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流行符號背後的切·格瓦拉是什麼樣的人?24幅珍貴歷史照片首次...

2020-11-23 上海觀察

切·格瓦拉在世界範圍內具有極高知名度,讓-保爾·薩特稱他為「我們時代最完美的人」。儘管身後半個多世紀以來爭議不斷,但切·格瓦拉已然成為國際間廣為流行的文化象徵。他的肖像不僅出現在壁畫、遊行、音樂會、海報等公共場合,也成為T恤衫、郵票、杯子、鑰匙鏈、皮帶、棒球帽等諸多商品上的圖案,成為一個當代神話和偶像。

切·格瓦拉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被稱為「切·格瓦拉最優秀的一本書」的《古巴革命戰爭回憶錄》,或許是了解這一人物的最佳入口」。書中,切·格瓦拉記錄下的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為未來而戰的革命戰士,其中很多人在革命勝利後的古巴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原著語言簡單直率,第一部分描述了古巴遊擊鬥爭中的重大時刻及站在這場鬥爭前列、衝鋒陷陣的古巴戰士。第二部分包括1963年後格瓦拉撰寫的有關戰爭的短評和戰爭片段的記述,也包括他對戰爭深入的分析等。附錄部分收入切·格瓦拉與菲德爾·卡斯楚的數封通信,在場感強。

切·格瓦拉對自己親歷的戰役描寫得特別細緻,往往涉及從戰鬥開始到結束的各個細節。他在序言中寫道:「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想寫一部革命史,用實例來說明革命中豐富多彩的各個層面。許多革命領導人經常公開或私下地表達過這種願望,但是,無奈事務繁忙,流光易逝,革命起義的往事漸漸從記憶中淡出,被遺忘於身後。這些往事,這些已經構成美洲歷史的戰爭往事至今仍沒有被我們認真地記述下來。為此,我在書中提供了一系列個人的回憶,涉及的都是我們參加過的遭遇戰、襲擊戰和正規戰。我不希望大家把這些根據個人回憶和草率筆記整理出來的零星不全的記述看作是一部完整的歷史。相反,我希望經歷過每一場戰鬥而艱難活下來的人將來再作詳盡的補充。」

對於記錄歷史的態度,切·格瓦拉說,要鼓勵每個倖存者把留在記憶裡的東西挖掘出來,使戰鬥故事更加完整充實。「我只要求他們務必如實敘述,不應該為了自我吹噓編造沒有經歷過的戰事,謹防描述失實。我要求他們寫出幾頁以後,根據各自的性格和所受教育的程度,盡最大能力,對自己所寫的認真挑剔一番,不確切、吃不準的一字一句都要刪除。我自己就是帶著這種意圖開始寫我的回憶錄的。」

《古巴革命戰爭回憶錄》是好萊塢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執導的電影《切·格瓦拉傳:阿根廷人》的藍本,該片曾獲2008年坎城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近期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的《古巴革命戰爭回憶錄》是切·格瓦拉回憶古巴革命戰爭的權威版本,尤其是收錄24幅首次在國內公開出版的珍貴黑白照片,再現了南美叢林中驚險跌宕的遊擊戰爭生涯。

相關焦點

  • 《切·格瓦拉畫傳》修訂版推出 梁文道、南方朔力薦
    《切o格瓦拉畫傳》記述的就是切·格瓦拉這位戰士徵人生涯的一本書。編著者師永剛先生說:「這本書試圖表達的只是一個中國人對於切的致敬。」五年前,師永剛、詹涓編著《切·格瓦拉畫傳》,作為切·格瓦拉惟一的官方傳記,首度高調由中國方面組織編寫,採訪其家人、戰友、及相關研究專家後,首度揭幕這位「神人型」的悲劇革命英雄、如何拋棄榮華富貴走向街頭,兩赴中國與中國高層的秘密友情、首次解開因擾其一生的六段駭世情感、與卡斯楚的爭議、神秘的死亡之謎,獨家發表由切家人與戰友提供的珍貴圖片,切自己作為攝影師拍攝的三十多幅個人秘密照片首次曝光
  • 切·格瓦拉遺體照片首次曝光:死不瞑目 半裸上身
    切·格瓦拉遺體照片首次曝光:死不瞑目 半裸上身 切·格瓦拉遺體照片首次曝光:死不瞑目 半裸上身 >切·格瓦拉遺體照片首次曝光:死不瞑目 半裸上身 切·格瓦拉遺體照片首次曝光:死不瞑目 半裸上身 據《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導,近日曝光了一組切·格瓦拉的遺體照片,這是他在1967年遭玻利維亞軍隊殺害47年後首次公布的照片。
  • 切·格瓦拉,從未離開過
    兩年後,這些年輕人打進首都哈瓦那,發動古巴革命,這是美洲歷史上惟一成功的社會主義革命。    「切,你好年輕喲」  在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切·格瓦拉因為把遊擊戰理論發揚光大,變得幾乎家喻戶曉。據說,切·格瓦拉非常崇拜毛澤東,他曾因為剛出生的女兒長得像毛澤東而興高採烈,也曾公開說中國的公社模式和對精神因素的強調,符合他的「世界革命思想」。
  • 時隔47年 切·格瓦拉遺體彩色照片首次曝光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3日報導,一名西班牙男子對法新社披露了一組切·格瓦拉遺體的彩色照片,這組照片是其叔父——一位傳教士所藏有。這一名為Imanol Arteaga的男子稱,當年法新社攝影記者Marc Hutten將這些照片交給了他的叔叔Luis Cartero,他們一直保守秘密至今。這是切·格瓦拉被美國政府支持下玻利維亞軍隊殺害47年後,遺體彩色照片的首度披露。
  • 切·格瓦拉槍決後的照片:被老部下出賣,身中9彈,兩隻手被砍掉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切·格瓦拉於1928年出生在阿根廷的一個貴族家庭,22歲時切·格瓦拉遊歷了阿根廷北部的12個省,後又決定休學一年環遊整個南美洲,也正是在這次的旅行中,切·格瓦拉開始了解到拉丁美洲的貧窮和苦惱,從而產生了國際主義思想。
  • 雷鋒頭像流行度 接近切·格瓦拉(圖)
    最初,雷鋒與古巴英雄切·格瓦拉一道,成為潮人T恤上的常客。再後來,雷鋒形象又出現在了Flash、網路遊戲和波普風格的襯衫上。今年,很多小店熱銷改良後的雷鋒帽。  將雷鋒這一「符號」用到近乎誇張的當屬李寧公司。2008年,該公司設計了一款限量發售35雙的軍綠色「雷鋒鞋」。設計師還在鞋後跟上設計了一顆螺絲釘,據說寓意為學習雷鋒的螺絲釘精神。
  • 切·格瓦拉罕見老照片:2014年才曝光的遺照,第二任妻子美貌非凡
    切·格瓦拉是古巴革命運動的領導者之一,作為一個領導者,切·格瓦拉如今已經成為了革命浪漫主義的代名詞。他的頭像也已經成為世界流行的文化符號之一。圖為古巴攝影師阿爾伯託·寇達在1960年為切·格瓦拉拍攝的肖像照片,這幅照片後來風靡全球。
  • 百餘幅珍貴歷史圖片反映辛亥革命風雨歷程
    百餘幅反映辛亥革命風雨歷程的圖片展在蘭州展出。百餘幅反映辛亥革命風雨歷程的圖片展在蘭州展出。中新網蘭州10月24日電 (祁曉娣)以辛亥風雲、帝國傾覆、共和開啟為展覽內容的「辛亥革命百年紀念專題圖片展」正於此間展出。
  • 畫傳給先鋒話劇《切·格瓦拉》捧場
    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切·格瓦拉,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近年來,他的頭像頻繁出現在各類T恤衫、反戰宣傳品上,幾乎成了全球眾多青年人心中的偶像。  昨日記者獲悉,在6月23日和25日晚,講述這名赤色戰士傳奇的一生的先鋒話劇《切·格瓦拉》演出現場,組委會除了將為觀眾們出售特製的格瓦拉T恤、軍用水壺等紀念品外,還可以買到近期在重慶熱銷的《格瓦拉畫傳》。
  • 切·格瓦拉槍決後照片曝光:被老部下出賣,身中9彈,兩隻手被砍
    格瓦拉從醫學院畢業後再一次進行了拉美之旅,後在玻利維亞經歷了一次革命,同年12月24日,切·格瓦拉抵達了瓜地馬拉,接著成為了一名革命者,並且上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黑名單。1965年,切·格瓦拉離開了古巴,先後在剛果(金)和玻利維亞宣揚革命,也被譽為「紅色羅賓漢」、「完美的人」等。
  • 切·格瓦拉槍決後照片曝光:被老部下出賣,身中9彈,兩隻手被砍掉
    1959年,切·格瓦拉被授予了「古巴公民」的身份,同年切·格瓦拉與第一任秘魯裔妻子伊爾達·加德亞離婚了,後娶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阿萊達·馬奇,另外據說切·格瓦拉在擔任卡瓦尼亞堡軍事監獄的檢察長時,處死了156名戰犯(還有一說是600人)。
  • 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 遭人告密被捕 頭像成文化符號為搖滾所崇拜
    切·格瓦拉死後,切·格瓦拉的肖像已成為反主流文化的普遍象徵、全球流行文化的標誌,同時也是第三世界共產革命運動中的英雄和西方左翼運動的象徵。《時代》雜誌將格瓦拉選入二十世紀百大影響力人物。在他遇難40周年紀念之時,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名前特工對外披露了切·格瓦拉被處死的內幕。據英國《獨立報》報導,67歲的費利克斯·羅德裡格斯是在美國城市邁阿密流亡的古巴人。1967年10月8日,因遭人告密,切·格瓦拉和他的50名戰友在玻利維亞一個小鎮附近被捕。
  • 革命者肖像遭商家濫用 切·格瓦拉子女同抗議
    新華社/法新    拉美傳奇革命者埃內斯託·格瓦拉·塞爾納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切·格瓦拉」。6月14日是切·格瓦拉的80歲誕辰。長期以來,他的肖像被印在T恤、煙盒、伏特加酒等眾多商品上,風靡全世界。然而,切·格瓦拉的兩名子女5日表示,他們反對商家用父親的肖像謀取利益,並對把革命人物炒作為國際超級品牌感到「不安」。
  • 古巴革命前領導人、拉美遊擊戰士切·格瓦拉
    在40年前的10月9日,古巴革命前領導人、拉美遊擊戰士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遭當地軍隊槍決。  遇害40年後,切·格瓦拉成為傳奇。他不但是曾經致力於以武力消除貧窮、結束不公的革命戰士,也成為當代流行文化偶像之一。他那頭戴黑色貝雷帽、披散長發、雙眼凝視遠方的頭像在世界各地被重複翻印,出現在招貼畫、T恤衫、唱片和咖啡杯等等物品上。
  • 切·格瓦拉:遇害40年傳奇常新 - 浙江日報
    40年前的10月9日,古巴革命前領導人、拉美遊擊戰士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遭當地軍隊槍決。  從致力於以武力消除貧窮、結束不公的革命戰士,到當代流行文化偶像之一,切·格瓦拉的傳奇長傳常新。  10月8日至9日,拉丁美洲多個國家紛紛舉行儀式,以不同形式紀念切·格瓦拉遇害40周年。
  • 《毛澤東三兄弟》新書發布 珍貴歷史照片首次曝光
    為紀念這些特殊日子,毛新宇推出了其歷時三年創作的長篇紀實傳記作品《毛澤東三兄弟》,力求真實再現韶山沖毛家兒女如何在毛澤東的帶領下,一步一步走向中國革命的歷程,以此深切懷念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楊開慧、毛岸英、毛楚雄等毛家英烈,並通過對家族史的書寫,觀照中國革命的歷史。這部傳記篇幅宏大,10章近500頁、共計48萬字。
  • 分享| 15日這堂課,為您深度解讀符號學與當代藝術
    就藝術批評的共時觀而言,對當代藝術的研究,涉及形式語言的觀念性和視覺性的變化。這種研究影響著藝術作品語境生成和意義解讀的動態和方向。在這個縱橫相交的節點上,符號學得以出場。從符號學觀點來洞察並闡釋藝術的形式創新與知識生產,是20世紀以來勃興的一種學術思潮和文化現象。而在21世紀的今天,符號學對當代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持續影響?這個問題有待我們以全新視界加以考察。
  • 切·格瓦拉為什麼會成為時尚潮流
    公元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開幕頭戴紅星貝雷帽,俊朗的臉龐上一雙深遂的眼睛堅定地遠望前方——這幅由一名古巴攝影師創作的切·格瓦拉(Che Guevara)肖像家喻戶曉,不但代表了左翼的革命浪漫主義,在全球化的年代,還被青年們視為一種反抗建制和叛逆不羈文化的化身。這幅肖像已成為世界上最廣為流傳的人物像。
  • 在阿根廷探尋切·格瓦拉的生活軌跡
    撰文 | 向群 時光總是在不經意的日子裡滑過,今年10月9日,已是切·格瓦拉離世50周年的日子。50年,半個世紀的光景, 對於歲月的長河或許只是一小朵浪花,很多人很多事慢慢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淡出我們的視野。但作為革命理想主義的符號和象徵,切·格瓦拉卻一直未曾遠離我們。
  • 拿起相機的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自拍照。切·格瓦拉(1928~1967)是現代史上最著名的英雄人物之一,阿爾伯託·柯爾達(Alberto Korda)為他拍攝的照片《英勇的遊擊隊員》自1960年問世以來,就廣被複製和傳播,以至於有人將切·格瓦拉的肖像列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照片,而格瓦拉的形象也出現在各類文化衫、徽章、明信片和各種藝術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