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2020》發布 非醫療健康經濟迎戰略機遇期

2020-12-16 瀟湘名醫

原標題:《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2020》發布 非醫療健康經濟迎戰略機遇期

近日,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保健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為學術支持的《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課題正式發布。

多位業內專家指出,在健康消費新趨勢下,健康產業也迎來了新的機遇。推動健康經濟中非醫療產業的發展,建立非醫療健康產業鏈,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經濟發展,既能夠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同時將成為中國消費的新增長點。

政策紅利加持健康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預防上多投入1元錢,治療費可減支8.5元錢,並節約100元的搶救費。正因為此,我國衛生工作策略正在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在預防上特別是健康管理上下功夫。

「我國已進入大健康時代。」 中國保健協會黨支部書記張為佳表示,近幾年來,我國健康行業預防為主的理念越來越突顯,大眾健康、營養保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張為佳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國國民的健康素養水平不斷提升。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19.17%,比2019年提升了2.1個百分點。同時,隨著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消費結構升級以及人口老齡化加劇,消費群體更加注重健康,讓行業規模將持續處於一種高增長的態勢。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一個重要標誌。」國家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人民群眾對生命健康的需求更為迫切。

吳忠澤說,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臺,大量投資加速湧入到大健康領域裡,健康產業整體的容量、涵蓋的領域、服務的範圍不斷擴大,帶來巨大的市場潛力。他預計,到2020年年底,我國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8.7萬億人民幣。在政策的支撐、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需求、健康意識的提升刺激的消費等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健康大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張為佳預計,健康產業整體市場空間將體現出兩個方面的釋放,一方面,從粗放到精細化管理的行業升級,另一方面,價格合理化帶來的低限消費的新動能。面對更加細分的市場,產業勢必朝著更加專業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

健康經濟發展已初具規模

據悉,此次《白皮書》對超過7000名樣本消費者進行健康產品和服務問卷調查,同時,為了充分了解健康經濟需求側和供給側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先後在無限極、和也、百歲園、羅麥、新時代等各類健康產品和服務企業開展大量現場調研和實地走訪完成。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郝曉寧表示,健康經濟是健康產品(包括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其包括以疾病治療為目標的醫療類藥品和服務產出和以疾病預防、健康保持與促進為目標的非醫療類健康產品和服務。

「非醫療健康經濟實際上是將健康風險治理埠『前移』。」郝曉寧表示,關口前移的治未病大健康觀現在愈發深入影響消費者,帶來新的消費和投資空間。

郝曉寧表示,從目前來看,消費者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認知明顯改善,健康消費傾向增加,非醫療健康經濟的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白皮書》顯示,健康管理服務、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健康金融產品、健康旅遊、健康養老服務等六大類健康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52.2%、83.3%、81%、44.8%、27.8%、23.2%。從消費支出來看,健康食品產業所佔比重最大,約佔34%,其次為健康用品產業,約佔30%,健康管理、健康金融、健康旅遊產業市場規模依次為:18%、13%、4%,健康養老產業市場目前僅佔1%左右。

郝曉寧認為,社會公眾的健康需求持續增長,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也持續增長,呈現剛性特徵,刺激健康產品和服務的消費已經成為優化國內消費結構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健龍表示,在世界範圍內,大健康產業的年增長率25%到30%之間,是世界GDP增長率的近10倍,由此可以預見,未來健康經濟在國民經濟當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大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後疫情時代內循環背景下消費升級的必然之舉。」黃健龍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疫情的催化,可以明顯感覺到,人們健康消費的態度和行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健康消費支出預期增長較為明顯。白皮書顯示,提及疫情過後,如果有比現在的健康服務產品更適合的服務產品是否願意購買時,超過80%的消費者選擇願意購買,其中,近30%的消費者傾向度較高。

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志財表示,以其公司產品為例,疫情下,由於在家時間增多,人們對睡眠問題關注度大幅增加,到今年10月底,其助眠相關產品銷售逆市增長超40%。

事實上,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球約也27%的人口有睡眠問題的困擾,中國成年人睡眠問題發生率也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現代醫學已經證明,因睡眠障礙而引起的慢性病多達90多種。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漸形成了睡眠經濟業態。

「治未病」消費空間仍待深度挖掘

「雖然健康消費有所增加,但以疾病預防為理念、科學的主動健康觀尚未完全形成。」郝曉寧表示,目前在健康領域,收入水平越低,應對健康風險能力越差,對健康管理服務的需求越高,收入效應越不顯著。通過對調研數據的分析發現,在新冠疫情影響下,預期收入水平下降,以疾病預防為重點的健康管理服務預期支出也隨之下降,並且在不同年齡人口、不同性別人口、不同收入水平人口等群體中都呈現出這一趨勢,與健康經濟其他領域呈現出的「預期支出增加」趨勢差異明顯。這表明,消費者以疾病預防為核心的主動健康觀還有待強化。

黃健龍也表示,社會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疾病譜改變,亞健康人群不斷增多等等挑戰,而大量的資源被花在得病之後的治療上,造成很大的家庭負擔與社會負擔,很多家庭因病致貧。因此,必須要大力發展健康經濟,尤其是非醫療板塊的健康經濟,提升人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水平,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江蘇百歲園董事長劉超表示,有效的健康消費一定是在科學的理論支撐下,有針對性的消費,才能獲得有效健康需求。

因此,《白皮書》建議,通過開展全民健康運動計劃、開展科學合理膳食行動計劃、建立社區健康管理中心等方式,實施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程,促進主動健康觀,強化居民健康意識,使社會公眾由被動健康轉向主動健康,在全生命周期範圍內營造以健康為中心的觀念,改變個體不良生活方式,促進健康行為,並引導高質量、多層次的健康需求,為健康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拉動力。

「應編制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優化政策生態環境,激發健康經濟市場主體活力。」郝曉寧建議,制定和完善健康產品和服務相關標準,打造健康管理、健康食品、健康用品等六大健康產業聯動的發展格局,全力推進非醫療健康經濟發展。

對此,《白皮書》指出,應放寬市場準入政策,加大對國內非醫療健康產業的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加大對非醫療健康產業的支持力度,創新適合非醫療健康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擴大業務規模,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非醫療健康產業企業上市融資和發行債券;完善財稅價格政策,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引導和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等支持非醫療健康產業發展。

同時,《白皮書》表示,應抓住後疫情時代健康消費加快釋放的新機遇,促進居民健康消費升級。包括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中低收入群體對健康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能力;引導居民家庭消費結構向健康產品和服務傾斜;加強健康產品和服務市場監管和治理效能,改善消費環境。(記者 梁倩)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經濟參考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完整版正式發布
    今年6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設立並領導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百度共同發布了《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精簡版,經過近半年的調研撰寫,12月15日,白皮書的完整版正式發布。最新發布的完整版本整體篇幅近6萬字,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方晉、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擔任顧問。
  • 《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發布,智能經濟助推社會向智能轉變
    今年6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設立並領導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百度共同發布了《新基建,新機遇:中國智能經濟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精簡版,經過近半年的調研撰寫,12月15日,白皮書的完整版正式發布。最新發布的完整版本整體篇幅近6萬字,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方晉、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擔任顧問。
  • 2020中國高淨值人群需求管理白皮書發布 三成將減少全球資產配置
    11月7日,以「中信溫度·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信財富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期間,中信銀行私人銀行與胡潤研究院聯合發布《探索·主動·更新——2020中國高淨值人群需求管理白皮書》(Chinese HNWI Post COVID-19 New Normal)。
  • 聚焦| 構建醫療行業「新基建」 數字健康或迎發展元年
    而山東網際網路醫保大健康平臺,通過引入在數字健康新基建領域有經驗、有技術的企業加入,創新傳統醫療資源投入的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重硬輕軟」、「信息孤島」等一系列問題,通過創新、持續的資源要素整合,不斷提升經濟社會中各個組成部分的運行效率。
  •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醫療健康資本市場》報告發布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浦發矽谷銀行」(ID:spdsvb),作者:浦發矽谷銀行,36氪經授權發布。下為報告精選內容,請點擊獲取完整報告。 中國的醫療健康風投市場持續刷新投資記錄,並於2019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健康市場。浦發矽谷銀行聯合矽谷銀行首次發布《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醫療健康資本市場》報告。
  • 《2020雙創白皮書》發布 鄭州雙創領跑河南
    昨日下午,2020年第六屆中國創客領袖大會暨雙12創客節發布《2020雙創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河南雙創事業迎來新機遇,鄭州雙創全面提升,領跑河南十八地市。2020年第六屆中國創客領袖大會暨雙12創客節昨日在鄭州舉辦本報訊(鄭報全媒體記者 徐剛領 曹婷 李愛琴/文 丁友明 周甬/圖)昨日下午,2020年第六屆中國創客領袖大會暨雙12創客節發布《2020雙創白皮書
  • 西柚健康每周情報:醫療領域熱門職位薪資TOP5
    (科技日報) 2、華為發布IdeaHub MDT聯合解決方案,加速智慧醫療生態發展 9月27日,在「2020(15th)中國衛生信息技術/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交流大會暨軟硬體與健康醫療產品展覽會」上,華為正式發布華為IdeaHub多學科協同會診(MDT)聯合解決方案,攜手心醫國際等戰略合作夥伴,在解決傳統遠程醫療諸多痛點的同時
  • 貴州發布三大領域人才發展白皮書
    4月24日,記者從第七屆貴州人才博覽會組委會獲悉,《貴州省數字經濟人才發展白皮書(2019)》《貴州省文化和旅遊人才發展白皮書(2019)》《貴州省衛生健康人才發展白皮書(2019)》於日前發布。
  • 《大數據生態下的商業健康保險前沿發展模式研究白皮書》重磅發布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1月14日消息 2021年1月8日,在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健康保險工作委員會年會上,《大數據生態下的商業健康保險前沿發展模式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 本次《白皮書》在健康保險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中國太保及旗下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牽頭,聯合浪潮集團、零點有數、波士頓諮詢等機構共同研究編撰。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由中國日報攜手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協辦,論壇另設三場研討會,聚焦灣區醫療健康服務、新基建機遇、香港新角色。此次論壇吸引了近400名政商學界人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其中包括25國駐港總領事。
  • 中國發布《軍事戰略白皮書》:介紹軍事戰略走向
    原標題:中國發布《軍事戰略白皮書》:介紹軍事戰略走向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定於2015年5月26日(星期二)發表《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並於當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大校,總參作戰部張玉國大校,解放軍戰略規劃部王晉大校介紹《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2019年度居民健康白皮書發布:天津人口基本健康指標保持全國前列
    市衛健委昨天發布的2019年度天津市居民健康白皮書數據顯示,通過全面啟動實施健康天津行動,強化醫防融合、綜合施策,我市人口基本健康指標繼續位居全國前列,重大疾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天津北方網訊:居民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較2013年下降55.84%,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220餘萬劑次接種率達98%以上,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較2018年下降3.04%。
  • 「天津濱海新區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19—2020)」成果發布
    人民網天津1月10日電 今天上午,天津市2020經濟與社會發展報告(藍皮書)發布會在天津社會科學院舉行。天津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吳建新副研究員做「天津濱海新區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19—2020)」成果發布,對濱海新區經濟發展的整體態勢及未來發展進行了分析與預判。
  • 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發布 數字繳費發展正當時
    10月22日,在一年一度的中國金融盛會「金融街論壇」之「金融街成果專場發布會」上,北京市副市長楊晉柏與中國光大銀行行長劉金等金融機構代表聯合發布了金融街各項金融成果。中國光大銀行雲繳費攜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共同發布了《繳出新生活——2020年中國便民繳費產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 《區塊鏈政務白皮書》在漢發布 助力湖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會議集中探討了產業區塊鏈發展路徑、區塊鏈賦能產業數位化轉型和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等行業前沿等議題,深入落實貫徹中央精神,加快推動區塊鏈賦能實體產業,助力城市的全面發展提速和彎道超車,通過加快科技創新落地來促進經濟發展提速。
  • 《2020供應鏈金融白皮書·供應鏈金融風險與金融科技創新》發布
    峰會上,四川省金融科技學會供應鏈金融實驗室(以下簡稱"供應鏈金融實驗室")重磅發布了《2020供應鏈金融白皮書·供應鏈金融風險與金融科技創新》。2020供應鏈金融白皮書供應鏈金融橫跨了產業供應鏈領域和金融領域,既能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又能延伸銀行縱深服務,為我國經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健康中國戰略與醫療供給的焦慮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健康中國戰略前景美好,市場巨大,是拉動國人消費,增強國家實力的實打實工程,更是老百姓最實惠的實實在在的切身利益。
  • 南京高淳經濟開發區打造「醫療健康產業園」
    大咖雲集、中國的矽谷、高科技產業的中心……而在南京高淳經濟開發區,就有一個中關村南京創業中心。 「我們選擇走出北京,將分公司落地中關村南京高淳創業中心,是因為這裡是醫療健康產業上下遊的集聚地,有可以輻射蘇浙皖的區位,有南京強大的科技人才集聚優勢,還有著親商服務型政府,這些是科技類企業發展的肥沃土壤。」南京諾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克清說。
  • 機遇、挑戰並存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能否迎來黃金十年?
    另一方面,因為起步晚,我國醫療器械產品,特別是高端醫療設備還不能完成對美國、日本及歐洲相關產品的替代。不過,隨著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技術進步、配套產業鏈走向成熟,以及醫改、分級診療、扶持國產設備等國家政策的推動,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有望迎來持續高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0中國醫藥健康創新資本論壇」將於11月27日在深圳福田香格裡拉酒店舉辦。
  • ...第五屆中國新生代企業家組織調研暨中國新生代企業家調研白皮書...
    解讀後疫情時代的傳承與創新福建廈門2020年12月7日 /美通社/ -- 2020年12月1日,在《家族企業》雜誌和中歐國際商學院聯合主辦的「2020第七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暨中歐第九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上,《2020第五屆中國新生代企業家組織調研暨中國新生代企業家調研白皮書》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