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藏舊報紙達80萬份,一份舊報可賣200-300元

2020-12-05 創業家

深圳的郭江卻想出了一個「絕招」,從舊報紙中賺到了大錢。這個點子就是專門幫顧客尋找朋友或者其他人生日當天的老報紙,作為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贈送。將一張四個版的老報紙賣到了兩三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價。為此郭江在深圳開了一家「生日報」專賣店,結果生意出奇地好。「生日報」專賣店的創立者郭江,其創業之旅充滿了偶然。

2002年,郭江有個夥伴曾經幫助華東一大型圖書館設計信息化報紙檢索系統,圖書館將大量的報紙掃描轉化為數字信息後,只留了一份原報,把剩下的近5萬份舊報紙全部送給了他。郭江突然靈感一現,回想起他曾從電視上看到的一則報導:2001年當中國申奧結束後,中國申奧功臣何振梁先生,收到一份令他特別感動、來自國際奧委會的禮物———1929年他出生那一天的英國《TIMES》原版報紙。

報紙上報導了當天在英國及世界各地所發生的大事,仿佛是為何振梁的出世做了另一種時空上的解釋。實際上當時奧委會送給了所有的國際奧委會委員一份出生當天的生日報,包括中國的何振梁。

正和朋友籌劃生意項目的郭江由此決定:這是個很好的創意!我們不如再多收集些舊報紙,當作一分特殊的生日禮物售賣。如果說,奧委會的妙舉是靈感的源泉,免費得到一大堆舊報紙是好運氣,隨後的創業則是憑藉耐心和實幹。此後近兩年,他發動20多個朋友分頭跑遍了大江南北,遍訪各大城市的博物館、圖書館,收購它們多餘的存報。

而搜集的過程,大部分時候是相當困難的,因為要從正規圖書館買到舊報紙,常常要經過層層審批,有時一拖就是半年。經過近兩年的奔波籌備,郭江收集的報紙堆滿了十幾個房間,收藏量達到了80萬份。

2003年,郭江終於開了一家「生日報」專賣店,按均價每份200元的價格,平均每天賣出1-2張。開店後的生意不錯,但為保證貨源充足,郭江仍派人到各處搜集舊報紙。從1927年開始到現在,幾乎每一天出版的報紙在他的店裡都可以找到。解放前的報紙有《前進日報》、《東北日報》、《新華日報》等,解放後的主要有《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等。平均每月售出1000份左右,收益大概在2萬左右。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找錢高手:舊報紙中賺大錢(圖)
    然而深圳的郭江卻想出了一個「絕招」,從舊報紙中賺到了大錢。     舊報紙當廢品賣,市場價如今是4角錢一斤。     然而,今年37歲的四川人郭江想到了一個「絕招」,將一張四個版的老報紙賣到了兩三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價。這個點子就是專門幫顧客尋找朋友或者其他人生日當天的老報紙,作為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贈送。
  • 舊報紙裡有「黃金」80後青年成「報款」
    5月20日,長沙金鷹機電大市場,張立在倉庫裡整理舊報紙。目前,他儲存了400多噸舊報紙,約1200萬份。 5月20日,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副秘書長楊全勝從北京專程到長沙參觀張立的藏報並了解收藏情況。從前父親做瓦,每次都用舊報紙打底。張立在一旁看著,就開始讀那些報紙。報紙打開了張立的視野,直至大學畢業,收報、藏報一直伴隨著張立。 2007年,大學剛畢業的張立開始在淘寶上開店,將舊報紙包裝成「生日報」出售(「生日報」就是一個人出生當天出版的老報紙)。 當時,「生日報」在國外早已流行,但在國內還是「冷門」。
  • 收藏:上世紀80年代的《廣州日報》賣30元
    而一份上世紀80年代的《廣州日報》也至少要30元。近兩年,老報紙收藏逐漸興起,不少賣家對其重新包裝,推出了「生日報」概念,給舊報紙賦予了收藏品屬性。在追求個性化的年代,「生日報」、「生日鈔」、「生日郵票」等另類個性禮物脫穎而出,因其出現機率低且具有不可替代性或特殊意義,成為製造驚喜和浪漫的獨門「利器」。
  • 80後女孩將1元舊報紙賣出25000元高價:你缺報紙嗎?
    80後女孩將1元舊報紙賣出25000元高價:你缺報紙嗎?賣廢紙?引火?墊東西?Saturday-Sunday, July 18-19, Sea Pearl, 2015在富有想像力的藝術家們看來,舊報紙不僅僅可以閱讀,還能玩兒出更多新花樣。比如做成蕾絲報紙。
  • 80後男子7年收藏萬份報紙:計劃辦展覽(圖)
    80後青島男子7年收藏萬份報紙:計劃辦展覽七年的時間,他收集了一萬多份報紙,有民國時期的老報、也有新出的各種號外、八連版等特色報紙。如今,他正盤算著再換個書房,專門放他這些寶貝,也計劃辦個展覽,讓所有人都來看看。  李榮成說:「讀這些老報紙就像過電影式的,跟看歷史劇差不多。」
  • 一份舊報紙價值10多萬 男子想辦一個老報紙展覽
    《人民日報》、《解放日報》、《解放軍報》、《文匯報》、《大公報》、《江西日報》、《福建日報》、《浙江日報》、《杭州日報》……近萬張,從清末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報紙要有盡有,琳琅滿目。這些報紙都用塑料薄膜封著,泛著歷史的光澤。
  • 舊報紙做出「稀罕」玩具,80歲爺爺自編廣告語,一天賣出300多個
    「我做這個小海燕50多年了,賣得最好的時候,就是以前在莒南大店,3毛錢一個,一天賣了300多個。」 5月12日,在山東日照莒縣店子集街道厲家石河村,今年80歲的李慶友一邊展示他用舊報紙製作的這種市面上稀罕的「海燕」玩具,一邊介紹說。
  • 武義收藏達人:老報紙記錄百年中國故事
    建黨95周年紀念日前,他特地從近萬張老報紙裡整理出各個時期紀念建黨的老報紙,拿到畫廊與書友交流。  收藏報紙記錄百年中國故事  在眾多的老報紙中有不少各個時期慶祝元旦、國慶、建軍節的,也有一些刊登先進人物、管理經驗、人民日常生活的文章。
  • 28份報紙見證贛南解放——廣昌縣退休幹部劉海鋒的集報故事
    28份報紙見證贛南解放——廣昌縣退休幹部劉海鋒的集報故事「70年前全國刊載贛州18個縣解放的報紙,我現在收集到了28份。如果條件成熟,我想到贛州去辦一次贛南解放報展。」劉海鋒回憶道,1994年,他已收藏到了幾份有關贛州城解放的報紙,但內容大同小異。當年8月的一天,在全國報友交流會上,他意外從一名報友手中發現了這期《東北日報》,頓時讓他眼前一亮。這期報紙的頭版,不僅以文字詳細介紹了解放贛州城的過程,還配發了一張解放軍攻城路線圖,所以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於是,自己掏錢想買,對方卻怎麼也不肯,原因是他也只收藏到這一份。
  • 【老報紙收藏】收藏報紙有價值嗎 如何收藏報紙
    【老報紙收藏】如何收藏報紙 收藏報紙有價值嗎 如何收藏報紙 報紙收藏現在也是漸入佳境,人們能夠認識到舊報紙的價值。也許一份報紙就能價值上千甚至上萬。尤其是特殊的日子所發行的報紙,一份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報》市場價已高達10多萬,同日的《解放日報》《光明日報》等也達到數萬一份。
  • 今年夏天,夜市最「暴利」小吃,10元一份,每晚賣300份,月入5萬
    導讀:今年夏天,夜市最「暴利」小吃,10元一份,每晚賣300份,月入5萬夏天是夜市小吃攤的盈利期,每天太陽還沒有落下,夜市的美食街上就會人山人海,人們來夜市遛彎不為別的,吃一定是第一位,第二才是看熱鬧遛彎。
  • 每平減少200元!市中心最新舊改補償價出爐!五區2019拆遷地圖
    根據福州市8月12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完善舊屋區改造統籌安排調度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要合理控制貨幣補償比例,並規範貨幣補償定價機制,住宅房屋徵收貨幣補償標準原則上不超過所在片區商品住宅控制均價的80%,對需要疏解的項目不超過所在片區商品住宅控制均價的90%。將單價下調至80%,也意味著徵遷貨幣補償價款的減少。
  • 集報既佔地又花錢,圖什麼?藏一份報紙,集一段歷史
    在他的「年度總結」裡,這兩份報紙無疑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報紙」和「展覽」也是浙江南潯人潘建中的「2019年度關鍵詞」。去年國慶前夕,「奮鬥的足跡 光輝的歷程——新中國七十年輝煌成就報紙精品展」在南潯舉辦。展出的230份報紙「號外」,記錄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各個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
  • 石家莊發現兩份反映日本侵華事實的日本舊報紙
    石家莊發現兩份反映日本侵華事實的日本舊報紙 2008年11月14日 09:29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石家莊市民楊國遵在整理資料時,發現了兩份日本侵華時期遺留在石家莊的
  • 舊糧票值多少錢舊糧票收藏價值有多高?
    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複製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那麼,舊糧票值多少錢呢?舊糧票收藏價值有多高?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收藏者的新寵。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
  • 80後鍾愛老報紙收藏 一張張報,記錄70載砥礪前行
    在這條充滿了濃厚文化氛圍的小巷子裡活躍著一大批手藝人,見證了昔日通衢要道、店鋪林立的人聲鼎沸,也有這樣的文化收藏愛好者,用一件件藏品講述著運河昔日的繁華。有一位叫王傳配的80後,醉心於老報紙收藏,並歷經多年將1949年以來70年間重大歷史事件的主流新聞報刊收入囊中。尤其是每年國慶節出版的代表性 「國慶特刊」更是一個不落。
  • 重慶:家電以舊換新 單臺最高可補貼600元
    重百2000萬專項補貼等你去拿活動期間,重百拿出2000萬以舊換新專項補貼資源,面向重百直營店及周邊區域的所有消費者,家裡有舊家電或舊手機的顧客,均可參加本次活動。顧客到店後,只需提供舊家電或舊手機的相關信息由營業員錄入系統,便可享受額外的以舊換新補貼,傳統家電單臺最高補貼600元,手機單臺最高補貼300元。在享受讓價購買新機後,舊家電由專人進行預約上門拆除,顧客只需到店一次即可完成新機購買及舊機拆除拖機,最大程度節省顧客消費時間、提升活動效率。
  • 報紙當床墊、凳子……貴陽老人花半輩子,收集5萬多種、50多萬份報紙
    「報紙當床墊、凳子、家具,甚至不惜將破舊家具丟棄。只為家中有報紙的一席之地。」家住烏當區永樂鄉的劉玉智老先生,歷經坎坷收集報紙50多年,包括清末至今、全國各地的報紙,單種類都有5萬多種。他能有這麼大的勇氣做這件事,一定要感謝妻子蔣學美的支持。他說,80年代,到手的六七十塊工資,全都用作收集報紙了,起初妻子是很反對的,因為家中還有三個小孩要養。
  • 80后街邊賣「菌類小吃」5元1份,限量賣出300個,一天穩賺不賠
    推薦語:美食不分貴賤,只要覺得好吃就是美食,能夠帶給人幸福感和滿足感的就是美食,品嘗美食不單單是為了滿足味蕾的需要,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慰藉下文轉載自作者:萱妹說美食80后街邊賣「菌類小吃」5元1份,限量賣出300份,一天穩賺不賠,
  • 河南發現一份清代報紙《河南官報》
    東方網9月11日消息:河南省偃師市近日發現一份極具史料價值的清代報紙。報紙中間不僅出現了「警察」二字,還有兩則極具商業氣息的廣告。據介紹,這份名為《河南官報》的報紙,出版日期為清代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五,出版期號為207期。版面為十六開,共15頁,文字全部為直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