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最為出名的四部小說之一的《水滸傳》,它不僅刻畫出了多位可歌可泣的草莽好漢,而且描繪出了一幅農民起義軍由發生到失敗的全過程的畫卷。在文學層面,《水滸傳》極具史詩特徵,但在細節上,即便我們是第一次閱讀這部書,也能發現很多難以自圓其說的情節,比如今天要討論的一個話題:扈三娘為什麼被許配給了王英?網上關於這個問題的解釋五花八門,但大都純屬瞎掰。其實要解答這個問題,還得從文學的角度來看。
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沒有扈三娘會怎麼樣?因為扈三娘並不是主要人物,不像林衝、魯智深、史進、宋江等人有單獨的篇目來樹立人設,所以書中有關扈三娘的事件並不多,我們可以刪去這個人物來重新捋一捋,結果我們會發現,如果沒有扈三娘,宋江依然需要三次才能攻破祝家莊;如果沒有扈三娘,宋江許給王英的諾言需要別的女人來填補上;如果沒有扈三娘,梁山出徵時那些敗在扈三娘手下的大將,將會敗在其他好漢手中。
這些「如果沒有」對整部書的推進來說,沒有絲毫影響,只有一點:如果沒有扈三娘,宋江會缺少一種人格魅力,他的知名度以及影響力將沒有如此耀眼。你看,我們發現了扈三娘存在的價值了——用於完成宋江的人設,烘託出宋江志在天下,不在女色的大男兒本色,而且言出必行,輕易許下的諾言也會認真對待(你王英不是想讓我幫忙找媳婦嗎,我要找就給你找最好的)。
小編得出的這個結論可不是憑空捏造,有以下佐證:
一,扈三娘的名字起得很隨意,大嫂、二娘、三娘,怎麼著也不像個名字,感覺就是作者湊數用的,所以她的綽號——一丈青,才是我們研究的重點。但還有一個疑問,她為什麼不姓孫、不姓顧,偏偏姓扈呢?
二,早在《水滸傳》成書之前,「一丈青」在元朝表演的雜劇中就已經出現,而且和「王矮虎」屬於固定搭配,意思是一個「矮」一個「高」,鮮明的身高差更容易引發觀眾的笑聲。所以並不是宋江把扈三娘許配給了王英,而是因為這已經是既定的事實。
三,扈三娘的哥哥扈成在歷史上是有真實形象的,宋朝嶽飛的時代就有一個叫扈成的武將,而這兩個扈成的官職也是一模一樣,所以說這個人物是作者照抄過來的,而又隨手贈送給了他一個妹妹。這也就是「一丈青」為什么姓「扈」的原因。
以上便是「扈三娘」為什麼存在的原因,作為一個烘託宋江的文學形象來說,扈三娘很成功。但由於作者疏於細節,凡事都以「上應天星」糊弄過去,才導致扈三娘與宋江之間的「緋聞」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