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腐劇《人民的名義》裡面,很多人覺得高育良老奸巨猾,老謀深算,而沙瑞金四平八穩,波瀾不驚。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高育良在漢東省官場深耕多年,而沙瑞金從外地空降,初來乍到,從劇情細節來看,新任漢東省委書記的沙瑞金似乎被架空了,成為了漢東省委副書記高育良的橡皮圖章。
但是,如果深究下去,沙瑞金才是反腐劇《人民的名義》裡水平最高的人,遠勝於高育良。從哪些細節可以看出來呢?
沙瑞金在漢東省確立的一把手權威,並不是一個空空如也的頭銜,而是採用一系列方法策略,做到了實至名歸,人心歸一。
在反腐劇《人民的名義》裡面,有很多劇情細節見微知著:沙瑞金初到漢東省新任省委書記,為了推動全局,需要快速打開局面,但是又面臨著障礙——
比如前任漢東省委書記趙立春遺存的影響力,比如紮根漢東省官場數十年的高育良一手遮天,比如獨斷專行的李達康的任性霸蠻作風,以及其他漢東省委常委的明裡暗裡的小心思。
那麼,沙瑞金在漢東省的政治盟友是誰?紀委書記田國富。他們倆人都是空降官員,因此都有著破舊局、立新局的迫切想法,以進一步樹立威信,兩人的合作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沙瑞金空降漢東省以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強力反腐,這樣一來,就可以為田國富治下的紀委騰出更多空間,在漢東省地方官場撕開一道口子,從而樹立威權。
同時,強力反腐之下,漢東省官場經歷了新的一輪洗牌,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換掉一批舊人,並且扶持一批新人出道。
沙瑞金最有政治智慧的一招,就是在漢東省委常委會議上,以集體決策的名義凍結幹部人事考察。
這些亟待上位的領導幹部,比如傳言許久的漢東省公安廳長祁同偉,一心想從廳級幹部上位副省級幹部,最終在人事考察任命的前夜被沙瑞金叫停,瞬間秒殺,一招制敵。
然後,沙瑞金一手提拔老黃牛式的幹部易學習,樹立典型,為漢東省的政治生態注入新鮮血液。
區區兩招,沙瑞金便在幹部人事局面中先破後立,形成了沙瑞金個人風格鮮明的幹部選拔風向標。
在這座風向標之下,後續具體的幹部人事考察工作,便交給漢東省紀委和組織部來處理。
這樣一來,就給了漢東省本土幹部騰挪的空間,是死心塌地跟隨高育良的「漢大幫」,還是一心一心蹲守李達康的「秘書幫」,抑或是從頭開始,堅定擁護沙瑞金領銜的漢東省委。
在幹部人事考察凍結的時間裡,漢東省官場的人心叵測,都會在此期間開始重新審視,紛紛「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而不會被逼著狗急跳牆。
李達康是一位政治嗅覺非常靈敏的領導幹部,丁義珍出逃海外讓他的牌面釜底抽薪,而且他的妻子歐陽菁也被漢東省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在去往機場的路上攔截,羈押在看守所審訊,是一個定時炸彈。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李達康的做法是快速靠攏沙瑞金,以保全政治前途,他全程陪同沙瑞金環湖騎行,考察林城市的後煤炭經濟時代改革,就是一個重要的標誌。
而且,李達康將新任漢東省省長的傳言轟動一時,「沙李配」在一時之間成為滿城皆知,自此以後,李達康堅定擁護漢東省委書記沙瑞金。
李達康不惜與高育良劃清界限,不惜與漢東省本土領導幹部決裂,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主要緣由就在於丁義珍和歐陽菁東窗事發。
丁義珍和歐陽菁的案件都是漢東省人民檢察院來查辦的,具體的經辦機構便是反貪局,而侯亮平身為反貪局長,對這兩起案件具有生殺予奪大權。
針對這兩起案件的處理意見,沙瑞金的態度非常鮮明,曾經對侯亮平明確表示:上不封頂。這背後的潛臺詞就是:即使是漢東省委常委、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出了事,也沒有免死金牌,不能例外。
恰巧在這時,高育良為了樹立自己的政治威信,給親信祁同偉扳回來一局,跑到沙瑞金的面前去告李達康的黑狀。
沙瑞金的反應又是怎樣的呢?他透露出來的信號是:李達康不能動,你高育良也動不了。然而,令人可悲的是,高育良這時候還不知道李達康已經投靠沙瑞金,滿以為自己的陰謀會得逞。
更為重要的是,在漢東省委書記趙立春離任之後,李當康領銜的「秘書幫」已經不復存在了,而沙瑞金強力反腐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高育良領銜的「漢大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