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和其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斯多德並稱為希臘三賢。

自稱古雅典國王之後的柏拉圖出身富裕的雅典奴隸主貴族家庭,自幼聰明好學,七歲入學聽荷馬詩作,十八歲如騎兵,參加過三次戰役,二十歲師從蘇格拉底學習,二十八歲時其師蘇格拉底受審被處死,遂遊歷地中海周邊義大利、西西里、埃及諸國。四十歲在雅典城外西北創辦了著名的柏拉圖學院,由此誕生了聞名西方的柏拉圖思想和柏拉圖主義。柏拉圖學院是西方文明成立最早、組織最完整、辦校時間最長的高等學府之一,培養出許多傑出的人才,如著名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等。此後的柏拉圖熱衷政治活動,一邊教學,一邊遊說自己的思想學說。直到七十歲,才徹底放棄政治活動,專心著書立說,一直活到八十歲才離開人世。

作為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柏拉圖一生著作頗豐,涉獵廣泛,流傳下來的真實著作有24篇、書信4封,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有《理想國》、《對話錄》等。柏拉圖在哲學思想方面,作為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其哲學體系博大精深,提出了理念論和回憶說的認識論,成為其哲學基礎;在政治思想方面,他提出應當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國家,私有財產和家庭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在經濟思想方面,他提出社會分工和國家產生的學說,交換、市場、貨幣、商業和高利貸的觀點以及國家「共產」的觀點;在教育方面,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完整的學前教育思想並建立了完整的教育體系的人,第一次提出了算術、幾何、天文、音樂「四科」體系,影響了後世歐洲達1500年之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