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孩子,3歲前都有這些壞習慣,家長別因無知而盲目阻止

2020-12-14 寶爸寶媽育兒說

李玫瑾教授說過:任何生命都是過程,任何過程都有開始,生命發展是軌跡式,人的命運取決於早期。

生個聰明又健康的孩子是每個父母所期望的。對許多父母來說,除了根據孩子的成績來辨別孩子是否是真正的聰明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但是以分數說話的時代已經過去,對於許多孩子來說,學習成績和分數是不可以完全代表他們的智商的。

有些孩子生來就很聰明,但就是不用功,以致孩子成績較差,這並不是說孩子不聰明,而是說孩子的聰明沒有體現在這方面。所以父母不必反覆向孩子強調成績的重要性,這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壓力。

對許多人來說,智商差異並不大,但發展卻有早晚之分。兒童的早期成長是很關鍵的。但許多家長對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示很疑惑,很多時候,家長們所認為的一些「壞習慣」,其實是孩子在發展智力的表現。

智商高的孩子,三歲前有這些「壞習慣」

1、吃手的習慣

生活中有一些家長在看到孩子把手放進嘴巴裡面的時候,就會忍不住想要打孩子,制止他們這樣做。事實上,對三歲以前的孩子來說,這一時期寶寶吃手是很正常的現象。由於此時嬰兒正處於口欲期,一般說來,就是嬰兒發育的表現

這個階段,孩子們會用嘴去探索這個陌生的世界。此時的嬰兒幾乎可以把自己能看到或能拿到的東西放進嘴裡。這個時候嬰兒的嘴巴,是用來感知世界的工具。

2、撕紙

家有兩個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注意,三歲的寶寶會出現撕壞哥哥姐姐們的作業的行為。當看到有書本的時候,小寶寶就會忍不住想要撕它,這其實是很正常的一種行為。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手和眼睛已經處於一種協調的狀態,寶寶撕紙這個動作,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不但可以鍛鍊寶寶的大腦,還可以鍛鍊寶寶的肌肉和手部協調

3、扔東西

對許多脾氣暴躁的父母來說,孩子習慣扔東西,實在是讓他們很生氣。明明玩得很好,突然把玩具從手中扔了出去。然後讓父母幫助自己把玩具撿回來,當拿到手裡了之後,然後再扔。對寶寶這樣的習慣,很多父母都表示很困惑。事實上,嬰兒扔東西的行為就是嬰兒已經進入了「空間敏感期」

此時,父母千萬不要阻止孩子這樣的行為,應選擇一些耐摔玩具給寶寶玩。此外,父母還可以通過寶寶丟東西的行為來和寶寶玩一些小遊戲,讓寶寶能正確辨認前後左右。

怎樣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

1、購買益智類玩具

孩子們都喜歡玩具。身為父母,我們需要買一些能開發孩子智力的玩具,比如魔方蛇,黏土,兒童拼板等等。小孩也許更喜歡那些玩偶,玩具槍之類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告訴小孩這些益智類玩具比那些只會發光唱唱歌的玩偶有趣多了。並引導孩子去嘗試,第一次讓孩子感到成功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感興趣了。

2、上早教班

現在不少父母都開始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進行前期的學習,想要孩子儘早學會一些比較基礎的事情,為以後的學習做打算。而早教中心就有很多能夠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小遊戲,既不枯燥又有趣。跟老師一起做遊戲,孩子的各種潛力都能儘早開發出來。

集中注意力,是孩子學習所有事情的基礎

注意力集中是孩子將來學習的有力保證,注意力集中並非天生的,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兒童年齡愈大,愈能體現集中力的重要性,而3-6歲,是培養集中力的關鍵時期,父母在這個時候,可以利用繪本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為今後做準備。

幼兒思維訓練遊戲書》這套書很好,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書本上的圖畫色彩鮮豔,有一種繪本的感覺,孩子可以通過圖片來了解遊戲的規則。

其中遊戲種類十分豐富,有走迷宮、圖畫對碰、數字連連看等,而且花樣繁多,十分生動可愛,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目的。與此同時,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書上的遊戲,能促進親子關係,讓父母和孩子之間有更多的交流。

書中通過多種方面的遊戲來鍛鍊孩子的記憶力和專注力,遊戲生動有趣,色彩鮮豔,培養孩子不同的記憶力:場景記憶,聯想記憶,觀察記憶等等。

遊戲從易到難,家長可以對孩子做針對性的訓練,有效地開發孩子大腦潛能,每天讓孩子按10分鐘,就能提高他的觀察力、注意力和專注力。

全套4冊,僅需58元錢,每本才14.5元,就能讓你的孩子成為學霸!點擊下方連結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無知亂管教
    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孩子小時候調皮搗蛋甚至有些「怪癖」,但他們長大後卻比聽話懂事的孩子更有出息,這是為什麼呢?李玫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無知亂管教!世界上有很多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些怪癖,每當父母們遇到了,都會抱怨這類孩子真的很「難帶」,但可能這些「難帶」的表現,卻是孩子聰明的信號。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大多有這3種特徵,家長別盲目阻止
    父母們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是沒錯的」,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讓父母「如願」,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賦和努力之外,父母的教育和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經常聽到老人說「3歲看大,7歲看老」,在孩子小時候就可以根據他的行為習慣,判斷出他智商的高低了。
  • 孩子3歲前的這些「壞毛病」,暗示大腦發育快,家長不要盲目阻止
    很多家長都會說3歲左右的孩子,帶孩子比幹農活還要累為什麼3歲的孩子讓父母感到無可奈何呢?3歲是一個很特殊的年齡,孩子擺脫了咿呀學語的稚嫩,但又沒有達到理性思考的地步。孩子的自我主觀意識開始"甦醒",做事都有自己的習慣和節奏。
  • 孩子總愛「吃手」?家長別盲目阻止,這樣引導孩子會更「聰明」
    因此,同事就犯難了,阻止孩子"吃手"他會大喊大叫的,不阻止婆婆又在那裡嘮嘮叨叨的,也開始產生懷疑認為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毛病。這個問題可能也困擾著廣大家長,其實孩子總愛"吃手"對於0——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而言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家長們不要太過擔心孩子是不是有什麼毛病。家長如果盲目阻止孩子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育。
  • 李玫瑾:孩子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別亂管,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
    平時孩子總是會有一些奇怪的動作,然後家長在看到這一些動作時,總會覺得孩子調皮搗蛋,一點都不聽話。殊不知有很多孩子所出現的另類表現也是一種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無知而胡亂的管教 。李玫瑾就說過,孩子如果有下面的這些怪異行為,家長最好別亂管,這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呢。孩子的3種「怪異」行為,可能是智商高的表現:1、喜歡自己跟自己說話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總是會自己跟自己說話,不管是在玩玩具又或者是做事的時候,一直都在念叨著什麼。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力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有些孩子玩起來讓家長頭疼:把媽媽好幾百塊錢的口紅當成畫筆在牆上畫畫、把家裡電視機遙控器給折開,弄丟了好幾個零件、模仿網絡上的花瓣雨,把家裡小花園的花都給糟蹋了……面對著這樣的"熊孩子",有些脾氣暴躁的家長們都"恨得"咬牙切齒的。先別著急發火,凡事都有兩面性。"
  • 高智商的孩子,大多有這些「怪癖」,家長別因無知「扼殺」了天賦
    有些家長知道自己孩子在某方面有著超過同齡孩子的天賦,心中暗自竊喜之餘也不免擔憂孩子身上存在著其他小孩沒有的其他怪癖。想糾正又覺得困難,不糾正又怕耽誤了孩子,其實有些怪癖是好習慣,家長別因無知扼殺了孩子。
  • 孩子有這3個小「問題」,父母別認為是太淘氣,這是智商高的表現
    有的孩子愛動,愛鬧,是因為他的智商已經高別人一步,只要注重因勢利導,今後的發展會很好。那麼,孩子有哪些「小問題」是高智商的表現呢?1喜歡說話,整天嘮叨不停有些孩子特別喜歡說話,像個話癆,嘮叨個沒完,在沒人交流的時候還會自我交談。家裡有這樣的孩子,父母別擔心。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很多家長都說孩子的臭毛病特別多,經常做出一些讓人很討厭的事情,家長為此都特別苦惱。可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又有一個讓人費解的現象,那些小時候很調皮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聰明一些,而且智商也高於很多人。
  • 3-6歲的孩子,有這些「壞毛病」,說明他們智商高,父母多留意
    父母每天都在為孩子的未來擔憂,為其提供最好的教育,希望他們長大後變得更加優秀,成為人上人。然而,理想和現實是有很大差距的,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有些人一出生就註定平庸,但有些人一出生就註定與眾不同。因此,大多數家長還是希望孩子早點接受教育和培訓。
  • 高智商的孩子,多數有這3個「怪癖」,父母別因為無知胡亂管教
    證明孩子智商高的表現有很多,通常表現在他們的行為、處事能力還有他們的學習能力。當孩子的行為舉止大方得體、處事能力強、心理承受能力大,還有他們的學習成績優異……都可以表現出他們的智商高。通常智商高的孩子,他們在理解能力、記憶力方面都表現得比別人好,所以從小對孩子進行大腦的啟蒙發育,可以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但有的孩子有「怪癖」,反而顯得他們的智商很高。有的家長因為孩子的「怪癖」,就急著去糾正他們,認為孩子不再改變的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發展。其實家長急著糾正孩子「怪癖」的想法是錯誤的。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高智商?有這3個「怪癖」要謹慎,家長別粗心
    記得兒子三歲的時候,忽然開始喜歡拆玩具,任何東西放到他手裡都活不過五分鐘,他總能把東西拆得零零散散的,面對這種情況一開始我並不願意,尚未來得及阻止便被孩子他爸阻止了,孩子他爸不僅沒有阻止孩子拆玩具的行為,並且還給他買了一套兒童拆卸工具,孩子拿著這套工具開心極了,拆東西的速度也更快了。
  • 寶寶這3個讓家長頭疼的行為,暗示智商高,3歲前就能看出個大概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家裡有個小話癆 皓皓媽媽家有個話癆寶寶,寶寶別看才2歲半,話多得讓她這個媽媽都快應付不過來了。一天到晚,皓皓會問爸爸媽媽很多次為什麼,即使是自己一個人做事,也能說個不停。
  • 孩子吃飯會有這些「壞習慣」,各位家長別擔心,這是很有出息預兆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的成長,讓孩子好好吃飯是成為養育道路最困難的障礙。孩子吃得很磨蹭或孩子不喜歡吃……等等這些問題都堆積在父母面前,很多都不知所措,不管不顧又擔心孩子的身體發育,管吧,也不知道在哪裡開始。其實孩子們性格和能力除去天生優勢外,更多的就是小時候的習慣得到更多培養鍛鍊,當孩子吃飯時,一些小細節可以反映他們未來的天賦和性格。
  • 智商高的孩子,都有此類「怪異行為」,家長別因不懂誤了娃
    生活中,智商高的孩子,往往在以下方面表現得跟別人不一樣:專注力比較強,被懷疑「自閉症」很多高智商的孩子,從小都有很強的專注力,如果是在做自己比較喜歡做的事情,可能對外界發生的任何事情,根本就不感興趣。這樣行為往往會令家人感到疑惑,感覺孩子是不是太不容易溝通,是不是有「自閉症」的可能。其實,家人大可不必太過於擔心,孩子專注力比較好,是孩子智商高的表現,並不會輕易地患上「自閉症」。家長不要總是打擾孩子,給他屬於自己的時間,更有助於孩子成長。
  • 哈佛校長:數學好的孩子,都有這3個「怪癖」,家長別盲目糾正
    在目前各個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的STEM教育理念中就包含了數學,由此可見數學的重要性,就連哈佛大學校長都曾呼籲家長們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並表示數學好的孩子,都有這3個「怪癖」,家長若能好好培養,孩子將來多半都會有出息。
  • 愛吃魚的孩子智商高?這些魚孩子再愛吃,家長最好也別買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很高的智商。人們都說吃魚補腦、吃魚的孩子更聰明,所以說,魚就成了家長們格外喜歡買給孩子的一種食品。 雖然說,吃魚對孩子確實有著不小的好處,但是,也不是什麼魚吃了以後,都是對孩子有利的。
  • 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三個「怪癖」,父母別因為無知胡亂管教
    家長在和孩子們的相處中可能會發現孩子有一些小怪癖,他們通常認為這些是不好的行為,所以會呵斥甚至責罵孩子,讓他們改正,但是家長們有仔細思考過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小怪癖嗎?如果家長沒有仔細觀察孩子,不了解孩子的行為究竟因為什麼就胡亂管教,反而會害了孩子。
  • 孩子有這3個「怪癖」,代表寶寶智商高,父母別盲目去管教
    智商一次逐漸走入了大家的視野,智商也就是智力參數,用來形容一個人大腦的聰明程度。現在的家長也是越來越關注自己孩子的智力高低。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稱能夠測出智力的方法。現在市面上大多數測智力的方法就是出一些所謂的題目,稱這些題目能夠看出孩子的智力高低,但其實這樣的方法是不準確的,也是沒有說法的,題目不過是能看出孩子的知識儲備量,和智力高低並沒有多大關係,這也是大家生活中的一個誤區。
  • 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咱們都會身邊會有這麼一種狀況,童年一些「臭毛病」許多 的同學,長大後很有可能會更有出息一些,實際上這主要是由於他們的智商、情商高於很多人,而童年有這些「臭毛病」的孩子,也是「雙商高」的表現。有一些父母會認為孩子頂嘴是不禮貌的表現,故此便會阻止孩子頂嘴甚至是使用暴力,但實際上孩子愛頂嘴、愛說話這件事情並非一個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