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吃相真難看:臺北故宮文物屬於2300萬島民!

2020-12-07 騰訊網

島內「臺獨人士」正持續推動臺灣地區在各個領域實現「去中國化」,如今更是將黑手伸向臺北故宮,這些人處心積慮要推動臺灣「獨立」,在文化領域也採取了越來越多的危險行動。

9月6日,國民黨全代會6日落幕,在會中有國民黨黨代表對凍結黨產表達不滿,認為應該把臺北故宮的寶物要回來,稱只要抗爭,故宮的門票就可以歸國民黨所有。而在7日蘇貞昌也表示臺灣的東西屬於2300萬人。這一言論再度引發熱議,「綠綠」們滿腦子都是「仇中、去中和反中」,說出來的話不免荒唐。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此次在會上提出不滿的是國民黨代表陳麗旭,她呼籲國民黨「收回」自己的東西。要把臺北故宮博物館中的保護要回來,通過抗爭,未來臺北故宮的門票收入就都屬於國民黨了。

對此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黨代表發言的聲音很多,面對不同的意見,最終的決定會多方聽取意見,在有共識的部分達成一致形成國民黨決議。不過他還解釋就6日黨代表陳麗旭的發言,他認為這隻代表個人的意見。

不過很快添油加醋的人就來了,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回應,臺灣的東西屬於2300萬人,而不是哪個黨的。這一說法本意是減輕民進黨的壓力,但這番言論很快遭到了愛國人士的抨擊,明明是從大陸來的文物,蘇貞昌這是要代表臺灣地區人民做決定了?很快網友們一擁而上對蘇貞昌進行抨擊。

有網友不滿「綠綠」們對臺北故宮文物的歸宿說三道四,有網友抨擊蘇貞昌:你們這種甘於日本殖民文化的人,最沒資格對臺北故宮問題說話,天天喊著「去中國化」,現在連故宮的寶物都盯上了,吃相難看不說,難道還準備否認這些東西來自大陸的事實嗎?

另臺灣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也表示,臺灣故宮中展示的都是中國歷史文物,「臺灣化」的做法不切實際。一些「臺獨」人士不斷切割兩岸關係,在文化上採取的舉動也讓人警醒。國臺辦曾指出,兩岸故宮所珍藏的中華民族瑰寶,是中華優秀文化的象徵,需要我們兩岸同胞共同去保護和傳承。

相關焦點

  • 蘇貞昌揚言臺北故宮文物屬於「2300萬人」 島內民眾發出靈魂質問
    蘇貞昌7日上午回應聲稱,臺灣的東西是屬於「2300萬人」。對此,島內網友痛斥:「滿腦子『反中』『去中』的『綠綠』們是全天下最沒有資格對臺北故宮文物說三道四的人!」此外,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7日上午回應聲稱,臺灣的東西是屬於「2300萬人」,不是屬於哪一個黨的,揚言「國民黨的代表在大會裡講的話,我們不予置評,但是臺灣人自有評斷」。「滿腦子『反中』『去中』的『綠綠』們是全天下最沒有資格對臺北故宮文物說三道四的人!」
  • 蘇貞昌「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文物,臺民眾怒斥:你沒資格
    對此,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駁斥稱,臺北故宮裡面的文物屬於2300萬人。而蘇貞昌的這番言論也引起島內民眾的不滿,有網友表示,一直努力「去中、反中」的『綠綠』們,最沒資格對故宮裡面的文物說三道四。蘇貞昌「黑手」伸向臺北故宮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稱,國民黨代表陳麗旭在9月6日舉行的國民黨全代會中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館裡面的文物都是國民黨帶回來的,國民黨應該採取行動,把這些文物、門票收入要回來。
  • 中國臺北故宮裡的文物屬於全體中國人
    作者:卜忠民中國臺北故宮裡的文物,幾乎都是蔣介石敗退到臺灣之時,從大陸帶過去的。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因此,所有文物也必須是全體中國人繼承下來的共同財產。臺灣故宮民進黨的蘇貞昌7日聲稱:「臺灣的東西是屬於2300萬人」,這完全是一種想把臺灣與中國進行切割的謬論。
  • 綠營名嘴要把故宮文物歸還大陸?張彬:民進黨對付國民黨的手段
    作者:年負前段時間,在國民黨「全代會」上,有代表提議,未來能不能把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門票交給國民黨,作為國民黨的收入。第一個反駁這個說法的就是綠營,綠營名嘴表示,不如把國民黨和文物一起打包歸還給大陸。對於此類說法,蘇貞昌回應稱,這些文物屬於臺灣2300萬民眾,所以國民黨不要想圖謀門票錢。但是這個說法引起了許多民眾的不滿,一心「去中國化」的民進黨,恐怕是最沒有資格對臺北文物歸屬指手畫腳的人。歸還大陸?
  • 為了臺北故宮門票的收入,藍綠營又吵起來了
    面對國民黨財政情況捉襟見肘,有黨代表提出臺北故宮門票收入應歸國民黨,結果引發藍綠論戰。黨主席江啟臣對此回應稱,這屬於黨代表的個人意見,「面對黨內不同意見,一定要多聽取」。綠營則展開圍攻,「不當黨產委員會」臉書粉專7日發文稱,「國寶是全體國民的,不會是一個黨的,也不能當作一個黨的專屬財產」。文章批評國民黨此前憑藉執政優勢,積累了龐大的政黨財產。「行政院長」蘇貞昌7日稱,「臺灣的東西是屬於2300萬人的,不是屬於哪一個黨的」。
  • 疑為蘇貞昌造勢 "藍委"批臺北故宮別成"馬屁院"
    疑為蘇貞昌造勢 "藍委"批臺北故宮別成"馬屁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2日 23:43 來源: 來源:人民網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痛批,臺北故宮南部分院早在前年十一月就由當時的「行政院長」謝長廷舉辦動工典禮,但本月26日又要辦一場動工典禮讓蘇貞昌參加,這根本是「雪山隧道曾舉辦八次通車典禮」的翻版,意為蘇貞昌參選「總統」造勢。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曼麗澄清說,26日的活動並非南院動工典禮。
  • 民進黨要強迫臺北故宮降級,文物還大陸行不行?
    臺北故宮有70萬件文物,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總共有2972箱之多。這些文物是5000年中華文明縮影。1933年國立故宮北平博物館成立時,它就隸屬於行政院管轄,受立法院、檢察院監督。
  • 拿著大陸的文物,卻對臺北故宮「下手」
    據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目前開始籌備將臺北故宮降級,原屬於「行政機構」的臺北故宮可能會在不久後降級成為「文化部」的下屬單位,還可能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者「亞洲博物館」。「故宮」,這一名稱還要從1948年說起,當時臺北故宮裡絕大多數文物都是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每一件文物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的文化精華。
  • 港媒刊文「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 臺北故宮回應
    ,因為很多人都以為,北京故宮最好的文物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已被打包南遷,後來運了不少到臺灣,留因此留在北京故宮的是屬於較低檔次的,又何來好東西太多?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建成的,一建成就大辦展覽、廣作宣傳,而恰好那段時間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沒有得到全面清理,因此也無法對外開放。這一對比之下,臺北故宮的文物就「搶眼球」得多,再加上刻意的宣傳,便造成外界有了「故宮精品盡在臺北」的錯覺。 不過,李秀恆也聲明,在單院長的眼中,臺北故宮確實有一些上等文物,例如宋元書畫、五大官窯、琺瑯彩瓷器等,還有幾件青銅器。
  • 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愛好者的天堂
    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臺北士林區,外觀為中國傳統宮殿建築。博物院集中華文物之大成,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臺北故宮博物院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
  • 傳「行政院」人事異動 吳密察接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
    華夏經緯網2月13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日前傳出將文物外借的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傳出人事異動,據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最近完成「內閣」人事新一波布局,據悉,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將由文史館館長吳密察出任;海洋委員會主委將由現任代理主委兼「海巡署長」李仲威升任;「海巡署長」則由「國安局」副局長陳國恩轉任。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新任故宮院長給我們做過報告,說故宮新任領導一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點文物,花了一年時間,清點出186萬件。他任內做了幾件大事:一是改造椅子、廁所等基建設施方便遊客;二是大量庫存文物重見天日,並擴大開放面積;三是禁止機動車進故宮城牆內,外國領導人也不例外;四是用VR技術打造數字故宮,向遊客展示未開放區域。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
  • 故宮文物南遷又火了,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誰的文物更具價值?
    此前大多數人了解故宮文物南遷的事都是十分表面化的,大多知道這件事是因為知道有臺北故宮的存在。甚至有一部分人認為,故宮文物南遷時運走了故宮大部分的文物,而後又全部運往臺灣了,這肯定是不符合史實物的。還有人認為運過去臺灣的都是最好的東西,以至於有人認為臺北故宮文物的價值比北京故宮文物的值錢。
  • 傳臺北故宮博物院將被降級,國民黨批民進黨當局「意識形態考量」
    針對外傳原本隸屬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降級,改隸屬於臺「文化部」,中國國民黨今日痛批,民進黨基於政治因素或意識形態考量,縮減故宮的層級與員額,相信島內民眾絕對無法接受,該黨將全力捍衛,臺北故宮不應被降級與縮編。
  • 《花兒樂隊》重組,大張偉被「拋棄」,忘恩負義的吃相真難看
    其實這件事兒還真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楚的事兒。當時大張偉每天忙得都顧不上睡覺,而其餘三位成員,要麼相當老闆,要麼喜歡研究佛學,一直到最後排練的時候,人都來不齊。大張偉空有一身本領卻無處施展,而其餘幾位成員覺得大張偉太搶鏡,自己沒有存在感,所以幾個人簡單的商榷之後就解散了。老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大張偉這個音樂鬼才在離開《花兒樂隊》後,發展相當不錯。
  • 逼臺軍校改教材、改名臺北故宮、蔡當局這波操作太不「走心」
    1、蔡當局連臺北故宮都要改名嗎 11月26日,有臺媒透露,臺北故宮擬改隸屬於「文化部」。 而臺北故宮博物院若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將從「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是否有矮化問題?此外,一旦改制,名稱是否又會因「去中國化」就此改變?
  • 逼臺軍校改教材、改名臺北故宮、稱疫苗到手,蔡當局舉動令人費解
    1、蔡當局連臺北故宮都要改名嗎11月26日,有臺媒透露,臺北故宮擬改隸屬於「文化部」。而臺北故宮博物院若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將從「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是否有矮化問題?此外,一旦改制,名稱是否又會因「去中國化」就此改變?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海外網11月30日電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傳臺北故宮博物院將被降級,國民黨痛批民進黨當局「意識形態考量」
    針對外傳原本隸屬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降級,改隸屬於臺「文化部」,中國國民黨今日痛批,民進黨基於政治因素或意識形態考量,縮減故宮的層級與員額,相信島內民眾絕對無法接受,該黨將全力捍衛,臺北故宮不應被降級與縮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