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人:「上河恬園」致力於讓黃河造福蘭考人民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上河恬園」是黃河造福蘭考人民的幸福園

封人

讀小窗幽記菜根譚談孝悌忠信

悟圍爐夜話儒釋道到上河恬園

---------題記

(2019年10月20日顧明遠題寫於北京師範大學)

  黃河流域各地自然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條件各不相同,要發揮好各自比較優勢,不能都搞成一個模式。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

  河南省蘭考縣的「上河恬園」就是一個因地制宜發展的典型範例。

(2014年秋胡秋萍題寫於北京聽花堂)

  自2014年後,蘭考得到飛速發展。為更好地利用黃河,讓黃河水造福百姓,「拼搏、創新、文明」的蘭考人2017年開始建設二壩寨引黃調水工程,開挖「金牛、金花、金沙」三湖,佔地面積2287畝,蓄水能力416萬立方米,正常蓄水水位69.5米。該工程2018年春建成投入使用,極大地改善了蘭考區域內城市水生態環境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是一處集灌溉、景觀、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多層次複合型黃河溼地,極大提升了蘭考的城市品味。這也是蘭考人多年心中夢想的實現。

(2014年6月周其鳳題寫於北京大學)

  二壩寨引黃調水工程已被蘭考縣委縣政府命名為「上河恬園」。「上河恬園」景區名取自雍丘圉和李飛躍2015年因懷念母親思念家鄉蘭考所撰寫的文章《上河恬園記》。引黃調水工程充分體現了《上河恬園記》描述的盛景,向世人展現了一幅景色宜人、風俗淳厚、令人心馳神往的「上河恬園圖」,堪稱「清明上河圖」的姊妹篇。上河者黃河也,《水經注》稱黃河為上河;恬園者田園也,意指洋溢自然生態之美,恬靜安逸的幸福生活。蘭考這個昔日的風沙鹽鹼之地,如今已變成一座吟詩誦歌、再現陶淵明《歸園田居》意境,傳承鄉土黃河文化的「上河恬園」, 「上河恬園」已成為蘭考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個體現。

(2019年10月顧明遠題寫於北京師範大學)

  歷史上,「河」曾是黃河的專稱。自夏至宋,黃河流域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時間長達3000多年,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分布有鄭州、西安、洛陽、開封、安陽等古都。從炎黃二帝,到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韓非子、孫子等思想巨匠,從傳說中的河圖、洛書,到《詩經》《易經》《道德經》《史記》以至漢賦、唐詩、宋詞,從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四大發明,到天象曆法、農學、醫學、水利等,中華文化的諸多元典、古代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都誕生於這片土地。

(2020年庚子立秋後一天李剛田題寫於北京)

  正是黃河無比的厚重文化,人們被黃河的博大而深深地折服,我也不例外。記得年少時第一次見到黃河時的激動、興奮,現在仍不能忘懷。無論是壩頭險工的四壩,還是楊莊小學和蘭壩鐵路線上,我都不知到過這些地方多少次。望著黃河,無數次的遐想,以至於自己在中年時仍放不下對黃河至愛的情感,因懷念母親而寫下《上河恬園記》,這個內心對黃河情感窖藏的發酵,才有此敬畏的文章,使黃河成了自己最大的精神寄託,對「母親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不知是哪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文學藝術作品,是文學藝術家靈魂深處發出的最強音」。上河恬園」順應時代的潮流,因小愛匯聚而成大愛。

  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既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又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要將黃河承載的華夏兒女所蘊含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夢想精神傳承好、弘揚好。

( 2020年9月10號範曾題寫於北京抱衝齋)

  「上河恬園」在蘭考乃至河南已成為黃河岸邊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景區,是蘭考當下做好黃河防護,利用好黃河造福人民,「講好黃河故事」的關鍵之一,是把黃河打造成幸福河的具體體現。蘭考城投公司正在做高質量的發展建設提質規劃,進一步把「上河恬園」打造成一幅錦繡畫卷。脫貧致富後的鄉親們休閒玩耍於此,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湧動著開心、快樂、滿臉的幸福。「上河恬園」猶如一顆無比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蘭考的大地上,呈現在世人面前。

  「上河恬園」是一些人胸中的「詩和遠方」,夢中之「田園」,是一些人內心中獨立人格的追求之隅。「上河」者亦是「上合」、「上和」、「合和」之願。今之大河兒女於上河天岸修恬園、建田舍,為夢想奮鬥著,為幸福努力著。

( 2018年秋張海題寫上河恬園槐榆堂附記)

  2020年9月14日夜封人

  有感於當下黃河大發展特抒懷記於鞺齋

  (編者有刪改)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

相關焦點

  • 範曾先生為蘭考題寫「上河恬園」
    懷著對黃河的敬畏、對黃河文化的崇尚、為延續黃河歷史文脈以及對蘭考無比的深情厚愛,範曾於9月10日上午在北京,題寫了「上河恬園」。範曾用古樸、典雅、清新、俊逸、端莊、靈動的厚重書體,更深刻地彰顯了「上河恬園」的內涵。
  • 「上河恬園」附記
    二壩寨引黃調水工程已向世人展現了一幅景色宜人、風俗淳厚、令人心馳神往的「上河恬園圖」,堪稱「清明上河圖」的姊妹篇,上河者黃河也,《水經注》稱黃河為上河,恬園者田園也,意指洋溢自然生態之美,恬靜安逸的幸福生活,「上河恬園」寓意母親河孕育下蘭考人民的美好生活。所以該工程又叫「上河恬園」,「上河恬園」取自雍丘圉和李飛躍2015年為家鄉蘭考撰寫的文章《上河恬園記》。
  • 書壇新秀首師大楊磊撰文並書《上河恬園記》
    《上河恬園記》是楊磊和好朋友畢慧超、雍丘圉2015年為家鄉蘭考創作的文章,楊磊於乙未小滿定稿於京西花園村的《上河恬園記》通篇情深意濃,在當下浮躁的社會中,意造"上河恬園",修閒修心修為,擘畫新時代、新宏圖、新作為,描繪了一方勝景,再現了一處令人心馳神住的田園景致。
  • 海外版望海樓: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發展,既得益於黃河的滋養,也離不開對黃河的治理。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堪稱一部治國史。   從分量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在去年9月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千秋大計」、「重大國家戰略」,這些定位可謂目光深遠、字字千鈞。黃河流域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區域,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群眾的幸福河
    藍天也是幸福」,治理黃河,提升黃河流域的環境質量,能夠有效解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嚮往,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同時黃河流域也是構成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連接青藏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的生態廊道,擁有三江源、祁連山等多個國家公園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黃河流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社會發展地位。
  • 駐馬店工作站首次組團赴蘭考參加旅遊中國攝影網河南站2020年攝影...
    授予蘭考藍灣假日酒店為特約攝影師制定的酒店,授予蘭考縣東劉釀酒廠為特約攝影師指定推薦商家。信陽站、漯河站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發言。與會人員還共同觀看了孫曉華蘭考發展新面貌作品展示及主要景區拍攝要點介紹。毛主席當年視察蘭考黃河壩頭紀念亭會後,全體代表對蘭考的上河恬園、夢裡張莊、東壩頭黃河最後一道灣、請見書院、徐場民族樂器生產基地等景點進行了採風創作。
  • 開封蘭考八大旅遊景點你去過嗎?
    開封蘭考八大旅遊景點你去過嗎?蘭考縣,河南省開封市下轄縣 ,河南省直管縣,地處豫魯交界處,全縣下轄16個鄉鎮,總面積1116平方公裡。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蘭考八大旅遊景點吧。焦裕祿紀念園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紀念園(原焦裕祿烈士陵園)始建於1966年2月,位於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城北黃河故堤上,2007年7月更名為焦裕祿紀念園。 焦裕祿是山東淄博市人,1962年12月出任中共蘭考縣委書記。為改變蘭考貧窮落後的面貌,帶領幹部群眾向風沙、鹽鹼、內澇進行頑強鬥爭,積勞成疾,於1964年5月14日病逝,終年42歲。
  • 「黃河故事——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相依相偎黃河源
    為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要求,充分報導青海抓住用好重大戰略機遇,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有力舉措,充分報導青海「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生動實踐,青海日報全媒體報導組從黃河源頭開始
  • 黃河流域各省區紮實推進生態保護修復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現在已經進入觀賞黑頸鶴的最佳季節,白天,它們飛出去覓食,到了傍晚,會有幾十上百隻聚集到一起,做著遷飛的準備。」說起黑頸鶴和其他鳥兒們,四川若爾蓋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保護科科長韓金鋒如數家珍。「鳥兒特別是黑頸鶴可以說是溼地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參考指標。」韓金鋒說。
  • 河南蘭考:守護「黃河最後一道彎」
    焦裕祿這種對案件高度負責,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擔當精神深深地影響著聶令俊。1978年10月,聶令俊當選為蘭考縣檢察院檢察長,且連任三屆,把焦裕祿「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幹事業的那股拼勁」深植於蘭考檢察之中。蘭考位於黃河最後一道折彎處,泥沙淤積,河道風勁。據蘭考縣誌記載,新中國成立前的100多年間,蘭考被風沙掩埋的村莊就有63個。
  • 黃河河口管理局舉辦「幸福河,我們的河」專場文藝晚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你守著大堤,我守著家……」9月18日晚,清風湖西門,「幸福河,我們的河」專場文藝晚會現場,情景劇《戰洪圖》裡這句臺詞一出,不少觀眾擦起眼角,而後熱烈地掌聲響起。據悉,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黃河河口管理局舉辦這場以「幸福河,我們的河」為主題的文藝晚會,現場通過情景劇、歌曲、舞蹈等節目形式,演繹黃河故事,展示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取得的成績,展現黃河兒女的精神風貌。
  • 濟南黃河
    濟南黃河石刻   古城濟南因居濟水之南而得名因上遊常受黃河漬淤,水勢日緩,至唐代,東平湖以下改稱大清河。公元一八五五年,黃河於河南蘭考銅瓦廂決溢改道,奪大清河入海,始有濟南黃河。   黃河乃中華民族之魂,炎黃子孫之根。她發源於青海巴彥克拉山,宛如騰空巨龍,蜿蜒曲折,流經九省區,注入渤海。濟南黃河居河之下遊,系黃河濟南段之謂也,上迄平陰東阿,下止濟陽仁鳳,綿一百八十餘公裡,潤七縣市區之廣域。濟南黃河始亦不馴,經常泛濫成災。
  • 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搶抓機遇努力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原標題:王國生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治理座談會上強調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搶抓機遇努力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9月1日,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主持召開座談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工作
  • 開封蘭考有一輛蒸汽火車,名字來自毛爺爺,沿線黃河風景獨一無二
    而在1952年,毛主席乘坐專列來到蘭考縣東壩頭鄉視察黃河,並發出了"一定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經過蘭考縣人民多年的共同努力,現在的黃河不僅不再是當地人的困擾,反而成了以黃河中下遊景觀為特色的標誌性景區。為了向世界展示蘭考縣治理黃河的成果,2017年,蘭考縣推出了仿50年代毛主席視察黃河專列的蒸汽火車。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9·18」重要講話精神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
    同樣,山西省也成立了高規格的領導小組,負責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指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推進實施,並於今年5月由山西省代表團向全國兩會提交了有關意見建議,體現出強烈的政治責任感。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夢想,更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 小九,恬園裡自在玩耍的「小橘貓」
    初春,恬園裡各色花兒紛紛吐蕾, 金色的陽光照在小九身上。 杜鵑花已近尾聲,噴雪花開到荼蘼, 磨盤石徑上,小九坐臥隨意。 粉紫色的瑪格麗特花下, 小九詩意的背影。
  • 蘭考春光奏鳴曲
    黃河畫下「U」形迴環,轉過最後一個大彎,調頭北上,直奔浩瀚渤海。  「銅頭鐵尾豆腐腰」,這是一個多麼脆弱的腰啊:千百年來,一回回決堤、改道,一次次泛濫、淤積,留下這片滿目瘡痍的沙土地。  蘭考,這個「躺在黃河故道上的地方」。
  • 林溪牧歌·恬園展示中心盛大開放
    □記者  劉新萍  通訊員  李兵  本報新鄉訊  9月21日,備受矚目的林溪牧歌·恬園展示中心在衛輝市比幹大道南段明珠花園一樓盛大開放。開放儀式上,來自社會各界的領導、嘉賓及意向客戶齊聚一堂,共享歡樂盛宴。  當天,展示中心彩旗高揚,鑼鼓喧天,人流如織。
  • 情系蘭考 縣城裡來了醫療「國家隊」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河南省人民醫院、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和蘭考縣中心醫院四方聯手,在這個寒冷的冬日為基層百姓送上溫暖與健康。專家們通過現場義診、教學查房、手術演示、贈書活動等方式,為基層群眾提供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同時,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還選派骨幹專家常駐蘭考縣中心醫院,為當地培養了一批「帶不走」的高水平醫療隊伍。
  • 河南蘭考縣,與黃河的愛恨情仇
    蘭考因黃河甘霖之水而生,因黃河數改其道而苦,蘭考人耕作的土地是黃河帶來的淤土,蘭考人喝的水是黃河水,但是風沙、鹽鹼、內澇「三害」,讓蘭考人民深受其害。同時,歷史上黃河頻繁地潰決泛濫和改道,致使蘭考人民屢次逃荒,給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帶來無盡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