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市的農業新思維

2020-12-13 東方財富網

摘要

有「糧都」美譽的富錦市,藉助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開啟了農業發展的新思維,農民帶地入社實現了「合指成拳」,土地確權帶來了農村金融改革的破冰,「網際網路+農業」拓寬了整個產銷鏈條。

  有「糧都」美譽的富錦市,藉助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的實施,開啟了農業發展的新思維,農民帶地入社實現了「合指成拳」,土地確權帶來了農村金融改革的破冰,「網際網路+農業」拓寬了整個產銷鏈條。

  聯合催生新主體

  2014年,富錦市二龍山鎮新興村田娘水稻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孫聖海種了1500畝水稻,純利潤達到70多萬元。大豐收讓他對擴大再生產底氣十足,今年他種了2220畝水稻,「按這長勢,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孫聖海說。

  2009年,孫聖海和村裡農戶自發組建了種植合作社,幾年來實現了滾雪球式發展。2012年,在政府扶持下,又組建了現代農機合作社,帶動全村100多戶農戶帶地入社,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萬畝;去年,二龍山鎮田娘水稻合作社與江蘇廠商合作,購置了烘乾塔,配套建設糧食倉儲設施,年均儲運糧食8萬餘噸,2015年又進行了擴建,總倉儲能力達到15萬噸,實現了從種到銷一條龍現代化作業。

  富錦市藉助「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鼓勵和引導農民參與帶地入社的新型經營主體,使大型機械更好地發揮作用,規模經營更大範圍地普及,標準化生產更精準地落到實處,從而有效地提升了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了糧食產量和糧食品質。

  在積極培育現代農機合作社、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的過程中,富錦市探索出了吸納農民帶地入社,由農機合作社統一經營,執行保底收益和依託有實力企業,與企業銷售價格掛鈎,給農民二次返利等多種發展模式。同時,農業經營主體的創新提高了農業組織化程度和生產標準化水平,增強了入社農戶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目前,富錦市共有家庭農場151戶,千畝以上種植大戶162戶,農民專業合作社1100戶;規模經營面積420萬畝。這些新型經營主體,成了富錦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生力軍,帶動了當地農業生產整體水平大幅提升。

  流轉釋放大產能

  從一家一戶的小生產向集團化、規模化生產全面轉變,富錦市實現了不增土地增產出、不增資源增實力。

  去年以來,富錦市按照農村土地「三權分離」的制度設計,抓住「確權、入市、流轉」三個關鍵環節,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創新,賦予農民更多的財產權利,並為富錦市土地流轉掃清了障礙,使大面積的農村土地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土地確權引來了富錦農村經濟發展的信貸「活水」,創新金融服務,有效激活農村「沉睡資產」,在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方面,佳木斯金成擔保公司與郵政儲蓄銀行合作,在黑龍江省率先開展農村集體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業務,為富錦市1.1萬戶農民辦理貸款2.8億元。隨著土地確權的推進,有意願帶地加入現代農機合作社的農戶明顯增多。

  為了「整編」土地,帶動土地流轉全面鋪開,富錦市還通過鼓勵經濟實力較強的大集團、大企業與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合作經營,發揮工商資本在資金、技術、管理、信息、市場等方面優勢,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滑鼠點開新天地

  綠色、優質、天然的富錦大米不僅進入了國內各大超市,還登陸淘寶、天貓,成為電商的寵兒。

  黑龍江金瑪農業有限公司落戶富錦後,把發展的目光瞄準了網絡,以天貓商城作為網絡發展平臺,在網際網路上大顯身手,「元態富錦寒地香米」、「元態富錦清香米」在網絡上颳起了熱銷旋風。

  沒有信息的現代化,就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在加快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富錦市把發展的著力點聚焦到信息農業及電商物流兩大領域。在長安永勝現代農業水田萬畝展示區建成現代農業綜合信息服務中心,以氣象服務和植保服務為重點,綜合分析富錦市33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點的上傳數據,在信息化控制展示區4萬畝水田標準化生產的同時,一方面通過農業氣象信息、村村通智能喇叭語音系統、手機簡訊等信息手段,指導、服務該市230萬畝水田生產;另一方面向全國、黑龍江省業務部門上傳監測數據,為其在更大區域內研判生產趨勢和指導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在電商物流方面,富錦市積極謀劃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建設項目,依託象嶼金谷公司345萬噸的倉容、年對外500萬噸發運能力,以富錦作為黑龍江省東部糧食骨幹物流節點,連通產區和銷區,建設三江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構建一個完整的物流配套和網絡化布局,努力形成三江平原的糧食交易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同時,支持農產品銷售龍頭企業建設營銷中心。此外,還加快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建設。

  產糧大市富錦正在充分挖掘「網際網路+農業」的發展潛力,讓網際網路在農業生產的種、加、儲、運、銷等環節發揮全鏈條作用,在政策激勵和政府推動下,一個覆蓋全國經濟發達地區、重點城市的富錦綠色食品營銷網絡和電子商務平臺正在快速形成。

(責任編輯:DF145)

相關焦點

  • 黑龍江富錦市現代農業萬畝水稻園豐收在望
    這是9月15日在黑龍江省富錦市現代農業萬畝水稻科技示範園拍攝的由6種不同品種水稻組成的稻田畫。近年來,黑龍江富錦市現代農業萬畝水稻科技示範園致力於現代化生產和經營管理,成功實現設施建設標準化、田間管理智能化、農資投入精細化、節水灌溉精量化、科技服務信息化。 2018年秋收在即,富錦市現代農業萬畝水稻科技示範園預計產量6000噸。
  • 佳木斯富錦市現代農業創新發展 城鄉建設提檔升級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6日電 佳木斯富錦市六次黨代會以來,該市主動適應和引領新常態,統籌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項工作,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進步。五年來,該市現代農業創新發展,農業優勢有效釋放。
  • 富錦市水稻公園:多元化發展 傾力打造「觀光農業+鄉村旅遊」為一體...
    本網訊(荀文文) 近年來,富錦市堅定不移走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的融合發展道路,以萬畝水稻公園為樣板,構建良好生態,優化產業發展,讓農家田園變景區公園,如今水稻公園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鮮活模版和農業觀光旅遊的嶄新名片。萬畝水稻公園坐落於富錦市長安鎮萬畝水稻科技示範基地,是我省第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中的核心景點。
  • 佳木斯富錦市旅遊產業發力成振興發展新引擎
    第二個就是一定要充分地把我們這裡的農業旅遊資源運用到位,從一種簡單的農業觀光轉化為一種立體化的農場生活方式,我相信富錦的農業旅遊,農旅結合也一定會做得非常出彩。」談及富錦資源稟賦與旅遊產業的轉化互動,北京幻方旅遊設計機構創辦人吳月湖興致勃勃,對富錦旅遊業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 60萬噸生物燃料乙醇項目落戶佳木斯富錦市
    6日,富錦市政府與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象嶼集團黑龍江金象生化有限責任公司在佳木斯市籤訂框架協議書,擬在富錦市象嶼食品醫藥生化產業園內建設年產60萬噸生物燃料乙醇項目。項目總投資30億元,預計項目建成投產後年消耗玉米185萬噸,可實現營業收入45億元,解決人員就業3000人,增加區域物流總量450萬噸。
  • 黑龍江富錦市一個鎮,兩條高速路交匯,是全國重點鎮
    黑龍江省佳木斯富錦市(縣級市),境內有多條高速公路穿過,其中有一個鎮地處兩條高速公路的交匯處,它就是今天要簡單介紹的二龍山鎮。除了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外,二龍山鎮還有鐵路過境,並設置有雙龍山站。綜合來說,二龍山鎮是一個交通較為便利的鎮,是富錦市東部交通樞紐。
  • 創造產糧大社的「稻」夢空間黑龍江省富錦市通過合作社打造稻海...
    但是這些漂亮的數據和產糧的重要地位卻在加劇富錦市沒有知名糧食品牌的尷尬。據當地一位政府官員介紹,或許源於當地農民的創新意識和市場意識不強,現在還會有農民固執地認為農業就是靠天吃飯,有小富即安的心理。    如何打造知名品牌,讓大米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成了富錦市要解決的大問題。
  • 1933年黑龍江富錦市歷史照片,當年的東北都很繁華
    這次找到的歷史照片拍攝於1933年的富錦市,這個時期佳木斯還沒有立市。1933年的東北還有很多的中式風格建築,第一張照片的房簷上可以看出當年東北工匠工藝精湛,左側的可以看出來是鳥獸的造型,中間這個看了半天沒有看出來,遠遠望去能感受到細節處理很震撼。不知道現在富錦市還有沒有這樣的風格建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放出照片。
  • 《商路論道》204期:富錦市宿氏大豆家庭種植農場 創始人 宿存輝
    2015年,宿存輝決心回家創業,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富錦主體地貌為寒地黑土平原,耕地開發較晚,保水保肥能力強,潛在肥力較高,有機質含量平均達5.2%,最高達8.4%,是全國有機質含量平均水平的6倍。植根於家鄉,努力實現零農藥零化肥的綠色有機農業是宿存輝的夢想。
  • 遊中國糧倉賞稻海麥浪 ——我市著力打造農業休閒旅遊經濟圈
    近日,市旅遊局組織相關旅遊公司,驅車2000餘公裡,踏查了我市30餘處旅遊景點,開始打造農業休閒旅遊經濟圈。  這次踏查的目的是圍繞三江平原現代化大農業優勢旅遊資源,重點打造農業休閒旅遊經濟圈。圍繞佳木斯市區、富錦市、建三江農墾分局、同江市、撫遠縣的農業觀光、生態溼地、赫哲民俗旅遊品牌進行實地踏察和企業對接,全力整合我市區域內農業旅遊資源。
  • 富錦市開展殯葬用品檢查行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佳木斯市文明祭祀條例》,營造移風易俗的良好社會環境,1月2日,富錦市成立專項檢查組,對富錦市生產、銷售殯葬用品的企業和商店進行檢查。活動中,檢查組通過甄別查收、下發整改通知、集中處理等方式,大力宣傳執行《佳木斯市文明祭祀條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黑龍江富錦市:溼地明珠 金色夢想
    富錦國家溼地公園位於三江平原腹地、黑龍江省富錦市西南40公裡處,總面積達2200公頃,始建於2008年,2009年被批准為國家溼地公園試點,2013年正式批覆為「國家溼地公園」。眼前的景色讓人很難想像,這裡的溼地生態曾由於墾荒、耕種,一度被嚴重破壞。從2005年起,富錦市開展退耕還溼行動。經過多年努力,溼地公園區域內共「收復」溼地1300多公頃。
  • 富錦市開展殯葬用品檢查活動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佳木斯市文明祭祀條例》,營造移風易俗的良好社會環境,12月28日,富錦市成立專項檢查組,對富錦市銷售殯葬用品的各商店進行檢查。檢查中,檢查組通過巡邏車播放、檢查營業執照、與商戶交談、下發整改意見等方式,宣傳《佳木斯市文明祭祀條例》。
  • 航拍佳木斯市富錦市錦繡壹號小區!
    坐落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市的錦繡壹號,是剛剛建成的小區。坐落於富錦市南高速,從正面看五棟高層屹立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從側面看小區周邊交通十分通常,飯店小吃應有盡有,緊挨富錦市鐵路小學,鐵路中學,還有聯合中學以及富錦技校。
  • 黑龍江省富錦市主要的鐵路車站——富錦站
    富錦站,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市城東街道。隸屬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佳木斯車務段管轄。從外面看,富錦站看似是一座兩層小樓,實際只有一層,被白色瓦片覆蓋起來,在冬日的茫茫大雪中,富錦車站顯得格外美麗。
  • 黑龍江省富錦市九零糧庫大量虧空 原主任被抓獲
    本報記者 孫雷 黑龍江富錦市報導  5月8日下午三點,黑龍江省富錦市九零糧庫門口,「公正公平,誠信為民」的標語格外醒目;糧庫院內,數十米的錐柱體庫房靜靜地矗立。幾個農民工模樣的人坐在糧庫側門閒散地聊著天。他們不知道,這個小小的地方糧庫,已經在網上吵開了鍋。
  • 富錦市洪洲村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紀實 讓村民共享「產改」紅利
    黑龍江日報1月8日訊 隆冬時節,記者驅車來到位於富錦市西南35公裡處的別拉音子山腳下的洪洲村。原木搭建的村門上,「山水田園洪洲村」的紅字牌匾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格外醒目。放眼望去,潔淨的水泥路通往栽滿果樹的家家戶戶。頗具鄉土風情的餐館、造型別致的公共衛生間、石頭鋪就的停車場、風格獨特的農貿市場和休憩木製涼亭等構成了一幅鄉村振興的嶄新畫卷。
  • 富錦市開展政企共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主題活動
    7 月11日,富錦象嶼生化、農產兩家公司與佳木斯海關、富錦市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總工會、發展和改革局、商務和口岸局、糧食局、工業信息科技局、旅遊建設發展中心等政府機關單位共計 170 餘人在萬畝水稻公園開展了「黨旗飄揚映錦城,政企同心創共贏」—政企共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9 周年主題活動。富錦市領導欽煥民、陳佩永參加活動。
  • 富錦市公安局破獲一起塵封20年之久的命案積案
    平安龍江網訊 2017年10月8日,富錦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在省廳及佳市局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抓獲潛逃20年之久的命案逃犯,至此,1998年周某傷害致他人死亡案順利告破。富錦市公安局黨委全體成員及刑偵大隊民警,親自到富錦收費站迎接凱旋歸來的追逃小組民警們,並送上鮮花和掌聲。
  • 富錦市在黑龍江省縣級城市中率先開展智慧供暖建設
    人民網哈爾濱9月24日電(袁成亮)9月22日至23日,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黑龍江省內供熱專家組成調研組,實地調研了佳木斯富錦市智慧供暖示範項目、供熱老舊管網和二次供水設施改造項目推進情況。據了解,富錦市在黑龍江省縣級城市中率先開展了智慧供暖示範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