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說,這地方很「豪橫」,單聽名字就覺得氣勢雄渾,再加上這裡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聽起來讓人「膽戰心驚」。另一些人則說,這裡雖然地處塞外,但民風淳樸,好客,任何來者都不願離開。這就是三朝古都——大同。
一提起大同,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豐富的煤炭資源。大同有「中國煤都」之稱,是山西省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坐落在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黃土高原東北邊緣,為全晉之屏障,北大門,並扼晉、冀、內蒙之咽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大門」之稱。
與此同時,大同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大同古代稱雲中、平城,曾為北魏都城,遼、金之都,境內有眾多古蹟,雲岡石窟、華嚴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等為著名文物古蹟。最近,大同也一度衝上熱搜的頭條。這個城市究竟有多麼迷人呢?咱們一起來探探究竟吧。
雲岡洞
我國已形成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麥積山石窟四大藝術寶庫。雲岡石窟中的一個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雲岡石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列為第一批5A級旅遊景區。
雲岡洞
雲岡石窟造像雄偉壯觀,內容豐富,堪稱5世紀中國石雕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珍品。洞中的佛像或渾厚樸實,或裝飾華麗,或瘦削俊秀……因造型時代不同,因此各色佛像風格迥異,又稱「中國北方石窟藝術典範」。此外,石窟中還保留著樂舞、百戲等雜技,可見佛教思想在當時社會生活中的盛行。
聖殿。
位於大同古城西南隅的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年),依佛教經典《華嚴經》中的大乘教義,以"慈悲之華,必結莊嚴之果"而命名。華嚴寺佔地面積66000平方米,是中國歷史上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度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聖殿。
大雄寶殿和華嚴寶塔在華嚴寺內非常顯眼。華嚴寺北隅的大雄寶殿,是遼金時期現存最大的佛殿之一。進入殿內後,感覺空間非常開闊。其原因在於殿內採用了「減柱法」結構,減少了12根內柱,擴大了前部空間,方便了禮佛等各種活動。其中華嚴寶塔為三層四簷純木榫卯結構,每層寬三間,進深各三間,均按遼金時期的建築手法建造。它是繼應縣木塔之後,全國第二大的純木榫卯結構方形木塔。塔樓下面還有一個奇觀——這個國家唯一的金碧輝煌的千佛地宮。地宮近500平方米,由100噸純銅製成,面積很大。其中供奉著高僧舍利、千尊佛像,是傳統與現實完美結合的典範。
恆山懸空寺
一提起懸空寺,就令人難以忘懷,無所適從。恆山懸空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唯一一座佛道儒學合一的寺院。古人按照道家「不聞雞鳴犬吠」的要求,建造懸空寺,廟宇寬敞,建築巍峨,古樸壯觀,是中國古代建築精髓的體現。
懸空
如其名所示,懸空寺是建於峭壁上的寺廟。明朝的大行家徐霞客把這一現象稱為「天下之大」。懸空寺也有一個「小秘密」,它巧妙地運用了力學原理,把27根浸過桐油的懸臂梁釘在崖壁上支撐起來。寺院下面的柱子其實就是一個「擺設」,幾乎不受重量的影響,可以輕易地被搖晃,本來建造這些柱子的本意就是為了讓遊客看起來更踏實一點。這個「空中樓閣」可以保存至今,也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
九龍壁
在中國,一共有三座九龍壁,領頭的是大同。這個九龍壁建於明代洪武年間,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皇帝府前的一道琉璃照壁,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牆有8米高,2.02米厚,長45.5米。九條飛龍均勻協調地分布在壁上。建築年代最早、最高、最大、最巍峨壯觀,是我國現存三座九龍壁中最具藝術魅力的。
九龍壁
九龍壁聞名遐邇,不僅因為其最大最壯觀,更因為其前面還有一處倒影池。裡面有石橋,遊人穿過裡面可以看到水中龍的倒影,微風吹起春水,倒影池裡的龍仿佛有了生命,可謂匠心之作。九龍壁底部的須彌座上,仍鑲嵌著形形色色的琉璃獸,令人驚嘆。大同九龍壁於2001年6月25日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1月14日,大同市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正式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一座嶄新的大同。脫掉「煤都」的外衣,這個「豪橫」的城市不僅熱情,而且氣派。同時相信新打通的未來將會更加美好。等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