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快過完了,小夥伴們吃吃喝喝都曬得差不多了,這兩天朋友圈裡討論最多的除了突如其來的一場雪,就是問:發了(或搶了)多少紅包?
有朋友曬出了這幾天轉帳提現的清單,從初一到初四,轉帳了小一萬,那都是他發出去的紅包。「發出去9000+,收回來8000+,哈哈!」
新手媽媽曬「收入」
寶寶5天進帳5.1萬
裘先生在杭州打拼了7年,今年是他第一次沒有回老家過年。「老家親戚多,關係親近的小輩就有8個,表姐家2個,堂姐家1個,堂哥家1個,姑媽家2個,叔叔家2個。老家包壓歲錢講究吉利都要包雙數,這麼一來一個人少說也得200元起步吧?叔叔家是對雙胞胎,包200兩個就是400,數字不好聽,那就得每人600元,都是親戚不能厚此薄彼,那就得8個都600,一個月工資不夠分的。」裘先生說,這幾個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不算,走親訪友難免家有小輩,碰上了不能不包,有時候他原想包少一點,但其他親戚給得比自己多,就只好跟著加碼,「(孩子們)叔叔、舅舅的都叫上了,紅包包少了我多沒面子,只好窩在杭州躲紅包。」
為了躲紅包不回老家過年雖是一句玩笑話,但裘先生吐槽說,以前拿紅包光顧著開心了,如今輪到自己發了,知道壓力大。
也有新手媽媽在媽媽圈裡曬紅包。「親戚朋友加起來一共是2740元。」網友「親親我的寶貝」說,「親戚還沒有小孩,就發了兩個紅包給朋友的寶寶,一個紅包60元,圖個吉利!」
於是引來不少朋友跟著曬自己寶貝收到的紅包。
「目前5380元,應該還有幾百能收吧!」
「12800元,吉利!」
「目前4400,羨慕樓上!」
「暫收8900,但也包了6600出去。」
「就寶爸給寶寶兩百壓口袋。寶爸在同輩裡就數他最小,以前婆婆每年都得包很多紅包,等到我們結婚生小孩了,他那些親戚就說大家都有小孩不用互給紅包了,婆婆氣得不行。」
最土豪的寶寶5天收了5.1萬元。「還沒有去孩子姨姥姥家。打算待會出發。」讓圈裡一眾媽媽各種羨慕嫉妒恨。
最火的拜年方式:
手機「搶紅包」+視頻拜年
拜年寄賀卡的如今找不出幾個了,簡訊、微信拜年是這兩年最常見的。根據微信最新的統計數據:相比2013年,今年除夕夜微信用戶信息發送總量是去年的2倍;除夕當天,拜年信息收發量最活躍地區排行榜前五位分別是北京、廣東、浙江、遼寧、江蘇,這5個地區總量佔全球的40%。
在春節前,微信特別設計了幾款隱藏的彩蛋功能,發過祝福簡訊的小夥伴們可能已經發現了,比如當你發送的文字信息裡有「新年快樂」時,聊天背景頁面上就會掉下彩帶;文字信息裡有「馬到成功」時,微信的聊天背景頁面上就會出現很多馬頭;文字信息裡有「吉祥如意」時,微信的聊天背景頁面上就會掉下很多桔子……微信官方做了個統計,說除夕夜當天,掉下來桔子總量有65億個,如果榨成汁,可以裝滿289個水立方。
不過跟「搶紅包」一樣,「視頻拜年」也在「馬上」火了起來。根據騰訊方面的統計,僅除夕至年初一期間就有數百萬人通過微視發表、觀看拜年短視頻,總播放量上億次。微視最流行的地區是廣東、江蘇和湖南。
朋友圈裡的拜年視頻也明顯多起來,特別是家有兒女的,給孩子穿上喜慶的新衣拿著福字說幾句吉祥話,有的更是一家老少齊上陣,甚至唱上兩句,可比簡單的一條群發簡訊受歡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