氣體動力學和激波研究領域的專家,蔣宗林建議進一步打通新概念、新技術、新產品通道,切實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不能讓科研成果沉澱在實驗室的檔案裡。

「目前國內使用的高端科研儀器大多從國外進口,如果儀器研發硬實力上不去,我們自己無法發展高端科學儀器,不僅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購買,而且易受制於人。一旦出現問題,對中國科研,特別是原始創新的影響會很大。」同樣來自中科院的趙蘭香委員建議應高度關注高端科研儀器方面的供給,進一步加大在科研儀器開發上的投入。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詹虎對此也頗有同感,「儀器科學不是科學家給個指標參數,工程師就去實現那麼簡單,需要更多的科學家投入到儀器研製中。」 他希望進一步改革以論文和SCI影響因子為主的評價機制,吸引更多人才進入科研儀器研發領域。

「要重視空間科學研究,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量子力學、暗物質探測、宇宙起源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成為北京科技創新方面的名片。」

「『十四五』期間應在大科學裝置共享機制上加強統籌,充分發揮懷柔科學城創新成果『溢出』優勢。」

「為創新人才提供最優越的發展環境,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把首都人才數量優勢變為科技創新質量優勢。」 ……

一位位科技工作者聚焦科技創新發展問題,針對科技體制改革、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良好科研生態構建、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深化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在中山堂這個非常有歷史意義的場所,我們參與委員工作室活動,討論科技這個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問題,尤應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 中科院院士周琪表示,在做科技規劃時,科學家既要有想像力,也要有科技鑑賞力,更要保持科研定力,要充分把握北京自身優勢,切實承擔起服務國家創新戰略的重大職責和使命,精心謀劃科技創新戰略布局,聚焦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大力推動創新進程加速,努力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匯聚磅礴力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也是北京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北京的優勢所在。作為全國科技人才資源最密集的地區,要想充分發揮首都科技資源集聚化優勢,就要切實做到『主力出徵,地方支前』,進一步深化央地合作機制,服務好科技創新『國家隊』,產生一批原創技術成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重大成果轉化。」吉林感謝各位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為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所作出的貢獻,歡迎大家積極參加委員工作室活動。

他表示,市政協將依託委員工作室,不斷創新活動方式,用好首都智力資源優勢,廣泛吸收社會各界的真知灼見,使「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成為匯聚各方智慧、推動首都新發展的過程。

1949年8月9日至14日,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在中山公園中山堂召開,並成立了常設機構協議委員會。同年11月13日,協議委員會更名為協商委員會,即北京市政協的前身。中山公園中山堂也可稱作北京市政協的誕生地。

2020年9月15日,「委員群眾齊參與 同心獻計『十四五』」北京市政協科技界別共商「十四五」規劃編制座談會在中山堂召開。市政協主席吉林,副主席陳軍,秘書長嚴力強與來自科研單位、高校、科技企業的科技界政協委員、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圍繞「十四五」時期「增強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展開了一場「頭腦風暴」,共同為編制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建言獻策。這場活動也標誌著北京市政協設立的跨界別委員工作室—北京市政協中山堂委員工作室正式啟動。

「圍繞『十四五』規劃編制開展專題協商,是市政協今年的重要協商議題。」 市政協科技界別召集人房自正委員介紹,中山堂委員工作室作為市政協成立的跨界別委員工作室,是委員聯繫群眾的公共平臺。各界別、各專委會、各區政協都可利用中山堂委員工作室開展聯繫群眾活動。當前,中山堂委員工作室的主要任務就是承擔各專委會、各界別圍繞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舉辦「委員群眾齊參與,同心獻計『十四五』」系列活動。今天這場邀請科學家們參與的建言活動,也正是中山堂委員工作室的首場活動。

「以園區、街區、校區、社區四位一體,推進H型國際人才社區建設,營造更優更好的人才創新創業生態,吸引國際頂尖創新創業人才紮根北京,為推動北京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集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之後,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顏丹平委員率先發言。

「創新的關鍵在於人才。激發現有人才創造力,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培養未來創新人才,是增強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能力的三個重要抓手。」丁洪委員建議對關鍵領域、關鍵人才給予長期支持,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打破論資排輩,使他們成為科技創新主力軍,對科研水平的考核應更側重代表作制度,在「卡脖子」項目上可採用揭榜制和項目經理人制,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這個『大科學裝置』的建設是推動我國同步輻射光源領域研究達到世界前沿的重要舉措,建成後,作為我國第一臺高能量同步輻射光源,將全面提升我國在科技和產業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成為我國重要的國際科技合作與基礎科學研究平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長董宇輝說,科學家都具有深沉的家國情懷,面對國內國際的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科技支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十四五」期間,他們會把大科學裝置應用於多方面、多領域的科學研究,大力推動原始創新,在「卡脖子」技術上取得更多突破。

「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要明確科研主攻方向,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我國重大戰略需求,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實現跨越式發展。」作為高溫氣體動力學和激波研究領域的專家,蔣宗林建議進一步打通新概念、新技術、新產品通道,切實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不能讓科研成果沉澱在實驗室的檔案裡。

「目前國內使用的高端科研儀器大多從國外進口,如果儀器研發硬實力上不去,我們自己無法發展高端科學儀器,不僅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購買,而且易受制於人。一旦出現問題,對中國科研,特別是原始創新的影響會很大。」同樣來自中科院的趙蘭香委員建議應高度關注高端科研儀器方面的供給,進一步加大在科研儀器開發上的投入。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詹虎對此也頗有同感,「儀器科學不是科學家給個指標參數,工程師就去實現那麼簡單,需要更多的科學家投入到儀器研製中。」 他希望進一步改革以論文和SCI影響因子為主的評價機制,吸引更多人才進入科研儀器研發領域。

「要重視空間科學研究,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量子力學、暗物質探測、宇宙起源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成為北京科技創新方面的名片。」

「『十四五』期間應在大科學裝置共享機制上加強統籌,充分發揮懷柔科學城創新成果『溢出』優勢。」

「為創新人才提供最優越的發展環境,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把首都人才數量優勢變為科技創新質量優勢。」 ……

一位位科技工作者聚焦科技創新發展問題,針對科技體制改革、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良好科研生態構建、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深化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在中山堂這個非常有歷史意義的場所,我們參與委員工作室活動,討論科技這個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問題,尤應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 中科院院士周琪表示,在做科技規劃時,科學家既要有想像力,也要有科技鑑賞力,更要保持科研定力,要充分把握北京自身優勢,切實承擔起服務國家創新戰略的重大職責和使命,精心謀劃科技創新戰略布局,聚焦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大力推動創新進程加速,努力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匯聚磅礴力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也是北京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北京的優勢所在。作為全國科技人才資源最密集的地區,要想充分發揮首都科技資源集聚化優勢,就要切實做到『主力出徵,地方支前』,進一步深化央地合作機制,服務好科技創新『國家隊』,產生一批原創技術成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重大成果轉化。」吉林感謝各位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為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所作出的貢獻,歡迎大家積極參加委員工作室活動。

他表示,市政協將依託委員工作室,不斷創新活動方式,用好首都智力資源優勢,廣泛吸收社會各界的真知灼見,使「十四五」規劃編制過程成為匯聚各方智慧、推動首都新發展的過程。

相關焦點

  • 首都第一個以律師命名的政協委員法律工作室揭牌
    2020年5月20日下午,首都北京第一個以律師命名的政協委員法律工作室——「周明剛委員法律工作室」在北京市東城區北新橋街道黨建活動中心舉行了揭牌儀式。、中聞律所監事李玉娟、中聞律所新聯會副秘書長張冠鵬,以及東城區政協北新橋街道活動小組多名政協委員出席了揭牌儀式,劉健副主席主持儀式。
  • 黃埔區舉辦李海鷹大師工作室首場...
    黃埔區舉辦李海鷹大師工作室首場音樂講座金羊網  作者:梁栩豪 鄧勃  2020-09-24 「希望通過舉辦講座,用音樂的力量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政協渭南市委員會韓海成委員工作室成立
    2020年11月27日上午,在渭南市政協會議室舉行渭南市政協委員工作室授牌儀式。市政協主席陳俊哲,市政協副主席賀韌、楊森明、張開、毛平宇等政協領導出席,四十餘名政協委員參加了此次會議。參與此次授牌的工作室有韓海成委員工作室、雷轉運委員工作室、王建利委員工作室、釋法光委員工作室、田毅委員工作室、張曉玲委員工作室及黨寬陽委員工作室。各委員工作室將對照規章制度認真接待,主動作為,傾聽民聲、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竭盡全力為群眾服務。
  • 全國政協首場專門委員會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1月13日電 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首場媒體見面會13日上午在全國政協機關舉行,主題是「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十三屆全國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建立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媒體見面會工作機制,是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加強政協新聞宣傳和專門委員會工作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為了更好發揮專門委員會基礎性作用,展示政協委員履職盡責的風採和成效。
  • 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首場媒體見面會舉行
    1月13日上午10點,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首場媒體見面會在全國政協機關舉行,全國政協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羅志軍答記者問。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 攝1月13日上午10點,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首場媒體見面會在全國政協機關舉行,全國政協委員、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原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答記者問。 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記者 賈寧 攝
  • 北京市政協原副主席甘英逝世
    北京市政協原副主席,中共北京市委原副書記、第二書記劉仁同志夫人甘英同志因病於2019年4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甘英同志逝世後,中央和北京市有關領導以不同方式表示慰問和哀悼。根據甘英同志遺願,喪事從簡,不舉辦送別儀式,家屬僅在家中設置靈堂。
  • 暢通聯繫群眾渠道 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成立
    大眾網·海報新聞聊城4月29日訊(記者 趙志鵬)4月28日,東昌府區道口鋪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揭牌成立。區政協副主席閆方和道口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劉永剛為政協委員工作室揭牌。揭牌儀式由道口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玲主持,道口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劉永剛作了講話,區政協副主席閆方致賀辭,道口鋪街道政協委員郭春奎作了表態發言。據了解,政協委員工作室是暢通政協聯繫群眾渠道、及時聽取社情民意的平臺,是宣傳中央和省、市、區委決策部署的平臺,是加強委員學習、聯誼和交流的平臺。
  • 政協北京市懷柔區第五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隆重開幕
    一是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市委和區委政協工作會精神。召開政協黨組會、主席會、常委會集體學習,舉辦常委培訓班、委員學習日活動,開展委員小組學習,研究制定貫徹區委《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分工方案,確定了30項重點任務及具體措施,加強委員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
  • 江陰市政協舉辦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書畫展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今年是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由江陰市政協舉辦的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書畫展9月4日在天華文化中心展覽館隆重拉開帷幕。市政協主席黃滿忠,副主席吳林興、張時獻、曹恩華出席開幕式,為展出剪彩,並參觀了展覽。今年7月,市政協書畫聯誼會正式成立,旨在通過書畫活動弘揚傳統文化,為推動江陰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服務。
  • 【這366天】2016北京市政協的"開誠布公"
    卷首語:2016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是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之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首都各界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講話精神引向深入的一年。
  • 為了將歷史銘記於心——北京市政協推動保護「七七事變」發生地記事
    郭景興一下子就想到了人才濟濟的北京市政協。  1985年4月下旬的一天,郭景興帶著起草好的報告來到了北京市政協。時任北京市政協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接待了他,並對其反映的問題十分重視,表示馬上呈報領導。  的確,這份報告引起北京市政協領導的極大重視。
  • ...踐行政協使命擔當 — 政協柘林鎮聯絡組年度風採展示
    聯絡組增加不同界別政協委員3名「朋友圈」再次擴大擔責任行使命,擴大委員「服務圈」以打造「委員工作室」為政協品牌建設抓手,擴大政協委員在專業領域的影響力「柘樹成林--海君工作室」在柘林、新寺、胡橋三所學校開展多次教學講座並前往金山區開展教學研討和交流活動
  • 武漢舉辦2020年復工復產企業首場現場招聘活動
    新華社武漢4月21日電(記者樂文婉、肖藝九)21日,武漢市舉辦2020年復工復產企業首場現場招聘會,281家企業參會,3500餘人現場籤約或達成就業意向。本次活動由武漢市人社局組織,首場現場招聘會共設置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等7個分會場。參會企業共281家,提供就業崗位10017個,吸引了7248名勞動者進場求職,3528人現場籤約或達成就業意向。
  • 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首場媒體見面會聚焦鄉村振興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侯雪靜)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羅志軍表示,今年將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等「三農」領域重點任務,積極履職貢獻農委的智慧和力量。羅志軍是在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首場媒體見面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 雲南福聯書畫藝術交易(拍賣)平臺首場活動舉辦
    為慶祝建黨99周年,由雲南福聯源實業有限公司、雲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公會聯合主辦的「慶七一,跟黨走,奮進新時代」雲南福聯書畫藝術交易(拍賣)平臺在昆明開鑼亮相,並實施了首場交易(拍賣)活動。拍賣會上,所有參拍作品在首席拍賣師石林舸的精彩解說下,經過近四個小時的拍賣,80%的作品被拍出,最高價為28000元,最低價為400元。
  • .| ①葉鳳鳴率隊視察縣政協經濟委委員工作室②宿松縣「新城杯...
    葉鳳鳴率隊視察縣政協經濟委委員工作室 融媒體訊 為進一步推進縣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12月4日上午,縣政協主席葉鳳鳴帶領機關各室委負責人對經濟委委員工作室進行視察。縣政協副主席陳文昌、秘書長畢志華參加視察活動。 視察組一行實地察看經濟委委員工作室建設情況,認真聽取經濟委負責同志工作匯報,詳細了解工作室委員構成、制度建設及組織保障等情況,並就委員工作室建設、運行等進行探討交流。 葉鳳鳴指出,經濟委委員工作室的設計思路與工作舉措,值得其他工作室學習推廣。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新城區政協舉辦慶祝建國70周年暨人民政協成立70...
    為了貫徹落實《呼和浩特市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謳歌黨和國家,營造喜慶、祥和、熱烈的社會氛圍,9月26日,由新城區政協、呼市文聯主辦,呼和浩特滿族文化促進會承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慶祝建國70周年暨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呼和浩特各民族書畫名家作品展在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隆重開幕,新城區政協副主席劉智利致辭
  • 政協常委會通過決定:2021年舉辦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活動
    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邢利宇)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11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舉辦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活動的決定。決定中說,202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日。
  • 協同發展 | 北京市政協、通州區政協聯合調研組來我市調研
    協同發展 | 北京市政協、通州區政協聯合調研組來我市調研 2020-08-06 0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市西城區舉辦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活動
    7月30日,西城區在解放軍歌劇院舉辦以「踐行紅牆意識,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慶祝建軍91周年活動,全國雙擁辦副主任肖安水、北京衛戍區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王楊,火箭軍後勤部政治委員孫少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副主任雷雨、軍委辦公廳政治工作局副主任劉望安、軍委聯合參謀部政治工作局副主任藍立青、軍委政治工作部直屬工作局副局長郝先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