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中的石板和45粒珠子——中國最早的算盤:「遊珠算盤」

2020-12-20 文史清談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發掘後,劉賀離奇的身世、豐厚的陪葬令人唏噓不已,有網友戲稱他為「寶藏男孩劉沫沫」,人們被金山錢海晃花了眼,卻忽視了墓中的一塊石板,這塊石板刷新了歷史,也見證了中國古人的智慧。

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一生坎坷曲折,僅做了27天皇帝就被廢黜,33歲便抑鬱而終。27天,發生了什麼?據說是因為荒淫無度。班固在《漢書》中說他僅在位27天就犯下了1000多件罪行,極為好色荒淫(平均一天幹40件壞事 ,真是「罄竹難書」 )。

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餅、馬蹄金、麟趾金

可是,從海昏侯墓中所出土的文物我們可以推論,歷史或許另有真相:海昏侯墓中發現了5200多枚刻有聖賢文章的竹簡,內容涉及《詩經》、《禮記》《論語》、《春秋》等。此外,還有一個表面刻有孔子生平及孔子畫像的漆器屏風,這是我國出土的最早的孔子畫像。這些,都被擺在墓中的重要位置上,可見劉賀生前對它們的喜愛。一個不學無術、沉迷於酒色的昏君怎麼可能這麼喜歡讀書呢?而且還是這些高雅的文化典籍?這大概是因為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吧 ?

海昏侯墓出土竹簡

在海昏侯墓裡,專家還發現了一塊畫著整齊方格的石板。一開始,人們認為這是只是一個普通的圍棋板,後來又在海昏侯的遺骸周圍發現了13粒白玉珠和32粒瑪瑙珠,結合石板上的線格,有專家推斷,這很可能是一套算珠和算板。

可能大家會習慣性地想,算珠不是應該固定在算盤上的嗎?事實上,最早的算盤是「遊珠算板」,或者說,「遊珠算板」是算盤的前身。

在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算板、白玉珠、瑪瑙珠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遊珠算板」。因為用於計算的珠子並未固定在算板上,所以稱之為「遊珠算板」。也正因為「遊珠算板」的算板和算珠可以分開放置,遊珠可裝入算袋中隨身攜帶,這就不難理解,那13粒白玉珠和32粒瑪瑙珠為什麼會出現在海昏侯的遺骸邊,而不是和石板在同一處出土。

東漢徐嶽的《數術記遺》中記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也就是: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用來放置遊珠,中間一部分用來定位。每個位數的格中各放5顆珠——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用不同顏色的珠子來區別。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這塊石板呈灰白色,已有鈣化現象,石面平整,有縱橫交錯的直線,形成一排一排的方格,有橫線5道、縱線15道;玉算珠為純白色,瑪瑙算珠為深黃偏紫色。正好符合《數術記遺》中對「遊珠算盤」的記載。

珠算,作為我國最古老的計算方法之一,被英國近代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稱為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石板和白玉、瑪瑙算珠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算盤」,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它的發明與使用不僅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進步,也反映了漢代經濟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海昏侯墓出土的古珠子!(附高清視頻)
    隨著考古發掘的逐步推進,一項項驚世紀錄被披露出來:前所未有的巨量黃金--378塊金餅堆積如山的錢幣--200萬枚五銖錢,最早的孔子畫像--孔子風……到現在墓主身份終於被證實劉賀,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帝、王、侯全當過的人,他先為王、再稱帝、27天後又離奇被廢,他就是海昏侯——劉賀。
  • 隱藏在海昏侯墓中的數學之謎
    二、算板中的數學之理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一件史書中記載的「遊珠算板」抑或「兩儀算板」,拙文《遊珠算板:海昏侯墓驚現古代算盤的雛形》中已作詳細介紹。需要強調的是,這件古老的石質算板明白無誤地透露出中國古典數學的另一項成就——十進位與位值制的確立。十進位是指,每滿十數向上進一個單位,如十個一進為十,十個十進為百,十個百進為千,如此類推。
  • 海昏侯墓主槨室發現迄今最早孔子畫像
    海昏侯墓主槨室發現迄今最早孔子畫像來源:新華網       選稿:黃蒙磊   2015.11.15 12:42|  11月14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主槨室的考古發掘工作正式啟動。在此次主槨室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一組漆器屏風和兩塊馬蹄形金器。其中,在主槨室西室被發現的漆器屏風表面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畫像。
  • 海昏侯:不僅僅是「黃金大墓」
    新中國考古重大發現|海昏侯:不僅僅是「黃金大墓」新華社南昌8月29日電 題:海昏侯:不僅僅是「黃金大墓」新華社記者袁慧晶他是漢廢帝劉賀,據史書記載,稱帝27天內幹了1127件荒唐事,一生歷經王、帝、平民、侯四種身份……2011年3月的某一天,他的安息之地被盜墓賊打出了一個
  • 海昏侯墓的發掘過程以及出土文物
    ,封海昏侯,食邑4000戶。海昏侯沿襲四代,從第一代海昏侯劉賀開始,公元前63年至公元104年,總計140多年,劉賀在封地4年就去世了,年僅33歲。墎墩山海昏侯墓是中國考古史上一個重大的發現,又2座主墓,7座陪葬墓組成,是中國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2015年入選中國十大考古發現。2011年3月,接到舉報有盜墓賊出沒,挖開15米深的盜洞 ,很快,國家文物局批准了對大墓進行搶救性發掘。3月份發現,4月初,國家文物局專家就到了,進行了古墓大範圍的摸底勘探。
  • 海昏侯墓棺
    組圖:海昏侯墓現多塊金板 系漢墓考古史首次 新華網 2015年12月23日 00:00記者22日從江西南昌西漢 海昏侯墓考古現場獲悉,考古人員在主棺的內外棺之間發現了多塊金板。記者在現場看到,金板位於內棺和外棺之間的南側空隙處,在精美的漆箱...
  • 海昏侯墓出土衣鏡上發現最早東王公像
    新華社南昌3月1日電(記者袁慧晶)記者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隊員在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的衣鏡上發現了東王公像。專家根據所發現圖像人物對應關係、史料記載、現有考古資料綜合判斷,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關於「東王公會西王母」傳說的考古實物證明,為研究漢代神仙文化提供了新線索。
  • 海昏侯墓考古發掘:最早松煙墨實物面世 發現錯版五銖錢
    在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中,失傳1800年《論語》的《齊論》版本重見天日,中國最早松煙墨實物也已確認,同時還發現一枚錯版五銖錢。目前主要的發掘考古成果之一,就有對中國傳統青銅鑄造工藝的深入了解。據介紹,墓室發掘出的青銅器和中國傳統青銅製造工藝是相符的。
  • 皇族容貌:海昏侯劉賀的梳妝和打扮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梳妝和打扮。這些梳妝和打扮,從微觀上看,反映著一個人的習慣、修養、民族和氣質;而從宏觀上看,卻反映著整個社會的時代特徵、宗教信仰、審美觀念和時尚追求。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的豐碩成果,讓我們有機會領略劉賀生前通過梳妝和打扮而展示的皇族容貌,進而觀察二千多年前漢代貴族的生活狀況和上層社會的風俗習慣。
  • 日本能改進中國算盤為一四珠,是因為日本比中國更具工匠精神嗎?
    我國一直以來使用的是上二下五的七珠算盤,而上一下四的五珠算盤是後來從日本傳過來的。日本人在中國算盤的基礎上,做了一個精簡,有很多人感覺小日本就是會精打細算啊!這麼點子材料還要省,真會過日子,果然具有工匠精神!然而!實際情況比大家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 海昏侯墓真有那麼厲害嗎?
    百妹一直特好奇漢代王侯墓有許多出土的精美文物成千上萬怎麼就海昏侯家的墓火了百弟百妹寫的文章只要是和海昏侯掛鈎的閱讀量都特高海昏侯墓真有那麼好嗎?百妹隨便用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文物和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比較一下你們品一品:席鎮就是用來系帷帳或壓席角用的器物。這幾隻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席鎮借鑑了豹子的模樣,是不是很可愛?
  • 海昏侯墓中「南昌」是「南昌邑」的簡稱嗎
    海昏侯大墓一出,舉國矚目,新聞紛紜。在諸多關於海昏侯大墓的新聞中,「南昌」或由「南昌邑」演變而來的說法屢見於報章與網絡。如此說法,緣於墓中出土的一個青銅豆型燈燈座上帶有「南昌」二字銘文。搜尋可見,最早的報導來自於南昌當地媒體《江南都市報》2015年11月6日一篇題為《「南昌」或由「南昌邑」演變而來》的新聞;最近的報導則有《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年3月6日第4版的《海昏侯墓四大未解之謎》。兩篇報導中,對此的說辭大同小異。或許是出於學術的謹嚴,專家的言語中表示只是推測,然而隨著海昏侯大墓新聞的持續發酵,此說流傳甚廣。為避免謬種流傳,筆者深覺有必要對此稍作辨別。現不揣淺陋,略陳如下。
  • 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獲獎了
    此次論壇公布了世界考古論壇獎,其中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從140多個推薦項目中脫穎而出,被評為10項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之一。除了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獎,世界考古論壇獎還設有終身成就獎、重要考古研究成果獎。世界考古論壇評審委員會負責獎項的評審工作,評審委員會由來自18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40位學術權威和專家組成。
  • 海昏侯墓出土「錯版」五銖錢
    南昌西漢海昏侯夫人墓的考古發掘工作最快春節後啟動本報訊 記者蔣雅楠 周西月文 馬悅圖昨日,2016年江西考古成果匯報會在昌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南昌西漢海昏侯墓2號墓的考古發掘工作,最快有望在春節過後啟動。同時,會上披露了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研究工作的最新進展。
  • 海昏侯墓差點就被盜了?
    另外,墓主可能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他一生中做過王、帝、侯,老百姓總是好奇帝王將相的生活。第二,像海昏侯墓文物這樣,在考古發掘中剛出土就展示,在全國範圍內也是極其少見的。一般來講,文物的展出,起碼是發掘清理後五六年的事情了。我們這次展覽的文物是原汁原味的,保存了它們出土時的原貌,好些甚至都還沾著泥土,這跟修復後的文物看著肯定不一樣。
  • 海昏侯墓出土玉管或為黃鐘律管
    海昏侯墓出土玉管或為黃鐘大呂管  在省博物館推出的《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中,兩件玉管吸引了歷史學者王金中的注意。十二律中的第一律稱為黃鐘,律管九寸長,孔徑三分圍九分,叫黃鐘律管。查閱相關古籍後,王金中結合實物研究認為,海昏侯墓中那個九寸長的玉管,正是史書中提到的黃鐘律管。 按照古代的音律,十二律又分為六個陽律和六個陰律,黃鐘為陽律的第一個,大呂為陰律的第四個。如果黃鐘的管長為9寸,那麼,大呂的管長就應該為8.42寸。因此,與玉質黃鐘律管並排展出的應當就是玉質大呂律管。
  • 海昏侯墓:漢代列侯「標本墓」發現記
    這是繼長沙馬王堆、廣州南越王墓之後,我國第3次由國家文物局從全國調集專家一線指導發掘工作。2016年1月12日,海昏侯墓入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那麼,海昏侯墓考古為何意義重大?
  • 廢帝的極樂世界——海昏侯墓
    2016年3月2日,震驚華夏的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墓主得到確認,就是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海昏侯墓地是漢廢帝劉賀的墓地,它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是中國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等級墓葬。海昏侯墓地的發掘是搶救性發現,因為盜墓者盜掘未遂。
  • 一顆香瓜子背後的死亡真相|海昏侯墓考古之謎|辛追夫人|海昏侯劉賀...
    2011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被偶然發現,它是中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墓主人,就是那個險些被歷史完全抹去的「漢廢帝」——海昏侯劉賀。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在這座免遭盜劫的古墓中,墓主人遺體卻早已腐化成「泥」,多次DNA鑑定均告失敗。就在這時,一個小小的發現為探尋劉賀的死因帶來了轉機!
  • 海昏侯墓文物將亮相首博
    400餘件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將在首都博物館向公眾展出。目前展出文物已經運抵北京入藏首都博物館文物庫並進入布展階段。展覽將在3月2日正式開幕,初定為三個月,其中能證明墓主身份的純金器將首次展出。 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