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入局直播:又一個「野蠻人」敲門?

2020-12-06 餘德

文 | 韓志鵬

「直播之前,我在'想法'裡開玩笑說,我要賣口紅。」

作為知乎直播第一位主講人,曾是產品經理的馬力在直播後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原以為中午播出觀看人數會少,但到完播時,共有8000人收看了這場直播。

10月11日12點,這是知乎開啟首場視頻直播的時間。

國慶假期前一日,網友「楊甚麼」爆料,知乎將於10月11日上線直播,自己已經收到邀請,而一個國慶過去,知乎直播如約而至。

視頻直播,這是F輪融資後,知乎的又一次新動作。

摘得百度和快手的玫瑰枝後,知乎施展了各項動作,直播之外還有招募MCN、上線內容帶貨,大規模開展商業化布局,知乎已並非世人口中的「慢社區」了。

正如知乎創始人周源所言,「快則生慢則死」。在社區與內容變味的質疑聲中,知乎本次上線直播仿佛是一道縮影,它會變成下一個「野蠻人」嗎?

直播進化

不是「老鐵雙擊666」,知乎直播別有風味。

據地歌網了解,知乎直播目前主要有兩處入口,一處是出現在首頁頂部左側的中心化入口,另一處則是主講人在文內分享的直播連結。

知乎直播入口

而截至目前,知乎直播的首頁入口只在臨近直播時出現,點擊進入後,正在直播的內容會自動播放,未播出的內容以卡片瀑布流的形式,按時間先後依次排列。

知乎直播首頁

據地歌網觀察,目前知乎直播的時間段基本集中在每日12點-22點,同一時間僅有一位用戶開播,每日開播用戶約為5-6名知乎大V。

在直播頁面設計上,知乎相比於快手、映客等秀場直播平臺的差距不大,例如知乎也設計了直播平臺慣用的打賞代幣「鹽粒」,10個鹽粒值人民幣1元。

用於知乎直播打賞的「鹽粒」

真正的差異在於內容本身。

上線首日,知乎直播的主要內容包括實習律師講座、手機拍大片等的經驗分享,主講人包括徐斌、張匡龍這類知乎粉絲過萬的專業領域大V。

知乎直播的互動形式也不同於其它平臺,其設計邏輯和知乎Live相同,用戶可在直播中發起問題,而講者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用戶答疑解惑。

顯然,這種直播風格更契合知乎。

沒有「雙擊666」,知乎仍堅持「專業問答」「高知人群」的自我標籤,在大V詬病知乎變味而出走時,知乎也在通過直播這類變現方式留住專業人群,hold住社區基因。

同時,在原有專業圖文內容基礎上,知乎借用視頻這一更具衝擊力的形式輸出知識類內容,不僅是直播界的一股清流,也是自身在視頻維度的又一突破。

回溯歷史,知乎直播又仿佛是序幕,揭開知乎過往內容進化的點點星光。

2010年,周源推出了知乎,由於邀請制的設計,知乎早期吸引了馬化騰、王小川等企業家,在產品設計上也更支持專業內容。據知乎內部人士透露,我們平臺有一些高級數學公式是其他平臺無法輸入與顯示的。

用戶背書與平臺支持,知乎迅速立起專業知識內容的長板,當微博專注140字的碎片內容時,知乎在圖文領域主打長內容,成長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知識分享社區。

隨後,知識付費悄然興起。

2016年,知乎抓住了知識付費的新風口,接連推出知乎Live與值乎,平臺的專業創作者感受到了新機遇,尼克六六、芝士就是力量等大V藉此再上一層樓。

隨著用戶碎片化消費習慣的到來,知乎借音頻這種隨時隨地低成本享受的內容形態站上了風口浪尖。在堅持知識社區定位的同時,知乎抓住了知識付費的紅利,更在原有圖文基礎上豐富了音頻這種內容形式。

圖文到音頻,這是知乎的進化論。

當然,內容賽道從來都是瞬息萬變。近年來,快手、抖音的成功讓巨頭擠進短視頻賽道,內容行業開始瘋狂,市場風向標也不斷轉向所謂「全民短視頻時代」。

內容端,知乎需要再次進化。

自2017年起,知乎在App內上線視頻功能、測試獨立短視頻產品「即影」,但缺乏短視頻運營經驗的知乎,遲遲未能在短視頻端打出聲量。

於是乎,直播終於登場了。

此前,知乎剛剛完成快手的投資,後者在直播端的技術與運營支持,以及資金上對寬帶成本的補充,都將是知乎在視頻路上的一大助力。

在技術層面,5G到來後,高速與低時延的特性將激發用戶的視頻消費需求,人們不再滿足於15秒的娛樂內容,內容變長將成為流行趨勢。

而隨著視頻時長的加碼,用戶對內容的需求也將改變,平臺需要更多高價值和密集信息量的內容來再次獲得用戶青睞,而敘事類、說理類內容將有更多發展空間。

這是「知乎們」的機會。

技術維度之外,對知乎的圖文創作者而言,大量經驗性或實操性內容不如視頻來得直觀,信息量也更大,且直播中的用戶互動更及時,粉絲活躍度更明顯。

更重要的是,視頻直播將為平臺和用戶變現開出新通路。

相比於知識付費,直播打賞不需要市場教育,用戶因興趣或粉絲效應「贊助」創作者,這對知乎上憑藉專業度與持續創作來吸粉的大V而言,將更易打通變現。

同時,知乎直播主打知識與經驗分享,在鬥魚、虎牙等一種娛樂直播平臺中可謂一股清流,也更符合平臺調性,順應了技術變革內容的潮流。

顯然,從圖文到音頻再到視頻,知乎及時順應市場需求的變化,並堅持「精英社區」的定位,並在專業知識內容維度不斷地添磚加瓦,知乎得以在內容平臺裡獨樹一幟,實現自身的長效進步。

不過,內容端的進化,無法掩蓋知乎的商業化失意。

商業化搏殺

F輪融資後,知乎開始商業化加速跑。

除本次直播的打賞模式外,知乎還在今年8月開啟MCN招募,提供內容商業化的合作扶持,解決優質創作者的變現問題。

今年9月,知乎更是在內容端上線「好物推薦」功能,被邀請用戶可在內容中插入至多10個商品卡片,文章字數不能少於200字。目前,這一功能主要是為京東商品導流。

顯然,拿下百度和快手的玫瑰枝後,知乎加緊了自己的變現步伐,尤其是針對原生內容做出的商業化動作,這是曾經的「慢社區」知乎少有的動作。

背後原因何在?

自2013年開放註冊後,知乎經歷了「車輪式」的用戶高增,2017年註冊用戶淨增加超5000萬,2018年淨增加約1億,而與此同時的內容擴充與大V成長,讓知乎以「知識分享社區」的身份成為內容賽道新一極。

但如今,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消失,內容平臺正告別快增長時代,知乎也不例外。

2018年,知乎開啟線下快閃店、投放央視廣告,營銷力度顯著高於前期。「大力出奇蹟」的背後,知乎結束了用戶自然增長的高速階段,如不主動出擊,流量很難被網羅。

在此關鍵節點,知乎必將搏殺商業化。

和字節跳動類似,今日頭條和抖音的用戶增長見頂,字節跳動通過產品矩陣將流量導向其他平臺,加速「收割」流量,打通更多交易場景,實現商業化目標。

知乎也是如此,既然用戶增長乏力,知乎要加緊打通更多變現模式,一旦陷入用戶增長瓶頸,知乎要在商業化維度再次實現增長,跑通更多交易數據和現金流,hold住市場估值。

因此,過往在流量和內容端的積累,必須在商業化層面進行驗證,知乎也到了搏殺商業化的「收割」時刻。

搏殺之中,知乎商業化也有一把辛酸淚。

2015年,知乎開始試水商業化,並且曝出著名的「二十四幀事件」,一眾知乎大V為自家公眾號「二十四幀」導流,結果被「杜絕不正當曝光」的知乎封禁,最早一批大V出走便由此開始。

一方面,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的商業紅利增多,因社區調性而不鼓勵內容變現的知乎處於下風,要賺錢的大V自然不會長留。

另一方面,知乎基因不變,類似事件輪番上演。

2017年,知乎正式組建了超400人的商業化團隊,但也並未有效解決社區基因與內容商業化的矛盾,「二十四幀事件」的翻版從未停止。

當年8月,知乎推出了面向廣告主和創作者的「品牌提問」「品牌任務」。奔馳作為首個企業主在人類登月48周年之際發問「人類做過哪些偉大的探索,改變了歷史進程?」

問答上線半日,被瀏覽120萬次,收穫優秀回答171個。

前魅族副總裁李楠曾一針見血地評價「品牌提問」:就是一個軟文買賣平臺。失去新鮮感的用戶不會再點擊「品牌提問」,沒有流量導入和最終轉化,廣告主也會離場。

本質上,「品牌提問」就是平臺對接創作者與品牌主的「接單平臺」,這是微博、抖音和快手等內容平臺的通行作法,但由於知乎的社區定位,這種玩法顯然行不通。

相似情況層出不窮,營銷行業人士劉洋曾透露,目前的整合營銷方案中,知乎都會在裡面,但他幾乎不考慮知乎,因為還沒找到在知乎上呈現廣告的最佳形式。

這番話背後,知乎商業化的痛點正是社區基因本身。

如前所述,由於知乎成立早期專注於知識社區建設,不斷推動內容進步,迅速在內容賽道打出高地,並聚攏起一批忠誠創作者。

例如前述參與直播的徐斌、馬力等人,他們不以自媒體為主業,知乎對創作者尊重的環境、用戶對專業內容的真實求知慾等原因讓他們選擇留下來,這不斷鞏固知乎「知識社區」的城牆。

知乎依靠這批創作者的堅持,構建了「專業知識分享」的社區內核。

鐵粉成就了知乎,但商業化搏殺已經開始,大量湧入的用戶推高了平臺規模,但大量攻擊性發言也破壞了社區氛圍,早期積累的忠誠用戶或已不再活躍,或已黯然離場。

更關鍵的是,大舉商業化勢必損傷知乎打造的客觀、專業等內容標尺,而內容作為連接用戶的關鍵紐帶,一旦體驗度下降、傳遞的有效信息不足,知乎所賴以生存的社區標杆將遭遇極大衝擊。

顯然,商業化大幕一旦拉開,知乎很難再有回頭路,且社區氛圍與用戶忠誠度都將受損,而這撼動的是知乎成立九年來打下的護城河,兩難境地之下,知乎未來道路將如何求索?

「野蠻人」敲門

作為媒體化內容平臺,知乎可行的變現方式有哪些?

目前,知乎90%的營收都來自廣告,但由於社區調性與專業內容的因素鉗制,知乎主要的營收增長點並不在廣告業務。

類比快手、B站,二者和知乎相似,都在鐵粉基礎建立起高度自治的社區環境,而大量廣告必將損傷最為核心的用戶體驗,因此,B站主力營收板塊在遊戲,快手則打出了直播的長板。

知乎的情況極為相似,大量不同於B站、快手的高知用戶更在意體驗感下滑,這也是其此前廣告業務多次「折戟」的關鍵因素。

想要變現,知乎要走自己的路。

廣告之外,知乎的付費會員也是一大板塊,但知識付費的紅利期已過,得到、混沌大學等知識付費平臺也遭遇用戶增長瓶頸,僅靠知識內容,知乎的付費會員業務難尋新增長點。

而在廣告、付費會員的選項之下,直播或許藏著更多機會。

內容維度,如今知識直播還未有頭部出現,知乎所處的細分賽道仍是藍海市場,而隨著5G的穩步推進,知乎有望在知識直播這一垂直領域中佔據鰲頭。

商業化維度,直播無需進行市場教育,主播依靠粉絲效應變現的商業邏輯足夠簡單,只要內容風格契合專業與客觀的標準,知乎用戶更容易接受。

不過,高昂的寬帶成本與分成費用之下,直播平臺虧損已是司空見慣,尤其是在知識類直播未形成潮流之前,知乎直播還要走過一段苦日子。

但對標行業,直播在更多地方野蠻生長。

以快手為例,秀場直播之外,快手通過帶貨直播快速聚攏起忠誠消費者,大V散打哥和明星柳巖都加入其中,一天帶貨1.6億的光榮戰績讓外界感受到快手直播的「簡單直接粗暴」。

據地歌網了解,快手2018年收入約200億元,直播佔據較大比重,這種「野蠻人」般的帶貨直播引來了更多目光,人人都在尋找下一個李佳琦、薇婭。

帶貨直播,知乎能玩得轉嗎?

在電商維度,知乎也上線了好物推薦和種草社區「CHAO」,並開啟內容MCN招募,知乎並不排斥內容帶貨的嘗試,這將幫助創作者和電商平臺共同變現。

這條路上,知乎將面臨兩大挑戰。第一,共性層面,內容帶貨行業競爭激烈,圖文、直播帶貨都極為流行,知乎已很難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第二,知乎仍將面臨老生常談的社區環境問題,創作者將「恰飯」寫在臉上,內容缺乏客觀和專業,為獲取知識而來的用戶會逐漸流失。

面對「野蠻人」的商業化道路,知乎將再次回歸基因問題。

由於知識社區的標籤,知乎用戶的使用習慣和社區氛圍都已定型,但在商業化大幕拉開的背景下,知乎到了社區發展的十字路口。

不破不立。

去年世界盃期間,劉昊然成為知乎代言人,知乎用戶「瘋未覺」點評到,「知乎一直努力在要錢和要臉之間找到平衡,劉昊然就是這個平衡的產物,有流量且沒什麼負面評價的明星。」

一語道破天機,對於知乎在世界盃時的「刷屏廣告」,有業內人士認為,知乎要逐步打入下沉市場。

在流量愈發金貴的當下,打入下沉市場,獲取增量用戶,對知乎而言何樂而不為,況且打入下沉市場後,廣告、直播帶貨的變現土壤也更為豐饒。

這背後,知乎精英社區的基因仍在與之角力。

對知乎而言,一旦下沉市場的口子打開,正如外界所謂「知乎變味」的擔憂一樣,知識社區就將走上「不歸路」,曾經以專業內容著稱的知乎將不斷「貼吧化」,從知識內容走向娛樂化內容。

但在商業化層面,得到、混沌大學、知乎……這類曾經標榜知識與經驗的內容社區都遭遇增長瓶頸,當這一波知識消費的紅利結束後,「知乎們」的機會在哪裡?

從精英走向大眾化,甚至世俗化,這或許是知乎在內容端必須接受的現實,它將促進平臺在商業化層面的快速成長,這顯然是知乎當下最重要的問題。

此外,知乎已多次被傳上市,並且屢屢摘得騰訊、百度等巨頭的玫瑰枝,但也意味著更多的業績壓力,知乎需要證明自己是家能賺錢的公司。

知乎拿出了「野蠻人」的架勢,但它能叩響勝利大門嗎?

擁抱大眾化與改造基因並非一朝一夕之事,知乎需要時間過渡,而它已經走上了大舉商業化的道路,這個過程中,知乎要不斷平衡社區用戶、內容與商業化三者的角力,其最終結局仍需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硬上」直播,知乎削足適履?
    產業作者|任倩編輯|譚松來源|一鳴網知乎入局直播經歷過風生水起到黯然退場,外界對於直播行業本就有諸多非議,知乎入局無疑再添火候,一時間眾說紛紜。原以為已至終局,卻又迎新玩家,知乎的進場會扭轉直播落寞現狀嗎?或許比起能否改變行業,更讓人存疑的是其能否勝任這一角色。知乎能做成直播嗎?在下結論之前,不妨先談談知乎的定位。
  • 知乎入局直播帶貨,知識類平臺能否殺出重圍?
    6月16日,知乎直播打通電商功能,創作者可以進行直播帶貨。在知乎舉辦的「買得到的幸福感」活動期間,平臺創作者可以通過知乎直播的好物推薦功能、直播間購物車功能實現直播帶貨。區別於其他平臺開通直播帶貨功能的步驟,知乎直播帶貨首先要開啟「好物推薦」功能,獲得該功能的使用權。第二步報名「買得到的幸福」活動,在直播間購物車中添加商品,可添加京東、淘寶、知乎、拼多多、美團等多個平臺的商品連結。除此之外,知乎還給予了參加直播帶貨的創作者額外四個權益。
  • 知乎也下海了!「知識」類直播帶貨要搶誰的生意?
    導讀:繼小紅書加速電商化布局後,知乎成為了下一個坐不住的入局玩家。據億邦動力網訊,知乎直播已於近日打通電商功能,知乎平臺創作者可以通過知乎直播的好物推薦功能、直播間購物車功能進行直播帶貨。此前,知乎官方直播帳號@小直同學 發布動態,宣布知乎直播在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間舉辦「買得到的幸福感」活動,開啟直播帶貨模式。
  • 激進的知乎想成為下一個B站?
    當本應該優質的知識共享體系出現一系列問題,知乎的內容難免陷入桎梏。而在內容困境待解的過程中,知乎的另一個困境也逐漸顯現——變現困境。變現難題一直以來,內容平臺變現困難,難以建立自身的商業模式是行業通病,知乎也不例外。
  • 知乎上線直播功能 知乎直播功能如何用?
    近日知乎上線了直播功能,這意味除了傳統的圖文形式外,知乎也為用戶提供了新的創作工具,用戶可以通過直播場景創作更多的內容。  據悉,知乎直播功能目前仍處於試運行階段,想要使用知乎直播功能的用戶暫時採用邀請制,只有收到知乎邀請的用戶才有權限開通直播功能,未來知乎將會擴大直播邀請範圍。
  • 知乎直播上線首屆 「直播辯論」
    3 月 13 日消息,日前近知乎直播上線首屆 「直播辯論」 活動,公開徵集辯論嘉賓,入選辯手將採用 1V1 模式,通過直播間連麥的形式進行辯論。本期活動預埋了 10 個辯題,涵蓋了 「災難中的自私行為應不應該受到譴責?」
  • 直播的輿論場,知乎的新邊界
    直播讓陌陌褪掉約炮神器標籤的同時,其市值也持續穩定堅挺;直播讓騰訊音樂開闢了新增長空間,在資本市場也講了一個好故事。知乎做直播,同樣如此。淘寶、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在玩直播,抖音、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臺也在做直播,B站這樣的視頻平臺在做直播,小紅書這樣的社區也在搞直播。直播在各個企業手中都是擴展公域流量,圈住私域流量,豐富內容板塊的重要一環。直播在大部分公司手中不再是一個單獨產品,而是一個功能組件。真正做得好的直播,都不是為了直播而直播。
  • 知乎上線直播功能怎麼回事?知乎什麼時候上線直播功能?
    知乎上線直播功能最近有知乎網友透露,知乎預計將於10月1日正式上線知乎直播功能。屆時可以圍繞特定主題進行分享,通過直播的方式實時互動。目前首批受邀用戶將會得到官方工作人員在直播時間等方面的溝通安排。據悉,普通用戶參與知乎live進行觀看的方式通過購票,或者是由開通live的大V贈送入場券。
  • 知乎為什麼要做直播?
    同一時間,知乎則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晚上 7 點。知乎法律領域優秀回答者王瑞恩與《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開始了他們在知乎的第二場辯論式直播。辯論直播打得火熱的同時,也提升了知乎社區內容的活躍。在 3 月 5 日第一場直播結束後,由用戶發起的「如何評價王瑞恩與畢志飛的直播辯論?」
  • 做直播的知乎與知識社區的自我迭代
    「深響」此前曾在知乎的價值新估:人、事、商業化一文中,對知乎進行了全方位解析,從「人」的維度來看,知乎一直是一個有調性的社區,用戶質量普遍較高,而通過系列運營,知乎用戶數早已突破2.2億(2018年底數據),破除了小眾圈層的瓶頸,因此,兼具高用戶價值和高用戶規模的知乎是中文網際網路世界中有獨特意義的產品。
  • 知乎直播多角度解讀《信條》「時間線」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諾蘭新作《信條》上映 知乎直播多角度解讀「時間線」隨著好萊塢重磅新片《信條》電影熱映,影迷的觀後感大多為「看不懂」和「沒看夠」。同時,關於電影本身以及導演諾蘭的討論在知乎上不斷衝擊平臺熱榜。9月5日,知乎上進行「《信條》的「時空逆轉」原理」主題直播,「知乎電影話題優秀答主電子騎士」、《被光抓走的人》導演董潤年、知乎答主、科幻作家王諾諾直播解讀《信條》時間線等內容。知乎的這場直播,讓「沒看懂」和「沒看夠」的觀眾通過博主的深入討論,繼續《信條》科幻之旅。
  • 入局直播 能解知乎困局?
    本報記者 張惠芳 張靖超 北京報導「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平臺,知乎當下要做的,是建立起更加科學、合理的機制和規則,打造出更高效的設施和工具,推動用戶、內容、商業三個部分共同提升。」於近日在烏鎮舉辦的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知乎CEO周源如此表述知乎下一年的規劃。一位知情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這其實是知乎一直在做的事情。
  • 入局直播能解知乎困局?
    來源:中國經營報入局直播能解知乎困局?本報記者/張惠芳/張靖超/北京報導「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平臺,知乎當下要做的,是建立起更加科學、合理的機制和規則,打造出更高效的設施和工具,推動用戶、內容、商業三個部分共同提升。」
  • 知乎即將推出直播功能
    最近有知乎網友透露,知乎將在10月11日正式上線直播功能。這是知乎繼小視頻、好物帶貨之後,這應該算是知乎在網際網路商業領域又一個變現方向的嘗試!知乎上線於2011年,主打高質量的知識分享和問答,在當時算是比較小眾的一個社區品臺。
  • 知乎卻學快手玩起了直播?沒想到上線一天就破產
    知乎的雛形發端於一個興趣小組。2007年,iPhone發布後,周源和朋友註冊了一個叫apple4.us的網站,聚集了一群對蘋果感興趣的人,通過郵件進行交流和問答,當所有的發言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便形成了一個話題的生態圈。
  • 知乎上線直播功能 具體直播有哪些功能?
    10月11日知乎在更新新版本後,上線了直播功能,知乎直播仍處於試運行階段,主播的篩選主要採用邀請制,未來將逐步擴大主播的邀請範圍。知乎表示,知乎上線直播業務,可以進一步豐富使用場景和內容形態,延展產品縱深,同時也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創作工具。一些」擅說不擅寫」的用戶,也可成為新場景下的創作者。
  • 深挖視頻礦藏,知乎的視頻野望
    視頻側一系列的大動作表明,知乎入局視頻賽道的決心相當堅決。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0億,較2020年3月新增手機網民3546萬,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99.2%。
  • 知乎上線直播功能怎麼回事 通過直播的方式實時互動
    知乎上線直播功能怎麼回事 通過直播的方式實時互動時間:2019-10-11 13:55   來源:萬家熱線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知乎上線直播功能怎麼回事 通過直播的方式實時互動 知乎上線直播功能 最近有知乎網友透露,知乎預計將於10月1日正式上線知乎直播功能。
  • 直播會是根治知乎變現焦慮的良藥嗎?
    10 月 11 日,隨著 6.15.0 版本更新,知乎的直播業務正式上線。版本記錄顯示,知乎對直播內容的定位是有趣有料。而在最新的 App 預覽圖中,知乎也添加了直播功能的 UI 設計,留言、表情欄、打賞,與市面上其他直播產品相差無幾,值得一提的是這張設計圖為知乎直播定下的調性。
  • 專業化與商業化,知乎直播會否成為「墮落」的開端?
    二、再看上線直播這件事從這個角度再看知乎上線直播這件事,實際上與過去的商業路徑並無太大的區別,邏輯上有相通點。在上線直播之前,知乎推出了一款實時問答互動產品,知乎LIVE。在這個功能中,答主可以創建一個LIVE,由用戶付費進入,雙方通過語音來交流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