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同的飲食文化,而作為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酒文化自然而然也成了一個地區的文化符號。提及徽酒,我們不免想到了徽酒四傑——古井貢、迎駕貢、口子窖、金種子酒,而要說其中流傳時間最長的,則非阜陽金種子酒莫屬。
阜陽農耕文化悠久,境內平原遼闊,土壤肥沃,氣候溼潤,交通便利,自古以來就盛產美酒,酒文化傳承千百年綿延不衰,自北宋以來就是名副其實的"千年酒鄉"。
相傳魏晉年間,杜康後裔來潁州釀酒,"竹林七賢"中的喜飲者劉伶聞香而至,三碗酒下肚,醉臥三年,醒後感慨:"一醉三秋矣!"作《酒德頌》。從此,醉三秋酒香飄潁州達千餘年。北宋時,歐陽修、蘇東坡師生二人先後任潁州太守,其間留下了諸多關於美酒的傳世名篇。明、清以來,酒業一直是阜陽經濟重要支柱,大升酒坊、民國蘊泰酒坊曾經一度興盛。
金種子酒業就是源自"大升酒坊"和"蘊泰酒坊",秉持大國工匠之精神,以傳統的"老五甑"釀造工藝,釀製最純正的白酒精品,附載著作物品味的美酒文化,涵融了阜陽宏富厚重的歷史文化精髓和中華數千年綿延不絕的酒文化品質。金種子廠區現存的七口古窖池均屬明代正德年間的釀酒作坊,距今已500餘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原第一窖"。
1949年,阜陽縣政府將大升醬園的酒坊與蘊泰等數家酒坊合營,於當年7月成立了阜陽縣酒廠。自此開始了金種子酒的榮耀發展史。金種子酒業旗下品牌醉三秋,這款集民間智慧以及一方水土、糧食、氣候、人文精華的名品佳釀屢獲殊榮,1981年、1983年、1986年榮獲安徽省名酒稱號,1988年在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榮獲金獎。如今,這些年份的醉三秋已經成了藏家的珍貴藏品。
阜陽人好酒,更注重酒的口感和品質,無論是居家自飲,還是招待親朋,金種子酒都是其不二之選,也因此促使金種子集團推出了適用於不同場合及不同口感需求的品牌。集團下有"金種子""種子""和泰""醉三秋""潁州"五大白酒品牌,不僅延續了多年來金種子酒一貫的高品質,而且滿足了人們不同的消費需求。
每一座城市總有她獨有的脈搏和文化。作為阜陽的特產,金種子讓人們領略了醇香美酒的同時,也成為阜陽這座城市的一個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