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開車自由穿越臺灣海峽
4日,在平潭·臺灣商品免稅市場1號免稅樓,臺商、三優商行負責人潘蓮琴正忙著向遊客介紹商品。說起剛剛過去的一年,最讓她興奮的是,「臺車入閩」由夢想變成現實。
潘蓮琴說她是「新平潭人」,已在平潭生活近2年。「我經常騎著電動車從城關到免稅市場上班,冬天風大,如果開車就方便多了。」潘蓮琴說,她臺灣家裡有2部汽車,等「臺車入閩」各方面政策、配套更加成熟後,她準備把家裡的車輛開到平潭來。
在潘蓮琴看來,隨著海上客滾輪直航的開通,閩臺人員、貨物、車輛往來常態化,日漸成型的「兩岸一日生活圈」必將吸引更多臺胞前來創業安居。
「『臺車入閩』對於臺胞來說更是一個大喜訊,在福建創業、工作的臺胞就可以把車開到大陸來,節約了再次購車的成本。」潘蓮琴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都在大陸創業,這兩年春節都在平潭過,「如果有車輛,我們春節就可以自駕遊了,相信不遠的將來我可以開著自己的車在福建行駛。」
「臺車入閩」大大方便臺胞的工作生活。對於臺胞蕭鍠標來說,他更期待的是,車輛過來後,他經營的臺灣小吃店採購、送貨更加方便。蕭鍠標在平潭經營兩家臺灣特色小吃,有時候採購的物品多,就得去僱車,成本高。「一家人都到平潭來創業,臺灣的車輛閒置著,如果能把車輛開過來,將降低我們的創業成本。」蕭鍠標說。
願景變成現實,得益於各部門的不斷努力。平潭綜合實驗區成立以來,積極推動兩岸直通車項目,公安部、海關總署、國家檢驗檢疫局、國臺辦等國家部委不斷出臺政策,支持「臺車入閩」;臺灣各部門也積極支持「臺車入閩」,全力促成「臺車入閩」成行。
隨著條件不斷成熟,平潭先行先試,探索「臺車入閩」新路徑。平潭先以「個案嘗試+專案推進」的形式,試點推動臺灣媽祖進香團車輛入閩、臺灣貨運車輛入閩行駛等活動。在此基礎上,又梳理總結經驗,按照「通關時間最短、物流費用最省」的目標,進一步梳理簡化通關流程,形成了「提前備案+快速查驗」的一整套便捷放行模式,使「臺車入閩」工作進入了常態運營。
去年4月16日,兩輛臺灣貨車搭乘「麗娜輪」進入平潭,標誌著平潭「臺車入閩」正式啟動。去年5月19日,7輛臺灣轎車搭乘「麗娜輪」開進平潭,標誌著「臺車入閩」實現常態化運行。
多年的期盼終於變成現實。「『臺車入閩』是兩岸往來又一大突破。臺胞開著車直接上客滾輪,有著成本低、無縫對接等優勢,這一塊市場很大。」福建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斌說,「海峽號」、「麗娜輪」可以承載200多輛汽車,隨著「臺車入閩」的推進,平潭真正成為兩岸往來的重要通道。
「臺車入閩」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原來只載遊客和貨物,發揮不了客滾輪優勢,車輛可以直接上船,這才是客滾輪的最大優勢。」董斌說,海峽高速客滾航運有限公司正在籌劃臺胞「自駕遊」和「自駕遊+落地遊」等模式,讓臺胞享受更多開放福利。
平潭海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詩儀一直關注「臺車入閩」。「我們經常跟臺灣旅遊界探討新的合作項目,『臺車入閩』是重要一塊。因為它提供新的出行可能,將吸引很多臺灣居民體驗自駕遊,以輕鬆旅遊的方式了解大陸,為未來兩岸旅遊業帶來發展空間。」馮詩儀說。
「『臺車入閩』是《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確定的重點推進項目,也是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重點試驗項目,對於促進兩岸經貿與人員往來、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和國際旅遊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平潭綜合實驗區相關負責人說,平潭將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優化通關環境,讓在閩投資、工作、生活、旅遊的臺胞可以駕駛自有車輛,通過平潭口岸自由方便通行兩岸,未來還將推動兩岸駕駛證互認、準駕區域拓展等制度創新。(記者 王鳳山 劉深魁)■本版圖片均為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