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木偶皮影優秀劇(節)目展演吸引觀眾4萬餘人次

2020-12-07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0日訊(記者 龍文泱 攝影 姜娟 通訊員 鄧姝琳 謝昕婷)今天,「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國際木聯成立90周年全國木偶皮影優秀劇(節)目展演」閉幕式在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舉行。在為期6天的展演中,來自廣州、上海、武漢、揚州、貴州、陝西、湖南等省市的16家國內一流木偶皮影劇團匯聚長沙,向觀眾展現了豐富多彩的木偶皮影藝術。展演採取演藝惠民的方式,通過門票免費加線上直播的方式讓群眾共享這場藝術盛宴,超過4萬人次觀眾觀看了演出。

在展演閉幕式上,來自全國的代表性優秀作品集中上演,觀眾再一次大飽眼福。舞蹈《盛世歡歌》拉開了閉幕式的序幕。緊接著,湖南杖頭木偶戲《虞美人》《小放牛》《月光仙子》《遊湖》依次上演。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大名府》片段、江蘇省木偶劇團(揚州木偶研究所)的《扇韻》、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的

《馴猴》等,為觀眾呈現了掌中木偶、提線木偶等多種形式的木偶藝術。跨界戲曲皮影《夢臨影畫》則運用光與影,表現了一代代皮影人繼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懷。

杖頭木偶、提線木偶、布袋木偶、皮影戲……不同地域、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傳統木偶皮影藝術讓觀眾大開眼界。舞姿翩翩,優雅動人,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表演的木偶舞蹈《農樂舞》,吸引許多網友點讚。「(木偶動作)很流暢,怎麼做到的?」網友「羊能傾」發問。網友「樹欲靜而風不止」評價此次展演是「一場精彩絕倫的盛宴!」 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木偶皮影戲中傳遞的精神文化內涵也深深感染了觀眾。

除了展演外,主辦方還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大眾對木偶皮影戲的認知,受到市民歡迎。如偶電影專家講座邀請到好萊塢大師主講,為木偶皮影藝術創造性轉化、創新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契機;木偶皮影工作坊讓市民觀看和參與木偶皮影戲人物製作流程,尤其受到小朋友的喜愛。

[責編:姚帥]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龍江皮影戲"《哪吒與三太子》喜獲全國曲藝木偶劇皮影戲優秀劇...
    東北網11月18日訊(記者 許諾 編輯 王豔)日前,哈爾濱兒童藝術劇皮影劇團赴福建省晉江市參加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全國曲藝、木偶、皮影戲優秀劇(節)目展演活動。其中,哈爾濱兒童藝術劇院的「龍江皮影戲」節目《哪吒與三太子》在展演活動中脫穎而出,憑藉該戲濃鬱的地域特點、演員們嫻熟的操縱技藝及燈光舞美效果的完美呈現,被評選為此次活動的「優秀作品」。哈爾濱兒童藝術劇院的演職人員在幕後操控皮影。
  • 順利社區:守望皮影 振興鄉村
    順利社區距騰衝縣城28公裡,是進入固東的南大門,國土面積16.31平方公裡,轄下丘坡、劉家寨、下村、黑龍灣四個自然村,17個村民小組,1237戶4670人,設1個黨總支部,下設4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22名。
  • 傳承上千年泉州提線木偶戲——曾經深藏古巷 如今名揚四海
    「小木偶」擔當文化「大使者」  2008年8月8日晚,這是海內外泉州人引以為豪的夜晚: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泉州提線木偶在上篇《燦爛文明》戲曲篇章中領銜登場——表演《四將開臺》,以獨特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泉州提線木偶的魅力,讓全球40億觀眾感受中國戲曲精華。
  • 國內外木偶劇團深入全市各地展演,市民共享文化盛宴
    (吳宗寶 攝製)提線木偶、掌中木偶、杖頭木偶、鐵枝木偶、皮影戲、手影戲……作為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核心項目之一,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展演吸引了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個木偶藝術團隊齊聚泉州。從24日起,國內外木偶藝術團深入泉州市社區、農村、校園、廣場、劇場等,為各地市民群眾帶來一場又一場近距離的藝術盛宴。
  • 中國提線木偶劇:「千年傀儡」線動人心
    作為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優秀劇目評比展演的一部分,福建泉州市木偶劇團創排的中國第一部木偶悲劇《趙氏孤兒》19日登臺山東濰坊,引發市民觀看熱潮。  「有一瞬間,我都忘了臺上的是木偶,覺得就是真人在演,孩子們看得也很入迷。」濰坊市市民張女士帶自己的女兒和外甥來看木偶戲,兩個不滿10歲的孩子罕見地沒有鬧著要回家,全程都被這場長達100多分鐘的「大戲」吸引。
  • 木偶「學」變臉,周末逛成博好戲連連
    十餘個精彩節目的輪番上演,零距離親密接觸皮影、木偶,周末的成博嗨爆全場。今年9月,成都博物館率先推出全國首創「周末兒童博物館」,一月一主題,開展多種多樣的青少年教育活動。本月的主題為「影偶奇緣」,11月20日、21日晚上6:30,最後一場木偶展演將隆重上演,國家級非遺項目杖頭木偶結合川劇絕技變臉,難得一見。
  • 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展演側記:舞臺小木偶 國際大使者
    木偶之鄉聚賓朋,世界偶藝大聯歡。23日至26日,作為第四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核心項目,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展演成功舉行,吸引了俄羅斯、匈牙利、韓國、印度尼西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個木偶表演團隊聚泉交流,攜手打造國際木偶藝術交流互鑑的平臺。
  • 小木偶做出大文章 《垃圾大戰》亮相中國木偶藝術劇院
    ,吸引了許多觀眾前來觀看。昨日下午,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與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聯合主辦的《垃圾大戰》劇目研討會也同時在北京舉辦,國內文化界、戲劇界,以及兒童劇、木偶劇、新聞媒體等方面的多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專家盛讚這是一部值得尊重的木偶劇,立意好、起點高,作品簡潔時尚,富有想像力。
  • 「四川文華獎」劇目展演評比 巴蜀舞臺吹起了什麼「風」?
    「四川文華獎」劇目展演評比 巴蜀舞臺吹起了什麼「風」? 成都市非遺研究院木偶皮影劇團兒童劇《綠野仙蹤》人物造型設計圖。    據悉,本屆藝術節面向全省各種體制藝術院團和高校、社會機構遴選參演劇目,最後,共有29臺劇(節)目入選,全省21個市州幾乎都有劇目入圍,演出單位也涵蓋了省、市、縣三級專業藝術院團和高校、企業、民營藝術院團。
  • 曲藝木偶雜技皮影成都炫技
    復興路上頌黨恩 曲藝木偶雜技皮影成都炫技 「雜技的『險』融合太極的『柔』,太棒了」   10月14日,四川揚琴《千古棋盤》用細膩柔美的唱腔,拉開了四川省第三屆曲藝雜技木偶皮影比賽的序幕。
  • 傳經典揚文化遊「華州皮影文化藝術周」
    此次文化藝術周,將舉辦華州皮影精品展覽,全國各地皮影代表作品與雕刻技藝展示(北京、浙江、四川、山東、河南、雲南、河北等),這位老人今年75歲,是泰山皮影傳承人範正安,掌握著最複雜的表演技藝:十不閒。說到今天來參加渭南華州皮影文化藝術周活動,非常激動。
  • 小皮影走出大明星 袖珍人朱潔擔綱演大戲(圖)
    附:北京龍在天袖珍人皮影藝術團介紹  北京龍在天袖珍人皮影藝術團簡介  北京龍在天袖珍人皮影藝術團,是全國第一家專業從事皮影藝術整理、皮影文化傳播、皮影戲舞臺表演、藝術展覽以及皮雕工藝品研發的公益性助殘文化中心。展演大廳1500平米,現場可容納300人同時參觀,可以常年現場表演各流派皮影藝術。
  • 湖北木偶劇《少年孔丘》,亮相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展演
    我們國家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幾千年的歲月長河中,誕生出了許多優秀和燦爛的文化藝術,木偶劇就是其中之一。從字面上也非常好理解,所謂木偶劇,就是通過木偶這種方式來演繹各種各樣故事的戲劇。據悉,木偶劇這種表演方式最早起源於漢代,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展演本月在泉州開幕,由武漢人藝創排的大型原創木偶劇《少年孔丘》也受邀參加,該據在舞臺表演之後立刻贏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該劇曲用木偶藝術形式來表現孔丘在少年時期的生活小片段,通過其中的6個典型故事情節來展現孔子的成長經歷。
  • 小木偶架友誼橋,全民共享國際藝術
    昨日下午,第六屆中國泉州國際木偶展演閉幕式在惠安縣文化中心舉行,為本屆國際木偶展演畫上圓滿句號。活動期間,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的28個木偶表演團隊,在48個演出點獻上了70多場異彩紛呈的演出,讓泉州市民在 「家門口」享受一場場國際藝術盛宴。
  • 「工作經驗」望奎縣四措並舉積極傳承弘揚皮影藝術
    大力搜集材料,歸納整理有關皮影方面文字5萬餘字、「江北派 」皮影戲重點唱段32段,搜集傳統影卷25部,影圖4冊,照片100餘幅。製作影卷《雙失婚》《望奎皮影》,新編皮影戲《西溫莫日根》實況錄像,錄製望奎皮影「江北派」皮影戲唱腔集錦。採取數位化處理、翻錄等形式,加強音像資料保護。建立重點保護機制、領導機制,實行工作定項、幹部定責、資金定額,健全保護體系,確保皮影藝術可持續性發展。
  • 廣西話劇團、木偶劇團多年來堅持為孩子創作劇目
    在2010年天津「天穆杯」全國第二屆小品展演上,由該團演員黃勇參加主演的小品《一袋玉米》榮獲優秀劇目獎。今年9月,由該團演員黃勇、王薩霓聯合廣西群眾藝術館輔導員楊建偉演出的小品《夫妻應聘》,在第八屆中央電視臺小品大賽中獲得第五名的好成績。
  • 衡陽縣渣江鎮舉行彭玉麟廉政文化皮影、漁鼓展演
    衡陽縣渣江鎮舉行彭玉麟廉政文化皮影、漁鼓展演
  • 遼寧盤錦皮影戲展演: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非遺文明
    展演過程中,李春印及團隊成員共演繹了三部新編兒童劇,分別是《小羊過河》《東郭先生和狼》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些皮影在幕後一步一跳,穩健準確;一舞一動,儘是神韻。以皮影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傳遞無限的歡樂,童話故事和寓言借這幕布上的清晰皮影歷歷呈現。演員們幕布後嫻熟的技能、幽默生動的表演深深地吸引著孩子們。
  • 七十二行祖師爺(吹鼓手、木偶、皮影、評書、戲曲、相聲)
    2.木偶祖師爺——偃師。偃師【木偶】據《列子》記載,周穆王西尋崑崙,在返途中,能工巧匠偃師造了一個會唱歌跳舞的傀儡,當場表演給周穆王和他的宮姬看。這就是傳說中木偶戲的起源,而木偶戲也被稱作偃師戲。3.皮影行祖師爺——李少翁。李少翁【皮影】傳說漢武帝因愛妃李夫人病故,思念心切以至於神情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