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每天都在為孩子的未來擔憂,為其提供最好的教育,希望他們長大後變得更加優秀,成為人上人。
然而,理想和現實是有很大差距的,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有些人一出生就註定平庸,但有些人一出生就註定與眾不同。
因此,大多數家長還是希望孩子早點接受教育和培訓。中國有句老話叫「笨鳥先飛」,但有時會適得其反,不僅不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反而會導致孩子更討厭學習。
甚至有一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育他們。比如,在孩子三個月大的時候給孩子讀古詩,在會說話之前就把他們送到早教班,就為了讓他們擁有更高的智商。
其實,孩子智商是否高,家長可以很明顯的分辨出來,並不需要這麼多複雜的步驟,但這些表現可能不受家長歡迎,甚至被視為壞毛病。
智商高的孩子,會有這4種「壞習慣」
1、喋喋不休
部分孩子剛學會說話後,就一刻也停不下來,小嘴一直喋喋不休。這讓很多家長感到不安,有些父母甚至會強迫孩子閉嘴,但種做法很可能會影響他們。
孩子是個小話癆,這個看似不好的問題,但其實代表著他們的大腦發育良好,天生樂觀、外向,語言表達能力強。
只是這個階段的小朋友,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說話的欲望。作為家長,需要做的是和孩子多溝通,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進一步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讓寶寶更聰明。因此,如果有這樣的行為,應該感到高興,而不是強制讓其閉嘴。
2、喜歡模仿
有些寶寶喜歡模仿卡通中的人物。前段時間在公園裡,看到一個小男孩手裡拿著一根棍子,說他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他揮舞著手中的棍子,模仿得惟妙惟肖,把大家都逗樂了,直誇他演技不錯。
但站在一旁的母親卻從孩子手裡搶過棍子,並將其丟在了地上說:「你這樣想個什麼?這棍子也太髒了,趕緊回家!」
母親的行為大大打擊了孩子的模仿才能。父母應該知道,模仿其實是一種學習方式。如果孩子會模仿你的行為,或卡通人物的行為,是他們學習能力強、記憶力高的一種智商表現。
兒童完全能模仿所看到的動畫場景,本身就需要較好的記憶力、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來支撐,所以,媽媽需要多留意。
3、喜歡拆東西
許多父母經常抱怨,孩子不知道愛惜自己的玩具。剛把玩具買回家,就被他們給拆散了。就連家裡的小鬧鐘也被拆了好幾次,徹底變成了廢品,再也不能使用了。
鋼筆,自動筆,也都成為了他們的玩具。空調遙控器和電視遙控器上的按鈕,也被熊孩子給換掉了,只能靠記憶才能正常使用。
什麼事情都要參與,對好像一切都好奇,對什麼都很感興趣,簡直就是一個「毀滅之王」。
但這類行為表現出了孩子強烈的好奇心,喜歡探索,這是科學家堅持不懈和耐心的源泉,並且好奇心強的孩子智商通常都較高,因此,家長不要過度的阻止。
4、亂丟東西
調皮是孩子的天性,喜歡翻箱倒櫃惡作劇、上躥下跳亂扔玩具的寶寶,往往比同齡人更聰明。
因為孩子玩惡作劇、翻箱倒櫃的時候,能接觸到更多的東西,同時刺激寶寶的大腦,使寶寶的大腦快速發展。
當發現孩子有上述行為時,父母需要有判斷的能力。如果孩子只是為了發洩脾氣而扔東西,那麼應該及時制止。
若只是自我意識在操作他們,那就意味著孩子在探索世界,家長不要過多阻撓,否則會影響孩子。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更加的聰明,可以領先同齡人一步,成為學霸,那麼就需要家長有一雙發現孩子閃光點的眼睛,在壞行為的皮囊下探索整理。
但大多數家長都並不清楚,對於寶寶大腦的開發,一直拿捏不準注意。對於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培訓班不是最為合適的,家長可以試試遊戲的形式。《兒童記憶力、專注力、觀察力訓練遊戲繪本》這套繪本,就是培訓孩子腦部發育的良好選擇,
裡面一共有17個遊戲訓練主題。像找不同,走迷宮等益智小遊戲,可以提高孩子的探索興趣,不僅可以提升智商,還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關係。
此套繪本點擊下方連結書店年終慶典直降92元,原價180元,只要88元!提升智力刻不容緩!
孩子的一些「壞問題」只是表象。其實,這是他們在大腦中表達和實踐豐富多彩思想的一種方式。對他們來說,也許意義深遠。
因此,科學育兒真的不是靠嘴說的,如果把孩子的成長道路弄錯了,後續就很難再進行彌補了。因此,家長應該多注意孩子的這些行為,不要過於嚴厲,強迫他們改正,循序漸進,逐步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