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號裡,藏著一個老中國

2020-12-13 新周刊

中秋節,意味著團(fàng)圓(jià)和月餅。

文/皮皮三

中秋假期的歷史,只有11年。直到2007年12月,中秋節才被正式確定為法定節假日。中秋節吃月餅的傳統始於唐朝,已有一千多年。

千年過後,月餅還是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只是樣式更紛繁,類別更豐富。導演李安借《飲食男女》說,飲食乃是人之大欲,不想也難。月餅卻超脫了口腹之慾,是相思之物、團圓之食。北宋詩人蘇東坡發明了東坡肉,卻留下了《月餅》詩,稱「小餅如嚼月」, 「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

品牌林立的月餅市場,又以老字號出品最能代表一個地區的特色。這些老字號的歷史短有數十年,長則數百年,各有獨特技藝,自含風土人情。

它們,無一不是各個城市變遷的記錄者。在某種程度上,它甚至反映著一座城市的底蘊和文化。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就有1128家。它們凝聚了家庭,慰籍人心。日復一日的循返,孕育了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老字號裡,藏著一個老中國。一塊牌匾、一個烙印,滿是質樸、誠懇和執著,陪伴著幾代中國人的成長。

西安

一味月餅話親情,一曲秦腔解鄉愁

路政,來自古城西安。少小出國求學,他的「中國胃」顯然還是不能適應牛排和薯條,偶爾去唐人街大快朵頤,也不能全然消除對秦川飲食的依賴。

無論走多遠,故鄉的感覺熟悉且執拗。9月,路政完成博士學業回國,頭一件事兒就衝進位於古城白菜心鐘樓商圈的西安飯莊。建於1929年的西安飯莊, 以「陝菜正宗」聞名。奶湯鍋子魚、三皮絲、棗肉沫糊……這些特色菜點都讓路政惦念已久。

「嘹咂咧!」路政脫口而出一句陝西方言,是「好極了」的意思。不過,他還有些悻悻然,想起了一手將自己帶大的爺爺。爺爺是標準的陝北漢子,說話大嗓門,直來直去。五年前,爺爺因病去世。路政未能見上最後一面,成了他最大的遺憾。

爺爺一手將路政帶大,祖孫感情深厚。路政身上淨是爺爺的痕跡。「爺爺喜歡聽秦腔,有時還煞有介事地畫上臉譜,登臺唱上幾句。」路政還記得《蘇武牧羊》 的唱詞。「奉君命勸蘇武來至北海,今日裡見故人有口難開……」路政哼了幾聲,聲音不大,地道。

中秋節將至,月餅必不可少。地道的西安人,月餅首先必是西安飯莊的手工月餅。「在西安飯莊門口排著隊,等著新鮮出爐的手工月餅,也是童年的重要記憶。」路政記得每每排隊買月餅,都是和爺爺一起。月餅之於路政,不止是糕點。

廣州

若遠若近是父子 早茶當中有親情

來北京第八年,天佑一口京片子說得有模有樣。他喝豆汁兒,得捏著鼻子;吃炒肝無感,始終無法領略它的美味。

一方水土一方人。他終於承認,自己最鍾意的還是廣州早茶。那一刻,天佑甚至覺得自己老了,已經學會了念舊。

每次回家,他與父親話很少。父子倆都倔,說不到一塊兒:兒子不喜父親強勢,父親總嫌兒子不知天高地厚。不過,每個中秋節,天佑總會按時收到一盒從廣州寄來的月餅。父親知道他喜歡廣州酒家的口味。

天佑在廣州西關長大,食肆鼎沸的場景深印腦海。始建於1935年的廣州酒家,承載了廣州城的歲月變幻和美食記憶。「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飲杯茶」,是廣州人的口頭禪。早茶起源於路邊攤,興於廣州酒家,並最終形成了今日的廣州早茶文化。

如今,它依然陪伴在新老廣州人身邊,鮮香濃鬱是他兒時常光顧的地點。「食在廣州」不是虛傳。清晨,天微微亮,廣州酒家就開始熱鬧起來。

那時,他常與父親一起喝早茶。現在想來,那是一個若遠若近的夢。

中秋節又要到了。他想,如果回家能再和父親一起走進廣州酒家,吃著月餅,飲杯早茶,或許也不錯。

上海

杏花樓濃縮上海167年簡史

在上海,中秋節更為接地氣的稱呼是「八月半」。85後的Mary,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姑娘。她記得,每臨農曆八月十五,弄堂裡的街坊們都會從杏花樓買來各式月餅,擺出桌椅,共同賞月食餅。

杏花樓月餅,是上海人的集體中秋記憶,成為中秋時節的獨特文化符號。杏花樓創立於1851年,尚是清朝鹹豐年間,至今已走過一百六十七個春秋,見證了上海的發展變遷。

初建時,它不過一間小小的小吃店,進入民國後,名聲日隆。申城工商界、軍政各界名人都曾前往就餐,李宗仁、杜月笙等都是杏花樓的常客。

1949年後,杏花樓歷經公私合營、國營等,歷史起伏中發展壯大,遂成今日規模。前上海市長汪道涵曾為杏花樓題詞「群賢畢至」。

167年間,數代員工接力走過,延續著杏花樓的榮光。這167年,也恰是上海的快速發展階段:從偏居一隅的小城,成長為國際經濟金融中心。一間美食老字號,是上海近現代史的別樣註腳。

中秋節又快到了。往日的弄堂街坊已少有聯繫,Mary卻不時仍會懷念過去。人生百味,不過團圓一種。

南方或北方,山川或大洋,人的遷徙促成了團圓或散離。杏花樓,見證了人情,也陪伴了歲月。日子在向前,對上海的老克勒來說,這裡是至愛之地。潮起潮落中,杏花樓歷經百年滄桑,造就金字招牌。在上海人心目中,它始終就像一個老朋友,書寫著老上海的故事與味道。

唇齒的一張一合,終為生活做出註腳。那些年頭,已和時光、情感和信念相混,才下齒尖,又上心頭。

南京

味蕾深處,家鄉味道

35歲的張思涵,是在北京創業的南京人,每天神經緊繃,加班後空無一人的家中,倒頭便睡。

有時,思緒的定位系統,只需一個觸點就可以一頭連著千裡之外的遠方,另一頭絆著內心深處的記憶。中秋節日益臨近,瀰漫的月餅香讓她想起了家鄉。

南京,匯通南北,其飲食也兼具南北特點。秦淮河畔的夫子廟地區,集合了大大小小的美食老字號。鴨油酥燒餅、麻油素千絲、素什錦菜包都讓人叫絕。在這些老字號當中,南京冠生園的手工月餅知名度最高,是金陵城的名片。

冠生園品牌創立於1918年,已是百年老字號。它從青石路、磚瓦房的舊時光裡走來,帶著傳統的餘味和風情。如今,它弦歌不輟,繼續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南京人。

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老字號裡的舊時滋味,靜美綿長。味蕾深處始終懷念的,是家鄉味道。冠生園穿越時光,以平淡口吻,孕育著每一個南京人久違的情感。腸胃知道,生理上的飢餓是情感的外化表現。遠離金陵,張思涵獨自在京打拼。父母自是希望她不必那麼辛苦。

中秋節又將來臨。張思涵並不想成為旁人眼中的女強人。如果可以,她只想作回那個可以陪著父母,在冠生園門口排隊等著月餅新鮮出爐的小女孩。

每個人的故鄉,都有一家讓人忘不掉的老字號,也許是兒時天天吵著要買的糕點,也許是幫奶奶跑腿時常去的藥鋪,也許是逢年過節全家團聚的飯館,小到把玩的物件,大到橋梁建築…

它們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座城市、一種情感、一段記憶的代名詞,並非一朝一夕間而成,而是歷經歲月洗鍊和市場打磨後留下的結晶。每一家老字號都歷經了艱苦的創業歷程與殘酷的市場競爭,才得以脫穎而出,成為優秀民族技藝和傳統商業文化的標尺和代表。

廣州酒家、上海杏花樓、西安飯莊和南京冠生園,都是幾經興廢、一脈相承的餐飲老字號。它們成全了幾代人的美食和生活,留下了一段段佳話。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這幾家老字號在因循傳承之餘,也始終積極探索自身與潮流文化的接軌方式。

今年中秋時節,騰訊推出的虛擬偶像樂團「消除聯萌」聯動華潤萬家推出中華老字號賣萌系列中秋禮盒,對傳統文化進行重新演繹,為四大老字號注入了備受年輕人喜愛的萌元素。在上海、廣州、南京、西安等地華潤萬家大賣場即可購買。

從與故宮、敦煌等傳統IP的跨界合作到這次與四大老字號集體「賣萌」,不難看出騰訊一直致力於用最受當代青年喜愛的文化符號和方式,為傳統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在「新文創」的浪潮下,將會有更多經典中國文化符號以全新面貌邁入大眾視野,讓更多年輕用戶愛上醇正、經典的"中國風味"。

相關焦點

  • 藏在老字號裡的「老瀋陽」
    【中華老字號】瀋陽鹿鳴春飯店有限公司 | 瀋陽西塔大冷麵餐飲有限公司 | 瀋陽市鐵西區二合永回民飯店 | 瀋陽市瀋河區馬燒麥館 | 瀋陽老邊餃子館 | 瀋陽市甘露餃子館 | 瀋陽天益堂藥房連鎖有限公司 | 瀋陽天江老龍口釀造有限公司 | 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 | 瀋陽市寶發園名菜館 | 陽市三盛軒回民餃子館 | 瀋陽市明湖春酒店【遼寧老字號】瀋陽市普雲樓原味齋烤鴨店 | 瀋陽大光明鐘錶眼鏡有限公司
  • 洛杉磯老中國城商業地圖曝光 一窺近百年前華人生活
    這位西維爾西方歷史研究收藏中心的管理員說,在一些有關估值與房地產稅的文件裡,人們可以找到許多華人公司的名稱,以及這些公司商號的繳稅情況。劉姓管理員文件資料顯示,當時,華人公司或商號包括房產租賃公司、超市等年繳稅額從2.5美元至4美元不等。
  • 華媒:洛杉磯老中國城教育水平低 提供免費SAT輔導
    中新網8月15日電 美國僑報網14日刊文稱,洛杉磯老中國城地區的教育水平低,只有28%的人口擁有大學學位。為了彌合這一差距,華埠服務中心開始為當地貧困學生提供免費的SAT輔導,讓他們順利申請與完成大學。
  • 老字號裡的廣府情懷
    而在尋找廣州老字號的過程中,他們也逐漸對廣州老字號有了新的認識:剛開始只想到怎樣去仔細描繪產品、描繪老店等比較表面的事物,但當他們深入發掘老字號的歷史,甚至到那些老字號店裡採訪、寫生時,才意識到,原來廣州酒家、陳李濟、愛群大廈等這些老字號的背後都各自有一段值得細味的創業史和發展史。
  • 在以色列,新老中國建築工人為何互看不順眼?
    2.令人嚮往的中鐵工作之前介紹的新老中國工人們都直接受聘於以色列人力公司。2016年,以色列開始引入外企,承建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鐵十二局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在給特拉維夫修建城市輕軌。那麼中鐵員工們的工作、生活環境和待遇又如何呢?步步來到了中鐵十二局在以色列的大本營。
  • 給老字號一個科技「支點」
    窺一斑而知全豹,眾多老字號經營的傳統知名小吃,正是由於標準的缺位,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良莠混雜。引入科技手段,改良老字號、名小吃的基因,既是網際網路時代標準化營銷的現實需求,更是實現消費升級、促進內循環的破題之舉。給老字號一個科技支點,勢必激發其內在的創新基因。每一個老字號的問世,都經歷了艱難曲折的創新過程。而某些老字號的沒落,也是蕭規曹隨、不思進取所導致。百年老字號全聚德就是一例。
  • 那些年藏在臺東的「老字號」,你還記得嗎
    對於青島人來說,臺東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在正式踏上臺東的街道之前,今我們先穿越臺東120年的歷史,回顧一下那些曾經見證了臺東一代代繁榮的「老字號」。在其商貿發展的過程中,一個個品牌出現、成長,或泯滅在時光的流逝中,或一步步成長為國際知名品牌。但不管其走勢如何,那些曾經的「老字號」均曾參與過、見證過臺東曾經的繁華。新中國成立之前,青島城市商貿的50%都來自臺東,那時的道路也多以商號的常用詞命名。
  • 地道老北京:大柵欄裡的老字號
    大柵欄,北京老商街裡的大名家。舊時民間流行一句俗語:看玩意兒上天橋,買東西到大柵欄。大柵欄在哪兒?誰都知道,在前門大街。如果說它是在前門大街的0.618的位置上,你信嗎?大柵欄坐落於北京的南中軸線上,作為北京城最具特色的一條傳統的商業街,這條古老的街道不僅見證了數百年的風雲變幻的歷史,更匯聚了眾多聞名遐邇的老字號。逛大柵欄跟逛琉璃廠一樣,先得看匾。大柵欄老字號的匾額,那可是北京城一道歷史悠久的風光。說起老字號,繞不開這句:頭頂馬聚源,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
  • 阿婆牛雜、陳添記、恩寧劉福記……藏在廣州老字號裡的人間煙火
    一個年輕女孩藏在了隊伍之中,她是陳本明的女兒陳映華,當時,她在中國銀行做貸款部審批經理,工作穩定、體面,她也是從網上知曉父親的店鋪要關門的消息。「當時是支行領導轉發給我看的,我也大吃一驚,父親也沒有跟我說要結業。」 陳映華和領導一起打車趕去陳添記,發現巷子裡街坊已排了長隊在等待購買「最後一次魚皮」。
  • 本周六,老字號裡尋覓冬至習俗
    拷冬釀酒、包冬至團、雕水仙球……迎冬至體驗地道蘇州民俗—— 本周六,老字號裡尋覓冬至習俗本報訊(記者 朱雪芬)冬至在二十四節氣中很特殊,它既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離不開一大批傳承百年老字號的「加持」。本周六,蘇報「二十四趣」節氣自然學校聯合姑蘇區平江街道,攜手眾多老字號開設冬至節氣課堂,帶著孩子們走進觀前街,去老字號現拷冬釀酒,跟著老蘇州包冬至團、嘗冬至宴,再親手雕刻一株水仙,體驗吳地冬至的民俗與物候,品味蘇式生活的甜蜜與滿足。秋天收穫的糧食用來釀製冬釀酒、磨粉做冬至團,肉類則製作成滷菜,不僅便於儲藏,還別具風味。
  • 南京老字號都有啥?去老門東的博物館裡「尋寶」!
    南京老字號的傳承與發展,不僅是南京記憶的保存,關乎南京文化的振興,因此,南京老字號協會選址老門東,開設南京老字號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了解南京老字號,讓南京的老字號品牌更亮、影響力更廣! 踏過門檻,這裡仿佛又是另一個世界,我們仿佛來到了過去老城南的商業街,每一個名字都是那麼熟悉,又是那麼久遠。
  • 廣州探店:3家廣州本地人才知道的老字號,都藏在了中山八路
    很多人說,廣州是一個很有文化底蘊的城市,美食的文化自然也很悠久呀!所以,廣州的美食非常多,而且超級多的老字號美食,但是想要找到那些老字號卻非常不容易啊!因為大部分都隱藏在那些小巷子裡面喲!今天,就帶大家去看一看那些隱藏在中山八路的老字號美食!
  • 一個破產老字號的重生試驗 「王麻子」醞釀改制
    但願「王麻子」的改革思路能給目前正陷入困境中的老字號一些啟發。      「1959年王麻子剪刀廠成立以來,生意就很紅火。在百貨大樓排隊買剪刀,那叫一個熱火朝天,好像剪刀不要錢似的。「而在這一百多家老字號企業中,有30%生存得很艱難,只有20%相對來說經營狀況比較好。」北京老字號協會副秘書長殷中告訴《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殷中認為老字號的衰敗是歷史遺留問題。「1956年公私合營時期,有一部分老字號企業就消失了,有一部分合營到國有公司了。
  • 「走過「十三五」 百姓故事」「老字號」裡葵花香
    「葵花」這個「龍江老字號」、「佳木斯老字號」品牌,歷經70餘年的傳承與發展,承載著一代代人的共同記憶,保留了一代代人腦海裡的「老味道」。伴著一股熟悉的醬香味道,記者走進葵花食品釀造基地。從那以後,劉俊峰的「菜籃子」裡便一直有葵花醬油的身影。從一把小麥、豆餅到正式出品,一瓶「葵花醬油」需要3個多月的等待。期間,它不僅需要經歷浸泡、接種、翻曲等15道嚴格的製作工序,還得在時間的味蕾裡打磨、濃縮,直至成為舌尖上的佳品。堅守「葵花」35年的釀造技師沈廣明介紹說,傳統工藝追求的不是量而是質。
  • 藏在小巷子裡的米其林 領界S尋味廣州老字號「同記雞粥」
    同記雞粥還是一家老字號的店,幾十年來如一日,靠著賣雞成功摘星米其林,想必有其過人之處,必須找機會去打卡。我匯總了下同記雞粥的信息,供大家參考:1、同記雞粥是廣州老字號,本地人都喜歡去的那種,能夠憑藉一份白切雞和一碗雞粥就能摘星米其林的,出品不用多說。
  • 臺灣有哪些老字號 臺灣老字號
    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臺灣有哪些老字號美食吧!1、金春發牛肉  金春發牛肉是臺灣的老字號餐館,創建於1897年,是一家全牛料理店。牛舌、牛腰、牛肚······只要牛身上你能想到的,金春發牛肉應有盡有。
  • 弘揚老字號品牌 講述中國故事
    中國故事的講法多種多樣,而那些傳承著優秀中華文化的歷史與生活的一個一個老字號企業的身上,就包含著由歷史而來的各種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在老字號企業及其產品的身上,就包含著有味道的中國生活、有生命的中國形象以及有氣質的中國精神。
  • 雲間美食 | 昆明老字號,唇齒舌尖的記憶
    老字號昆明,一個歷史厚重、物產豐富的城市,因為歷史悠久所以這裡老店雲集,因為物產豐富所以美食遍地。秋季伊端仕小鍋去涼來就像世界上不只有一種花,昆明的小吃老字號也不止有一個。端仕小鍋,也許你還聽說他的另一個更為fashion的名字「D·S Pot」。
  • 蘇州老字號餐廳 蘇州百年老字號飯店
    蘇州一直是許多吃貨必去的一個打卡地,蘇州的美食自然是數不勝數的,可是你知道哪裡能吃到蘇州最正宗的美食嗎?當然還是要去蘇州的一些百年老字號餐廳了,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蘇州那些最受歡迎的百年老字號美食餐廳。
  • 北京老字號美食!這⑥家店全都是老北京人的集體回憶~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帝都圈子,ID:didu01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老北京城藏著許多傳統特色小吃>要想了解一座城市就從了解這座城市的味道開始北京藏了許多特色美食尤其是咱北京人都愛去吃的老字號美食今天,帝都君盤點了老北京人都愛去的老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