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民小吃,你首先想起來的是那幾家店鋪呢?隨著近些年網絡的發展,網紅一詞成為了人們經常討論的話題,不管是服裝行業還是食品領域又或者是化妝品,每個行業領域都有網紅產品。
在餐飲界的網紅餐飲也有不少,但是最經典的應當還是桃園眷村,它是第一個把早點店開在LV店鋪旁邊的,設計上採用極簡的裝修風格,凸顯出眷村文化的懷舊感。
曾經的桃園眷村,在早點行業掀起了一股熱潮,每天去排隊的人絡繹不絕,多的時候要排隊兩個小時。
但是這個曾經被稱為「早餐界的愛馬仕」的早餐店,過去門庭若市,如今卻人走茶涼,處在關店的衰敗中。
桃園眷村成立之初就大張旗鼓的開在了主流購物中心旁邊,像上海的新天地、南豐城,成都的遠洋太古裡,杭州的國大城市廣場。
不僅選址新穎,和傳統的街邊早點不同,在營銷上更是別具一格,大肆推崇情懷營銷戰略,迅速風靡到都市潮人吃貨圈。
從輝煌到沒落,也不過短短3年的時間,在大眾點評網上,桃園眷村的環境受到了一致好評,也曾一度成為人們拍照打卡的網紅店鋪,但是對於價格,卻遭到了諸多不滿。
產品和服務方面則是褒貶不一,有人說它選擇在了高檔商圈,不管是店面租金、還是服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價格高也是必然的。
千百年以來,以豆漿油條為主的早餐早已經在人們心裡留下了平民的印記,但是,看一下桃園眷村的單品價格,吃一頓早飯要花幾十元,可能還會吃不飽。
誠然現在的消費正處於不斷升級的階段,人們的追求越來越高,希望有好的就餐環境和品質,但是像豆漿油條這樣的大眾產品,如此高的價格,消費勢必出現乏力感。
桃園眷村的成功,對餐飲界造成了巨大的震撼,沒有人能想到豆漿、油條這樣的國民早點食品,有朝一日改頭換面登上商業中心。
借鑑桃園眷村的成功,許多的「國民小吃」也都紛紛效仿,打造品牌成了餐飲業的焦點。
網紅一詞在不少人眼裡也慢慢成了貶義詞,因為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網紅的火爆和存貨時間形成鮮明的對比。
市場上,網紅餐廳前赴後繼的進入,又悄無聲息的離開。不少的品牌成為網紅,不過是想藉助網際網路和社交媒體的傳播速度,但是紅的快卻不一定能紅的久。
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長盛不衰,靠的還是品牌過硬的產品力以及持續的創新力。
但是,縱觀現在的網紅餐飲,盲目的追求連鎖化和規模化,忘記了產本本身的價值。
產品能力是第一位的,營銷是第二位的,如果本末倒置,最後不僅是忽悠了消費者也將自己推入深淵。
如今,桃園眷村接連關閉了上海的4家門店,不管是何種原因,都屬於調整,也從側面反映出作為「國民小吃」的先行者,仍在不斷的努力。
你認為桃園眷村會做出什麼樣的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