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捕蜂群是無王群,獲取新蜂王的3個方法,介入蜂王的注意事項

2020-12-11 蜂友會

新收捕的蜂群,蜂群經過「過箱」之後,第二天,這時也是蜂群容易出逃的時間段,蜂箱巢門口安裝防逃片,可以阻止有王蜂群出逃,同時,無王蜂群基本不易出逃,養蜂人安裝防逃片也沒有用處。給無王蜂群介入新蜂王,調入子脾,可以幫助新收捕蜂群快速進入繁殖狀態,這時蜂群的造脾能力較強,加入巢礎框之後,獎勵飼餵新收捕蜂群,幫助蜂群提高採集能力和哺育能力。

新收捕蜂群的3種獲取新蜂王的方法,幫助養蜂人在沒有蜂王的情況下,無王群培育新蜂王

無王群在失王的狀態下,養蜂人在無法確定新收捕的無王群,無王群是否已經出現工蜂產卵的情況下,給蜂群調入子脾的時候,儘量選擇空巢房較少的子脾,這時工產的工蜂沒有空巢房產卵,減少蜂群哺育雄蜂的數量,同時,集中蜂群內工蜂的吐漿能力,進行急造王臺的工作。

一、蜂群內調入「卵蟲巢脾」,這樣的子脾有利於無王群進行急造王臺

二、給蜂群內調入少數幼蟲的蜜脾,工蜂有「護子情緒」,幫助蜂群催蜂上脾,有利於養蜂人進行合併蜂群的工作,新收捕的無王蜂群已經上脾,養蜂人將帶蜂巢脾提入其它蜂群,在合併蜂群的過程中,帶蜂巢脾上噴灑蜜糖水,放置在弱群隔板外側5公分以外的位置,第二天再將蜂巢脾放置在隔板外側,最後,將無王群與原蜂群合併,這時蜂群之間的氣味已經綜合,蜂群不易出現打架的情況。

三、有王蜂群內加入隔王柵可以獲取多個蜂王臺,養蜂人將有王蜂群內子脾放置「邊二脾」的位置,由於蜂群內有隔王柵的作用,蜂王不會穿過隔王柵,給工蜂在子脾上造蜂王臺提供了條件,當蜂王臺封蓋成熟之後,養蜂人可以篩選優質蜂王臺,介入無王蜂群。

相關焦點

  • 蜂群沒有蜂王怎麼辦,像這樣直接介王,快速為蜂群補充新的蜂王!
    蜂王是蜂群中不可取代的成員,失王后的蜂群很快便會滅亡,然而在養蜂生產中失王是極為普遍的事情,蜂群失王后最有效的處理辦法是及時為其介入一隻新王,但給失王群介王的方法非常多,今天小編就先和大家說一說如何直接介王。
  • 蜂群培育新蜂王,獻給蜂友的4部精彩內容,育王群「養成記」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殖發展過程中,更換新蜂王,人工分蜂,無王群介入新蜂王,這些蜂群管理都需要新蜂王,養蜂人獲取新蜂王的方法有很多,蜜蜂移蟲育王方法出現的技術背景,《科學育王法》一書中介紹人工移蟲育王技術
  • 蜂群直接介王常用4大方法,學會了,介紹蜂王不求人
    第二:蜂王條件採用直接介王使用產卵能力強的產卵王最好,原因是產卵能力強的產卵王穩重,介入蜂群後比較安靜,由於其產卵能力強,介入失王群後可以快速產卵。二、直接介王的方法第一:直接介入方法是在白天將要介紹蜂王蜂群中的老王淘汰,在夜間的時候將產卵王連同巢脾取出放在被介紹蜂群的巢門口起落板上,保持有王的一面朝上,然後用手指輕輕驅趕蜂王
  • 蜂王狀態對蜂群採蜜量的影響及分析
    選擇三組蜂群各10群,第一組,對照群,維持蜂群原有狀態;第二組,新王群,在臨近流蜜期時,藉助囚王籠,給蜂群換入產卵新王(開產時間不超過1個月的蜂王),並淘汰原蜂王;第三組,處女王群,淘汰原蜂王,誘入剛羽化未交尾的處女蜂王。觀察蜂群每天的飛行及採蜜量。 結果。在流蜜期,新王群及處女王群相比對照群,在蜜蜂的外出飛行及採集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春季給蜂群進行分群,人工育王3步走,不用為蜂王不夠而發愁!
    春季外界蜜源豐富,蜂群經過早春的繁殖發展,隨著春季流蜜期的到來,蜂群內羽化出房新蜂數量較多,蜂群內子脾數量較多,蜂群群勢發展較快,強群在流蜜期進行採蜜工作,弱群藉助流蜜期進行繁殖發展,在流蜜期快要結束的時候,這時蜂群內「蜜粉滿倉」,養蜂人可以開始給蜂群進行人工分蜂的操作,同時,養蜂人也可以給蜂群進行人工育王的管理工作
  • 中蜂養殖:給蜂群介王的幾種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蜂群介王,是將交尾群中的新產卵王,剛出房的處女王,已產卵被關在王籠中的貯備蜂王或其他蜂群中的蜂王,介紹到另個無王蜂群中的過程,這個過程就稱做介王。蜂群失王、更換老劣蜂王、組織新分群和雙王群,解除分蜂熱介入新產卵王,引進良種蜂王時,都需要介入蜂王。蜂王介入前需仔細檢查蜂群,發現王臺即全部摘除。
  • 蜂群產生王臺,用隔板組成王臺與蜂王的雙王群,緣何蜂王會死掉?
    導讀:今天有網友給蜂部落留言,說他的蜂群中產生了王臺,為了避免蜂群發生自然分蜂,所以他在蜂群中間插入了隔板,把王臺與蜂王分開,組成了一邊有蜂王,一邊有王臺的蜂群,過幾天發現蜂王死了。從蜜蜂養殖的角度來說,其實這可以算是我們常說的雙王群組建方式,只是有王臺的一邊的蜂王還沒有出房而已,從雙王群的組建方式來說,這樣的組建方法並沒有問題,那麼為什麼有蜂王的一邊蜂王為什麼會死掉呢?是因為蜂種原因還是我們組建雙王群的原因呢?蜂部落認為這兩個原因可能都不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蜂王的一邊蜂王為什麼會死亡。
  • 人工育王多的蜂王如何處理?養蜂人教你這三招,不怕以後沒王用
    新王要經過交尾成功後才能產卵繁衍後代,為了保證新王能夠交尾成功,蜂農們都會預留備用蜂王,對於新手而言,介於一山不容二王,很多新手不知道如何儲存多餘的蜂王,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無王群,那怎麼辦呢?難道直接丟掉?萬一新王交尾失敗怎麼辦?不要急!小編分享三種方法供大家參考。第一種,借箱儲存法。
  • 育王群出現「咬毀」蜂王臺的原因,處女蜂王才是「罪魁禍首」!
    春季和秋季外界蜜源豐富,蜂群內工蜂的採集積極性和哺育積極性較強,蜂巢內「蜜粉滿倉」,蜂王的產卵積極性較強,蜂群群勢發展較快,養蜂人提前4天的時間,給蜂群內調入空巢脾,讓蜂群進行產卵繁殖的工作,在第4天的時候提出小幼蟲巢脾,有利於養蜂人獲取優質的子脾進行移蟲工作。
  • 一窩蜂群裡蜂王死了怎麼辦?我們該如何判斷和施救?方法都在這裡
    我們養蜂人最忌諱的就是蜂群中的蜂王死了,對我們來說倒沒什麼,就一點經濟損失,可對蜂群來說就不是件好事了,群龍無首,國不能一日無君,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話又說回來,如果蜂王是自然死亡,那就說明這窩蜂已經進入衰敗期了,只能等到新的蜂王出現
  • 蜂王個頭最大,為何生產蜂蛹要選擇雄蜂?5個條件蜂王不如雄蜂
    對於我們養蜂的朋友來說,蜂蛹的生產過程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在我們生產蜂蛹的時候,按理說三型蜂中蜂王個頭最大,雄蜂個頭次之,工蜂個頭最小,如果從產卵的角度來說,選擇蜂王作為雄蜂的生產必然是產量最高的,但是在蜂蛹生產的時候我們都會發現,生產蜂蛹,基本上沒有採用蜂王的方法,蜂王蛹的生產一般都是在取漿的時候附帶的取出一點,但是由於產量太少,基本上很少進入市場,而大量的生產蜂蛹
  • 怎樣培育生產用蜂王
    蜂王是蜂群中最重要的一員,每年都有很多蜂農為防止近親繁殖導致蜂群生產力減退,到臨近的其他蜂場引種或者購買種王。一說到培育蜂王,大家都知道選育母本種群,移蟲、培育、組織交尾群、處女王交尾,蜂王就這樣培育成功。
  • 工產蜂群介王成功,就能解除工產情緒,具體介王方法這樣操作!
    蜂群出現工蜂產卵的時候,養蜂人在檢查蜂群內子脾會發現,蜂巢脾上空巢房中出現「一巢多卵」的情緒,同時,這樣的巢房內蜂卵呈現東倒西歪的雜亂現象,確定蜂群出現工蜂產卵的情況,養蜂人開始給蜂群進行「解除工產」的管理步驟,首先,給蜂群進行介入新蜂王,再起來蜂群內工蜂產卵的蜂巢脾,最後,給蜂群內調入封蓋子脾
  • 新蜂王出生與婚飛,精準時間計算與管理,養蜂專家多年記錄成果
    培育新蜂王的時間計算與管理1、精準時間計算中華蜜蜂自然蜂王的發育時間為15.5天左右,不同的季節與不同的氣溫環境,新蜂王的發育時間有一定的偏差。人工培育的蜂王,是由24小時內的幼蟲,開始進行培育的,所以培育時間,要扣除掉3天的卵期和將近1天的幼蟲時間。
  • 同樣是育王,蜂王質量為啥千差萬別?老蜂農:差就差在這4個細節
    一隻好的蜂王是養好蜂的關鍵,也是收穫更多蜂蜜的關鍵,可以說培育出一隻好的蜂王是養蜂人都盼望的事情。有蜂農肯定好奇:同樣是育王,為什麼蜂王的質量千差萬別呢?肯定是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別著急,育王確實有竅門,也許蜂王質量就差在這4個細節。
  • 任何介王方法,都離不開3個核心,學會了,如何介王,你說了算
    導讀:在蜜蜂養殖中,我們都知道介王是我們經常用到的方法,也就是將一個蜂王介紹到另外一個沒有蜂王的蜂群中。關於介王的方式比較多,但是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介入發,另一類是間接介入法,其實不管我們採用哪一種方式介紹蜂王,其圍繞的核心都是3個,分別是失王群的失王時間、蜂王的狀態、蜂群的氣味與蜂王的氣味。只要我們抓住這3點,不管如何介王都可以,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 人工育王,培育出的蜂王質量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但要培育出優質的蜂王並非一件易事,在人工育王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要知道哪些因素會影響著蜂王的質量,這也是能否培育出優質蜂王的關鍵所在。這些因素包括移蟲的幼蟲日齡、幼蟲的飼料、同批培育蜂王的數量、人工臺基的狀況以及哺育群的狀態等。
  • 最易免移蟲法育出好蜂王
    養蜂人每年育王是必不可少的,淘汰老年劣質產卵能力差的蜂王,更換年輕蜂王來加快蜂群繁殖速度,新王群比老王群有更強的抗逆性,並且採蜜量高,工蜂哺育積極性也高。養蜂界有句話好蜂好王千斤蜜糖,可見一隻優秀蜂王的重要性!
  • 中蜂沒有雄蜂可以育蜂王嗎?新蜂王依靠自然雄蜂完成交尾!
    中蜂在沒有雄蜂的情況下,養蜂人可以利用分蜂季進行育王,在分蜂季的時候,外界的自然蜂群會培育出優質雄蜂,當我們的新蜂王羽化出房之後,處女蜂王交尾的時候,最大飛行距離達到十幾公裡以上,而且,處女蜂王會散發出交尾信息素,吸引自然蜂群內的雄蜂與處女蜂王交尾,所以,這時可以在沒有雄蜂的情況下
  • 人工育王的2種不同方法,「免移蟲器」和「移蟲育王」的實用技巧
    春季和秋季外界蜜源豐富,蜂群內工蜂的採集積極性和哺育積極性較強,蜂群內蜂巢脾上子圈擴展較好,子脾上幼蟲數量較多,同時,蜂群在流蜜期到來之前,蜂群會自主培育一批優質的雄蜂,這些雄蜂給蜂群培育新蜂王提供了條件,養蜂人在雄蜂巢脾封蓋成熟之後,雄蜂即將羽化出房的前4天~7天的時候,這時養蜂人開始進行人工育王的操作,當處女蜂王羽化出房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