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倒閉或調整的餐飲門店 死亡原因不外乎這些

2020-12-18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網消息:做餐飲從來都是九死一生,有數據顯示,大概75%的餐飲企業在三年內倒閉。

一方面,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就已經達到4.2萬億,並且仍在以9.5%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底,將超過5萬億元。

另一方面,有數據顯示,面對租金不斷上漲,經營成本增長,餐飲行業的關店率已經達到70%,很多餐廳只能勉強維持經營。

一面是冰山,一面是火焰。

有人說,餐飲行業是一個正在被「吹大」的肥皂泡?這個行業究竟存在泡沫麼?為什麼大量的網紅餐飲品牌門店會快速倒閉?

近日,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了2019年倒閉或調整的部分餐飲門店,或許可以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以上數據為不完全統計,歡迎補充。

從表格中不難看出,2019年大量的網紅(明星)餐廳陸續倒閉,淪為曇花一現的泡沫。不可否認,明星(網紅)自帶的流量在短時間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粉絲們也是前期的主要客源之一。

但是再好的營銷,再好的創意,再好的地段如果脫離了餐飲的本質,在食品安全、口味、供應鏈、服務等方面出了問題,一樣會被市場教育。

當然,對網紅餐廳來說如此,其他的餐飲品牌也是如此。對此,《聯商網》總結出餐飲經營中的一些共性問題:

1.口味和服務參差不齊

對於餐廳來說,口味是基礎,在保持品牌還要兼顧「大眾化的好吃」,才有可能吸引回頭客。對消費者來說,服務體驗也是再次光顧的重要因素。泡泡屋般的STAR the DAY當紅之時可以說是一座難求,但消費者對其菜品對評價則是一般,並且服務質量差則更為致命,關門只是時間的問題。

2. 餐飲經營成本上升

高食材成本,高物價以及高房租在不斷地壓縮利潤空間,據調查顯示,多家餐飲企業的包括原材料在內的營業成本、人工費用、房租費用、水電燃料等能源費用增幅均高於總營收的增幅,其中增速最快的是房租。在2019年上半年,多家餐廳因租約到期,房租上漲而關店。

3. 食品安全問題及公關失敗

食品衛生安全是餐飲企業不可觸碰的紅線。一旦越界對品牌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味千拉麵就因食品安全問題一蹶不振,再比如2019年上半年24小時內完成登上熱搜和倒閉的南京日料品牌柒本味。

4.供應鏈模式及管理水平滯後

供應鏈對食品行業來說也很重要,目前多數供應鏈市場企業規模較小且較分散,這與當前供應鏈模式和管理水平滯後有關。

隨著餐企對供應鏈的探索進入深水期,大型餐飲企業不僅傾向於自己掌握供應鏈,還有一部分像金百萬、嘉和一品、真功夫這樣,也已經在賣「供應鏈」,促使供應鏈企業也在不斷升級。

尤其當前在新零售形勢下,供應鏈必須主動地參與到更加前端的服務消費者的工作中去。

5.資金鍊跟不上經營需求

資金對於餐飲門店來說是最基礎的保障,從菜品、裝修到人員配備都需要資金的支持,資金鍊斷裂對經營者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有些經營者在不了解餐飲行業形勢的前提下貿然投資,導致門店資金鍊斷裂,最終只能關店,資金虧損再無迴轉餘地。

合肥一家千葉鐵板燒,看似正常營業,實際老闆拖欠工資跑路,員工為挽回損失自己掏錢經營,自行分配利潤。

BO shanghai在2019年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人均消費2000,即便如此,最終以拖欠房屋租金和物業管理費長達2年,承租方給出了合同解除通知函,關店收場。

6. 部分外資餐飲水土不服及老化

美國知名中餐連鎖華館P.F. Chang’s(華館)在進入中國一年後便以關店收場,美式的經營模式和中式的裝修風格。且不論發展趨勢合口味,中國人在中國吃「美式」的中餐似乎已經預示了結局。

1999年,美仕唐納滋入駐上海,作為甜品烘焙界的老網紅也曾和各IP的限定款甜甜圈、推出甜甜圈飯盒周邊等等。但中國的餐飲市場也在激烈的變化,產品和品牌知名度越來越平庸,終於在2019年3月關閉上海地區所有10家門店,退出中國大陸市場。

結語:

隨著消費者餐飲需求的多元化,以及網際網路、資本浪潮、技術革命、共享經濟的不斷賦能,我國餐飲消費場景呈現出餐飲零售化、零售餐飲化、餐飲食品化、食品餐飲化、快餐正餐化、正餐快餐化等多種新的特點,餐飲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的競爭。

任何品牌想要成為餐飲行業頭部品牌,在品牌、產品、渠道、供應鏈等各方面的掌控能力缺一不可,其中一個環節脫節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聯商特約專欄作者孫裕隆表示,餐飲行業的屬性決定了其本身的「創業入口低、守業門檻高;模式複製容易、價值夯實難」的特點,如果說零售是百業之王,那麼餐飲就是零售之王。餐飲創業無論是品類切入還是生活方式切入,其從顧客價值定位到產品選擇、呈現、消費體驗完成需要在整個價值鏈環節展開全鏈條全過程控制,而這個過程中的顧客滿足需要餐飲企業的綜合實力來支撐,這個實力的核心一方面來自於餐飲創業者對於餐飲行業的理解,是否真的喜歡或者做好了深扎餐飲行業的準備,餐飲行業是一個投不了機更加偷不了懶的行業,對現場管理意識與敏感度的要求極高,做好餐飲無論哪一類模式都必須能夠圍繞現場進行快速及時優化改善,這對經營者本身的耐力挑戰很大。

在他看來,這兩年餐飲行業的汰換率持續走高的核心原因在於大多數餐飲創業者對餐飲的認知與理解過於簡單,只看到餐飲行業本身的高毛利表象,沒有看到餐飲行業實際上是「高毛利、低時效、高人耗」的行業特徵,相對時效的可比毛利實際並不高,相對人效也很低,這兩年的租金、物價、人力的持續上漲對餐飲行業形成了巨大的挑戰,餐飲汰換率在行業內部特徵及外部挑戰的雙重衝擊下,汰換率還會繼續走高。

(本文系聯商網年終策劃「2019中國零售大復盤」系列報導,文/聯商網王樂樂)

相關焦點

  • 餐飲2018倒閉大盤點:眾多老字號消亡!
    年末總結2018,經濟遇冷、裁員潮、倒閉潮這些關鍵詞此起彼伏。  在前幾年的創業的熱漲高潮對比下,很多人把2018比作市場的寒冬。僅在2018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個月10%的餐廳倒閉;全國餐飲突破3.5萬億元,但只有20%的餐廳賺錢……  餐飲企業倒閉的倒閉,虧損的虧損,跨界打劫者無數,很難有逆風而上的品牌。和餐飲老闆聊天,也是說很少見到今年勢頭好的品牌。  我們盤點了一批去年倒閉的餐廳,雖只是冰山一角,但其問題重重,觸目驚心。
  • 又一輪倒閉潮!上半年這16家餐飲店倒下了,背後原因不外乎這七點!
    老牌自助餐廳金錢豹全面倒閉,餐飲界一片譁然。然而,就在前兩天頂著網紅頭銜的「一籠小確幸」因為疑似食品安全問題,上海地區所有門店一夜之間從各大平臺上下線,門店也停止接待。從來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曾寫過2016年倒閉的餐廳,整理出的名單不禁讓人驚訝,尤其是那些老字號以及大名鼎鼎的品牌,一個個像巨人般轟然倒下,在一陣喧囂過後留給人一地的遺憾。
  • 半年倒閉了16萬家餐廳,知名餐飲突然死亡原因解密
    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超過3.5億元,同比增長11.2%,與此同時,餐飲業的月倒閉率高達10%,年複合倒閉率超100%,北上廣深更是半年倒閉16萬家餐廳。2016年的餐飲業,經歷了洗牌、變革等一系列波折,在大浪淘沙後,一批新品牌湧現,一批老企業倒下。你看一個大品牌名聲在外,其實早已暗潮洶湧,危機四伏。今年1月,茶香書香在寒冬中倒閉了!
  • 2019年中國餐飲五百強門店榜公布
    聯商網消息:6月5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餐飲五百強門店分析報告》。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初以來,餐飲業受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影響嚴重,2020年1-4月,全國餐飲收入8333億元,同比下降41.2%;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786億元,同比下降38.6%。
  • 聯商餐飲周報:瑞幸跨界茶飲 上半年餐廳死亡名單出爐
    聯商網消息:過去一周(7.8-7.14),上半年全國餐飲死亡名單公布,哪些餐飲品牌沒能逃脫閉店厄運?瑞幸咖啡跨界茶飲市場,推出小鹿茶,並找來了劉昊然做代言人;星巴克全球首家啡快概念店落戶北京,主打外帶服務...
  • 永輝超市鐘樓店關閉 泉州多家企業調整門店
    泉州零售行業進入了大幅門店調整的階段,關店或轉型已成為一種新常態。  多家企業調整門店  近日,位於泉州中心市區鐘樓旁的永輝超市正式關閉。由於超市貼出告示,從4月11日起到4月16日,超市所有商品打折銷售,引來大量市民選購。
  • 兩月1.3萬家餐飲企業倒閉!網際網路+餐飲成戰「疫」法寶
    2月11日,上海莫爾頓海鮮牛排坊,原本在上海擁有莫爾頓牛排坊、莫爾頓扒房及全球唯一一家的莫爾頓海鮮牛排坊,3家門店均發出停業通知。 2月18日,女星陳妍希父親開的餐廳星Bar餐酒館天母店宣布閉店。 2月28日,廣州漁民新村集團旗下的龍苑店也因為疫情原因宣布暫停營業。
  • 周報:2018年倒閉餐廳平均壽命456天;海底撈部分門店漲價3%-5%
    2018年餐廳平均存活時間為456天;深圳餐廳年審扣滿25分將被查封;在天津從事網絡餐飲服務需備案;海底撈部分門店漲價3%-5%;瑞幸咖啡將與沃爾瑪合作開店……1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倒閉餐飲門店的平均存活時間僅為456天,其中大多數門店倒在8個月至2年的時間區間內。
  • 關店盤點:2020,我的餐廳就這樣倒閉了
    這些選擇關店的品牌,有的是老字號餐飲,有的是深耕餐飲多年的連鎖品牌,有的曾是風頭強勁的餐飲品牌,還有的曾是紅極一時網紅餐飲。他們或是悄然關店,或是斷臂求生,再或是苟延殘喘的活著。今年能活下來的餐企,實屬不易,但那些倒閉的餐廳,也不能將矛頭直指疫情,它們的倒下其實早有伏筆,疫情只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 濟南餐廳「九月天」倒閉集體轉讓,全國商場餐飲僅有兩成在盈利?
    在濟南,九月天中餐廳可謂比較知名的連鎖餐飲,近日有市民發現,九月天的多家門店紛紛關門。一時間,關於「九月天跑路」「九月天老闆抵押門店」等傳聞甚囂塵上。4月23日,九月天公司濟南總部回應稱,目前濟南確實已經沒有九月天餐廳了,所有門店均已倒閉轉讓,原因系「經營不善」,公司將聯繫顧客協調退卡事宜,最快於下月底進行。
  • 「食享+」深度剖析:2019年餐飲人必知的十大潮流趨勢
    年的原因則是:品類燃-品牌弱。雖然各地特色美食今年已經如雨後春筍般突突往外冒,但就松井家大流通渠道銷售數據看,2019年地方特色的大潮將一波高過一波。食享+:智能餐廳5、 休閒+場景式餐廳趨之若鶩常規的餐廳都開設在商圈、景區或居民區附近,而2019年很多餐飲品牌將把餐飲服務直接融入消費者生活與工作場景,跳出原有的經營方式。
  • 70%加盟門店都在倒閉!線下門店賠錢的背後,揭示了2個真相!
    如果說前幾年由於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帶來的電商、微商的崛起打破了線下門店的穩定舒適區;那麼2020年爆火的直播帶貨就擊碎了傳統門店的希望。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最近這幾年,加盟開店模式很快,倒閉得更快,隨手百度一下「加盟開店」,幾乎都是加盟破產倒閉的新聞資訊。
  • 全聚德式的老字號永遠不會倒閉
    2014年,有券商測算,北京全聚德三家客流量最大的門店——和平門店、前門店、王府井店的收入,佔到全聚德集團總收入的七成左右,三家老門店的利潤更是佔到全聚德淨利潤的90%以上。這三家門店的位置,都在北京最熱門的旅遊區。 在很多人看來,老字號之所以能夠不顧口碑的持續宰客,原因在於遊客消費場景是典型的單次博弈,根本不用考慮回頭客。
  • 2019年中國餐飲企業百強名單:百勝中國榜首
    餐飲五百強門店總營業收入相比上年實現了7%的增長。產業集中度依然比較低2019年,餐飲百強企業營業收入佔到全國餐飲收入的7%,餐飲業產業集中化程度不高。隨著餐飲市場進行資源整合、餐飲企業不斷做大做強,餐飲百強企業內部兩極分化仍然比較明顯。
  • 德克士反攻中國一線市場 2019年將再新開400家門店
    快餐品牌德克士今日對外公布了2019年的擴張戰略,而加速開店成為其2019年的「主旋律」。頂巧餐飲集團德克士營運長崔凱軍向網易號外指出,德克士2019年將在2018年新開400家門店的基礎上,再新開400家門店。據網易號外了解,近幾年來,加速開店成為西式快餐在中國市場「不約而同」的戰略。
  • 2019年中國餐飲企業百強和五百強門店名單
    6月5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2019年中國餐飲百強和五百強門店名單。2019年中國餐飲企業百強名單:1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2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3海底撈火鍋4河北千喜鶴飲食股份有限公司5天津頂巧餐飲服務諮詢有限公司
  • 金錢豹倒閉俏江南易主 餐飲行業衰敗名餐飲大盤點
    至誠網(www.zhicheng.com)7月11日訊  這些年衰敗的知名餐飲  金錢豹9家門店列入「經營異常」,收購方嘉年華國際「管理無方」遭詬病事實上,金錢豹的衰落只是高端餐飲近幾年的發展縮影——俏江南上市失敗易主,從鼎盛時期的80家門店縮減為44家;湘鄂情2013年出現大面積虧損,最終以1億元的價格轉讓其系列商標;淨資產曾達到18億的淨雅也陸續關門閉店……  據業內人士透露,大眾餐飲目前已經完全佔領市場,已經存活下來的高端餐飲也正在轉型。
  • 門店12000+的華萊士從來不加盟,憑什麼?
    從一家頻臨倒閉的品牌到如今年營收25億多。華萊士是如何逆襲的呢?前不久,被譽為茶飲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因為突破萬店規模的事情在網絡上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而餐飲界,還有一個同樣被冠以「快餐界拼多多」的實力選手,這些年一直在埋頭狂奔。它就是本土最大的西式餐飲連鎖巨頭——華萊士。
  • 「山寨」肯德基的逆襲,年賺25億,坐擁12224家門店是肯德基的2倍
    在西式快餐之中,麥當勞、肯德基等是比較有名的,其主打的炸雞、漢堡等食品深受很多年輕人的喜愛,不過,這些品牌的食品的價位卻不太親民。 然而,在市場的考驗與時間的衝刷之下,很多隻知模仿未曾創新的快餐店終究難逃倒閉的「噩運」,而一家國內的本土品牌卻成功的經受住了種種考驗,門店越開越多,而今其坐擁12224家門店,是肯德基的2倍,年賺25億,很多人將之稱為「山寨」肯德基的逆襲,而它便是華萊士。
  • 曾經排長隊的正新雞排,如今很多門店都倒閉,你們覺得是什麼原因
    小編記得幾年前,每次路過正新雞排的門店,總能看到門口排起長長的隊伍。在那個時候,是正新雞排最火爆的時期,他們還請了黃渤來代言,一下子就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畢竟對於很多食客來說,有明星代言的美食還是很值得一試的。不過,這一切都成為了過去式,如今的正新雞排,卻沒有多少食客來買,有很多門店也都倒閉了。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