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這是文史君,聽過最好的回答!

2020-12-16 文史道

一到清明節,人們多少會有一些傷感。這個流傳了2000多年的日子,在每年此刻,總能喚起心底最深的情愫。

在春秋戰國之前,清明節不過是24節氣之一,主要指導農事活動。後來在晉文公時期,與「寒食節」文化相融合,到了唐朝又與「上巳節」文化融合。目前,清明節已成為一個融合諸多文化體系的節日。其在中國影響之大,可與春節、中秋、元宵節相媲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臨清明節,大家都會想起這首家喻戶曉的唐詩來。杜牧筆下描摹的這副清明畫卷,不僅刻畫在歷史文化巔峰,更鐫刻在每個人的心頭。

清明節,主要有兩大主題。第一大主題,就是掃墓、祭祀、上墳;第二大主題是踏青、出遊、賞春。第一大主題源於「寒食文化」,第二大主題源於「上巳節」。

上巳節在我國也是淵源極深,在商周時期已經形成。歷史上有兩次上巳節活動非常有名:一個是孔子領著72弟子春遊;一個就是東晉時期王羲之等人在蘭亭的一次聚會。

現如今,清明節的這兩大主題已經根植人心。但以文史君之見,應該還是「祭祀、掃墓」的習俗,令人關注的更多。那麼,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呢?

清明,是感恩、是致敬

濃鬱的清明氛圍,在此時,總能讓人靜下來,回望一下過往,沉靜一下心靈,緬懷一些時光。

無論平時生活多麼忙碌,有多少心酸、多少加班、多少無助。在此刻一切皆拋去。沉重的心情更令人哲思,更令人睿智。

我們感恩,感恩父母給予我們生命,相伴我們幾十年。將一生之愛,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每一位兒女。無論父母尚在,還是離世,我們都應心懷感恩,感恩讓時光更溫柔。

我們致敬,致敬生命中每一位偉大的英雄。無論是奮不顧身的消防員,衝進烈烈大火;還是救死扶傷的醫生,拼盡全力也要守護每一絲生命。致敬,讓世界充滿愛。

清明,是回憶,不忘本

平時的忙碌,擾亂了本應的思考。也許只有對望墳頭,才能打開久違的心扉。

童年,少不更事,少不了父母的責罵,那時他們年輕又可愛;青年,大多數人都在寒窗苦讀,父母的殷切希望和永不疲倦的陪伴,依然歷歷在目;中年,無論事業騰達還是貧困潦倒,父母一句「回家就好」,不知溫柔了多少歲月。清明是回憶,徹頭徹尾的回憶。

清明,也是不忘本。兒時,長輩領著我們去掃墓,長大後,我們領著自己的孩子前去,一家人整整齊齊,像往年一樣清理雜草,用紅漆描塗碑上的字,點香,燒紙,祭拜。然後轉過頭,告訴我們的孩子,和他們講祖先的故事。不忘本,是傳承,更是中華之文明。

清明,是思念,是告慰

一曲《清明雨上》,不知惹了多少愁思。那歷歷在目的舊時物件,每一件都深刻著抹不去的思念。「空堂坐相憶」,又念起往昔,往事是不老的,是定格的,是永恆的。而今世的人們卻是走向衰老,逐漸滄桑,愈加多愁善感。

有人說:你和死亡之間隔著父母,當父母離開人世,你就直面死亡了。也許正是因為此,才給人以最大震撼,最大思念,最大觸動。

清明,也是告慰。在這場年復一年的儀式裡,父輩們談論家長裡短,孩童們嬉笑玩鬧,何嘗不是在告慰祖先:兒孫滿堂,家族興旺!無論喜事還是傷悲,等到年過花甲,也只有在父母跟前能夠傾訴一二。

逝者已去,生者還有漫長的人生路要走。一路乘風破浪,抑或坎坷艱辛,都不要忘了內心的「清明」,都要心懷感恩、心懷回憶、心懷思念,以享先人庇護。

另外清明時節,春和日麗,細雨柔情,人們紛紛遠離城市的喧囂,步行至深山進行祭拜。在這清淨寧和之地,來一次心靈的滌蕩,也是極好的!

讀者們,關於「清明節為何要掃墓」,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清明節掃墓時間是哪一天 2018清明節哪天上墳好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必備的活動之一便是掃墓,前往墓地進行祭奠祖先。但是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呢?一般來說,大家都認為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是承襲自寒食的習俗,而在我國古代,清明節早前與墓祭無關,墓祭是貴族活動,百姓不舉行墓祭,只舉行家祭。大概從唐朝開始,清明節和寒食漸漸相融,清明掃墓形成了傳統。清明節作為24節氣之一,最早與墓祭無關。
  • 清明為什麼要掃墓祭祖?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以前外公在世的時候,祭祖掃墓都是外公裡裡外外打點好,而現在,這份傳承到了我爸爸的身上。幾千年來,人們在清明節祭之以禮,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生生不息。為什麼人們這麼重視清明節掃墓呢?
  • 清明節什麼時間掃墓最好?清明節掃墓的禁忌
    說到清明節掃墓的時間,有人說「早清明,晚十一」,也有說,「前七後八」,還有人說,清明節的前一天不上墳。清明節上墳掃墓應該在早上5-7點(卯時)為最佳,不過現在的人都懶得起大早,好不容易放假休息了,都想賴床,但是墓地風水知識認為:「最好在下午3點前完成清明上墳掃墓」。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時間:2017-04-03 18:23   來源:天氣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清明節的由來及傳說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4月4日即將迎來,今年清明掃墓高峰日預計為9天。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幾點最好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呢?掃墓時間什麼時候最好?清明節掃墓有什麼講究忌諱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清明祭祀很重要。在中國或者說在華人眼裡,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通常是在忌日、清明節、農曆七月十五、農曆十月一日以及大年三十或者正月初三,晚輩要準備祭死者用的日常用品,到死者墳前進行祭祀,以表後人對上輩人的思念及尊敬之情。具體時間根據當地的情況而定。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  掃墓,即祭掃墳墓,對死者表示悼念。
  • 清明為什麼要掃墓?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為了記住,中國人有了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還有就是冬至、大寒、寒衣節、下元節……每一個祭祖的節日,都是為了不遺忘。明天寒食節,後天就是清明了。不少人匆匆趕赴老家,加入到大的小的祭祖隊伍中。還記得小時候,跟著長輩們踏青掃墓時,他們總會領著我去到這個那個墓碑前,講著先人們的故事:這高祖父中過進士,請他寫春聯的人要排隊;太爺爺生意做到南洋,有十幾間鋪,但愛喝酒;曾祖母做的手藝是全村最好看的……
  • 清明為什麼要回鄉掃墓,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無意間,瞥見單位清明節職工請假表,好傢夥,竟有1/3多的人返鄉,理由無非四個字「回鄉掃墓」!  有的跨市,有的跨省;有的高鐵,有的飛的。再看新聞,清明被國家定為法定假日後,旅客輸送量年均增長10%以上,航空公司竟一票難求。  千裡迢迢,匆匆趕路。原來,除了紛紛春雨,還有紛紛歸人!  記得年幼,每逢清明,爺爺都要帶上我們幾個小孩去掃墓。
  • 清明節掃墓十大禁忌
    清明節小長假就在眼前,可能很多朋友都已安排好清明節長假的出行,有的想帶著家人和孩子出去踏青遊玩,有的打算回家鄉祭祀祖先,為逝去的亡靈進行掃墓。那麼清明節掃墓有哪些要注意的細節?一、清明節掃墓時間清明節前後三天都可以掃墓,一是避免交通擁擠,二是為了更好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最好是在5-7點,即卯時,最好在下午三點前完成。二、孕婦忌掃墓孕婦最好避免清明的掃墓活動,這不僅僅是陰氣重的影響。
  • 清明節為什麼要掃墓,掃墓都有哪些細節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將介子推死難之日定為寒食節,不許生活做飯,要吃冷食。第二年晉文公再次登山祭奠時,發現那顆枯柳竟然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以寒食後一天為清明。 兩千多年以來,清明節已經超出了24節氣的含義,人們已經把它當成了一種節日。各個地方也都發展出了不同的風俗習慣。但是掃墓祭祖、踏青郊遊仍然是千年不變的主題。
  • 清明節習俗風俗 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禁忌與忌諱
    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1.掃墓  清明節掃墓是流傳至今最重要的習俗(풍속)之一,每當這時,每家每戶都要舉行祭掃儀式,當然因為各家庭的經濟狀況以及各地風俗的不同,所以祭祀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看來清明節植樹這一習俗也是有據可依的清明節掃墓祭掃祭拜的忌諱  1、清明節拜祭講輩分  拜祭要分先後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拜祭完畢後,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最後提醒您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後再離開。
  • 清明節這些掃墓祭祖一定要知道的禁忌 小心別犯
    清明節這些掃墓祭祖一定要知道的禁忌 小心別犯時間:2019-04-02 2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這些掃墓祭祖一定要知道的禁忌 小心別犯 每年清明節掃墓,爸爸媽媽都會說這個不行,那個要注意,這種話不能說的那麼清明掃墓到底有哪些禁忌呢?
  • 清明節掃墓有什麼忌諱, 掃墓祭拜上墳時間具體你是否知道呢?
    2、 清明節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不過提醒朋友們也有些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活動。   3、 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
  • 清明節為什麼掃墓?來歷和習俗來自一個悲慘的傳說故事
    轉眼2019年的清明節就到了,在南方就會隨著天氣慢慢變暖而開始農耕,踏青等,很多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在中國清明節上墳掃墓想必風俗都是一樣。在清明的時候最初並沒有出現掃墓的習慣,是大家農耕節,後來掃墓的習俗是來自一個傳說故事,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明節到底如何來的呢?
  • 清明節掃墓時間禁忌 臨沂人過了這個點就別上墳了
    清明節就要到了,清明節我們臨沂最重要的習俗就是掃墓祭祖,在我們臨沂也叫上墳,上墳有很多講究,時間上也是如此,清明節什麼時間上墳呢?有什麼禁忌呢?   其一,是清明節當日掃墓還是前後時間均可?越早越好嗎?   只要在清明節期間均可,看自己方便。
  • 清明節給親人掃墓作文400字 關於清明節掃墓感想作文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給親人掃墓作文400字 關於清明節掃墓感想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清明節給親人掃墓作文400字,關於清明節掃墓感想作文.
  • 清明節黑板報內容:清明節祭祀掃墓
    清明節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鬼節」即是悼念亡人之節,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節日相對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亡魂。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
  • 清明節為什麼要祭祖?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緬懷祖先。
  • 清明節將至,清明掃墓有講究,老人說了這3大錯誤絕對不能犯
    清明節迄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可見其歷史之久遠,馬上將迎來清明節。在清明節祭祖掃墓已是民間的傳統,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清明節將至,清明掃墓有講究,老人說了這3大錯誤絕對不能犯。掃墓的時候不能穿過於鮮豔的衣服:清明節是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的,應穿上素色的服飾。去掃墓是緬懷先人,整一個場面一個是嚴肅低調的,鮮豔的衣服這時候外出遊玩的時候穿,所以儘量避免紅色系的衣服,不管是內衣還是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