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7 九月十九 周四
瀋陽天氣
大家早安,瀋陽多雲,7至18度
東北風微風, 空氣品質:良
宜:
出行、造車器、造畜椆棲、解除、冠笄
忌:
嫁娶、動土、破土、修墳
今日
要聞索引
本地新聞
2019千億投資瀋陽 我們願你早日成為「國中」
瀋陽調整醫保政府補助及個人繳費標準
瀋陽供熱有啥不明白的 您提問專家答!
我省推介1000個重點項目進行銀企對接
國內新聞
阿里京東在樓市搞事情 上萬套特價房雙11上線
天津承接非首都功能 非本市戶籍職工買房擬不再提供社保
北京已累計出讓103宗限競房住宅用地
2019千億投資瀋陽 我們願你早日成為「國中」
和平區
億元以上項目由年初43個增加到80個
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質提速提效
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年初以來,和平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牢固樹立項目強區理念,堅持發展向項目集聚,工作向項目發力,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質提速提效。
全區億元以上項目由年初的43個增加到80個,增長86%,總投資1106.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61.7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15.6億元。
出臺《和平區推進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盤活閒置資源的實施意見》,分類盤活閒置樓宇、啟動停緩建工程。建立「一個樓宇、一個領導、一個團隊」的閒置資源啟動推進工作機制,堅持「一樓(項目)一策」紮實推進。2019年,全區閒置樓宇資源20座,閒置面積46.5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盤活協和廣場、原老正興、馳賀大廈、原電子研究院一層、日港大廈、原樂天瑪特、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東北分公司辦公樓、賽博數碼廣場、南湖劇場等閒置樓宇9座,盤活閒置面積20.8萬平方米。
出臺《2019年和平區開展全員招商工作獎勵方案》等系列政策,堅持「抓大不放小,要重也要輕」,做到抓大不放小,內資外資一起抓、國資民資一起抓、大小投資一起抓、輕重資產一起抓。建立招商聯動、項目落地推進、重點項目幫扶、產業扶持政策、招商督查考核、招商資源共享等體制機制,重新組建和平區招商引資機構,成立了十個招商局。今年,共出訪招商41次,開展經貿和招商洽談活動265次,接待境內外企業來訪和考察429次,籤約註冊資本金或者投資在億元以上項目70個,目前已落地中建規劃創意產業園、中油北方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總部、羅森便利店東北區域總部等63個項目。
鐵西區
10月底前力爭再實現10個項目開工建設
大項目「集團軍」拉動四大主導產業發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鐵西區全面落實市委城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聚焦四大主導產業,持續招大引強,推動「三資並進」,只爭朝夕,掛圖作戰,強化項目鏈式集聚、企業集群發展,確保以有效投資拉動高質量發展。
截至9月底,鐵西區實現投資億元以上項目開復工190個,當期總投資1264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31億元。工業項目佔比43.2%。投資超100億元的華晨寶馬鐵西新工廠、恆大新能源電池等項目4個,50—100億元的項目6個,20—50億元的項目11個,10—20億元的項目19個,5—10億元的項目33個,1—5億元的項目117個。
四大主導產業均有大項目領軍突破。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華晨寶馬鐵西新工廠、華晨寶馬全新3系、本特勒、林敏汽車智能檢測等項目為代表的在建項目43個,計劃總投資947億元。
先進裝備製造產業,以瑞士布克哈德·瀋陽遠大壓縮機、鈦山裝備、微控新能源飛輪物理儲能等項目為代表的在建項目67個,計劃總投資396億元。
工業旅遊及文化創意產業,以萬科紅梅文化創意產業園、奉天記憶·鐵西夢工廠等項目為代表的在建項目14個,計劃總投資26.2億元。
醫藥化工產業,以SC35碳纖維產業園、北方生物醫藥科技園、博泰生物醫藥中間體等項目為代表的在建項目37個,計劃總投資228億元。
根據項目施工準備情況,10月底前,鐵西區還將力爭實現10個項目開工建設,以確保完成全年200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開復工的目標任務,包括投資20億元的杉杉集團奧特萊斯項目、投資28億元的賽輪年產260萬套高性能智能化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項目、投資9.25億元的大堤路(謨家-四環東段)快速路工程項目、投資8億元的紅星美凱龍家居生活廣場項目等。
下一步,鐵西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咬定「雙二百」目標不放鬆,大幹實幹,一抓到底,持續招大引強,推動「三資」並進,建設國際化開放合作平臺,強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全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堅決當好瀋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主力軍。
大東區
74個億元以上項目全部開工
堅持六個「圍繞」抓大項目 推進大發展
大東區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項目建設工作的要求部署,調整和完善《大東區產業發展規劃》(2018年—2022年),堅持六個「圍繞」,即圍繞產業結構調整抓項目、圍繞產業轉型升級抓項目、圍繞產業集聚優化抓項目、圍繞產業要素保障抓項目、圍繞產業發展服務抓項目、圍繞培養鍛鍊幹部抓項目,在推動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抓實項目工作。截至目前,大東區實現了74個億元以上項目全部開工,總投資700億元,年計劃投資109.3億元。
在重大項目建設工作中,對破解「鄰避效應」工作進行了探索。針對項目產生「鄰避效應」的各項問題,敢於直面其中的難點、痛點、堵點,通過開展深入細緻的群眾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凝聚支持力量、團結中間力量、消除消極力量。
堅定不移做優做強做大汽車產業,持續放大整車集聚優勢,以四個整車廠為產業支撐點,進一步強化整車製造核心業務。加快延展產業配套鏈條,圍繞補齊拉長汽車產業短板,做粗做長汽車產業鏈,同時,在引進轉向制動系統及新能源「大三電小三電」等核心零部件項目上下功夫,全年計劃引進30個汽車零部件項目。加速推動汽車後市場發展,產城融合取得突破,汽車創智園項目成功引入,打造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智能平臺,並助力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在大東區落地,助推大東區汽車產業實現產業創新化、智能化、完整化發展。
加快培育發展文旅產業,重點推進以堂子廟巷建築群、大亨鐵工廠及楊宇霆、趙爾巽等五大公館為主體的「一巷一廠五公館」七大文化項目。目前,已啟動堂子廟巷歷史文化風情街區項目修繕工程,年底前完工;在王明宇和大亨鐵工廠原址,啟動建設大東區區史館和大東區民族工業文化博物館,並已開始史料和文物收集工作;楊宇霆公館·奉天往事文化茶苑、孫烈臣公館「名人故居展覽館」、趙爾巽公館「民國文化展覽館」已投入運營,大東特色「夜間經濟」已初具規模和影響力。
瀋河區
破難題激活存量 挖潛力發展樓宇經濟
打出項目建設「組合拳」
投資近百億元的瀋陽遠洋邦邦金融環球中心項目沉寂了6年後開工奠基;投資過百億元的瀋陽裕景中心項目停滯了12年後完成了多項開工手續;停滯26年的美達商業、22年的富麗華大廈、11年的萬德地塊、10年的新千年地塊紛紛重新啟動……在如今的瀋河區把項目作為發展的核心引擎,堅持以解決問題為核心,通過深化改革、完善體系、壓實責任等一系列的 「組合拳」全力做好項目工作。
破解難題,激活存量。此前,瀋河區域內有17個項目處於停建狀態,閒置時間最長的達28年之久。他們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作為全年項目工作的重要抓手,由區委牽頭,搭建專班,做到「一企一策、一企一案、定向攻堅」。截至目前已成功激活11個停建項目,盤活閒置土地31.2萬平方米,重啟建築面積210萬平方米,可新增投資300億元,使其成為瀋河未來發展新的增長點。
挖潛增效,做強樓宇經濟。針對區域內商務樓宇眾多這一現實,瀋河區把樓宇作為集聚項目、集聚產業的重要載體,首批推出了總部經濟、高端服務、數字創意、金融科技、人力資源和科技創新等6個特色樓宇群,實行「一樓一業、一樓一策、一樓一團隊」,全面提升入駐率、註冊率和稅收貢獻率,打造「豎起來的開發區」,引進了微軟人工智慧孵化基地、斑馬財富公社等一批優質項目,使全區樓宇空置面積減少13%,入駐企業增加8%,稅收收入增長6%。
瀋陽寶能環球金融中心項目總投資額約100億元,其中超高層主樓和副樓為辦公和酒店,建成後將成為瀋陽市的新地標。除2座大樓外,該綜合項目還包括住宅及大型文化主題生活購物中心。另外,今年瀋河區還成立了15個專業招商局,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抓招商,籤約億元以上項目55個,總投資460億元,包括投資90億元的遠洋邦邦金融中心、投資35億元的保利商住綜合體、投資26億元的天奕商住綜合體以及晏明融資租賃、中荷人壽保險、阿凡提物聯網科技等一批進駐樓宇的產業項目。同時,還儲備了58個重點項目。
皇姑區
全區高新技術企業105家 較去年底增長33%
雙輪驅動推進 科創文旅產業發展
按照市委城區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產業定位,皇姑區全力推進科創、文旅兩大產業發展,加快推進實施「樓宇經濟」和「產城融合」的雙輪驅動戰略,全力促進老區新區競相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
截至目前,皇姑區億元以上市重點項目75個(續建48個、新建27個),同比增長47.1%;73個項目在建,開復工率97.3%;年度計劃投資142.8億元,完成投資121.4億元,投資完成率85%。
目前,產業類重點項目已增加至43個,同比增長87%,佔項目總數的57.3%。其中,科創文旅類項目10個;服務業、社會事業及其他類項目33個;房地產類項目32個,佔比明顯下降。
皇姑區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廣開招商路徑,不斷加大招商力度和強度。加大蘇遼對口、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區域的招商合作,推進成都、重慶、上海等地儲備項目倍增。2019年,皇姑區洽談儲備項目達到160個,落地企業項目74個,普天產業園、中國科技館分館等重大項目也正在積極推進落地。
皇姑區堅持以科創產業為龍頭,把創新主體培育、增加服務供給、打造雙創載體、營造雙創氛圍等主要工作落到實處。目前,全區高新技術企業105家,較2018年底增長33%,各級雙創載體備案總計20萬平方米,較2018年底增長150%。萬科首府科創園、瀋陽科技創新中心、瀋陽科創工場等科創平臺項目等一批科創平臺項目建設並實現運營。
皇姑區通過深度挖掘和利用好文化資源稟賦,不斷做大文化旅遊產業。「崇山文旅」文化IP暨產業聯盟宣布正式成立,高等院校、科創文旅產業園和企業、行業協會及商會等首批40家單位加入產業聯盟,將把崇山路打造成為融合文化創意、藝術創作、休閒健身、時尚展演、教育培訓、非遺設計等元素於一體的瀋陽第一條文旅產業大道。興旅產業聯盟全國總部、北京清尚設計、遼寧金昌影視公司項目相繼籤約落地。(來源:瀋陽日報)
瀋陽調整醫保政府補助及個人繳費標準
10月15日,記者獲悉,為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的政府補助標準,統一城鄉居民參保人員的個人繳費標準,瀋陽市醫療保障局制定了《關於調整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府補助標準和個人繳費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了在校學生、非在校未成年人、成年居民的政府補助標準和個人繳費標準。新調整的為2020年度個人繳費標準,從2019年10月1日起開始執行;新調整的政府補助標準,從2019年1月1日起執行。
根據《通知》,在校學生、非在校未成年人、成年居民政府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490元調整為520元。在校學生個人繳費標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年170元。其中屬於城鄉低保對象、孤兒和重度殘疾人員,個人不繳費,由政府全額補助(690元);屬於城鄉低保邊緣對象,個人繳費68元,政府補助622元。非在校未成年人、成年居民個人繳費標準統一調整為每人每年360元。其中,屬於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孤兒和重度殘疾人員,個人不繳費,由政府全額補助(880元)。屬於城鄉低保邊緣對象,個人繳費144元,政府補助736元。
連結
明年是瀋陽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的第一年,10月10日瀋陽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工作全面啟動。為給參保人員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瀋陽市醫保中心開通了智慧醫保APP、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電話繳費、盛京銀行窗口、盛京銀行ATM、社區掃碼臺7種繳費方式。據統計,在首個業務辦理日,已有6.51萬人成功繳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累計繳費金額2388.78萬元。其中,通過智慧醫保APP繳費4.61萬人,盛京銀行多渠道繳費1.48萬人,通過社區掃碼臺繳費0.42萬人。(來源:遼寧日報)
瀋陽供熱有啥不明白的 您提問專家答!
房證與購房合同上面積不一致,供熱面積按哪個算?贈送的面積收採暖費嗎?商住兩用公寓按啥標準繳採暖費?網上繳費輸錯了房號,可以退費嗎?
您提問,我來答!今冬供熱在即,瀋陽晚報開通今冬冷暖直通車,特邀相關專家和部門為您解答有關供暖的系列問題。昨日,瀋陽惠天熱電股份有限公司客服部副經理任恩博為市民解答了關於採暖費繳費的相關問題。
「熱付通」繳了採暖費後 電子發票為何打不出來?
問:我今年通過「熱付通」繳的採暖費,按照提示開具了電子發票,結果列印時就是無法列印發票,怎麼辦?
答:對於惠天公司來說,由於現階段用戶繳費較為集中,可能會出現網絡延遲的情況,出現用戶網上繳費後不能立即顯示並列印發票的情況。用戶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著急,一般稍微等待一段時間(40分鐘左右)就能夠顯示出發票了。同時,考慮到網絡傳輸的問題,為了緩解上傳電子發票的壓力,解決營業廳開具電子發票延遲較大的問題,目前相關部門又緊急搭建了兩臺獨立伺服器來保障電子發票的正常使用,所以最近再列印電子發票就會很快了。
房證面積與合同不一致 供熱面積按照哪個算?
問:供熱前新房的房產證下來了,可房產證上的面積比購房合同上的面積小几平方米,按哪個面積計算呢?
答:按照沈房發(2019)57號文件規定,用熱戶取得的《不動產權證書》記載建築面積與商品房銷售面積不一致的,以《不動產權證書》記載為準。用熱戶已經繳納採暖費的,差額部分實行多退少補。
贈送的地下室安了暖氣 供熱時還收採暖費嗎?
問:我家買的是聯排別墅,買158平方米,贈158平方米的地下室。我在供熱前給地下室接上了暖氣。我的《不動產權證書》上寫的是158平方米,那麼我繳採暖費是按158平方米繳嗎?
答:居民住宅未記入《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面積且有供熱設施的,供熱單位可以實地測量或委託具有專業資質的測繪部門測量並按照室內使用面積計算採暖費;層高超過2.2米(含2.2米)的,全額收取採暖費;不足2.2米的,按50%收取採暖費。供熱單位不得對用熱戶收取除採暖費以外的費用。
去年辦了停供 今年還想停供咋辦?
問:爺爺、奶奶去年去海南過冬,我為他們辦了停供手續,今年他們又去海南了,還需要再辦停供嗎?
答:對於用熱戶已經辦理暫停供熱手續、未提出恢復供熱申請的,應視為繼續申請暫停供熱,不需要重複辦理暫停供熱手續。
商住兩用的公寓 按什麼價格繳費?
問:我去年買了一套商住兩用的公寓,目前自住,請問我這個按啥標準繳費?
答:《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記載用途為商住的房屋,應當按照其實際用途確定採暖費。
新建住宅還沒辦理入住 採暖費由誰繳納?
問:我新買的樓房,目前還沒有辦理入住,今年的採暖費由誰繳納?
答:新建建築供熱設施保修期內的採暖費,按照開發建設單位與供熱單位合同約定執行。採暖期入住的用熱戶應當承擔準住通知日期以後的採暖費,準住通知日期以前的採暖費由開發建設單位承擔。
報銷採暖費的 能按非報銷標準繳費嗎?
問:從去年開始,機關事業單位採暖費由「暗補」變「明補」,單位已發放補助的,去繳費時是否按照非報銷標準繳費?這個有人查嗎?
答:對每個享受採暖費補貼的用熱戶,後臺都可以查得到。如果享受了補貼卻仍按非報銷標準繳費,一旦被發現,就會取消採暖費補貼資格。
租住的房子 應該由誰來繳納採暖費?
問:我是租客,租房時忘了跟房東約定誰繳採暖費,現在該繳採暖費了,該我繳還是房東繳?
答:採暖費繳納與收取應當遵循誰用熱誰繳費、誰供熱誰收費的原則。採暖費繳費主體為房屋所有權人或公房承租人。
網上繳費輸錯了房號 可以退費嗎?
問:我今年通過手機網上繳費,結果輸錯了房號,可以退費嗎?
答:惠天熱電可以退費。如果用戶確認繳費錯誤的,可以與惠天熱電聯繫,提供手機繳費時的繳費單號(繳費完畢後顯示訂單號一欄)與繳錯房間的繳費卡卡號,由惠天公司工作人員具體處理。
幼兒園、敬老院等機構 按什麼標準繳納採暖費?
問:我新開了一個敬老院,該繳採暖費了,想問問我該按照什麼標準繳?
答:幼兒園、福利院、敬老院、社區、物業服務用房按照居民供熱價格收取採暖費。
新聞延伸
新版《瀋陽市民用供熱收費管理規定》出爐 辦停供或恢復供熱最後期限為10月21日
10月14日,新版《瀋陽市民用供熱收費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下發至各供熱企業,對市民較關注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明確規定。
用熱戶什麼時間辦理暫停(恢復)手續?最後期限是何時?一直以來各供熱公司規定的最後期限並不統一。有的要求是10月15日,有的要求是10月20日。《規定》明確了,對已經分戶且供熱設施保修期已滿的居民住宅用熱戶,要求暫停(恢復)供熱的,應當在供熱期開始10日前到供熱單位辦理暫停(恢復)供熱手續。供熱單位應與用熱戶籤訂《暫停(恢復)供熱協議》。一直以來瀋陽的供熱期開始日是11月1日,按這個標準算的話,停供或恢復供熱的最後期限不是10月15日,也不是10月20日,而是10月21日。
供用熱雙方發生供熱收費爭議可通過協商解決。協商無法解決的,可由所在區供熱管理部門協調解決。無法協調解決的,可通過仲裁或訴訟等方式解決。
《規定》要求供熱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收取陳欠採暖費:「低保戶」「低保邊緣戶」、破產企業職工、失業並軌等與原單位脫離勞動關係的職工,供熱單位應當向原欠費主體追繳屬於原單位陳欠的採暖費,不得向用熱戶個人追繳。
對經市、區政府有關部門認定為不具備繳納採暖費能力困難企業的,其被認定前陳欠的採暖費,作「掛帳」處理。
對辦理採暖費轉移手續的用熱戶,其轉移前單位陳欠的採暖費,由供熱單位向原承擔採暖費的單位追繳,承接單位只承擔轉移後的採暖費報銷。(來源:瀋陽晚報)
我省推介1000個重點項目進行銀企對接
10月15日,由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遼寧銀保監局共同承辦的「重點項目銀企對接暨招商推介會」在瀋陽舉行。本次會議是「金融助振興—遼寧行動」三個分會場活動之一,旨在推介重大項目,對接金融服務,促進銀企共贏發展。
會上,省發展改革委推介了1000個重點項目,項目投資總額超過1萬億元、融資需求超過4000億元;省商務廳介紹了我省基本情況和開放合作優勢;遼寧銀保監局、國家開發銀行遼寧省分行等單位分別作發言;瀋陽市、大連市、瀋撫新區作招商推介。
10個重點項目在本次會議上成功籤約,省發展改革委、省能源產業控股集團等分別與大連商品交易所、國家開發銀行遼寧省分行等金融機構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會場還專門設置了25個金融機構洽談展臺,以「金融超市」的形式,組織銀企項目自由對接洽談。(來源:遼寧日報)
阿里京東要在樓市搞事情 上萬套特價房雙11上線!
今年樓市「金九銀十」褪色,但「鑽石雙11」恐怕要來了。
在1元起拍的杭州學區房引發巨大關注後,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阿里拍賣將在今年雙11當天推出上萬套特價房。同時,另一大電商巨頭京東也在日前宣布將在今年雙11期間在70個城市,聯合超過200家房地產開發商,投放超過6000套特惠房源。
問題來了:在今年樓市「金九銀十」褪色後,已試水房產銷售多年、攜16000套特價房欲打造「鑽石雙11」的阿里和京東,會攪動樓市嗎?
重兵布局
「雙11當天,將會有上萬套特價房上線拍賣,類型涵蓋學區房、地鐵房、景區房,等等。」阿里拍賣方面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如今,在阿里拍賣上買房已成新趨勢,我們剛做的一個統計發現,過去一年有近3000萬人次在阿里拍賣上看房、買房。」
上述人士提供給中國證券報記者的一份最新的二手房拍賣清單顯示,總計33套待拍賣房產,涵蓋了杭州的上城區、下城區、西湖區、江幹區等各個區域,以50、60平米的小戶型居多,建築年份大多為上世紀90年代,起拍價格則從100多萬元到300多萬元不等。
其中,起拍價最高的達342萬元,這是一套位於上城區菩提寺路10號小區3單元、建築面積為60.3平米的學區房,雖然建築年份為1985年,但由於對應的學區為著名的省重點小學天長小學學區,所以起拍價依舊不菲。
實際上,到阿里拍賣上買房上個月就曾在網上引發熱議。9月2日,淘寶拍賣平臺掛出一套杭州學區房。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套80多平的學區房,起拍價竟然只有1塊錢,並因此引發了多達10多萬人圍觀。
9月17日,這套起拍價僅有1塊錢的學區房正式開拍。結果,原本9月18日15點就應該結束的拍賣,經過239次加價、142次延時,直到當晚19點04分才結束,並最終被一位買家以609.5萬元的價格拍下。
不止是阿里,另一大電商巨頭京東同樣為今年的雙11樓市厲兵秣馬。
10月12日,在首屆京東科技地產大會上,京東房產方面透露,在即將到來的雙11,京東將在70個城市,聯合超過200家房地產開發商,投放超過6000套特惠房源。而且,新房全款5折起,優惠額超過3億元。
對此,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國仕英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今年雙11期間,阿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宣布投放16000套特價房源,這代表著房地產銷售模式上的進一步創新,從傳統的線下銷售到線上銷售,再到藉助特定時間節點進行銷售。」
他進一步指出,「以前也有過類似模式,但數量少且覆蓋面小,不像現在這樣規模如此之大、覆蓋面如此之廣、房源類型如此豐富,並打破了常規的線下線上模式,而是由網際網路巨頭牽頭在網上統一售賣,也代表著網際網路巨頭在房地產服務領域的新嘗試。」
謀劃已久
今年雙11,阿里、京東重兵布局樓市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謀劃已久。
早在2010年,淘寶就推出了房產頻道,試水樓市。特別是2014年8月,淘寶攜手萬科,並喊出了「淘寶用戶全年花了多少錢,就可在萬科全國12個城市23個樓盤直接衝抵購房款,最高可抵扣200萬元」的口號,轟動一時。
在阿里跨界聯手萬科後不久,2014年雙11期間,京東則跨界聯手遠洋地產,計劃從當年11月11日開始到12月初,遠洋地產在全國12個城市25個項目的上萬套房源將登陸京東的眾籌頁面,預計讓利總額超過億元。
每年高達十幾萬億的房地產市場,以及數億的龐大活躍用戶數,讓眾多房地產開發商與阿里、京東兩大電商巨頭都看到了彼此結合能夠帶來的巨大機會。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是非常骨感。
「當年,很多地產開發商都在尋找與網際網路巨頭,特別是阿里、京東這樣的電商巨頭的合作。但很多地產開發商實際上還是把電商平臺看作廣告平臺,而實際的線上交易是很難實現的,更大的意義是為售樓處引流。」某地產開發商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2017年,試水後的阿里、京東重新出發。當年8月,阿里與杭州市政府籤訂合作協議,打造全國首個「智慧住房租賃平臺」。兩個月後,支付寶宣布在北京、上海等8座城市推廣信用租房,「免押金、租金月付」的口號在市場上引起不小的震動。
而2017年10月24日,京東則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進軍房地產市場,同時上線了京東商城房產頻道。京東稱,已經有82家開發商和35家服務商入駐,涉及2027個項目,覆蓋超過20個城市。
而京東房產頻道上線後的雙11當天,一家名為「居理新房」的京東店鋪就在一天之內,在蘇州這一個城市賣出了123套新房,銷售額高達2.17億元。同時,碧桂園通過京東下單,也在11天內賣出了2419套房子。
同時,與以往相比,阿里、京東開始更多地強調「賦能」。比如,京東房產總經理曾伏虎就表示,京東正在用自己的流量、產品、技術能力全面賦能房地產行業,「通過無界零售能力,京東房產將引領房地產行業進入全產品線、全價值鏈和全商業模式的全面競爭狀態。」
難言衝擊
阿里、京東紛紛賣房,會對傳統房產中介造成衝擊嗎?
「就目前阿里、京東上架的房源數量來看,並不會對傳統的房產中介的銷售模式造成衝擊。阿里、京東只能藉助特點的時間節點來造勢營銷,而傳統的房產中介仍是當下市場主流的交易模式。」國仕英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但他也認為,「雖然在一段時間內房地產以線下為主的銷售模式很難改變,但電商既省時又省力的優勢很明顯,隨著電商滲透的不斷加劇,地產銷售也將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線下模式,相信未來線上的交易量會越來越大。」
上述地產開發商負責人則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覺得經過幾年的試水,阿里、京東已經想明白了切入房地產市場的辦法。也不能說『革了房產中介的命』,這個市場太大了,阿里、京東自己肯定吃不下,但會給這個市場帶來足夠的活力的。」
他同時表示,特別是在樓市進入拐點,「金九銀十」褪色的情況下,隨著阿里、京東加大布局,未來雙11或許會成為樓市新的銷售旺季。同時,在眼下樓市低迷的情況下,也是阿里、京東加快布局的好機會。
而相較於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則更加複雜,尤其是電商拍賣的交易模式。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通過拍賣進行二手房交易的模式難度很大,因為拍賣最終是由買家進行定價,而二手房的交易實質上是由業主定價的。
以1元起拍609.5萬元成交的杭州學區房為例,從我愛我家的線上房源中可以看到,這套房子的掛牌價格為640萬元。也就是說,拍賣的成交價格比掛牌價格低了30.5萬元,對於賣房者而言,很難說是賺還是虧。
不過,拍賣確實為二手房的銷售打開了新的思路。還是以這套1元起拍的學區房為例,早在2016年,這套房子就已經掛牌出售了,但購房者更青睞小戶型的學區房,而這套學區房因為面積大總價高的緣故,遲遲沒有賣出去,正是通過拍賣的方式才終於售出。
「法院通過拍賣的方式出售二手房很常見,而通過拍賣的方式進行日常的二手房交易確實不太常見。但是我覺得拍賣很大的意義是能夠將一系列閒置房產喚醒,使它們在新的市場上進行流通。」上述地產開發商負責人表示。(來源:中國證券報)
天津承接非首都功能 非本市戶籍職工買房擬不再提供社保
10月15日晚間,天津市發改委網站發布了一則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對《關於天津市促進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徵求意見的公告。
公告稱,為有力有序有效促進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發展,推動承接項目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起草了《關於天津市促進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擬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中關村科技城試行,試行期限為一年。
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時間為2019年10月15日至10月21日。
關於天津市促進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發展的政策措施(試行)
一、鼓勵人才來津工作落戶
1.符合天津產業發展定位的來津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對任職於企業3年及以上且在津繳納社會保險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在職職工,不受年齡限制,可以隨項目來津工作落戶。
二、優化子女教育保障
2.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項目,項目承接區為其企業職工中非本市戶籍子女提供義務教育保障,對學前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根據本市公辦、民辦學前教育資源情況進行安排。
3.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項目,經北京市教委批准同意,對具有北京戶籍隨遷子女在天津接受義務教育的,回京後到原學籍所在學校就讀。
三、便利醫療醫保服務
4.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項目,其企業職工在京冀兩地繳納醫療保險的,為其提供醫療服務保障,落實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制度,探索實行醫療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四、完善投融資扶持
5.統籌用好海河產業基金、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基金等現有產業基金,按照相關規定和市場化運作模式,研究設立母基金或子基金,招攬非津投融資企業來津發展,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項目,提供投融資扶持保障。
五、財政收入及統計指標分配
6.對北京市、區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符合天津產業發展定位的來津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整體搬遷進入本市或新註冊落戶本市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形成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地方分成部分,按照相關規定執行財政分享;所形成的年度地區生產總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統計指標分計。
六、加大來津企業獎勵和支持力度
7.企業發展扶持。對北京市、區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符合天津產業發展定位的來津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對整體搬遷或新註冊落戶我市的企業,三年內給予企業發展扶持資金。資金規模根據來津企業經濟貢獻、年度預算安排、績效評價結果等綜合確定。
8.個人收入獎勵。對北京市、區政府發揮主導作用,符合天津產業發展定位的來津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對受僱或任職於企業且稅款在天津繳納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按照企業規模和貢獻確定可以享受個人收入獎勵的人數和獎勵資金。
七、支持在津購房
9.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項目,戶籍遷入本市的職工,按照本市戶籍居民政策購房;對戶籍暫未遷入本市的職工,其家庭在天津無住房的,可在本市購買住房1套,不再提供在津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證明,所購住房需在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上市轉讓。
以上措施,在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寶坻中關村科技城試行,試行期限為一年。(來源:天津市發改委官網)
北京已累計出讓103宗限競房住宅用地
10月15日,北京出讓通州及大興共三宗地塊,共攬金97.8億元,其中,電建+京能置業以44.3億元競得大興舊宮地塊,溢價率34%。總體來看,這三塊地的出讓熱度分化明顯,有的只收到一次報價,有的則溢價超過30%成交。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加上昨日出讓的3宗限競房住宅用地,北京已累計出讓了103宗限競房住宅用地,其中大興及亦莊高達28宗,可見大興區已經成為限競房的主戰場。
此外,截至10月15日,今年北京土地市場已經成交限競房用地成交18宗(含一宗招標用地),成交金額為675.33億元。其中有8宗地成交額超過40億元,溢價率20%以上的僅7宗。
「雖然昨日成交的大興地塊溢價率較高,但這實際上是相對少有的較為優質的限競房地塊,並不能代表北京土地市場整體熱度較高。」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從整體土地市場看,房企拿地意願也分化明顯,民營企業較少參與北京的限競房地塊爭奪。
事實上,土地市場的熱度是與融資鬆緊度掛鈎的。今年上半年,房企融資動作頻繁,籌集到的「糧草」直接轉向了土地市場,因此,上半年買地熱情較高。但7月份以來出臺的收緊信託和海外融資政策,直接傳導至土地市場,導致熱點城市土地溢價率出現下滑,70大城市的經營性土地流標數量明顯增加,在年內最高。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第一周,全國土地市場明顯降溫,月內超過5億元的地塊只有39宗,按照前50宗熱點地塊出讓價格情況計算,62%的地塊是底價成交,刷新了最近幾年的新低紀錄,而這一數據即使在9月份也達到了40%左右。
「今年房企對拿地是較為謹慎的,這源於企業對自身的資金鍊狀況和對布局城市的預判。」 第一太平戴維斯華北區市場研究部負責人李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至於傾向於在三線、四線城市拿地還是回歸一線、二線城市拿地,企業一般能夠根據市場風向進行及時調整,預計四季度甚至明年一季度,房企拿地依然會保持謹慎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李想同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鑑於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的變化,二手土地併購成為了房企買賣土地的新渠道。有些房企拿地後資金跟不上沒有能力開發,或者企業遇到經營困難選擇賣地回籠現金,導致另一些房企在增加土地儲備時會選擇收購二手土地。
「在四季度收緊的預期下,加上房企年末資金鍊吃緊,預計熱點城市的土地溢價率會明顯下調。」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如果融資政策持續收緊,不排除後續土地市場流標再次明顯增加的可能性。(來源:證券日報)
加入棟察樓市粉絲互動群
加入棟察樓市知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