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之首的泰山既是世界文化遺產又是世界地質公園,屬於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一直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地標。隨著對泰山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今後擅自撿走泰山石將遭到處罰。近日,山東省對《泰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作出修改,進一步細化了對泰山石、泰山文物等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措施。(據12月5日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泰山石被人們賦予了穩如泰山、石來運轉的美好寓意,不少遊客在泰山遊玩時也喜歡撿一塊石頭帶回家。修改後的《泰山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條例》,則進一步細化了對泰山石、泰山文物等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措施。針對此前泰山景區管委會多次發現有遊客私自撿拾泰山石帶走的情況,新版《條例》明確予以禁止。
根據新版《條例》,違反本條例規定,在泰山風景名勝區內撿拾帶離山石的,由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也就可見,遊客在泰山風景名勝區內撿拾帶離山石的,不僅是不文明之舉,更有可能因此觸犯法規,甚至難逃法律制裁。
據報導顯示,泰山石是不可再生的寶貴的自然、文化和旅遊資源,是無價之寶,一塊幾十噸的石頭是經過上億年衝洗形成的,特別是天然形成的原石,其價格更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而「穩如泰山」「石來運轉」等民間說法的流行,讓泰山石交易市場日漸紅火,一些遊客也管不住自己的手。值得慶幸的是,當地保護泰山風景名勝區的力度在逐漸加大。
去年8月就曾出現過遊客在泰山景區內偷竊泰山石事件。當日景區公安就在增福廟截獲偷運者及泰山石,並將其帶回派出所進行審查。事實上,泰山景區已經在藉助科技力量增強防範遊客偷竊泰山石行為,如,泰山景區智慧泰山人臉識別系統目前已實現主要進山口、重要節點和遊客分布路線上人臉監控的覆蓋,可以對遊客進行精準化智能查詢。
保護景區不僅需要文明規制,更須藉助法治力量,立法保護泰山石無疑具有警示意義。僅從遊客的角度來講,就應該認識到,到景區遊玩,不僅需要講文明、守規矩,更需要的是增強法律意識。誠如前述,在泰山風景名勝區內撿拾帶離山石的,情節嚴重的,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如果認識不到此,恐怕難免會遭到處罰。
同樣須引起注意的是,有必要推動《條例》的落地。於此,既需要景區方面通過加強巡查和利用智能監控設備等,及時發現違法違規者並施以有效懲治。同時,也應暢通監督舉報機制,讓不法遊客得到及時曝光與處置。畢竟,唯有讓《條例》的處罰規定真正落之於實,才能夠對不法行為給予有力打擊,並形成震懾作用,以更好地保護好泰山風景區。
(責任編輯:鄧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