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奇的萌娃控
「丁克」這個概念源於歐美國家,是指一些擁有生育能力,或被動或主動選擇不生孩子,是夫妻二人在完全自願下做出的決定,自此之後過上二人世界。
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而我國也有很多人早早就選擇做了丁克族,首批丁克已步入晚年生活,現已60歲,那麼他們的晚年生活究竟怎麼樣呢?
一:普通人出現老無所依狀況
李叔叔和劉阿姨年輕的時候是典型的北漂,沒錢沒權沒房子,為了不讓孩子跟著兩人一起受罪,也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四個老人,夫妻二人一拍即合決定做丁克,經過多年的打拼,兩人在北京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有了錢也有了房,就是沒有孩子。
剛開始退休的時候,兩人覺得沒什麼影響,有錢又沒有限制,把別人當年用來養孩子的錢,全都攢起來養老,兩人世界各地的遊玩,也感覺挺好。
但是在一次旅遊中,李叔叔突發腦溢血,差一點撒手人寰,劉阿姨一個人在醫院裡跑前跑後,又要掛號又要照顧老伴,身體有些吃不消,這時想著要是有個一兒半女幫自己分擔一點該多好,而老兩口剛剛60多歲,還能自理能力,一旦年齡再大一點,生活會更悲涼,做丁克的結局可以用「老無所依」4個字來形容。
二:著名主持人康輝,覺得對不起母親
著名央視主持人康輝,睿智、機敏、紳士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與妻子十年如一日的恩愛也成為人們嚮往的神仙眷侶,但是最遺憾的應該就是沒有孩子,當年康輝和妻子一拍即合決定做丁克。
做了這個決定最反對的就是家裡的老人,康輝在書中曾寫到,如果能從來可能會想生一個孩子,不為別人就為了去母親的心願,康輝的母親在去世之前還一直念叨著想抱孫子。
三:著名導演爾冬陞選擇與別的女生生孩子
著名導演爾冬陞曾與第二任妻子選擇做丁克,但是卻在60歲的時候,與小24歲的女友生下了寶寶,曾經約定一起做丁克的男人,最終卻與別的女人生了孩子,而這也是大多數丁克夫妻女人的下場,自己人老珠黃不合適能生育了,男人卻覺得有個孩子也挺會好,然後出現家庭矛盾,吵架、離婚、再結婚、再生子。
分析:
所以說那些用別人養孩子的錢來養老的丁克,晚年大多都會後悔,晚年生活或許會物質生活充足,但是人到耄耋之年,對於錢財也不是那麼在乎,沒有兒女膝下承歡,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悽涼和孤獨。
考慮清楚3點再決定做「丁克」
一:家裡長輩的想法
像主持人康輝,當初就是在沒有徵求父母同意的情況下,選擇做丁克的,最終母親遺憾而終,成為了康輝後悔的主要原因,如果能重來他會遵從母親的想法,早早要一個孩子。
所以說選擇做丁克,看似是夫妻兩人之間的事,但也一定要遵從家裡長輩的意見,如果長輩不同意,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二:夫妻感情是否堅定
很多選擇做丁克的女人最終的結局都是被拋棄,男人與別的女人做了丁克,所以做丁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夫妻的感情夠不夠堅定,沒有一個孩子鞏固感情,過了熱戀期,感情會不會變質?
三:考慮好經濟和感情寄託哪個更重要
很多夫妻是因為經濟選擇做丁克的,但是人到耄耋之年好像錢財就不那麼重要了,感情沒有寄託更可悲,所以一定要捫心自問,自己是重錢財還是重感情寄託的人?
你主觀意願上願意做丁克嗎?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我是一個萌娃控,和我一起關注兒童心理,一起解讀成長的那些煩惱,如果你在我的文章中找到了共鳴,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註:(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