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國傳統樂器,是可以拿來「搖滾」的!

2020-12-10 水煮歷史

2016年《百鳥朝鳳》上映,我獨自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電影很好很感人。豆瓣評分高達8分,但是票房卻未能過億,十分慘澹。

這部電影是吳天明導演的絕唱,在《百鳥朝鳳》完成最後精剪的一個月後,吳天明離世。這部電影在吳天明的女兒吳妍妍的奔波和努力下,終於與大家見面。

這部毫無大咖明星,講述黃土高坡上嗩吶藝人的電影,雖然在大家浩大支持聲中進入院線,但不出所料,這部和《美國隊長3》狹路相逢的國產文藝片被碾壓到體無完膚。

雖然電影票房並不理想,但是能和嗩吶相似的一些民間樂器以電影的形式重新展現給大家,引起大家對民族樂器的重新關注,我覺得還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而且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有些中國傳統的樂器很low,遠遠沒有薩克斯、小提琴等這種西洋樂器高端。

沒有任何一樣樂器本身是low的,只不過因為會的人越來越少,所以演奏得好的人也很少,沒有好的演奏者,再好的樂器也是白搭。

前幾天我聽了曉月老闆的《探清水河》就感慨過:北京小曲兒真好聽,曲和詞都很好,只是缺少了當代的新式編曲,如果有了好的編曲,一定會有很多年輕人喜歡。

希望大家能關注中國傳統樂器,了解中國傳統樂器,學習中國傳統樂器,珍惜中國傳統文化。

其實這些中國的傳統樂器,都是可以拿來「搖滾」的,今天就來盤點一下中國的傳統名族樂器與搖滾樂相結合,都擦出了哪些火花。

/ 嗩吶 /

嗩吶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一種民間吹管樂器。它發音開朗豪放,高亢嘹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深受廣大人民喜愛。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失去了儀式伴奏的作用的嗩吶,會演奏的人少之又少。事實上,如果有更多人的關注嗩吶,會演奏嗩吶,這件在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樂器,一定會重新成為那「八百裡秦川的精魄」。

將嗩吶運用的最為嫻熟的,非搖滾樂隊二手玫瑰莫屬了,在《命運》《瀟灑走一回》《伎倆》《仙兒》等歌曲中,都加入了嗩吶的元素。

這個具有"東北特色的搖滾樂隊",把東北二人轉、嗩吶等中國民間傳統融入到西方搖滾的旋律之中,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搖滾格調,形成了獨特的樂隊風格。

/ 琵琶 /

最早的琵琶,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一般為木質,音箱呈半梨狀,上有四弦。後流傳到東南亞其他地方,並發展成為現在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在電影《十面埋伏》和《金陵十三釵》中,琵琶都是其中的一個重要亮點。琵琶其實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最難學的樂器,並有彈撥樂器之王的美稱。有人曾說「十年琵琶三年箏」,雖然琵琶文藝又優雅,但琵琶的學習難度很高,所以學習琵琶的人並不是很多。

在玄鳥樂隊的《月亮爺》中,就將電音吉他搭配琵琶,碰撞出了奇特的搖滾火花。

如果說二手玫瑰是「具有東北特色的搖滾樂隊」,那麼玄鳥樂隊就是一支「土生土長的陝西搖滾樂隊」。玄鳥樂隊成立於2014年5月,是一支西安本土樂隊,因獨具陝西地域文化特色,作品多用陝西話來演唱,而迅速走紅。

玄鳥樂隊巧妙地借鑑秦腔唱法,並增加了中國傳統民族樂曲琵琶,形成了個性鮮明的「民族搖滾」。

另外,輪迴樂隊的《烽火揚州路》也使用了琵琶進行配樂。

/ 二胡 /

在很多人眼裡,對於二胡都存在著這樣的偏見——二胡是乞討老大爺的裝備。或許在他們的眼裡,二胡跟高雅藝術之間的距離相隔很遠。但什麼又是雅呢?二胡當中蘊含著幾千年來祖先的智慧、幽默和浪漫,能用這兩根弦,拉出變化無窮的調子,這難道不是很神奇的一件事麼?

經典二胡曲目《二泉映月》《梅花三弄》《梁祝》中的故事,仍流傳至今。中國民族樂器從幾千年前一代又一代地傳到今天都不滅,那些古人們聽到的小曲兒,如今還能傳到我們的耳朵裡。這些都曾是我們民族藝術的輝煌和尊嚴!

看中國的故事、用中國的樂器、品中國的文化、聽中國的聲音,這難道不正是大雅之事嗎?

深圳有一個原上草樂隊,就善於將二胡與搖滾樂相結合。原上草樂隊成立於2009年,成立至今始終堅持在街頭演出,在深圳民間頗具影響力,是大家心中的「草根天團」。

深圳原上草樂隊:鐵血丹心

拉二胡的駱宏俊,是樂隊演奏的核心。原上草樂隊善於改編民族器樂名曲和懷舊經典歌曲。在雖然他們沒有原創歌曲也沒有出過專輯,但在網絡上,原上草樂隊的《鐵血丹心》、《上海灘》等視頻,都有著超高的點擊率。

/ 古箏 /

古箏又叫漢箏,戰國時期曾盛行於秦國,是漢族的民族傳統樂器,屬於彈撥樂器,算起來,古箏已經流傳了2500年以上的歷史了。古箏音域寬廣,音色清亮,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古箏的入門十分簡單,但如果想彈好卻十分困難。古箏並不是把譜子簡單的彈出來,而是需要了解樂曲的內涵思想,參透樂曲的意境,並彈出古箏應有的獨特韻味。

搖滾歌手謝天笑在他的歌曲《再次來臨》中,就使用了古箏做主音、崔健的《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野》《假行僧》中,也出現過古箏的身影。

2009,地下搖滾之王謝天笑,曾經出過一張名為《古箏雷鬼》的專輯,主打歌《潮起潮落是什麼都不為》就是典型的雷鬼風格。可以說是古箏與雷鬼完美結合的代表作。

/ 馬頭琴 /

馬頭琴是中國蒙古族的傳統樂器,因琴杆上端雕刻著馬頭而得名。早在成吉思汗時期,馬頭琴就已經流傳民間,而在明清時期,馬頭琴主要用於宮廷音樂。馬頭琴聲音圓潤,低回宛轉,同時它演奏起樂曲又深沉粗獷、激昂。

現在,蒙古族馬頭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杭蓋樂隊的《杭蓋》、九寶樂隊的《我的呼倫貝爾》《靈眼》等歌曲中,就加入了馬頭琴元素,可能這些來自於蒙古族的樂隊,對馬頭琴有著更深層次的熱愛,也願意將他們的民族樂器放進搖滾中,引領者聽眾們了解蒙古族文化和歷史。

杭蓋樂隊成立於2004年,將可以說是典型的「民族搖滾樂隊」。樂隊將傳統蒙古音樂與搖滾樂相結合,不但有馬頭琴、班卓琴、還加入了呼麥。他們將《初升的太陽》《鴻雁》《輪迴》等歌曲重新編曲,使音樂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而九寶樂隊,是一支帶有蒙古民族風格的金屬樂隊,組建於2011年,他們將民族樂器應用在重搖滾旋律中,打破了傳統金屬音樂固有的表述方式,是民族金屬樂的代表樂隊。

/ 笛子 /

笛子,是古老的中國樂器,也是中國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

提起笛子,就不得不說起竇唯。1994年,在中國搖滾音樂史上及其重要的一場演唱會《搖滾中國樂勢力》,竇唯在紅磡體育館舞臺上吹笛子的樣子,更是迷倒了眾生。

何勇穿著海魂衫戴著紅領巾、何勇的父親何玉生老爺子手拿三弦兒坐在板凳兒上、年輕帥氣的竇唯吹著笛子,他們在紅磡體育場,貢獻了中國搖滾歷史上裡程碑式的演出。這次演在中國搖滾樂迷的心裡,成為了不可複製的經典。

其實除了以上我說的五種樂器,任何樂器都可以拿來「搖滾」。

鄭鈞《回到拉薩》中的三角鐵。

蘇陽《賢良》中的板胡。

萬能青年旅社《十萬嬉皮》中的小號。

崔健《花房姑娘》中的薩克斯。

痛仰《公路之歌》中的手風琴。

搖滾和很多樂器都能完美融合,搖滾樂中更應該有中國民族樂器的一席之地,而他們的發展,關鍵在於我們對這些中國民族樂器的關注。它在於你,也在於我。

選自:哎呀音樂

相關焦點

  • 最燃的樂隊組合,傳統與搖滾的完美演繹——和樂器
    不管是娛樂還是休息,音樂都是不二的選擇,好聽的音樂不僅可以洗滌煩躁的心靈,也能引燃消逝的鬥志。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燃到爆的樂隊——來自日本的和樂器!看看這殺馬特的髮型和四不像的服飾有沒有被雷倒,雖然和樂器團隊在造型上被人詬病,甚至於很多人看了一眼就認為是山寨而忽視跳過,殊不知在這濃濃的妝飾下隱藏的是一批寶藏男女。
  • 這種樂器普通人聞所未聞,卻是地道中國傳統樂器!可惜……
    因為尺八本是源起於中國的樂器尺八,一尺八寸,外切五孔,前四後一。相傳源起於一千四百多年前的中國隋唐,為宮廷雅樂,於南宋時期傳入日本,聖德太子之最愛,又稱雅樂尺八。當一根竹子從被砍下來,到變成一支尺八,當一首尺八作品從創作到被吹奏,這中間經歷了什麼、這其中蘊藏了什麼,都是這些藝術家關注的問題。佐藤康夫等主演還來到了西安青龍寺,尋找尺八的痕跡。紀錄片的內容,大家可以等上映之後再細細品味。
  • 風靡日本的傳統樂器,確實中國發明創造的?
    最早知道尺八,是從張藝謀的電影《十面埋伏》了解到的,當時感覺這個日本樂器挺好玩的,蒼涼遼闊,意境悠遠。後來慢慢的才知道,原來這麼牛逼的樂器,竟然是中國的古老樂器。《尺八·一聲一世》,記錄片通過一些和尺八有生命聯繫的人的故事,講述了尺八的前世今生,讓我們對尺八有一個比較系統的認識,也讓我們對文化傳承有了更多的信心。
  • 蔡徐坤百度好奇夜將傳統樂器與流行音樂完美結合!呈現震撼舞臺!
    原曲是比較西式的搖滾,但在加入了中國的民族樂器大鼓演奏之後,就又添了幾分東方的搖滾的味道了,但是仍有西方搖滾裡舞臺爆發力的這種音樂氣場。兩者巧妙的搭配,傳統打擊樂器與西方搖滾風的結合,不僅完美演繹出這首歌的節奏感,更是東西方文化的碰撞。
  • 這些都是常見的撥弦類樂器
    這些都是常見的撥弦類樂器彈撥樂器是用手指或撥子撥弦,及用琴竹擊弦而發音的樂器總稱。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和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弦樂器。吉他音色優美,表現力豐富吉他,又譯為結他或六弦琴。是一種彈撥樂器,通常有六條弦,形狀與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而在古典音樂的領域裡,吉他常以獨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當然,在室內樂和管弦樂中,吉他亦扮演著相當程度的陪襯角色。古典吉他與小提琴、鋼琴並列為世界著名三大樂器。
  • 這些中國傳統樂器你知道嗎,撥動琴弦,聆聽千年前的聲音
    一提到樂器,大家第一反應可能就是鋼琴,小提琴,吉他,架子鼓等等,這些西洋樂器確實在中國大眾中很流行,許多家長給孩子報鋼琴興趣班,培養孩子藝術細胞。其實,除了這些,中國有很多傳統樂器也值得我們去認識或是學習。
  • 中國傳統文化古典樂器——壎
    中國歷史綿延數千年,華夏文明璀璨奪目,點綴中華文化的漫天繁星中,中國古典樂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壎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距今大約已有7000年的歷史,最初作為狩獵的武器因存在於石頭上的孔洞在高速飛行中發出聲音使人覺得有趣於是拿來進行吹著玩而逐漸演化成可以吹奏出多個音階的樂器。
  • 盤點民族樂器,中國的獨特樂器,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箏,又稱古箏、秦箏,約(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國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箏的撥奏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深深的植根於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故被俗稱為「古箏」。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
  • 孩子學什麼樂器好,這些就不錯
    孩子學什麼樂器好,這些就不錯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逐漸認識到了音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想讓孩子能掌握一定的音樂技能,為孩子買件樂器學學。下面看看有哪些適合孩子學習的樂器。小提琴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弦樂隊弦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它在器樂中佔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現代交響樂隊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難度演奏技巧的獨奏樂器,與鋼琴、古典吉他並稱為世界三大樂器。吉他便於攜帶,彈唱尤佳吉他在流行音樂、搖滾音樂、藍調、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視為主要樂器。
  • 這些民族傳統樂器,仍保留著原始的文化傳統,是民族文化的代表
    一、京族獨弦琴獨弦琴是京族彈弦樂器,獨弦琴是京族古老的民間竹製樂器,古代就有了用粗大的竹子製作的管形樂器,挑起竹皮為弦(俗稱篾弦),用以敲擊或彈撥,並由此使弦鳴樂器得到不斷發展。獨弦琴的音響原理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利用琴體共鳴擴音的原聲獨弦琴;二是利用拾音器拾音通過功放音箱擴音的電聲獨弦琴。獨弦琴如果只用這六個自然泛音演奏,是遠遠不能滿足演奏需要的,還必須有其他更多的泛音才能組成完美的樂曲。獨弦琴用其特有的裝置搖杆,可以很方便地解決這個問題。
  • 絕妙的傳統中國樂器——古琴
    古琴這種樂器流傳兩千餘年,它奏出古代中國的縹緲之音,不僅如此,也體現出古老中國之魂。二、知音約2000年前 有一個古琴名家俞伯牙,撫琴技藝無人能及,卻沒有能真正懂他音樂的人。他遇見一個樵夫叫鍾子期,伯牙為他彈奏了一曲 《高山流水》。
  • 《閃光少女》:用青春的力量,證明中國傳統樂器的價值!
    而女主角是音樂附中的一位中國傳統樂器的學生在這所學校裡,中國傳統樂器與西洋樂器一直都是勢不兩立的,因為選擇樂器不同,所以在學校中也就分化成了兩方不同的勢力。一邊是中國傳統樂器的學生,另一邊便是西洋樂器的學生。在這所學校裡,西洋樂器的學生一直都是非常高傲的存在他們看不起中國傳統樂器的學生。
  • 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你知道幾個?
    音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形式,而音樂的創作,就要用到樂器,我們知道外國有吉他,有鋼琴,這些也都是在世界比較流行的,那你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民族樂器都有哪些嗎?古琴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代表。古琴音域寬廣,音色低沉。古人稱其音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古琴的常見樣式有仲尼式、伏羲氏、落霞式、蕉葉式等。古琴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與五臟對應,可治癒疾病,非常神奇。著名曲目有《廣陵散》、《梅花三弄》、《鷗鷺忘機》等。主要產地揚州和蘭考。
  • 中國傳統文化中,音樂和樂器的發展
    中國傳統音樂融合了儒釋道思想的精華,注重通過有限的自然形態來傳達無限的生命意蘊,在虛實相生、有無統一、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基礎上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言外之意,強調雋永的韻味。在藝術形式上,中國傳統音樂崇尚中和、典雅之美,節奏舒緩、輕悠,曲調「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日本的樂器,竟然是中國樂器改造的?
    樂器,無非可大致分為分為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和彈奏樂器三類,日本的民族樂器也是如此,可以從這些樂器的形態及演奏中看出日本傳統音樂注重音色的微妙差異。日本的傳統音樂被稱為「邦樂」,用於演奏「邦樂」的日本傳統樂器又被稱為「邦樂器」或「和樂器 」。
  • 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樂器七弦古琴
    中國是世界樂器的起源地,樂器是我們中國人先祖的智慧,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樂器七弦琴,想請您了解一下七弦琴的製作和發展演變過程,其實最早的時候琴是古人掌握並根據天體運行規律而研製出的一種弦制樂器,琴字的繁體字是(琹),據說古時人喜歡用梧桐木等木料制琴,琴一開始有五根弦,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同時象徵著天上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五顆行星。
  • 樂器碰撞只是開始,《國樂大典》第三季如何讓傳統文化也嘹亮?
    在節目中,各種樂器、流派、腔調等碰撞,如古琴與小提琴、大提琴以及爵士、京劇二黃四平調、搖滾元素完美融合,彰顯出古今貫通、中西合璧的綿延美感。也正是這種豐富性,讓大眾在這樣美妙的國樂中找到自己的情感歸宿。洞察與引領年輕有多難?
  • 中國九大傳統樂器,你知道幾個呢?
    中國是一個禮樂之邦,音樂文明源遠流長。數千年的音樂文化陶醉了一代代中國人,當古典音樂流瀉而出的一剎那間,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空氣中流動的是高山、是流水、是絲竹、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那份說不出、道不盡的感動,這就是中國古典音樂之美。這是中國文化的精華,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寶。
  •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
    洞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洞簫,吹管氣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民間的吹管樂器,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九節紫竹製作,亦可用白竹製作。常用與古琴合奏或用於傳統絲竹樂隊中,也有用來獨奏的。把兩支簫分別刻上龍鳳來配對的稱「龍鳳簫」。獨奏曲目有《鷓鴣飛》、《妝檯秋思》、《柳搖金》等,琴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 王曉京系中國搖滾圈奠基人 《搖滾北京》最知名
    王曉京是中國流行樂壇的一代大亨,傑出的音樂製作人,是中國搖滾圈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中國第一位音樂經紀人」。  王曉京曾捧紅多位華語歌手,如崔健、羅琦、陳琳、江珊等,並參與策劃製作了許多經典歌曲和專輯,如《解決》、《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選擇堅強》和《夢裡水鄉》等。  王曉京因肝硬化晚期突發大出血,於昨日凌晨3時45分病逝於天津第一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