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發掘後,劉賀離奇的身世、豐厚的陪葬令人唏噓不已,有網友戲稱他為「寶藏男孩劉沫沫」,人們被金山錢海晃花了眼,卻忽視了墓中的一塊石板,這塊石板刷新了歷史,也見證了中國古人的智慧。
劉賀是漢武帝劉徹之孫,一生坎坷曲折,僅做了27天皇帝就被廢黜,33歲便抑鬱而終。27天,發生了什麼?據說是因為荒淫無度。班固在《漢書》中說他僅在位27天就犯下了1000多件罪行,極為好色荒淫(平均一天幹40件壞事 ,真是「罄竹難書」 )。
可是,從海昏侯墓中所出土的文物我們可以推論,歷史或許另有真相:海昏侯墓中發現了5200多枚刻有聖賢文章的竹簡,內容涉及《詩經》、《禮記》《論語》、《春秋》等。此外,還有一個表面刻有孔子生平及孔子畫像的漆器屏風,這是我國出土的最早的孔子畫像。這些,都被擺在墓中的重要位置上,可見劉賀生前對它們的喜愛。一個不學無術、沉迷於酒色的昏君怎麼可能這麼喜歡讀書呢?而且還是這些高雅的文化典籍?這大概是因為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吧 ?
在海昏侯墓裡,專家還發現了一塊畫著整齊方格的石板。一開始,人們認為這是只是一個普通的圍棋板,後來又在海昏侯的遺骸周圍發現了13粒白玉珠和32粒瑪瑙珠,結合石板上的線格,有專家推斷,這很可能是一套算珠和算板。
可能大家會習慣性地想,算珠不是應該固定在算盤上的嗎?事實上,最早的算盤是「遊珠算板」,或者說,「遊珠算板」是算盤的前身。
在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算板、白玉珠、瑪瑙珠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遊珠算板」。因為用於計算的珠子並未固定在算板上,所以稱之為「遊珠算板」。也正因為「遊珠算板」的算板和算珠可以分開放置,遊珠可裝入算袋中隨身攜帶,這就不難理解,那13粒白玉珠和32粒瑪瑙珠為什麼會出現在海昏侯的遺骸邊,而不是和石板在同一處出土。
東漢徐嶽的《數術記遺》中記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也就是: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用來放置遊珠,中間一部分用來定位。每個位數的格中各放5顆珠——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用不同顏色的珠子來區別。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這塊石板呈灰白色,已有鈣化現象,石面平整,有縱橫交錯的直線,形成一排一排的方格,有橫線5道、縱線15道;玉算珠為純白色,瑪瑙算珠為深黃偏紫色。正好符合《數術記遺》中對「遊珠算盤」的記載。
珠算,作為我國最古老的計算方法之一,被英國近代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稱為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石板和白玉、瑪瑙算珠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算盤」,堪稱「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它的發明與使用不僅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進步,也反映了漢代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