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山西省會是大同,太原只是第二大城市

2020-12-06 龍山大先生
大同城牆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素有「兩漢名城、北魏京師,遼金陪都之美譽,在元代則是山西行省的首府,在蒙元王朝的建設和發展中,大同曾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元代勳城」之稱謂。大同在元代不僅首開了山西治所的輝煌,更體現了大同絕對的重要性。

蒙元王朝建立初期,元朝政府沿襲了遼金時期大同作為西京的建制,直到至元二十五年(1288)才由西京路改為大同路,歷經太祖、太宗、定宗、憲宗、世祖五朝70多個春秋。這一時期,大同仍不失為北方地區一個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各個方面對周邊地區產生著不可或缺的影響。

大同

元朝設立的行省制度是一個嶄新的歷史創舉,這一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並一直延續至今。在山西設立的機構,為山西得名之始。當時,「中書省統山東、山西、河北之地,謂之腹裡」,為了便於管理,在中書省的下面設置了宣慰司一級行政機構。

《元史·世祖本紀》記載,至元二十三年(1286)四月庚子,根據腹裡各地的一些情況:「中書省臣請立汴梁行中書省及燕南、河東、山東宣慰司。有旨:南京戶寡盜息,不必置省,其宜慰司如所請。」」同年十二月,元世祖忽必烈批准:「置燕南、河東、山東三道宣慰司」。

大同古城南門

河東山西道的設置,是中國首次以「河東山西」來定名黃河以東、太行山以西的這一處行政區劃的。那時的河東山西道,管轄北部以大同為中心的大同路(初為西京路)、中部以太原為中心的冀寧路(初置太原路)、南部以平陽(臨汾)為中心的晉寧路(初置平陽路)等三個路級行政區,轄境包括現今山西省全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地區、河北省的一小部分,範圍比現今的山西省面積要大得多。

元王朝派駐河東山西道的最高行政機關是「河東山西道宣慰司」。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王朝發布令:「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司治太原,宣慰司治大同。」從而奠定了大同作為山西行政區劃建立以後第一個行政中心的歷史地位。

雲岡石窟

治所設在大同的河東山西道宣慰司,是山西行政區的最高行政機關。宣慰司的作用,主要是「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布於下,郡縣有請則為達於省。有邊陲軍旅之事,則兼都元府。河東山西道慰司的長官(因治所設在西京大同路,志書中也作西京道宣慰使、大同宣慰使),是本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為朝廷的從二品官員。

河東山西道宣慰司設立在大同後,元朝政府對其給予了高度重視。至元二十八年(1291)五月辛亥,朝廷宣布:「增河東道宣慰使一員。」延祐五年(1318)二月乙卯,又繼續「增置河東宣慰司副使一員」不斷加強對河東山西各地的行政管理。

懸空寺

元朝後期大同的政治、軍事地位隨著軍閥割據而更加凸顯。至正十九年(1359),移兵大同的孛羅帖木兒控制了山西大部分地區,後來被元順帝封為「太尉、中書平章,位居第一」,「仍以孛羅帖木兒為太保、中書平章,兼知樞密院事,守御大同。

至正二十七年(1367),元中央又敕令「山西諸軍,命少保、中書左丞相沙藍答裡統之」,「沙藍答裡仍為中書左丞相、知樞密院,分省大同。以哈刺那海為大同分省平章,阿刺不花為參知政事。又置分省於冀寧,升冀寧總管為參政,鑄印與之,凡事必諮大同分省而後行之」。

大同長城

此時的大同,已經不光是山西的行政中心了,其軍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甚至不斷動搖或左右著元王朝的中央政權。有元一代,大同作為山西各地行政中心,始終發揮著全山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

註:在大同擔任河東山西道宣慰使的官員,(等於省長)《元史》等史志記載下來的有阿里火者、法忽魯丁、陝思丁、張思明、劉哈刺八都魯、李德輝、李處恭、哈散、刺馬乞刺、塔海、答蘭、張文謙、劉天孚、圖綿等人

大同煤

相關焦點

  • 山西的第二大城市,地位僅次於太原,但是經濟發展卻是倒數
    山西是中國歷史文物遺蹟最多的省份之一,是中國最早出現人類活動痕跡和部落文化的省份,眾所周知, 山西省內曾經發掘了很多幾千多年的歷史文物、遺蹟,對我國來說山西是研究歷史、考古的重要場所。在山西省內,省會城市太原市是該城市綜合發展水平最好的城市,山西省內太原這座城市無論在人文歷史文化發展上,還是在城市經濟發展上,還是在城市政治地位上,都是山西最好的城市, 那麼如果太原是山西最好的城市,在省內是第一大城市的話,山西的第二大城市會是哪個城市呢?
  • 山西省會太原,與第二大城市大同對比,誰在未來更勝一籌?
    如今,許多人在休閒時,都會去遠足,這是一座經濟發達的城市,也是每個人的第一選擇,許多人去遠足,感受不同的文化,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說起山西省,很多人以為它是個歷史悠久的省會城市,但是現在,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這裡有許多城市和旅遊景點,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裡旅遊。
  • 如果太原選上直轄市,那麼誰會是山西新省會?不是晉中也不是大同
    山西是中國有3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被譽為中華民族搖籃的山西大部分居住在太行山西部,因此80%以上是普遍的山區,但是這並不能滿足,也不能妨礙山西的發展,山西有很多資源,到目前為止,山西發現的礦產有130多種,其中查明儲存資源量的有70種,其中最多的是煤炭資源,他佔全國煤炭資源量的近
  • 2020年山西GDP,除了最高的省會太原,第二名居然是這裡
    從總量來看,山西省第一名是省會太原市,GDP為4029億元,遙遙領先。第二名為長治市,GDP為1652億元。從長治一直到倒數第二名的忻州均為1000多的檔次,差距不大。最後一名為陽泉市,719億元。不過,GDP總量與人口的關係很大,每個市管轄的人口數量不一,人多總量就會多,所以想要探討發展水平,還是看人均GDP指標更有參考價值。
  • 山西第二大城市,有1.7個運城大,長治和晉中也不敵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源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三千年,被稱為「華夏文明搖籃」,被稱為「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 但是,等我回來,我們談談城市的大小, 必須深入盤點中國各市的面積, 到現在為止在山西現在的11個各級行政區中, 這次,我們主要以各市的面積為基點,盤點各大城市,重點分析面積第二大的城市
  • 山西的「第二城」誕生,煤炭儲量堪比大同,有望成太原「接班人」
    山西地處華北腹地,緊挨著黃河和太行山,著名詩人柳宗元稱這裡為表裡山河,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著三千年的歷史文化,是古代文化的博物館,境內旅遊資源豐富,而且山西也是一座煤炭大省,是一座寶藏省份,內部最知名的就是太原市,它是省內的經濟政治中心,是來山西必經的一個地方,在2019年,這裡的GDP總量高達4000億,是省內最閃耀的明珠,是省內其他地方學習的榜樣。
  • 山西未來的黑馬城市,或將挑戰省會太原,誰在未來更勝一籌?
    說到山東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很多人認為太原一家是唯一的大小,其實山西潛力股城市很多,來看看山西未來的黑馬城市,挑戰省會太原,誰在未來更勝一籌?大同這個城市,古代已經很有名,一直是兵家之爭之地,但大同作為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地理位置非常優越, 古代是非常重要的城市,但到了近代,當地的煤炭資源非常豐富,成為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 但遺憾的是,去年山西經濟排行榜上大同的經濟總量為1271.8億,遠遠落後於省會,太原的經濟是大同的3倍以上。
  • 旅遊除了山西大同,更應該去看看省會太原!
    很多人知道山西的五臺山、平遙古城、大同雲岡石窟,卻不知道,省會太原也是別有一番景致。太原,山西省省會,簡稱並(bīng),別稱并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
  • 山西「第二城」誕生,有望成為省會城市接班人,不是大同和運城
    「文/旅行情報廳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人說: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陝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地處華北的腹地,曾經繁華一時,但近些年整體經濟發展的不算太好。山西省是一個煤炭大省,外地人提到山西的時候,總會認為我們到處都是煤,遍地都是煤老闆。其實不然,山西省近些年都一直都在尋求轉型的機遇,省會太原經濟最為發達,但也仍屬於二線城市,地鐵線路也正在修建,相信之後會有新的突破和發展。如今山西的「第二城」即將誕生,GDP超越大同,被很多人看好,認為它有望成為省會太原的接班人,這座城市不是大同和運城,而是極具潛力的長治。
  • 山西的省會,為什麼會是太原
    山西是一個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的地方,且山西的省會太原在歷史上曾多次被作為都城,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背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可謂是人傑地靈。但是其實不止太原一個城市曾被作為都城,那為什麼省會會是太原呢?太原與其他十一個地級市相比有什麼過人之處?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
  • 山西有望晉升三線的城市,不是大同和運城,位置毗鄰省會
    我國各大城市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中,各大城市的綜合實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境內很多城市中,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不同,由於交通狀況不同,各大城市的發展狀況也不同, 我國境內這麼多城市,人們根據城市整體實力而不同,把城市分成不同的層次,這個層次大家熟悉的是人們經常提到的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等。
  • 山西第二大城市惹爭議,三城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有關山西第二大城市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話題,各有各的理,首先太原作為山西的省會,是山西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毋庸置疑當是第一,其實最早之前大同一直被稱為山西第二大城市,但是大同近些年的發展遠沒有其他12個較大的市發展的好,所以長治、運城、晉中等市也不服氣,一直在爭奪山西的第二大城市
  • 山西九大醫院:運城、長治各入圍1家,大同2家,剩下全部在太原!
    所以在全國範圍內而言,山西的醫院發展還需努力。當然,醫院百強榜單主要也是由一些中心大城市所佔據。公開資料顯示,山西九大醫院分別是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山西省人民醫院、山西大醫院、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運城市中心醫院、太原市中心醫院、大同煤礦集團公司總醫院。山西雖然沒有國內的頂級醫院,但全省的三甲公立醫院已經超過20家,醫療體系非常完善,足以解決老百姓的日常需求。
  • 山西省中北部7大城市城區面積比較:太原、晉中、大同、呂梁等
    山西省中北部地區包括了太原、晉中、呂梁、陽泉、朔州、忻州、大同7大城市,其中以太原——晉中為中部地區的經濟、交通、教育中心。而大同市則為北部地區性中心城市,是山西省北部最大、最發達、最繁榮的城市。太原市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會,也是全省最大的城市,更是全省唯一有地鐵的城市。太原市區建在汾河河谷中的平壩上,東西兩側為山脈,南向為廣闊的平原,所以太原市城區只能向南發展,東西兩側受限,呈長方形狀。太原市區和晉中市區相距很近,兩地房屋已經融為一體,實現了同城化發展,如果把晉中市劃分為太原市的一個市轄區的話,那麼太原市潛力更加巨大。實測太原市城區面積為477平方公裡左右。
  • 你認為山西太原,山西大同,這兩個城市更有旅遊前景呢
    你認為山西太原,山西大同,這兩個城市更有旅遊前景呢,我覺得是大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證明,旅遊資源大同有世界文化遺產雲岡石窟,1961年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四處,分別為雲岡石窟,華嚴寺現存最大的佛殿和遼代彩塑和天宮樓閣,善化寺全國保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還有一處是靈丘的平型關戰役遺址這處算革命遺址
  • 山西哪座城市能率先第二個突破2000億元?省內第二大城市大同?
    山西省作為我國中部六省之一,已經漸漸落後於其它五省,省內除省會太原是二線城市外,其它的都是四五線城市,這也是山西省比較落後的原因,在2019年的GDP城市總量中,幾乎都是千億城市,那麼誰能率先突破兩萬億,成為山西經濟的帶動者,甚至是領跑者。
  • 大同的城市建成區面積僅次於省會太原,為什麼GDP總量卻倒數第四
    在山西,大同的城建規模和城建水平絕對是一流的。城建規模方面,大同僅次於省會太原,遠超山西其他9個地級市。城建水平方面,大同不亞於太原,甚至某些方面比太原還好。大同的城建沒有問題,關鍵是人口和經濟總量太低了,和省域副中心的地位不匹配。2019年,大同的gdp總量僅為1317.84億元,排名山西省倒數第四,常住人口也只有346.3萬人,人口規模偏少。
  • 僅有萬餘守軍的大同,為何比駐軍十餘萬的省會太原解放更晚
    ,閻錫山一度僅剩晉西不足20個縣的地盤,但在山西地主士紳階層眼中,閻錫山依然是正統的領導者,因此抗戰剛剛勝利,他就重新掌握了山西境內除了八路軍根據地以外的全部地盤。▲高大堅固的大同城牆閻錫山轄區內,大同竟然比太原還堅持時間長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後,閻錫山在山西的統治遭到了不斷的削弱
  • 假設山西遷移省會城市!哪座城市最有可能,這座城市能擔當大任!
    山西作為一個內陸省,這裡的經濟可以說並不是非常的發達,但是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臺山等眾多的旅遊景點。當然受到,山西就要說到它的省會太原,作為山西省的省會太原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但是在經濟發展的今天,如果山西進行省會遷移,那麼除了省會太原之外,哪座城市的呼聲是最高的呢?
  • 山西「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太原,晉中落選,不是長治和運城
    大家都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各大城市都是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之中,城市的綜合實力也都是有著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了,國內眾多的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之中,會漸漸的有差距顯示出來的,在發展的過程之中各大城市都是相互競爭的,有競爭就會有差距,因為每一座城市它的發展潛力是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