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題,老師發到班級群,家長:我家孩子肯定不會做

2020-12-19 辣媽說事兒

小學生數學題,老師發到班級群,家長:我家孩子肯定不會做

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一直是家長關注的重點,雖然國家現在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可是在學校,臨近考試的時候,語文數學英語就會佔用我們美術課體育勞動課的時間,來複習語文,家長和老師認為只要成績好才能出人頭地,學習好可以為所欲為,兩年前新東方培訓機構一名學習的女生被被另外一個男生殘忍殺害,而新東方的培訓機構居然為這位男生提供了一份成績單和老師評語,說這名男生學習很好,從未違反學校紀律,希望法院從輕處罰。難倒在這些人的眼裡,學習成績好就可以幹出犯法的事情也可以被原諒嗎?這件事情受害者的母親一直希望可以還女兒一個公道,可是未成年人保護法和男孩的家庭勢力,都不能讓這個男孩以命抵命,但也被判處了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可是縱觀新東方你個教書育人的地方,人性的冷漠,只關心了男孩的成績好,女孩成績不如男孩,就可以漠然到出示了這樣一篇公告,讓人心寒啊。讓我們來看一下小學生數學題,老師發到班級群,家長:我家孩子肯定不會做。數學題是有多難呢?

這道題:大於0的自然數,如果滿足所有因數之和等於它自身的2倍,則這樣的數稱為完美數或完全數。比如,6的所有因數為1,2,3,6,1+2+3+6=12,6就是最小的完美數,是否有無限多個完美數的問題至今仍然是困擾人類的難題之一。可以從計算自然數的所有因數之和開始,研究完美數。2016的所有因數之和為多少?大家會做這道題嗎?

圖中問題:「24點遊戲」是很多人熟悉的數學遊戲,遊戲過程如下:任意從52張撲克牌(不包括大小王)中抽取4張,用這4張撲克牌上的數字(A=1,J=11,Q=12,K=13)通過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得出24,先找到算法者獲勝。遊戲規定4張撲克牌都要用到,而且每張牌只能用1次,比如2,3,4,Q,則可以由算法(2XQ)X(4- 3)得到24。王亮在一次遊戲中抽到了Q,9,2,1,他發現Q+9+2+1=24,如果將這種能夠直接相加得到24的4張牌稱為「友好牌組」,那麼,含有Q的不同「友好牌組」共有多少組?這道題大家會做嗎?

這道題是:像2,3,5,7這樣的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於1的自然數叫做質數或者素數。每一個自然數都能寫成若干個質數(可以相同)的積,比如,4=2X2,6=2X3,8=2X2X2,9=3X3,10=2X5等,那麼2X2X2X2X3X3-1寫成這種形式為?小學生數學作業,老師發到班級群,家長:我家笨孩子一定不會做。連家長都不會做更別說孩子了,家長和學校也不要唯學習論,學習成績好的同時,也要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你對於孩子的學習比較看重,還是希望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歡迎評論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數學題,全班不會,家長質問老師:你當人人都是高斯
    小學生數學題,全班不會,家長質問老師:你當人人都是高斯高斯大家都認識這位數學天才嗎?他是猶太人,德國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近代數學的奠基者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並列為世界四大數學家,被稱為數學王子。
  • 二年級小學生語文試卷,老師發到群裡,錯題有糾紛,家長炸開了鍋
    導語:二年級小學生語文試卷,老師發到群裡,錯題有糾紛,家長炸開了鍋發現現在的孩子們在口語交際、閱讀和看圖寫話三個模塊中所佔的分值在27——38分之間,有的地區可能分數還要高,同時 也是哈私自們考試中的失分點,是老師日常訓練和期末的高分的關鍵點,也是家長偶平時輔導的重難點!
  • 清華教授不會孫子奧數題,這道「小學數學題」難倒家長,你會嗎?
    所以家長和老師為了鍛鍊孩子的數學能力,從小就開始培養其思維,就為其能在數學上有一定的建樹,不說創造出一些高難度的數學公式,只要能應付中考高考就可以。為鍛鍊學生的數學能力,近年來學校出的數學題越來越刁鑽,有時候父母都不會,這不就有這樣一道數學題,難倒了一眾家長。
  • 小學生數學題1.2+6.8=8不對?家長找老師評理,結果反到更生氣
    文|暖媽說教育孩子上了小學以後,父母以為孩子可以「自立」了每天上學放學,做家長的終於可以鬆一口氣,減輕一些負擔,沒想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打臉」,孩子上了小學以後父母的負擔反而更重了。不僅有很多「思維數學」題,還有很多題要求必須寫單位,精準度要求的極高,這不前不久就有一位家長被難倒了,找老師理論,結果得到答案後反而更生氣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小學生數學題1.2+6.8=8不對?
  • 老師要求孩子在微信群裡打卡學習,引來家長的牢騷,難道老師錯了
    老師要求家長將孩子學習的視頻發到群裡,以督促及檢查孩子的學習情況,這件看似很正常簡單的事情,卻引來了部分家長的不滿。其實老師這樣的要求不會給家長帶來多大的工作量,這件事情基本上在十分鐘之內就能搞定的。況且,老師是不會每天都要求孩子在微信群裡打卡的。我家孩子之前在學乘法口訣的時候,數學老師就會隔三差五地要求孩子們在群裡發背誦語音,這樣很能激發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大部分孩子都是爭強好勝的,看到別的孩子背得滾瓜爛熟,自己如果背得結結巴巴,都會不好意思發到群裡去。那些不太熟練的孩子就會暗暗地下功夫了,以求在班級群裡給同學們及老師帶來好印象。
  • 家長吐槽老師抱怨 跑偏的「家長群」如何歸位?
    專家認為,原因在於老師和家長沒有意識到家長群作為公共表達平臺,和私人表達平臺有區別。  ■新快報記者 羅清嶢  家長說  「家長群」變「任務群」「批評群」「馬屁群」……  「家長群要是單純做個通知群還是挺好的,要是做個任務群就『呵呵』了。」這一評論在「家長群有必要存在嗎?」話題的討論下獲得了近五千個點讚的最高贊數。
  • 家長因孩子作業在班級群大罵老師被拘,家長和老師都有怨言要說
    我們現在關注最近一個相關案例——話說,事發廣東中山市,11月17日,一個星期日的下午2時多,一名家長楊某在輔導自己女兒老師布置的英語作業。結果楊某在班級群詢問線上APP的英語作業怎麼做,由於是周末,英語老師沒有及時進行回復。於是開始牢騷起來,「不是每個人都是有文化的人,我都不會英語,有這個文化會去打工嗎?」
  • 小學老師建立班級群,家長覺得彆扭:實在看不慣愛拍馬屁的人
    如今的孩子讀小學,幾乎老師都會建立一個班級群,這樣的話和家長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就會變得比較簡單了。然而,每次老師建好班級群之後,很多家長就看不慣群裡的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有的家長就知道拍馬屁。比如說,連打掃衛生都要拉上其他家長的,這樣的做法顯然是為了給老師好印象,但是其他家長真的樂意嗎?打掃衛生本來就是孩子該完成的事情呢!
  • 老師把試卷拍照發到班級群讓家長抄題,家長:家庭作業到底誰的事
    現在每個班級都有家長群,每天放學時,老師只要把家庭作業發到群裡家長們自然就知道了孩子的學習任務,也方便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有時老師布置的作業是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送,家長下了班還要去列印店把題目列印出來了再給孩子做。
  • 3道小學低年級數學題,難倒大專生家長:讀書太少,不會做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作業,能難倒大專生家長,是真的嗎?確實是,來看看下面幾道數學題吧,不能責怪家長不會做,這幾道數學題,出題的思路,有點偏,有點怪,還有點「變態」呢!不過,有一些「好事」的家長,卻認為:可以做呀,這分明是一道開放題,在培養小學生的拓展思維。雖然題目缺少一個條件,但是呢,同學們可以去市場上調查一下,或者通過家長的手機搜索一下,地球儀的單價究竟是多少?很快就可以找出來!然後,就可以根據這個單價來答題,幹嗎要拘泥於單一的答題思路呢?
  • 學生上課睡覺,老師直接拍下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你不配做老師
    很多小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課程就會打瞌睡,尤其是前一天沒有睡好,同時打瞌睡也會影響老師授課的心情和積極性,圖中老師在上課時,一位學生打瞌睡,老師拍下他的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對老師說道:「你不配做老師」。
  • 孩子上課打瞌睡,老師拍照發家長群責備,爸爸的解釋被家長稱讚
    他點開一看,是老師拍了張照片發了出來,上面正是自家孩子。老師在群裡艾特軒軒爸,責備道:「軒軒爸,班裡就軒軒一個孩子上課打瞌睡,他是把教室當自己家了嗎?想睡覺回家睡去。」軒軒爸心裡有些生氣,他知道孩子犯困的原因,而老師問都不問就生氣拍照發家長群裡,也太過分了。
  • 一道一年級數學題,孩子做錯家長無奈,老師這樣解釋
    一道一年級數學題,孩子做錯家長無奈,老師這樣解釋為了一道一年級數學題,家長和老師吵翻了,網友:貌似都有道理都說現在的小學生不容易,不僅作業多,而且有些題目的角度還特別刁鑽,難題、怪題不少。近日,杭州一名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數學題火了。題目是這樣的:今年小天10歲,哥哥的年齡比他大得多,哥哥可能是多少歲?答案選項有四個:60歲;18歲;12歲;9歲。這名小學生選了60歲,結果老師給判錯。據說,正確答案應該選擇18歲。
  • 還沒畢業,家長就退出班級群,弄清原因老師自責
    老師和家長雙方合力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以前父母想要了解學校的情況,需要親自到學校詢問老師;老師想要了解家庭情況,也要到家拜訪。家長群的普及使雙方的交流更便利,不僅節省了老師父母時間,還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因此,進入新班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班級群。
  • 老師讓小學生做數學故事PPT 家長統一找廣告公司
    原標題:老師讓小學生做數學故事PPT 家長統一找廣告公司   「這才上學幾天啊,都做了N次作業了,其中一個作業竟然讓我們把寶寶在家會做的事畫出來……」昨天,南京熱門網站上一個媽媽發帖《來818那些幫孩子做過的頭疼的作業》引起一片共鳴,做PPT、做布藝蛋糕、做小報、做拼音卡……爸爸媽媽們紛紛吐槽。
  • 小學生紙條不太正經,老師忍不住打節奏,家長:歪門邪道倒精通
    小學生紙條不太正經,老師忍不住打節奏,家長:歪門邪道倒精通 關於孩子們的教育,我想很多時候我們有自己的一套,但是家長很多時候不能意識到自己身上的缺點。對於孩子在學校,我們不知道她們做什麼,於是老師就成了我們之間的通風口。
  • 孩子上課玩遊戲,小學老師拍照發到家長群,引起家長質疑
    成年人都是這樣,更別說是小學生了。他們的心智剛處於成長階段,幾乎沒有自控力,所以小孩子很容易會在上課的時候還在玩遊戲。曾發生了一件家長和老師衝突的事件,小學生在課上用手機偷偷玩遊戲,老師多次提醒之後仍然屢教不改。於是老師沒辦法只能拍照發到家長群裡,讓家長一起來督促孩子不要在課堂上玩遊戲。
  • 班級的家長群除老師外全員禁言,怎樣?為什麼一些老師不敢這樣做
    去年,我校小學部一年級有個家長,在班級群質疑老師,留的作業多,孩子急得哭。老師很無奈,說:「根本就沒留那麼多作業啊,只是將生字寫一遍,組詞讀兩遍,怎麼會多呢?」家長不依不饒說:「孩子並不是這樣說的,現在八點了還在抄課文,飯都不吃。」老師就說:「那你告訴孩子,老師沒留過這項作業,不用寫了。」
  • 小學生作文《我只穿耐克鞋》,老師發到班級群,家長看完滿臉通紅
    也正是因為如此,造成很多孩子虛榮心超強,幼兒園孩子攀比玩具、小學生攀比鞋子和書包、中學生攀比衣服和電子設備……除了學習成績不比誰更好,物質的東西凡事都要比一比。一小學語文老師就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就遇到了這樣的作文《我只穿耐克鞋》,作文中該小學生稱自己穿鞋只穿耐克,讓老師是看得直搖頭,說其太物質,小小年紀就被金錢給腐蝕了!
  • 學生上課睡覺,老師拍照發家長群,家長:你的師德呢?不配當老師
    許多家長對於老師把自家孩子拍照發家長群,其實是十分牴觸的!這是為何呢?現在的小學生,非常成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尊嚴。一旦老師將某位同學,作為反而典型,拍照傳在了家長群裡,那麼,家長和學生,面子上都會過不去,都會覺得,老師這是在針對自己!太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