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本期導讀:

秋冬多地疫情反撲,年初剛挺過來,年底又掛了。

漆點預判:明年春節消費大概率是起不來了。

2021的開局,你準備好了麼?

從疫情爆發到現在,中國大概有十幾次散發疫情反彈,餐飲人如今最害怕的是疫情再次捲土重來,一朝回到「解放」前。

秋冬季節是疫情高發期,近期上海、成都、黑龍江等地出現小規模疫情爆發,這讓原本剛緩過一口氣勉強存活的餐企,又雪上加霜一回。

今年,餐飲老闆每天都處在冬天裡,而且這次的冬天異常的寒冷。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開始至4月15日,我國共新增餐飲類相關企業35.9萬家,吊銷&註銷相關企業3.2萬家。去年同期,全國餐飲企業一共新增了50.5萬家,吊銷或註銷了19.5萬家。

雖說每年餐廳關店和倒閉,本就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但是在今年上半年,疫情為原本正常的「新陳代謝」按下了加速鍵。

這些選擇關店的品牌,有的是老字號餐飲,有的是深耕餐飲多年的連鎖品牌,有的曾是風頭強勁的餐飲品牌,還有的曾是紅極一時網紅餐飲。

他們或是悄然關店,或是斷臂求生,再或是苟延殘喘的活著。

今年能活下來的餐企,實屬不易,但那些倒閉的餐廳,也不能將矛頭直指疫情,它們的倒下其實早有伏筆,疫情只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01

2020,餐企關店數量龐大

距離2020年結束僅剩十幾天,很多餐飲門店經營腳步停止在今年。

今年餐飲企業選擇關店,不外乎是這三種情況:

一是倒在疫情被迫停業的當下;

二是好不容易撐過疫情,卻無力支撐後續經營最終選擇關店;

三是選擇關店斷臂求生,以求回血續命。

感慨之餘,筆者依據公開數據整理出今年倒下的一批餐飲門店,為各位來盤點盤點今年這些餐飲品牌關閉的情況,並看看倒下背後潛在的死因。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今年餐飲品牌關店情況

數據整理:漆點餐研社

這份名單上有些是苦心經營20多年的老店,有些是網紅店或是米其林餐廳,還有些是知名連鎖品牌,而這些只是關店餐飲品牌中的冰山一角,背後還有很多默默停止營業的餐飲門店。

誰曾想到當初挽起袖子幹餐飲,最終換來卻是「旺鋪招租」的嘆息。

與此同時,一些百貨、商業綜合體因經營不善,也在今年宣布結束營業。昔日曾是城市的熱鬧之地,如今變成爛尾樓,輝煌不再。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商業體停業、空置率情況

數據整理:漆點餐研社

不少人將品牌、商業體倒下的原因歸結於疫情突發,難道真的是因為疫情麼?

其實不然,正常的餐飲行業淘汰率已經超過七成,接近八成。也就是說,餐飲創業裡真正能在競爭激烈的行業裡生存下來只有20%左右,而接近80%都會在一年之內敗退,而這些餐廳都是自然死亡。

所以說這些餐飲品牌並非完全因為疫情的緣故,只是疫情加速了餐飲門店的轟然倒下。

02

老牌烘焙:創新乏力,關店大撤退

最近筆者路過上海多個地鐵站,發現多家宜芝多已經關門停業,透過櫥窗往裡看,原本售賣的麵包都已不見,門店也被打掃的異常乾淨,好似關店最後的儀式感。

其實宜芝多關店的討論已經維持數月,據媒體報導,從7月份開始,宜芝多被曝關店數量多達70多家,開設在地鐵站等人流密集場所的門店早就消失了一半。

圖片來源:網絡

除上海城市外,從2019年開始,宜芝多在無錫、蘇州等地門店早就接連關店。目前據大眾點評顯示,無錫、蘇州門店已全數關閉。

宜芝多針對關店情況給出的官方回答是:地鐵店合同到期。但真實原因或是在於疫情,導致收入銳減造成的資金鍊緊張。

就連宜芝多創始人、總經理蔡秉融都說:疫情對宜芝多營收打擊慘重,尤其是疫情最為嚴重的2至4月,地鐵人流量慘澹,基本沒有營收。5月逐步復工以來,地鐵人流已恢復到原先的七成,但消費力仍因「人們都戴口罩,匆匆忙忙過門不入」而不振。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烘焙品牌關店情況

數據整理:漆點餐研社

除了宜芝多外,上海老牌麵包房馬哥孛羅麵包房也在8月16日宣布關掉上海的最後一家門店,誰又能想到,它的門店曾經在上海街頭遍地開花。

圖片來源:上海攻略

與此同時,克莉絲汀、可頌坊等老牌麵包店也在加速關店,克莉絲汀高峰時期有將近千店,如今只剩下將近400家門店。此外,上海老字號的新僑麵包房在上海的門店數也已所剩無幾。

2004年上海西藏路的克莉絲汀門前排起了長隊

圖片來源: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傳統烘焙品牌頻頻關店真是因為疫情麼?

事實上,傳統麵包店的關店潮從2014年就開始,除了不斷上漲的經營成本外,流量也在被加速分食。

星巴克、瑞幸、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飲、咖啡品牌大力布局烘焙業務,包括便利店烘焙食品的發展趨勢,都在一步步奪去傳統麵包房的生意。

除此之外,創新乏力也是這些老牌烘焙品牌的致命傷,類似網際網路思維的幸福西餅,現烤新式烘焙品牌的崛起,讓這些採用預包裝的老牌麵包房與當下的消費需求脫軌。

傳統老牌麵包房品牌的節節敗退,新式烘焙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

曾被業內稱為「烘焙O2O第一股」的知名網紅蛋糕品牌貝思客門店全部關閉,這個曾花2000多萬請唐嫣代言的烘焙品牌,如今被曝跑路,創始人被列為失信執行人。

圖片來源:網絡

曾經烘焙界的「初代網紅」的原麥山丘,近期也被曝關店,關閉門店多數在北京。其實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品牌在南京、武漢等多地就已經在陸續關店。

今年因疫情更是加快原麥山丘的門店收縮速度,如今品牌高管變動,主廚離職,昔日風光早已不再。

03

老字號餐飲:模式固化,陸續關店

猝不及防,2月份以來,多家老字號餐廳在不同程度地關停門店。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老字號餐飲品牌關店情況

數據整理:漆點餐研社

60歲的許留山由於欠租遭債主逼清盤,香港地區個別門店停業關店。事實上,拖欠租金只是許留山經營困境的冰山一角,這並不是第一次大規模關店。

據投資界報導,在企查查上搜索「許留山餐飲」,發現共有註冊200多家企業,但近150家都處於註銷狀態。

許留山縱橫甜品界多年,疫情之下明顯是心裡有力而力不足。

翠華香港旗艦店已關閉

圖片來源:香港001

44歲的翠華餐廳香港中環威靈頓街的旗艦店關閉,股票市值直接蒸發77億港元。

在競爭激烈的餐飲行業裡,人們可選擇的餐廳太多,再加上香港文化熱情褪去,翠華逐漸失去優勢。

雖說翠華為自救做了一系列變革,比如更換掌舵人,開設新品牌,但效果甚微。

圖片來源:半島便利店

珍寶海鮮舫、美心、美而廉均是港式餐飲老品牌,關店原因多是因香港局勢變動,再就是餐飲競爭環境的變化,但老牌模式固化不變,根本不適應消費趨勢,只好退出市場。

15歲的漁民新村曾是廣州「餐飲航母」東江集團旗下的三大主力品牌之一,主打高端海鮮生意。隨著公款吃喝消費被抑制,高端海鮮酒樓模式也不再吃香。

今年因為疫情衝擊,漁民新村(臨江店)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陷入經營困難,只好選擇關店。

這些品牌雖說創立時間很長,長期紮根經營,擁有相對穩定的忠實顧客和品牌聲譽。

但是跟不上時代變化與消費趨勢,商業模式固化、品牌形象老化、產品迭代慢,使得餐飲老牌逐漸掉隊。

04

日韓料理:資金壓力,營收受阻

疫情之下,日韓料理也是受影響最大的業態之一。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日韓料理品牌關店情況

數據整理:漆點餐研社

自二月份開始,上海ins風網紅PokeLab日韓料理、小山日式料理成都遠洋太古裡店、定位為「新派日料」的Zen Tsuki膳月割烹料理,在內地經營16年的日本大眾居酒屋連鎖品牌「和民」等日料品牌相繼關店。

和民官方給出的停業通知

圖片來源:贏商網

其中和民居酒屋曾是關注度最高的日本大眾居酒屋,2005年正式進入內地,高峰期時內地門店達到42家,如今正式宣布退出中國內地市場。

北京將太無二旗下,主打鰻魚飯的日料連鎖鰻鰻的愛今年也陷入欠款風波,北京多店關閉。除此之外,鰻步、大腕鰻等不少創立時間早、門店數量多的「老品牌」日料店也被曝出大量關店或發展不順。

疫情期間,除了人流銳減等原因衝擊堂食客流,造成很大的損失以外,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裡發現切割三文魚的案板中存在新冠病毒,讓大多數以三文魚刺身等生食為主打菜品的日料店受到巨大衝擊,只能紛紛下架相關生食產品。

雖然後期事件態勢緩解,但日料品牌依舊不受待見,這也導致不少日料品牌餐廳不得選擇關店,或轉型成日式烤肉店、日式快餐店以求生存。

因為遭受疫情的打擊,縮減消費預期成為趨勢,而日料品類居高不下的人均也是導致他們接連關店的原因之一。

廣州「韓餐一條街」白雲區遠景路關閉一批韓料餐廳

圖片來源:紅餐網

除了日料品牌相繼關店外,韓料品類餐廳門店近段時間也開始出現相繼關店的情況。

據紅餐網報導,廣州號稱「韓餐一條街」的白雲區遠景路,大批韓料餐廳關閉停業,或店鋪轉讓。

這一條不到千米的遠景路,高峰期曾有將近100家韓料理餐廳,如今卻僅剩30多家,數量銳減六成。

其中包括宮火爐火、七甲山、瘋狂烤翅、TOMNTOMS COFFEE等之前知名的韓餐品牌。

大規模的韓餐品牌關店背後折射出韓式料理近幾年發展的困境。其一是隨著韓流文化影響力的減弱,韓式料理的關注度在持續下降。

再者,韓式料理的產品單一,創新性不足,口味不夠多元也是阻礙品類長青的致命因素。

05

咖啡品類:成本增加,競爭加劇

最近,咖啡品牌關店的消息頻出,前有漫咖啡被曝北京大約2/3的門店已關閉,後有英國咖啡巨頭Costa宣布關閉中國10%的門店。

更有早前大受資本追捧的連咖啡,官方宣布關閉全國線下門店,業務重心轉至線上零售。

除了知名連鎖品牌面臨困境,一些打著精品咖啡定位的品牌、網紅店生存更加不易,正在悄無聲息的停止營業。

譬如上海Fiu Pump咖啡、卡啡那、陋室設計書吧等,他們都曾是上海風靡一時的網紅咖啡店。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咖啡品牌關店情況

數據整理:漆點餐研社

早幾年韓系咖啡在中國遭遇大挫,咖啡陪你、Zoo Coffee等韓系咖啡品牌紛紛隕落,退出中國市場。當時漫咖啡提出差異化概念,提倡快節奏裡的「慢生活」的第四空間文化,躲過韓式咖啡的大規模倒閉潮。

漫咖啡高峰期將近幾百家門店,如今紛紛撤店

圖片來源:東方ic

然而,它卻沒躲過疫情的衝擊,北京門店接連關閉。原本時尚小資的門店,如今桌椅沙發陳舊像個舊貨站,鮮少再有人光顧,就連創始人辛子相也退出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的席位。

除此之外,英國咖啡巨頭COSTA也開始加入關店陣營。目前,COSTA在中國多個城市的關店數量,約佔到全國門店的10%左右。其中,青島門店已全部關閉。

Costa關閉山東青島所有門店

圖片來源:網絡

COSTA官方回應大規模關店是為了優化經營不善的門店,把資源更好投放在優質門店上。這個曾經與星巴克貼身肉搏的咖啡品牌,如今被可口可樂收購後大力發展零售渠道。

曾是資本市場寵兒的連咖啡,早期為星巴克、Costa等咖啡品牌提供外送業務,從而積累不少用戶,後轉型成自有品牌Coffee Box後,連續獲得多輪融資,瘋狂開始拓店。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但隨著瑞幸咖啡藉助資本快速搶奪市場份額,連咖啡被步步緊逼,從此跌落神壇。

如今它已徹底放棄線下門店經營,拼命融錢償還供應商欠款、支付員工的遣散費用,同時又忙著切入新零售咖啡的賽道。

瑞幸咖啡退市風波,接連關閉將近80家門店

圖片來源:網絡

在此之前,一度瘋狂開店的瑞幸咖啡,因退市風波和疫情雙重夾擊,現在門店也開始收縮。

據了解北京關閉將近80多家門店,但事實上,多地瑞幸門店都出現關店情況。疫情之後,瘋狂開店的後果並不是哪家公司所能承受的。

今年不僅知名咖啡品牌面臨關店,一些小咖啡店生存更加不易,很多精品咖啡、網紅小店在疫情當下扛不住經營壓力直接選擇關店。

咖啡小店倒下主要是因為疫情人流銳減,但又不得不支付人員、租金、能源等各種經營成本。

這些品牌本就像沒有連鎖品牌那樣,擁有充沛的現金流,高昂的經營成本使它選擇關店止損,疫情的突發加速它們倒下的速度。

疫情下,線下咖啡店經營舉步維艱,但疫情並非是致命誘因。事實上,這是市場大趨勢所驅的正常優勝劣汰。

這幾年咖啡的品牌更加細分,零售品牌咖啡也在分割咖啡市場份額,無不在挑戰著線下咖啡門店的經營。

圖片來源:三頓半微信公眾號

譬如,三頓半、時萃、永璞四起等零售咖啡新品牌強勢搶奪咖啡市場,其中,三頓半更成為資本的新寵。據公開資料顯示,一年半的時間裡三頓半完成了四輪融資,最近一輪的融資額過億。

雖說咖啡市場依舊存在巨大潛力,也是足夠大的市場,但傳統的玩法不再適應當下,咖啡品牌的競爭也早已進入升維戰爭。

06

網紅餐飲:沒有持續盈利的能力

今年倒下的網紅餐飲門店不計其數,那些曾經吸引俊男靚女打卡的網紅店已經垮得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打著「舶來品」旗號的異國餐飲和米其林餐廳抵抗不住疫情的衝擊,相繼關閉結業。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網紅店、異國料理關店情況

數據整理:漆點餐研社

上海老牌牛排店莫爾頓海鮮牛排坊在今年年初黯然離場,品牌曾遍布全球,擁有不少忠實粉絲,因受疫情影響,難以維持日常經營而選擇退場。

同樣在今年關門的還有新天地的VA BENE華萬意義大利餐廳,這間餐廳已經在上海開了整整19年,這次也沒能挺過疫情。

耗資千萬打造的網紅餐吧疫情期間宣布關閉

圖片來源:夢想釀造公眾號

據說投資千萬的Dream Brewers Bar&Restaurant網紅餐酒吧今年停下腳步,疫情期間正式宣布關店,曾耗資千萬投資全部打了水漂。

除了上訴的餐飲品牌以外,還有一些曾經風聲水起的網紅門店也在接連關閉,譬如上海的甜品Fiu Pump網紅店今年也做出關店的決定;顏值爆表的巧克力勺的咖啡品牌Chocolate House今年三月份也宣布停業……

上海網紅店卡啡那關店

圖片來源:上海去哪吃

諸如此類的網紅品牌關店的情況,正在北上廣深等各大城市陸續上演。

除了疫情客流銳減的影響,無法支付高昂的成本外,也透露出消費者獵奇消費的好奇心被抑制;同時因為各種原因老百姓收入的縮減,導致消費觀念發生改變,這些以高端消費為主的米其林餐廳、異國餐飲和網紅餐廳,接下來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07

餐飲大哥:斷臂求生,開店計劃放緩

今年整體大環境不好,就連餐飲圈的老大哥、大連鎖也難逃疫情帶來的衝擊。

依據公開數據整理,部分連鎖品牌關店情況

數據整理:漆點餐研社

今年5月,九毛九官方公開宣布停止在北京、天津、武漢三大城市中運營九毛九餐廳,其中涉及北京6家、天津6家、武漢10家共22家門店。

就連廣州老牌茶樓的點都德也宣布關掉5家門店,及時止損,關店數量約佔門店總數的10%,並且暫緩北上廣深的開店計劃。

另外,廣州知名粵菜品牌炳勝集團疫情之下,也做出關閉建六小炳勝、西村小炳勝兩家老店的決定,並做出經營戰略的調整。

一茶一坐上海門店全數關閉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除此之外,還有臺灣的一茶一坐。據大眾點評顯示,一茶一坐上海門店已全數關閉,北京兩家門店已被新老闆接手。

十多年前,他曾是上海、杭州等地年輕人的小資聖地,在這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曾一度以「中式休閒連鎖餐廳」的品牌定位帶起市場熱潮,並在資本助力下開出百餘家門店。

品牌開放加盟的過程中,創始人希望通過加盟費實現一夜暴富的黃粱一夢,便加快放加盟店的速度,導致企業無法掌控加盟商,控制菜品質量,最終品牌形象一落千丈。

其實在大規模關店之前,一茶一坐的公司高層就頻繁離職,原擔任公司法人的林盛智、董事吳嘉林、馬曉星以及監事曹斌紛紛退出了集團經營。

冰淇淋品牌愛茜茜裡沒落

圖片來源:網絡

曾經陪伴上海人13年的愛茜茜裡這次也沒能挺過疫情,這個原本曾有200多家線下門店的冰淇淋品牌,如今只剩1家門店苦苦維持,大概率這家店也會在不久之後關閉。

上海的甜品店的競爭實在激烈了,作為昔日老牌網紅冰淇淋,產品創新乏力,商業模式單一,根本無力抵擋疫情打來的巨大打擊,無奈只能退出市場尋求新的出路。

現在看來,新冠疫情是壓倒一茶一坐、愛茜茜裡這些老網紅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說一茶一坐、愛茜茜裡縮減與關店是為了渡過難關,是為了求生,那么九毛九、點都德、炳勝等連鎖餐企則是斷臂求生,為了求強與長久的發展。

08

餐飲的好時代已經到頭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品牌關店和倒下,或多或少是因為舊疾未愈又添新病,而疫情只是行業洗牌的助推器。

王興曾感慨:2019年可能會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卻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王興的言論成為現實,2020年的疫情突發正好是轉折的起點,未來餐飲行業發展將會發生巨大改變。

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正式給爆發式增長的餐飲行業畫上句號,往後的餐飲經營不會再這麼簡單,過去餐飲的玩法或許不再行得通。

2020年之前,那些靠運氣、靠講故事,從而獲得高曝光,就能拿到融資的時代已經過去,2020年以後的餐飲行業,將會進入精耕細作的時代,需要靠商業模式、產品形式、管理制度、品牌營銷……多能力的驅動發展。

通俗點說,以後幹餐飲系統力(品牌力、產品力、組織力)不強,很難生存。

為什麼這些疫情會帶來如此大的改變,為何2020年會是新的轉折點?我們由外向內看,從市場大環境看到餐飲經營本身。

01 市場大環境:雙循環驅動

企業的發展走向是跟著市場大環境走的,尤其是第三產業的餐飲行業,對市場環境的動蕩極為敏感。

首先咱們得理解國家提出「雙循環」的發展格局,以及它和餐飲業的關係是什麼?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針對「雙循環」給出的解釋是:所謂內循環就是依靠國內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循環實現經濟增長;

外循環就是依靠參與全球的供給與需求之間的循環,實現國內的經濟增長,同時也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用圈內人的話來說,就是從「賺全世界的錢」向「賺自己人的錢」過渡。

那與餐飲又有什麼關係呢?

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外循環的出口銳減以後,出口被抑制,三架馬車就只剩消費、投資兩架馬車。

圖片來源:新華社

據天眼查收集到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有46萬家公司倒閉,包括運營執照被取消的,以及自我宣布停止營業的公司,還包括26000家從事出口的企業。

數據背後能看到許多外貿公司倒在疫情當下,這也證明了外需市場被抑制,再加上當下國際局勢動蕩,出口限制持續多久仍然未知,所以必須重視國內的內需市場。

內需則是指內部需求,即就是本國居民的消費需求,它是經濟的主要動力,而投資只是輔助性的擴大內需,所以後期拉動國內經濟的增長還得靠拉動消費活力。

民以食為天,餐飲作為生活消費重要一個領域,定是有大機會的。

但是,接下來的餐飲行業將會是機會與困難共生的,因為國際問題依舊會持續,外循環出口銳減的情況下,外貿行業遇冷,進而影響到外貿行業,以及數以萬計從事外貿工作的老百姓。

但被波及的不止是國內,新冠病毒將全球經濟送入重症監護,2020年將會遭遇自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

短期內,國內經濟問題不會扭轉,貿易摩擦也不會平息,中國人的「危機意識」本身就強,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就會縮減消費。

02 老百姓失業率攀升,也更愛存錢了

所有人的消費都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消費能力也不如之前大喊消費升級那時衝動。

為什麼消費會被抑制,最本質的原因是大家收入開始受到影響。大家或是被降薪,或是被裁員,從而影響收入。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這是有調查數據以來最高的失業率,而實際上的失業率要比官方給出數據更高。

筆者有個今年剛大學畢業的遠方親戚,工作找了三個月,陸陸續續面試一些公司,但依舊找不到工作,最後只好按照父母的建議在家準備公考。

失業率直線攀升,老百姓收入減少,那麼對接下來經濟、消費行為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就連當下消費主力的90後也開始有危機意識,產生儲蓄的意識。

圖片來源:支付寶《餘額寶90後攢錢報告》

據支付寶發布的《餘額寶90後攢錢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90後人均攢錢金額比2019年增長近4成,平均不到4天要往餘額寶存一筆錢。

這對餐飲來說並非是利好消息,而且這種抑制消費心態,會使得消費者縮減外出餐飲等非必要消費。

只要用心觀察,就會發現最近帶飯的同事越來越多,曾經買大牌化妝品不手軟的小姑娘,也開始用起性價比的國貨美妝。

03 餐飲門檻提高,好時代已經到頭

最近上海、成都、內蒙古等地突發疫情,又把當地的餐飲品牌送進重症監護,年初剛挺過來,年底又掛了,預測明年春節消費大概率是起不來了。

近日,某微博大V曾發起一個問答:你覺得疫情對過年有影響麼?

圖片來源:微博投票

結果可以看到的是35.6萬人選擇「會」,龐大數據背後折射出大家對疫情恐慌之心依舊存在。

在當下的經濟大環境下,過去粗放的餐飲時代已經結束,以後餐館老闆將會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職業,進入餐飲行業的門檻也會提高。

過去只要會顛勺、會講故事就能把餐飲品牌做起來的時代將不復存在,如今不光得會做產品,還得懂品牌、懂營銷,還能上山下地搞供應鏈,還得看得懂大數據背後的消費趨勢......

雖說今年倒下的餐廳數字龐大,但硬幣的另一面是,資本在加快腳步抄底餐飲行業。

今年獲得融資的餐飲品牌

圖片來源:餐飲老闆內參

但是資本並非隨隨便便就投資一個餐飲品牌,從今年獲得融資的品牌就能看出,資本更傾向有品牌實力,產品穩定,有紮實供應鏈,同時商業模式成熟的優秀品牌。

除此之外,資本還看重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程度,畢竟資本希望企業能夠盈利快速收穫回報。所以能夠獲得資本的青睞,品牌還得有紮實的內功。

• 結語 •

說到這裡,本篇章曝光關店和倒下的餐飲品牌,只是疫情下「關店潮」的冰山一角,或許還有更多餐飲門店,在聚光燈之外悄悄關張。

地獄般的2020年即將過去,現實很殘忍,但要想保住企業的命,就該意識到轉變和自救。

2021年的開局,各位餐飲人準備好了嗎?

資料參考:

1、連咖啡大撤退:線下咖啡店,不「香」了/鉛筆道

2、老牌麵包店集體關店大撤退,千億市場誰會是接棒者?/一鳴網

3、廣州韓餐一條街關店60%!韓國料理為何集體遇困?/紅餐網

4、一茶一坐大面積關店,高管辭職,法人變更,餐飲關店潮要來了嗎?/餐飲新紀元

5、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紅餐網

6、老字號、酒吧、日料、咖啡關店,但這只是冰山一角/CEO品牌觀察

7、多家知名餐廳撐不住關店,香港餐飲跌入「煉獄」/格隆匯財經熱點

相關焦點

  • 餐飲2018倒閉大盤點:眾多老字號消亡!
    僅在2018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個月10%的餐廳倒閉;全國餐飲突破3.5萬億元,但只有20%的餐廳賺錢……  餐飲企業倒閉的倒閉,虧損的虧損,跨界打劫者無數,很難有逆風而上的品牌。和餐飲老闆聊天,也是說很少見到今年勢頭好的品牌。  我們盤點了一批去年倒閉的餐廳,雖只是冰山一角,但其問題重重,觸目驚心。
  • 倒閉仍在繼續!酒店、知名餐廳接連結業,街邊小店日子也不好過!
    5月12日晚間,九毛九集團發布公告稱,已決定關閉客流較少的門店及停止在北京、天津及武漢經營的22間九毛九餐廳。日前,紅餐網也在《突然宣布關店!九毛九餐廳退出北京、天津、武漢三地》跟蹤報導了此事件。 不過,關店止損的餐企並不止九毛九,還有很多知名餐廳宣布結業。
  • 又一輪倒閉潮!上半年這16家餐飲店倒下了,背後原因不外乎這七點!
    2016全國餐飲突破3.5億元,但只有20%的餐廳是賺錢的,剩下80%餐廳的日子並不好過。  如今2017年已過去大半,情況如何呢?  今天就帶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在2017上半年關門的餐廳,他們究竟是為何倒下?
  • 2019年倒閉或調整的餐飲門店 死亡原因不外乎這些
    聯商網消息:做餐飲從來都是九死一生,有數據顯示,大概75%的餐飲企業在三年內倒閉。一方面,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4.2萬億,並且仍在以9.5%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底,將超過5萬億元。另一方面,有數據顯示,面對租金不斷上漲,經營成本增長,餐飲行業的關店率已經達到70%,很多餐廳只能勉強維持經營。
  • 濟南餐廳「九月天」倒閉集體轉讓,全國商場餐飲僅有兩成在盈利?
    4月23日,九月天公司濟南總部回應稱,目前濟南確實已經沒有九月天餐廳了,所有門店均已倒閉轉讓,原因系「經營不善」,公司將聯繫顧客協調退卡事宜,最快於下月底進行。只剩一家門店營業但店面已經轉讓在百度地圖裡搜索「九月天餐廳」,可以搜到十餘家門店,分布在歷下、市中、槐蔭等各區。不過,按照郝女士的說法,截至目前,洪樓店、機場店以及優品匯店均已關門,其他店面尚不清楚。
  • 一個月兩大牌關店 鼎泰豐、利苑為何都折戟成都?
    1月27日,利苑成都店宣告倒閉。2月14日,鼎泰豐成都來福士店被證實關門。兩家都是頭頂米其林光環、擁有良好口碑和超過40年歷史的大品牌,都折戟在成都,這僅僅是巧合?解剖這個區域市場的獨特現象,對任何跨區域經營者都有啟發。2月14日,內參君來到鼎泰豐成都來福士廣場店。
  • 2009國內零售企業關門倒閉事件盤點
    伊勢丹表示,此次調整採取的是逐層關店改造的方式,而非全部停業,更不會撤出南京西路商圈。  全家福超市晉江店  2月14日,晉江內坑最大的超市全家福突然倒閉關門,欠30多名員工3萬多元工資,還欠下供貨商100多萬元貨款,內坑鎮司法所介入調查。
  • 2020 我們公司就這樣倒閉了
    要不是最後的破產清算通知下達,在2020年失業的這群人中,大多都認為公司仍然存在轉機。商業世界向來崇尚叢林法則,一個企業、一家公司的創立與興盛,倒閉與破產,似乎已經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公司倒閉對員工個人而言,意味著失業、再就業。這些因公司倒閉被迫失業的人中,有人時隔3個月,仍未能找到下一份工作;有人因為突然的失業,擱置自己旅行、結婚的計劃;有人對行業失去信心,決定再也不去同類型的公司。這些倒閉的公司中,有的高管在公司上市前夕被帶走,有的新能源汽車在量產前資金鍊斷裂而未能面世,時下正是風口的直播和網紅帶貨行業中,更是出現了批量的倒閉。
  • 網紅餐廳為何這麼快倒閉?得知「撒鹽哥」這樣賣可樂,網友:作死
    在這種環境下,網紅一詞也是應運而生,顧名思義就是在網絡上火起來的紅人,而之前在網上一個男子婀娜多姿的撒鹽方式,也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撒鹽哥」,而撒鹽哥和他的餐廳也都火了,稱為了「網紅餐廳」。眾所周知,網紅餐廳的最不缺的就是人氣,那麼擁有如此高人氣的餐廳,怎麼會這麼快倒閉呢?
  • 日本男星自曝從商悽慘現狀,3個月沒有收入,酒吧倒閉靠賣表填帳
    若是副業經營得好,自然是皆大歡喜,若是經營不善,慘遭倒閉,籌錢填坑也是一件十分頭痛的事情。3月19日,有媒體報導稱,男星夢多在經營副業時,就有不少辛酸經歷。夢多是日本人,但一直都在臺灣娛樂圈發展,最開始以諧星出道,帥氣的外形和搞笑的氣質收穫了不少關注,之後才漸漸向全能型藝人發展,但更多時候還是活躍在綜藝節目。
  • 飯店倒閉當菜窖!盤點這輩子必吃的合肥20家餐廳
    廢物利用是國民優良傳統之一  豪華外觀呈半球狀與周圍格格不入  盤點合肥這輩子必吃的20家餐廳,每一家都讓你不枉此生!可愛的胖達一家,還有鮮花綻放,竹林深處還有朦朧的光,在這樣的環境下愜意用餐,氣氛靜謐輕鬆。  既然是川菜館子,正宗的麻辣盛宴可少不了。進店必點,每天至少賣200份的大喜沸騰魚,入口鮮香麻辣,吃起來十分過癮!川菜招牌數不盡,大喜跳跳蛙、大喜毛血旺、大喜回鍋肉、川北涼粉等。
  • 川普酒店倒閉!23家航空破產,可口可樂、必勝客、雅詩蘭黛……誰?
    8月29日,加拿大溫哥華市中心的川普酒店宣告倒閉,正式申請破產。美國國家餐飲協會(NRA)7月發布報告,75%的餐廳預計在 未來半年裡不會盈利,截止2020年底,餐飲業的損失可能高達2400億美元。3月以來,美國已有53%的餐廳在其平臺上將狀態更改為永久關閉。
  • 2020年過半,46萬家公司倒閉,還有人淨賺 2030 萬...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有46萬家公司倒閉,包括運營執照被取消的,以及自我宣布停止營業的公司,還包括26000家從事出口的企業。  但被波及的不止是國內,新冠病毒將全球經濟送入重症監護。  等待我們的,可能是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
  • 2020年過半,46萬家公司倒閉,卻有人狂賺 2030萬!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有46萬家公司倒閉,包括運營執照被取消的,以及自我宣布停止營業的公司,還包括26000家從事出口的企業。但被波及的不止是國內,新冠病毒將全球經濟送入重症監護。等待我們的,可能是1930年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
  • 關店撤出!又一餐飲巨頭艱難自救,曾被譽為「第二個海底撈」!
    於是,意氣風發的「九毛九」2020年計劃開設18家「九毛九」餐廳,80家「太二」餐廳以及24家其他品牌餐廳;並預計2021年開設20家「九毛九」餐廳,100家「太二」餐廳以及36家其他品牌餐廳。然而,夢想是美好的,可現實往往是殘酷的!
  • 韓寒餐廳欠薪遭員工起訴並大批關閉,網友卻紛紛拍手叫好
    很多人認為明星自帶流量做生意肯定能成功,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此事一經報導,網友卻紛紛拍手叫好,除了清一色難吃的評論之外,還有人表示很貴,餐廳不衛生:@獸先**:味道一般還很貴,是我對這家店的第一印象。
  • 青島鹿港小鎮餐廳因合同到期關店 或另尋物業開業
    在島城,或許每一天都有餐廳倒閉,但都顯得那麼波瀾不驚。可坐落在五四廣場西側的鹿港小鎮(需求面積:180-300平方米)的關門,卻讓很多小資唏噓不已。很多年輕人都鍾情於這個能吃到地道三杯雞的餐廳,那裡留下了他們很多回憶。是房屋到期還是經營不善?
  • 東京神保町的餃子館老店倒閉令食客惋惜 街區景象逐漸改變
    神保町著名餃子店「SUITO PAOZU」10日在推特上發布關店通知。據悉,「SUITO PAOZU」餃子店斜對面的西餐廳「南海廚房」(創業於1966年)也因為大樓的老化而將於6月26日關店。很多人對此深感遺憾有網友留言說:「這個店的吃食我特別喜歡。神保町附近有個性的店特別多,有著獨特的氛圍。老店逐漸減少,太遺憾了。」
  • 繼泡麵食堂後,又一網紅餐廳倒閉,老闆是餐飲界知名大佬
    而且現在有很多網紅美食不斷地出現在我們眼前,因為網絡上大家經常會看一些短視頻,有很多人都會去的網紅餐廳,大家就會跟風前去品嘗,要是再有一些網紅也去了,那這個網紅餐廳就會更加的受歡迎。因為現在的人,都比較喜新厭舊,說白了就是一時的新鮮,還記得前一陣的泡麵食堂嗎?
  • 2020年倒閉的761家遊戲公司,七成挺不過4年
    題圖 | 《進擊的巨人》 聲明 | 本文不含商業合作 作者 | 鰻魚 「多鍛鍊自己的身體,我就不信公司不會死在我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