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這個中國黑幫教父級的人物,其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
一、一代大佬出身貧寒
杜月笙原名是杜月生,1888年出生江蘇省川沙廳高橋(現在是上海浦東新區),杜月笙的兒童時期是非常可憐的。
兩歲的時候生母就去世了,後由繼母帶領他,5歲的時候父親也去世,就由舅父養著他。
因為小時候家裡特別窮,杜月笙只讀了幾個月的書,可以說是個文盲,加上缺少父母的管教,一直就是街頭的小混混。
後來到了十多歲的時候,甚至學會了賭博,十賭九輸的常態,杜月笙甚至差點因為賭博賣掉老房子,這個時期的杜月笙真的是狗都嫌啊。
二、初到上海,受盡欺辱
十四歲的時候,杜月笙來到了上海,在同鄉人的水果店裡打工,初到上海的小後生,也是受盡欺負,不僅外人欺負他,店裡的老闆娘和老闆也欺負他。
店裡的髒活累活都給他幹,還要給老闆倒夜壺、刷馬桶,然而杜月笙沒有像現在的年輕人一樣抱怨,甚至辭職,而是努力工作,用行動證明自己。
因為看到每天很多爛梨都被扔掉,他就想出一個好辦法,他把爛梨挑出來,削皮以後把梨沒有爛的部分切出來,切成小塊,然後插上牙籤,在路邊攤賣,為此杜月笙練就了一手削梨的好手藝。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的學徒生涯,也得到了老闆的賞識,不再是做打雜的事了,開始轉正幹正事了,和客戶打交道,送貨還要到碼頭去進貨,了解了一門生意的完整流程。
要說賭博是真的害人,雖說杜月笙努力幹活也有了提升,但賭博的這陋習一直沒改掉,以至於工錢不夠花,他就挪用了水果店的貨款去賭博了,因為這他被水果店開除了。
三、杜月笙進入青幫,成為黃金榮手下
後來杜月笙因為幫朋友討要工資,來到了當時的大亨黃金榮的店裡,黃金榮是當時的青幫老大,有這麼容易被你要走工資嗎。
杜月笙就以提前支取工資為由,把自己搭進了青幫裡,這年他19歲,黃金榮看他對朋友仗義,也就同意了。
在黃金榮手下做事沒有本事也是無法出人頭地的,杜月笙也是和在水果店一樣,就是埋頭苦幹,沒有二話。
有次黃金榮的夫人林桂生病倒了,按當時迷信的說法,需要年輕小夥子照顧,可是換了幾個後生,都沒法讓林桂生滿意,直到杜月笙去了。
憑藉著前幾年在水果店時候學會的本事,杜月笙察言觀色,服務周到,讓林桂生很是滿意,就這樣成了林桂生的小跟班。
四、仗義疏財,贏得兄弟們支持
有次林桂生帶著他去賭場,贏了2000大洋,林桂生有意試探杜月笙,就把大洋都送給了他,心想:如果他有了錢去吃喝嫖賭,那麼沒有出息;如果去存起來,那麼也沒出息。
畢竟這2千大洋可是窮人好幾年都賺不到的,是一筆巨款。
可是杜月笙既沒有去賭錢也沒有去存錢,他帶著錢來到了他闖江湖時落腳的地方,那裡還有他好多兄弟,他把錢都分給了他們,有福同享。
黃金榮和林桂生知道以後,都暗暗稱讚,黃金榮甚至說,恐怕等我死後,就上海灘就是杜月笙的了,他說對了後半句,因為杜月笙很快就稱霸上海灘了。
因為辦事牢靠,又深得手下支持,黃金榮的賭場也被杜月笙經營的有聲有色,杜月笙的地位水漲船高。
杜月笙有一句口頭禪: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五、有事就找杜先生,交情遍上海
因為杜月笙為人好仗義疏財,凡是來找他幫忙的人,他一概不拒絕,而且都能幫你做成。
就這樣在當時的舊上海,有事找杜先生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而對有求於他的人,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是三句話:你的事情,我曉得了!我會替你辦好!好,再會!
就這樣,幾乎整個上海灘都有他的交情,或大或小,人人都記得他的好,而他也常說: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說明你還有用。
有一年,黃金榮看上了戲子陸蘭,結果因為這個戲子得罪了浙江督軍盧永祥的兒子,直接打了盧永祥兒子兩巴掌,雖然你黃金榮是青幫老大,但浙江督軍也不是吃素的。
盧直接把黃金榮綁到了浙江,要說當時杜先生已經是第二把交椅,按常人的想法,老大被抓那是好事啊,自己就可以直接當老大了。
六、和軍閥搭夥做生意
杜先生沒這麼做,他冒著挨槍子的風險,找到了軍閥,並得知了他的一個痛處:雖然他手裡有槍,勢力大,但軍隊開支巨大,軍餉需求大,而這錢不好來。
杜先生找到盧後開門見山:盧督軍你有槍,我有路,我們合夥幹,大頭您拿。盧一聽高興都來不及啊,不僅自己的難處解決了,黃金榮的問題也解決了,畢竟自己也不想招惹青幫。
杜先生這一下名震上海灘,都說他講義氣,黃金榮也對他很感激,和張嘯林三人成了拜把子兄弟,不僅在青幫地位進一步提升,而且和軍閥搭上了夥,背景更硬了。
七、錦上添花的事不幹,只管雪中送炭
章太炎是個讀書人,是個難得的知識分子,按說這樣的人是看不起青幫的,那為什麼章太炎會幫杜月笙改名,還寫家譜呢?
原來章太炎一開始的確是看不上杜先生,但無奈自己親戚在上海犯了事,在當時有事找杜先生的背景下,也只得求杜先生去了,事情也就順理擺平了。
後來因為章太炎的名聲,杜月笙還親自到蘇州看望他,一個大佬,以一個學生的身份對你恭恭敬敬,而且走的時候還偷偷的把2千支票塞到茶几上,不讓人知道。
杜月笙不僅顧及章太炎這個國學大師的面子,任何一個他救濟的人,他給錢的時候都不讓第三人在場,給足他人面子。
所以杜月笙也說,錦上添花的事我不幹,我專幹雪中送炭的事。
八、討回公道,贏得工人階層支持
有次上海法租界的三個水電工人出事故身亡,而法租界對這事不聞不問,導致水電工人開始罷工,後來環衛工人也加入了罷工隊伍,整個租界停水斷電,垃圾成堆。
法國人就來找杜先生幫忙了,因為裡面很多人都是青幫的手下,但杜月笙推辭了,他覺得時候未到,法國人沒辦法,但其他方法都無法奏效,沒幾天只好再次登門求助。
杜月笙這次同意了,因為這樣才能為工人爭取更大的好處。
杜先生給法國人打電話,表明停止罷工的要求很簡單,工錢翻一倍,不然不好解決。
法國人沒有同意,但可以上漲75%,一番討價還價,工資上漲確定了。
杜先生再找到帶頭罷工的這些人,問他們對工資待遇的看法如何,窮苦百姓要求真的很低,有的說漲一成就行,有的說兩成,最高也就說四層。
杜月笙聽完說你們的要求真的太低了,我給你們要到七成以上,這下工人們可是高興的不得了,都說杜先生是大恩人啊。
杜月笙又說,法國人對你們罷工期間的工資不肯付,你們同意嗎?老實巴交的工人們覺得工資已經漲了,這幾天的工資也就算了吧。
杜月笙說不能不要,你們都是要養活全家的,沒有工資要餓肚子的,他們不給,我給。
一個工人的工資不多,但整個法租界的工人可不得了,這下杜先生直接掏了30萬大洋,這30萬大洋,讓多少人對他死心塌地。
九、支持抗日,捐錢捐物
後來日本人侵略中國,也打到了上海,淞滬會戰足足打了三個多月,很多上海人不管有錢沒錢都跑出去了,但杜先生沒有,不僅沒有,他還幫忙抗日。
國民黨當時的第一架飛機就是杜先生捐贈的,他不僅自己捐,還發動上海各界都來捐款抗日,
很快國民黨的空軍組建起來。
日本攻佔上海後,佔領了港口,這樣海軍就能沿著長江一直打到南京,杜月笙帶頭把自己輪船公司的大船開到江中心然後鑿沉了,阻止了日軍戰艦的進入。
杜先生這樣做的目的雖然是有一定的私心,想著幫政府做事,以後容易給自己洗白,畢竟自己還是靠著見不得人的事發家的。
雖然最後蔣委員長沒有幫他洗白,他也在解放後到了香港,因為後面幾年日軍侵華以後,都是出錢出力多,杜先生已經把家產花的差不多。
十、解放後到了香港,落魄而亡
在香港沒多久杜月笙就病了,病的越來越嚴重,他就開始著手分配家產,你別以為他有多少巨額財產可以分配,只有區區的10萬美金。
5位姨太太每人一萬,兒子拿一萬,女兒就只有幾千美金了,但真正值錢的是他保險箱裡的借條,整整一箱的借條,最小的一張都有五千美金,最多的一張是500根金條,你想想這是多麼大的一筆巨款。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杜月笙把這些借條一張張的都扔到火盆裡燒掉了,這個舉動讓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杜先生卻說,借出去的是錢,實際上是交情。
懂得感謝的人,他們會把杜家永遠放在心裡,不懂得感謝的人,如果你們去要債,可能會帶來殺身之禍。
就這樣在對兒女們說完最後一句「我沒希望了,你們有希望,中國還有希望」的話語後,杜先生就永遠離開了人世。
杜先生常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毛主席對杜先生的評價就是六個字:有本事,沒脾氣,杜先生活成自己心中的頭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