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區司法局全面貫徹落實區政協會議精神,認真履行區政協提案辦理法定職責,積極推動各項具體建議落地生效,確保溝通直接迅速、落實及時高效、意見反饋滿意,著力將區政協委員的金玉良言轉化為推動我區司法行政再上新臺階的強勁動力。
一、區政協提案辦理總體情況
區政協委員堅持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在充分調研挖掘我區突出的難點、熱點問題的基礎上,就扶持「法律+科技」服務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扶持法律服務公益事業、提升坪山律師產業發展水平等提出了系列建議鞭辟入裡、切實可行的建議。今年,我局高質量高標準推動落實政協提案6件,其中主辦4件,協辦2件,按時辦理率100%,辦理結果均在區議案建議提案管理系統上回復,收到區政協委員對辦理答覆的評價意見滿意率100%。
二、區政協提案辦理主要舉措
(一)健全體制機制,全面提高辦理效率
局黨組高度重視區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堅持第一時間研究,部署、落實,始終將委員所提問題及建議作為我局司法行政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的重要抓手,始終將落實委員所列的具體舉措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點任務,立即召開建議提案辦理專題會議,對我局辦理的區政協提案組織學習、研究、部署,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辦公室強統籌、科室(中心)抓落實」的辦理機制,明確了具體政協提案辦理的責任領導、責任科室、責任人及各環節時間節點,提出了按時接收率、系統辦復率、政協委員滿意率實現「3個100%」工作要求,為我局及時高質辦理區政協提案打下堅實基礎。
(二)加強溝通協助,有力保障辦理質量
我局堅持將溝通協作貫穿於區政協提案辦理全過程、各方面。接收政協提案後,局領導主動參與溝通,積極同區政協委員就提案具體事項充分交流,交換意見和想法,確保事前深化對政協委員各具體建議的準確理解和把握。辦理政協提案過程中,責任人主動向政協委員報告辦理進度,對推進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廣泛徵求政協委員的意見,對現階段難以迅速落實到位的建議事項主動說明問題原因及下一步舉措,積極爭取政協委員的支持和理解。辦理完成後,嚴格按照人大建議政協提案答覆相關要求擬寫材料,嚴格審核、全面把關,確保答覆規範、全面、精煉,形成初稿後,及時向政協委員徵求意見,並按照其意見進一步完善辦理工作及答覆文件,直至政協委員滿意後再作系統上答覆。同時,我局在主辦件中廣泛徵集了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住房建設局、區科創局、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等單位的集體智慧,在協辦件中緊密結合我局職責貢獻了坪山司法力量。
(三)實施分類辦理,著力增強辦理精度
我局堅持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全面對照政協委員提案,實行分類辦理,即能立行立改的,快馬加鞭予以落實到;對不能馬上整改到位的,研究建立長效機制,明確落實舉措和完成時限;對受客觀條件制約,暫時難以解決的,及時向區政協委員報告,說明具體制約因素,並積極創造條件。同時,局領導在各類會議上聽取了各具體建議的貫徹落實進展,研究部署下一步落實具體,提出了針對性強的指導意見;各科(中心)及具體經辦人緊盯目標,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將政協委員的寶貴提案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具體舉措和成效。
三、區政協提案辦理的主要成效及典型案例
(一)關於扶持「法律+科技」服務業發展方面
如民建委員《關於扶持「法律+科技」服務業發展,為民營經濟發展助力,進一步優化營山軟環境》的提案,我局積極推動坪山律師行業發展,協調市律協推動設立坪山區律師工作委員會。一是採用設立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的創新模式,成功設立坪山公證處。目前,業務已突破2830件。二是律師行業發展邁上快車道,區律師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律師行業自律體系逐步完善;轄區律師事務所由10家增加至11家,執業律師人數增至40人。三是加強轄區律師黨建、律師培訓、行業自律管理等,實現律師行業行政監管和行業自律的良好互動,區屬律所內共有正式黨員10名(其中執業律師8名)已建立黨支部1個。同時,就人才公租房、租金補貼、稅收優惠方面的扶持方面,我局積極協調區科創局、區工信局以及區住房保障中心等相關部門,推動出臺法律服務公益事業鼓勵、扶持政策。區科創局於2017至2018年間,制定、修訂了坪山區科技創新系列政策,包括對科技服務機構和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落戶的獎勵,具體條款內容為:「對落戶坪山區的研究開發、檢驗檢測認證、科技諮詢、科技金融、法律事務、上市輔導等服務機構,按其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的50%,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對新註冊或新遷入的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上一年度專利商標案件代理量達到100件以上的,一次性給予30萬元落戶支持。」區工信局擬於今年制定現代服務業專項政策,包括律師服務等方面內容。已組織開展了現代服務業政策制定前期工作,調研轄區重點企業,組織召開轄區律師事務所等行業座談會,了解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聽取各企業對本行業政策的需求和建議,針對企業實際需求制定政策提綱。區住房保障中心將在政策範圍內做好法律和科技服務機構的住房保障工作。在符合我區住房保障政策基本條件的基礎上,區內法律和科技服務機構可通過個人或單位人才住房積分配租途徑申請我區人才住房。此外,如相關法律和科技服務機構屬於我區招商引資的重點企(事)業單位的,或法律和科技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符合我區高端人才認定標準的可簡化流程申請我區人才住房。
(二)保障律師執業權利方面
如彭志雄等3名委員《關於優化律師執業市場環境,提升坪山律師產業發展水平的建議》的提案,我局多次組織轄區律師開展座談會,並會同區檢察院、區法院與轄區律師就訴訟服務工作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加強法律職業共同體建設,深化律師與法官、檢察官等法律職業人員的良性互動。2019年9月30日區司法司與區人民檢察院聯合會籤了《關於刑事訴訟中維護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並正式實施。接下來,區司法局將牽頭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嚴肅查處假冒律師執業和非法從事法律服務的行為,積極協調市監等相關部門,對以法律服務公司為名義擾亂法律服務市場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區公安分局表示將嚴格依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等相關規定,保護偵查期間律師閱卷及調查取證的執業權利。
(三)社區矯正基礎建設,強化和創新社區矯正工作方面
如胡京懷等4名委員《關於加快坪山矯正基地建設,強化和創新社區矯正工作》的提案,我局建立健全區、街、社區三級聯動機制,加強部門聯動、強化信息共享。每月召開一次風險研判會,由區司法局社區矯正機構組織,司法局分管領導、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參加。必要時可安排各司法所領導、社區矯正工作人員以及邀請區人民法院、區人民檢察院、區公安機關相關人員參加。針對坪山區社區矯正對象基本情況、重點人員監管矯治情況,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執法檢查、典型個案分析,並做好掃黑除惡、輿情處置等工作。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和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研究制定針對性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間、責任人,做到整改不落實絕不放過。
同時,我局持續加大對社區矯正人員開展教育幫扶、社區服務力度,並定期組織活動對社區矯正人員進行集中教育,引入社會專業團體強化對社區矯正人員監管監控、教育點訓、評估訓誡,提高危機幹預、心理諮詢,增強對矯正工作監管的科學性。全力推進市、區共建項目社區矯正「中心+基地」建設,通過信息化、智能化應用,促進社區矯正教育監管模式不斷創新。目前建設工作已接近尾聲,年底前可以投入使用。
四、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年以來,我局政協提案辦理質效有了較大幅度提升,與區各單位各部門工作合力的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完善,政協委員提出的建議辦理結果得到了認可。但是,我局作為今年剛正式掛牌成立的單位,配套的法治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導致具體建議落實實效離代表的期望有差距。
下一步,我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鞏固:
(一)優化法律+科技服務業方面
落實「網際網路+監管」信息共享及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工作,將涉及司法局的行政管理、服務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理清政府監管與市場的邊界,為轄區律師律所、公證行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夯實基礎。
(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
一是通過建立企業法治服務中心,採取一對一服務、分批服務和集中服務等方式,受理企業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法治宣傳教育、長期存在的治安問題等方面需求,暢通企業法治服務渠道,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二是聯合區律師工作委員會,組織「雙隨機一公開」聯合檢查行動,加強對律師行業的監督管理,提升我區律師服務的規範化。三是依靠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聯合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區委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公安等部門圍繞「法治化營商環境」制定和出臺具體的舉措,列出路線圖和時間表,逐一落實和推進。
(三)社區矯正基礎建設方面
建設社矯安幫基地,依託坪山社矯中心建設,打造集日常值守、指揮聯動、智能調度、人員培訓、過渡安置等功能為一體的社矯工作綜合平臺,打造我市社矯工作新名片。完善推廣公檢法司共享辦案平臺,優化業務流程,為全省、全國探索可複製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