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傍身,從小讓孩子學一門藝術終身受用

2021-01-11 騰訊網

林則徐曾說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俗話講,富不過三代。很多家長一心想留給孩子很多財富,認為,這樣會孩子會無後顧之憂。其實,千萬資產不如一技傍身,與其,將來留給孩子千萬家產,還不如從小讓孩子學一門藝術。

兒時學過音樂的人,成年後幾乎沒有後悔的。反而是後悔以前沒再努力一點學的更好!中途放棄的人更是悔的腸子都青了,但是錯過那個年齡段就什麼都補不回來了。學藝術並不是非要成名成家,但貴在堅持,終身受用。

要想孩子有所成就,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從小學習,十年如一日;

2、經濟上能滿足學習需求;

3、儘早確定目標,下定決心。

1 家長讓孩子學藝術的初衷

決定了孩子日後的成績

現在的父母讓孩子學藝術,大多數都並不是想讓孩子成名成家,享譽全世界。

所以當孩子不想繼續的時候,父母會說:唉,不想學就別學了吧,反正咱們孩子將來也不想當音樂家!於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廢了。如果有家長問我這個問題,我個人觀點——孩子不願意學,也得讓他學。因為學音樂、舞蹈從來都不是娛樂、消遣或遊戲。

我要對學音樂、舞蹈藝術孩子的家長說:學任何一樣藝術都是學業,就像孩子去上學、去完成作業一樣。有些家長覺得孩子沒興趣就學不好,不如不學。我對家長說:別問孩子,問自己!兒童的心理特徵,自然是「來得容易去得快」,他們的興趣容易發生轉移,說白了,他們對玩最感興趣,如果不是玩,很快就生厭了。此時家長就應該認真對待,家長不管,孩子就學不好。

還有的家長覺得學樂器就是文娛活動,培養高雅的情趣,是閒著沒事時候的消遣。有這樣想法的父母,也不會堅持督促孩子學的。試想,如果孩子對寫作業沒有興趣怎麼辦?家長一定不會說「不想寫就別寫了」,大家會想盡方法讓孩子完成作業,而且完成的質量還要好。在這些方面,家長的辦法是很多的,拿出同樣的辦法來對待孩子學樂器,就沒有難題了。

學音樂的關鍵不在興趣,但是家長們會這樣想——強扭的瓜不甜,孩子沒興趣怎麼會學得好呢?

其實: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個道理誰都知道,因此我說99%的孩子都不願受苦去練是正常現象。但是,只要家長有信心,有決心,有恆心,孩子就能學得好;相反,家長不管而依靠孩子自己學習,就沒有可能了。學樂器的關鍵不在興趣,沒興趣的孩子不比有興趣的孩子學得差,有興趣的孩子也不比沒興趣的孩子學得好,關鍵是用在學習上的時間。

或者乾脆這樣說,哭著練和笑著練,練出的效果沒多大區別。有的家長炫耀,我的孩子什麼都喜歡,是的,孩子基本上見什麼都有新鮮感,最重要的是,這種新鮮感能持續多久?

還有的家長想讓孩子某個藝術課程,先問孩子你喜不喜歡啊?孩子說喜歡就學。不喜歡就不學。唉,大人也會上小孩的當。

2 每天半個小時,堅持十年

比只練三年每天3個小時的強多了

對於學習相對較緊張的孩子,每天需用多少時間練習?

每天半小時,暑假寒假多練,還是那句老話:貴在堅持。如果每天20—30分鐘,堅持10—15年,水平真的很不錯了,不信你試試。小孩子不懂什麼前途、理想,大人讓彈就彈唄,也不懂得把成績和理想、前途一類的結合起來,那是大人們的事情。

要用鼓勵、引導、獎勵,適當加入威嚴、強制的手段,讓孩子學下去。「沒興趣學不好」是針對成年人而言的,成年人成就一項學業,沒興趣就不可能學好,但孩子可不是。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套孩子。

千萬別把學藝術課當作「享受」

用兩個比喻來形容學樂器:練習就像在車間裡幹活,是一項既艱苦,又枯燥、乏味、苦悶的工作,與其看到孩子半途而廢,莫如事先看清楚這一點,並有足夠的信心(不是指孩子,而是指家長),不斷督促孩子學成。音樂又像是拍電影,坐在電影院裡欣賞電影,自然是賞心悅目的事情,然而拍電影的過程又是極度乏味甚至痛苦的。因此我主張家長在孩子不願意學的時候,「也得讓他學」。因為學音樂特別能鍛鍊——意志。

4 幾門同時學,孩子能學好嗎

孩子都能堅持下來嗎?

如果說,同時學幾門東西,可以鍛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那就是胡扯,千萬別信。因為每一門藝術都需要常年的堅持才能有所獲得。這樣您的孩子就學好了一樣技能—放棄。家長也學會了一樣東西,就是亂花錢。家長千萬別說,孩子長大後還能記起一點呢,那有用嗎?

要知道,成就孩子最寶貴的時間就是4—15歲的年齡階段,抓住這個時間讓他學好課外的一項技能吧。學業這個獨木橋上的人太多了,有了藝術技能,哪怕你考不上大學,你也一樣有飯吃。

主編|Amelia Liu 市場總監|Bob Liu 運營總監|薛兆峰

相關焦點

  • 【修身格言】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可貴,無過讀書。
    啟予國學《修身格言365》 053【格言】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可貴,無過讀書。——《類說》【譯文】積累大量財富,不如掌握一點技能。最寶貴的技能,莫過於讀書了。【解讀】此句採用對比手法,將財富與讀書進行比較,以突出讀書的重要性。
  • 好父母留給孩子的不是萬貫家財,而是終身受用的習慣和「謀」
    好的父母,並不是給孩子留下多少房產,多少存款,而是言傳身教給他們終生受用的習慣,從小養成孩子最珍貴的氣質。這8句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1孩子一定要學會做飯孩子,學會做飯,和伺候人無關。未來爸爸媽媽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可以靠自己善待自己,填飽肚子,溫暖時光。
  • 先學做人,再事丹青 父親留給我的精神財富終身受用
    ,再事丹青 父親留給我的精神財富終身受用 著名畫家楊之光在新中國人物畫題材上的探索創新,業界影響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他培養了一批批後學,其中,劉濟榮曾就得到了他的指導。自去年楊之光藝術紀念碑在正果萬安園落成以來,我們是第一次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又來到父親長眠的地方,在父親的藝術紀念碑前,獻上他最愛的百合花,以及呈上了去年由廣東省民政廳發的「楊之光藝術教育基金會」登記證書,告慰父親在天之靈:您的遺願,已經實現了!「楊之光藝術教育基金會」將承載著楊之光的藝術精神、創新理念及公益情懷,為中國美好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
  • 作為家長,到底該不該讓自己的孩子去學習一門藝術?
    在現行的中考教育體制下,有一門加分項就是藝術分,對於現在的家長來講都希望孩子能考上重點高中,那分數就得有保證,中考時藝術分佔一定比例,直接會影響總成績,所以現在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學各種藝術,初步測算了一下,現在有美術班、舞蹈班、鋼琴班等等,學生的負擔也很重,但中國的硬式教育下,這種學習又是必要的
  • 有技傍身系列:那些靠嘴就天下無敵的耽美文角色
    這是「有技傍身系列」的第二篇文章,後續會更新其他技能篇,敬請期待!以下順序無關排名。誰都能忽悠,還擅長傳播謠言,比如:輝煌門的左護法和右護法都快被他傳得有孩子了。傳武當道長和少林大師的曖昧謠言,最後連兩人自己都懷疑了。這是我見過的口才最厲害的角色,膜拜。
  • 孩子的「信口開河」,媽媽借錢滿足,這個道理讓孩子受用終生!
    但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說的那些話,他到底是否能聽懂呢?家長的哪些話,會讓孩子更容易記憶深刻,並且變得更好?孩子的「信口開河」,媽媽借錢滿足,這個道理讓孩子受用終生!明明讀小學2年級,和一群男生在一起,最愛「吹牛皮」,不過平時也只是吹吹小牛。
  • 為什麼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學英語,歷史都不如英語重要嗎?
    第一點:英語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講,可能終身都用不上。這一點應該大家都深有體會,比如很多普通人,在完成學業之後,就從事最簡單最基礎的工作,然後按部就班結婚,生子,看孩子結婚,幫孩子帶孩子,一輩子也就這麼結束了。
  • 合肥市少兒藝術學校教育集團每個孩子都有「藝」技之長
    少兒藝校校長吳敏介紹,少藝在紮實落實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校本課程建設與管理,開設了18項選修課 28項精品社團課,同時將形體、陶笛兩門課程納入必修課,孩子們要從一年級一直學到六年級。也就是說,除了豐富多彩的特長課之外,少藝的每個孩子能在全面普及的藝術課程裡,打好基礎、感受藝術之美、走上自信成長之路。在這裡,擁有「藝」技之長也成為每個孩子的「標配」。
  • 誇人是一門藝術,如何讓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學會誇人,6個要點解析
    誇人是一門藝術,會誇人的人,總是那麼的受歡迎,但是誇人也需要技巧。誇大了有阿諛奉承之嫌,誇低了有可能遭遇白眼,要誇得不高不低,恰如其分,卻不是簡單的一件事。古人誇美女沉魚落雁,傾國傾城。誇男人風流倜儻,氣宇軒昂。那只是誇人外表 。如今女人喜歡聽氣質、身材,男人喜歡聽財富、智慧。那麼如何讓自己和孩子學會誇人呢?誇人又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 北電校友、金雞獎終身成就獎得主丁蔭楠:在北影,我學了一門手藝
    他用膠片為偉人塑像,通過詩化的創作手法為光影藝術插上翅膀,被人們稱作「電影詩人」。他就是1961級導演系校友丁蔭楠導演,在剛剛過去的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舞臺上,丁蔭楠導演獲得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表彰。
  • 女孩叫板炫富女網上曬證:腰纏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腰纏萬貫不如一技在身  女孩PK炫富女網上曬證書  本報訊(記者章鴿 實習生方文娟)昨日,武漢一本地論壇上轉發的一篇帖子十分火爆,帖子中一個女子發出了一組「曬證圖」,自言「拜金不如拜知」,引起武漢網友熱議
  • 有技傍身系列:那些廚藝好的耽美文主角們
    (素材來源網絡,文章為本人原創)這是「有技傍身系列」的第四篇文章,主要盤點一下那些廚藝好的耽美文主角們,後續會更新其他技能篇,敬請期待!以下順序無關排名。其他還有:《大宋小吏》《娛樂圈美食擔當》《美食大亨》《五穀撞桃花》ps:這是「有技傍身系列
  • 西安孩子學畫畫哪裡好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以後的世界什麼樣,誰都無法準確預測,但未來一定是屬於那些會思考,更有創造力的孩子。那麼,該讓孩子學點什麼,才會讓孩子更加有創造力,才能不落伍,真正受益一生呢?未來這種孩子一定脫穎而出。前段時間,央視一檔節目在朋友圈刷屏。
  • 千年古訓,受用終身
    古人的智慧與沉澱總結出的這些古訓,句句受用終身。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青蔥年華過去就不會再來,每日的清晨不會有倆次,要珍惜時光。
  • 《禮記》一書經典名句很多,這一句一定要記住,受用終身
    《禮記》一書,經典名句很多,和大家分亨一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若能讀透,受用終身!「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出自《禮記中庸》。翻譯為白話文大意:一個人無論做人做事做學問,需要廣泛獵取學習各方面知識,不斷對新知識詳細詢問,慎重將問題反覆思考,徹底辨別明白,最後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禮記》這句經典名句,中學時期背誦過,未曾忘記,但始終沒有深刻的體會。
  • 小葉子音樂教育何雨沙:希望孩子不要學一門技術恨一門藝術
    何雨沙:好的,小葉子智能陪練是全球第一款AI陪練軟體,它通過琴聲識別的技術,幫孩子在練習的過程中糾正錯音、節奏等等問題。因為是AI,所以它可以隨時陪孩子練琴,這樣孩子在練琴的過程中,錯音、節奏的錯誤會減少,練琴的效率也會大大提升。同時,家長也不會因為自己不會彈琴,不懂孩子練琴,而不知道孩子到底練得怎麼樣。這個產品今年一推出很快就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其實也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 李叔同孫女談祖父:做事認真讓後代受用終身
    李叔同孫女談祖父:做事認真讓後代受用終身 10月10日,在杭州西湖畔舉辦的「天心月圓——弘一法師手跡展」開幕式上,李叔同孫女、天津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李莉娟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祖父李叔同一生留下無數精神財富,特別是做事認真的態度,讓後代受用終身。  對於祖父李叔同的「認真」態度,李莉娟回憶了一個細節。「有一次,有個朋友找他寫字,寄來了宣紙。祖父堅持要徵求朋友,對於剩餘的宣紙的處理意見,非常的認真細緻。」
  • 言傳不如身教,以身作則是家庭教育的基本
    我們夫婦都是生活簡單,思想單純的人,從小每個孩子耳濡目染,都具有正直、良善、勤奮、自信、好學的性格。我們教養孩子的方式比較介於傳統中國父母與西方父母之間,既不強制壓迫,也不放任不管,由3個孩子身上其實我們也在學習如何當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 從小觀天下方有世界觀,9-12歲孩子福音:全景AR智能輕鬆學地理
    讓孩子從小了解世界,了解環境的規律。為了給上高中的孩子打好基礎,讓孩子了解更多的知識。《藏在地圖裡的世界地理》採用AR全景智能系統,多樣化教學吸引孩子興趣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全新的智能學地理的書籍《藏在地圖裡的世界地理》這本書分為4冊,分別從歐洲,亞洲,南美洲,大洋洲四個部分來為孩子介紹整個世界。
  • 帶你看世界,國外孩子從小怎樣學音樂?
    幾歲學唱歌,幾歲學鋼琴?很多家長都很愛問這些問題。音樂的啟蒙教育多早都不算早,國外也是從娃娃抓起,不過更重薰陶,而不是死板的「教學」。「藝術已經開啟他的心靈了。他們的靈活、他們的理解、他們的表現、他們的感受是不一般的,沒經過早期音樂啟蒙的孩子,不會有這種感覺。」英國:先學藝術,再上幼兒園一個英國的家族藝術幼稚園,這個家族有170年的歷史。幼兒園裡的所有孩子,3歲就開始到藝術幼兒園進行各種各樣的藝術培訓,等到6歲上幼兒園時,已經和一般的孩子沒法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