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千件檔案資料首次展出 揭秘南京長江大橋前世今生
新華社南京12月26日電(記者蔣芳)26日,由江蘇省檔案館、武漢中鐵大橋局等多家單位共同舉辦的「國家記憶·南京長江大橋檔案文獻展」在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開展,共展出近千張老照片、史料文獻,多為首次公開。 「早在近百年前,人們就夢想在長江上飛架起一座大橋了。」
-
南堡公園展出千件關於長江大橋老物件
南堡公園展出千件關於長江大橋老物件 來源:龍虎網|2014-08-17 15:50:31 摘要:今日,在南京長江大橋南堡公園展出千件關於長江大橋老物件,各種生活用品上,以無處不在的方式,宣傳著中國人的自豪感
-
老水手近20年收藏南京長江大橋藏品達近千件
從郵票到糧票,從搪瓷盆到茶缸,從大橋建設者的安全帽到大橋的驗收交接手稿,囊括近百種類……在收藏界,王世清絕對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大橋控」。今年年底,南京長江大橋恢復通車後,他的近千件大橋藏品,將在位於橋頭堡內的「南京長江大橋紀念館」與市民、遊客見面。
-
塵封50年的南京長江大橋檔案即將掀開神秘面紗
江蘇省檔案局與相關單位舉行南京長江大橋檔案開發利用工作推進會江蘇省檔案館和武漢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分別珍藏著南京長江大橋籌建、設計、施工及使用等檔案。當年建設大橋工程屬於高度機密,一直到現在,很多資料都未曾公布。此次雙方達成共識,共同建立南京長江大橋檔案全文資料庫,使南京長江大橋檔案第一次實現了全面整合,解決南京長江大橋檔案存放多處、查找不便的問題。
-
《周恩來與南京長江大橋》圖片展開展
記者8月19日從周恩來紀念館了解到,《周恩來與南京長江大橋圖片展》在該館西花苑碑園展廳正式開展。本次展覽由江蘇省檔案館、中鐵大橋局、南京市檔案館、周恩來紀念地管理局、周恩來紀念館、南京市博物總館主辦,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承辦,分為「千年架橋夢」「九載架飛虹」「精神永流傳」「大江豐碑」四個部分,通過精彩豐富的檔案史料,全景再現了南京長江大橋的「前世今生」。
-
南京長江大橋建設檔案入選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順利拿到申遺...
南京長江大橋建成以來,護送了無數的人和貨物。但是,支撐大橋的功臣——橋墩卻躲在水裡,很少有人知道它們的長相。昨天上午,南京長江大橋正橋總布置圖首次公開亮相,橋墩終於「浮出水面」,它們長相奇特,酷似一個個啤酒瓶。現代快報記者獲悉,這份圖紙和其他的南京長江大橋建設檔案一起,成功入選了第四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
檔案中的南京長江大橋
為實現長江兩岸鐵路公路的直接通達,1956年,國務院批准鐵道部對南京長江大橋進行勘測設計,從而拉開了建設南京長江大橋偉大工程的序幕。1958年,「南京長江大橋建設委員會」正式成立。1960年1月18日,南京長江大橋正式開工建設。1968年9月,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建成通車,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建成通車。中國人民夢寐以求南北通達的夙願終成現實。
-
南京長江大橋榮獲國際大獎
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南京長江大橋的歷史吧南京長江大橋的「前世」20世紀50年代,在江面寬闊、水流湍急的長江下遊還沒有一座大橋,無論是汽車還是火車,過江只能靠輪渡,給新中國建設和人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1956年,武漢長江大橋還在建設之中,國家又作出了在南京建設長江大橋、貫通京滬鐵路線的決定。鐵道部著手進行橋址選擇和地質勘探、測量等工作。武漢大橋的設計施工是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進行的,而南京大橋的設計工作則全部由中國完成。南京長江大橋設計方案(資料圖)當時中國正面臨三年困難時期,工程開工不久便面臨著被迫停工的局面。
-
「周恩來與南京長江大橋圖片展」在周恩來紀念館開展
上世紀60年代,數以萬計的建設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由無開始,從零跨越,歷經9年,在天塹上架起飛虹,建成了令世人矚目的南京長江大橋。,全面再現了南京長江大橋的「前世今生」。南京長江大橋設計圖紙放在會場上供與會人員審看,獲得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的肯定。南京長江大橋的橋頭堡方案是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審定的,武漢長江大橋的橋頭堡造型是中國古典樓閣式,周恩來總理曾指示南京長江大橋的橋頭堡造型要比武漢大橋橋頭堡雄偉一些,要體現出三面紅旗,紅旗的用料要選好,顏色要鮮豔,做到永不退色。
-
南京長江大橋維修設計專家:大橋修繕將確保文物原真性
【解說】2016年10月28日,南京長江大橋迎來48年後的首次全面封閉修繕,這一舉世矚目的建築維修方案也備受民眾和媒體的關注,10月28日,負責此次大橋維修方案的設計專家向媒體透露了南京長江大橋維修方案和細節,講述了大橋前世今生的「故事」。
-
這些藏品滿載南京長江大橋的記憶,來到「大橋」之城武漢展出
展覽現場,以南京長江大橋為背景的宣傳畫6月20日,《大橋記憶——南京長江大橋主題藝術作品及史料巡展》,在南京展出後,全國巡展的第一站,選擇的是武漢。歷史實物、藝術作品,帶人們體會兩個城市市民特殊的「大橋」情結。
-
南京長江大橋怎麼修?看這裡!
一晃8個多月過去,南京長江大橋維修進展如何?作為相對年輕的不可移動文物,南京長江大橋又是如何修繕的?7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文廣新局了解到,儘管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到現在不足50年,但由於是第一次大動手術,各項工作都考究。橋頭堡的水刷石、大橋上的欄杆和浮雕……這些公眾再熟悉不過的構件,都要先在「實驗室」裡多番試驗,找出最接近的原材料原工藝才行。
-
南京長江大橋紀念館於2月2日正式對外開放
2月2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南報網訊(記者 成雅 實習生 邢寶文) 今天(2月2日)坐落於南京市鼓樓區南橋堡公園的南京長江大橋紀念館正式對公眾開放,這也是南京市首座以展示大橋歷史背景及文物資料而專門修建的紀念館。
-
《長江歷史圖譜》在寧首發 一函五冊盡覽長江「前世今生」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 長江,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爭相詠誦的對象,也為其中下遊的百姓塑造了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滾滾長江水,孕育了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明。11月24日,由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聯合出版的《長江歷史圖譜》在寧首發,一函五冊,帶讀者盡覽長江漲落榮枯的「前世今生」。
-
揭秘南昌八一大橋的前世今生
來源:江西檔案編輯:萬洋 實習生:陳婷 洪紫凝編審:李薇 監製:胡武龍南昌有一條歷史悠久的大橋——八一大橋出城的時候抬起頭仰望這座承載著風霜的大橋,不禁思考:繁華忙碌的八一大橋你見過不少,但是你知道這座橋的前世今生嗎?
-
北京市檔案館新館數千件檔案揭秘北京百年往事
同時,《檔案見證北京》《新中國的記憶——市管企業檔案聯展》《古都新生人民勝利——紀念北平和平解放70周年》《北京市檔案館發展歷程展》4個展覽亮相,通過數千件檔案資料和圖片,揭秘北京往事。不同年代的《北京日報》和《北京晚報》也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出現在展廳裡。
-
南京長江大橋紀念館昨正式開放
2月2日,坐落於南橋堡公園的南京長江大橋紀念館正式對公眾開放,這也是南京市首座以展示大橋歷史背景及文物資料而專門修建的紀念館。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至今已有50年,在農曆豬年到來之際,由南京長江大橋原南橋頭堡改造而成的大橋紀念館經過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橋工段3年多的籌備,正式與公眾見面。據悉,紀念館的場館設計等工作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充分調動了社會各方資源,而以「南京長江大橋記憶計劃」為初衷的設計理念則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好評。
-
它帶你穿越到長江大橋建橋現場
在港珠澳大橋上賽車,在5D影院裡一探橋梁的前世今生,將武漢長江大橋「打包」帶走…這些都將變為現實!12月18日,國內首家綜合性橋梁博物館在漢開館,武漢長江大橋建設時期的有關手稿等近千件與橋梁相關的珍貴藏品與大眾見面,更有現代化互動設備和精品文創立體展現橋梁文化。
-
中外文物「合璧」講述博物館發展的前世今生
屆時,來自法國、義大利、德國等國知名博物館的珍貴藏品,將與中國博物館發展史上的經典文物和藝術作品同臺展出,帶領市民縱覽博物館發展的前世今生。昨天,記者拿到了此次參展的展品清單,為讀者提前揭秘首次合璧展出的中外重磅展品。
-
南京長江大橋橋史館志願者進社區講「大橋故事」
揚子晚報網12月5日訊(通訊員 楊凝 記者 梅建明)「萬裡長江千年夢,橋是凝固的歷史,它記錄了民族的精神。為了打破長江的阻隔,在南京長江段架設一座跨江大橋,便成了我們日夜思念的夢,直到1956年鐵道部開始著手南京長江大橋橋址的選擇……」圖為志願者為居民講述大橋故事圖為志願者服務社區12月4日下午,在南京江北新區大華社區紅色驛站內,中鐵大橋局四公司南京長江大橋橋史館志願服務隊員正在講述大橋建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