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鄭州2月8日電 (記者 門傑丹)因為仰慕詩聖,杜甫故裡66歲退休教師徐殿庭歷時10個月,將杜甫一生所作的1451首詩歌、28篇散文,以及王安石等大家的評論等,近20萬字悉數抄進《杜甫全集》,並自費將其出版,以此紀念詩聖杜甫誕辰1300周年。
2月8日,記者見到徐殿庭老人時,他正端坐在家中書桌前用楷書抄寫唐詩,一筆一划,一絲不苟,神情專注、安詳。在客廳一面牆壁上,掛著一打手抄的長條幅草稿。記者的來訪打斷了老人的寫作,他起身拿出《杜甫全集》手抄本和印刷版,打開了話匣子。
今年66歲的徐殿庭,曾經在詩聖杜甫故裡河南鞏義擔任語文教師,在教育戰線工作34年。他從小酷愛書法,練習小楷近50年。作為杜甫故鄉的教育工作者,徐殿庭從小就對杜甫充滿崇拜和敬仰,對杜詩更是情有獨鍾。多年來,他一直有一個心願——用小楷抄寫一部《杜甫全集》,以表達自己對杜甫的崇敬,同時激勵更多的後人去感悟和緬懷。
2011年,他閉門不出,開始一筆一畫、一絲不苟的伏案抄寫《杜甫全集》,歷時10個月終於完成,最近交付出版。記者看到,該書以古書形式裝訂,圖文並茂,浩浩巨帖,首尾一規,點畫嚴謹,毫無懈怠。
「一般都是半夜起來寫,一是心靜,再一個是周圍環境也沒有什麼幹擾,這時候可以說是屏息凝思,全神貫注。」徐殿庭說起自己喜愛的書法,頗為激動。他說,手抄這些詩集,除了弘揚杜詩,在抄寫的過程中,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一些杜甫詩的精髓。長時間的書寫讓他感受頗深,有一天凌晨他還即興寫了一首八言詩,表達感慨。
採訪中記者看到,《杜甫全集》只是徐殿庭抄寫的眾多作品中的一部,在他家中書房裡還擺放了很多其它作品,如《金剛經》、《道德經》、《孫子兵法》、《論語》、《離騷》、《三國演義》等,其中有書籍、條幅、長卷等不同的表現形式,至少在150萬字以上。老人告訴記者,他還打算用幾年時間,把四大名著裡其餘三部也抄寫一遍。
「寫上癮了,現在不是坐不下來的問題,而是每天不寫都覺得少點啥。」徐殿庭笑笑說,由於最近幾年書寫密集,頸椎、手腕等都出現不適,家人也勸他別寫了或少寫點,但他說停不下來了,身不由已。雖然有些作品送了親朋好友,有些作品只是寫好收藏在家裡,但他說不管歸宿如何,自己享受的是抄寫的過程,這個過程讓他心情愉悅。
徐殿庭向記者坦言:「人生太短暫了,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看能留些什麼,想留點東西,至於抄寫這條路能走多遠,我想只要一息尚存,還是要堅持下去的。」也許,這正如他在寫作感悟中所說:「寄身翰墨終不悔,清淨無求天地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