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工智慧專家:圍棋機器遲早有天擊敗人類

2020-12-04 搜狐網

  電腦程式「阿爾法圍棋」與韓國名將李世石的五番棋較量即將展開,對於這場「人機大戰」,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學者馬克·戴森羅特認為,即便「阿爾法圍棋」在這次比賽中無法擊敗李世石,計算機的勝利也只是遲早的問題。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戴森羅特說,如果「阿爾法圍棋」擊敗了最頂尖的圍棋選手,就意味著終於有一款電腦程式在下圍棋水平上達到讓人驚嘆的地步。我們可以對比「阿爾法圍棋與深藍」,後者在上世紀90年代擊敗了西洋棋頂尖選手卡斯帕羅夫,這種電腦程式在完成某一項特別任務時,能夠做得遠遠好於人類。

  「即便阿爾法圍棋在今年三月的比賽中無法擊敗頂尖的人類圍棋選手,那也只是時間問題。」他說。

  戴森羅特認為,為了能夠達到職業圍棋選手的水平,「阿爾法圍棋」結合了「深度學習」和「蒙特卡洛樹搜索」方法。「蒙特卡洛樹搜索」是一種啟發式的搜索策略,能夠基於對搜索空間的隨機抽樣來擴大搜索樹,從而分析圍棋這類遊戲中每一步棋應該怎麼走才能夠創造最好機會。「蒙特卡洛樹搜索」在此前一些圍棋智能程序中也有採用,它們在相對較小的棋盤中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但在正規的全尺寸棋盤上,這種方法就無法使用,因為涉及的搜索樹實在太大了。

  但「阿爾法圍棋」關鍵是它採用了很聰明的策略,利用深度學習的方法降低搜索樹的複雜性。因此「深度學習」和「蒙特卡洛樹搜索」就成為它的兩個關鍵因素,這兩項技術單獨來說都有成功的實際應用——「深度學習」已被應用在包括圖像識別、文本翻譯、音頻、文本處理、臉部識別、強化學習以及機器人等領域。「蒙特卡洛樹搜索」則經常被用於可進行不同遊戲對抗的人工智慧程序中,比如像圍棋、西洋棋、《卡坦島拓荒者》這樣的桌面遊戲、電子遊戲或者撲克等。

  戴森羅特認為,對人工智慧研究者來說,人機對抗這類比賽很有趣,因為它們是人工智慧邁向人類般思考的裡程碑。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西洋棋是衡量人工智慧是否能達到人類般思考水平的標杆,「深藍」在90年代攻克了這一目標後,我們再次把這一標準提高了;隨後IBM的WATSON在《危險邊緣》電視智力競賽節目中擊敗了最好的人類對手,這成了另一個裡程碑;圍棋是最新的裡程碑——因為比起西洋棋,圍棋更複雜,此前的預計是到2025年前在這方面都很難突破。

  不過他也警告說,我們在詮釋這類人機對抗的比賽結果時需要特別謹慎,因為至今人工智慧領域實現的所有裡程碑都還沒帶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系統——即我們認為具有近似人類智力和思考方式的系統。

  他說:「電腦程式仍然沒有達到人類所展示的智力水平。一些人類習以為常的學習能力目前對人工智慧系統來說還很困難。比如人們能夠把解決某一個問題的知識用於另一個新問題的破解過程;從有限的經驗中就能學習一定技能(相比而言,『阿爾法圍棋』需要玩數千萬次圍棋才能逐步學會,並且還要再與自己下棋數百萬次才能達到目前的水平);在抽象層面進行推理的能力;與其他人合作的能力等等。」 (完)

sports.sohu.com true 新華社 http://sports.sohu.com/20160307/n439673401.shtml report 1296 電腦程式「阿爾法圍棋」與韓國名將李世石的五番棋較量即將展開,對於這場「人機大戰」,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學者馬克·戴森羅特認為,即便「阿爾法圍棋」在這次比賽

");}

相關焦點

  • 擊敗了李世石九段的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究竟是什麼?
    你可以將 AlphaGo 理解為《超驗駭客》(Transcendence) 裡約翰尼·德普飾演的人工智慧,而它所控制的超級計算機,就像影片裡被人工智慧心控的人類一樣,共同為一種蜂群思維 (Hive Mind) 服務。
  • 2017考研英語:谷歌人工智慧首戰擊敗世界圍棋冠軍
    Google’s AI beats world Go champion in first of five matches   谷歌人工智慧首戰擊敗世界圍棋冠軍   In a landmark battle between man and artificial
  • 如何做人工智慧時代的圍棋教師——好老師賣的就是個人設
    也許最終人類的所有職業都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甚至人類都會滅亡,或者作為一種原始小寵物被人工智慧保留豢養起來。人類的未來可能會由人工智慧決定。(不 妨看看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西蒙斯的《海伯利安》對此有精彩的論述。)但是在短期之內,船長卻以為大可不必如此擔心。首先從歷史上來看機器戰勝人類早已不是第一次。
  • 人機大戰猜想:一臺勝負機器讓圍棋遭「末日」?
    「阿爾法圍棋」到底算是圍棋大師,還是只算是「勝負機器」。  「阿爾法」的身份證:圍棋高手or勝負機器?  連續失利,李世石几乎輸到沒有辦法,以「頑強搏殺」著稱的他,竟也說出「對手更完美」。截止現在,關於「阿爾法」的極限,人類至今無法觸碰。但即便如此,「阿爾法」真的已經凌駕於人類智慧之巔,無限接近「圍棋上帝」嗎?
  • AlphaGo對弈圍棋,人工智慧的春天到了?
    如今,輸贏對決的雙方變成了機器與人,這個對決自然會引發更多的人關注。3月9日,谷歌人工智慧AlphaGo機器將與圍棋高手李世石對決。有人說,這場對決不亞於1997年那場深藍擊敗西洋棋大師卡斯帕羅夫的世紀之戰。也有人說,即使這次機器會輸,但在將來一定贏。
  • 別了,人類對手!中國圍棋人工智慧要「逼出」阿爾法狗
    參加本屆世界人工智慧圍棋大賽前,絕藝曾對陣柯潔豪取13連勝,還以11連勝的戰績奪得第10屆UEC杯計算機圍棋大賽冠軍,成為這項承載「攻克圍棋」使命的AI賽事裡最後一個冠軍。它的名字來自杜牧詩句「絕藝如君天下少,閒人似我世間無」。
  • ...人工智慧|阿爾法狗|deepmind|英國_科技|艾倫·圖靈|計算機科學
    2017年10月15日,英國政府發布了一份名為《發展英國人工智慧產業》(Growing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 the UK)的報告。該報告稱: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被廣泛認為是人工智慧的發起者。「雖然其他國家和國際公司在AI發展方面投入巨資,但至少在目前,英國仍然被視為專家的中心。」
  • 新版「阿爾法圍棋」從零開始40天稱王
    圖/視覺中國不依靠人類圍棋知識;「從零開始」自學圍棋,僅3天就擊敗前輩版本據新華社電 人工智慧「阿爾法圍棋」在幾次世界矚目的人機大戰後站在圍棋之巔,又以一種新的方式超越了自己:新版本「從零開始」學習圍棋,僅用3天就擊敗前輩版本,40天成為新的王者。
  • 人工智慧在取代人類觸覺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從維持治安到挑選衣服,專家們說,人工智慧在取代人類觸覺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獨立推理和決策中複製人類智能的一般人工智慧,仍然遙不可及。人工智慧被用於在勞動密集型行動中補充人類,或者從過去的數據中得出公司的結論。
  • 人工智慧與設計(1):人工智慧的發展和定義
    如果一臺機器能夠與人類對話而不被辨別出其機器的身份,那麼這臺機器具有智能的特徵。同年,Alan Turing還預言了存有一定的可能性可以創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機器。說明:Alan Turing(1912.6.23-1954.6.7)曾協助英國軍隊破解了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 厲害了 騰訊PhoenixGo人工智慧圍棋世界冠軍
    剛剛,比賽結果出來了——來自騰訊微信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PhoenixGo(鳳凰圍棋),過關斬將,奪得冠軍。PhoenixGo是騰訊微信翻譯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圍棋程序,旨在學習人工智慧前沿技術。項目由幾名工程師在開發機器翻譯引擎之餘,基於AlphaGo Zero論文實現,同時做了若干提高訓練效率的創新,並利用微信伺服器的閒時計算資源進行自我對弈,緩解了Zero版本對海量資源的苛刻需求。
  • AlphaGo是如何學會下圍棋的
    第一縷星火 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一項重要突破----一在圍棋項目中,一個由谷歌研究團隊開發的計算機系統AlphaGo擊敗了歐洲的頂尖職業棋手。在此之前,這個關於戰略性和直觀判斷的古老東方競技遊戲,已經困擾了人工智慧專家們數十年之久。
  • AlphaGo學習人類策略:人工智慧下一步是理解人類
    谷歌人工智慧AlphaGo早在今年1月28日,以5-0的成績擊敗歐洲冠軍職業圍棋二段選手樊麾,人工智慧將取代人類大腦的爭論又一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時隔2個月,谷歌AlphaGo再戰韓國九段圍棋高手李世石,引發眾多輿論波蕩。
  • 橫掃人類棋壇後 AI機器下個目標是徵服翻譯
    目前的人工智慧準確地說應該叫深度學習,其智能水平還停留在「幼兒」階段。就目前來看,人工智慧在規則固定的棋牌遊戲上超越人類無非是因為計算能力的優勢,而在身為人基本的語言能力方面,機器還遠遠達不到與人類同場競技的標準。
  • 「阿爾法圍棋」之父:人工智慧仍有諸多哲學問題待解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倫敦3月11日電 被稱為新一輪產業革命推動力的人工智慧技術,正全方位、加速改變著人類生活。不過,英國領先的人工智慧公司「深度思維」執行長德米什·哈薩比斯近日說,人工智慧的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哲學問題待解。
  • 電腦大勝人腦這件事,聽聽科技界和圍棋界怎麼說……
    )第3階段能思考如何進行長線布局以擊敗對手(未達到)圍棋與晶片成為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的封面,因為一個名為AlphaGo的電腦程式戰勝了歐洲圍棋冠軍,這是電腦首次戰勝圍棋職業棋手。與其他圍棋程序對抗,獲勝率達99.8%這個電腦程式由位於英國的谷歌公司下屬機構「深度思維」(DeepMind)開發。該程序在與其他圍棋程序的對抗中獲得了99.8%的勝率。在這次人機對戰中,它以5比0的成績戰勝了歐洲圍棋冠軍、職業圍棋二段、前中國職業棋手樊麾。這是第一次有電腦程式能在不讓子的情況下,在完整的圍棋競賽中擊敗專業選手。
  • 人工智慧只會下象棋、圍棋?錯,它玩遊戲都比我們6
    儘管人工智慧是幫助人類生活得更美好的潛在寶庫,但即使是具有最偉大思想的人,也對它可能帶來的危害感到恐懼。人們對人工智慧的擔憂包括:機器人將奪走我們的工作,顛覆人類,奴役人類不一而足。在某些方面,人工智慧已經戰勝了人類,其中包括我們最喜歡的一些遊戲,例如圍棋和《星際爭霸II》(StarCraft II)。機器開始超過人類,坦率地說,這是一件好事。
  • 不敵韓國圍棋人工智慧,戰勝過AlphaGo的人退役了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頂尖人類棋手與 AI 之間的差距在二子到三子之間,但由於從來沒有進行過正式比賽的對局,所以真正差距無從得知。李世石提到,自己最終選擇下升降棋,也是想確認人類和人工智慧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少。在對戰 Handol 之前,李世石說自己已經有大概 5 個月的時間沒有參加過比賽,也幾乎沒有進行過圍棋訓練。
  • 人工智慧的發展將給人類未來帶去什麼
    【編者按】《DK宇宙大百科》作者、前英國皇家學會會長馬丁·裡斯的預測未來之書《人類未來》,近日引進出版。在書中,馬丁·裡斯談及生態威脅、能源危機、生物技術、人工智慧等眾多與地球和人類未來息息相關的話題,又以科學的角度分析太空飛行、外星移民計劃等「未來暢想」的可能性。
  • AlphaGo世紀大戰:推動人類極限,還是機器覺醒?
    》(via:movie-gems)前言:世紀人機圍棋大戰中,知識分子與知乎共同舉辦知乎圓桌《對弈人工智慧》,供網友在谷歌圍棋系統AlphaGo與韓國棋手李世乭對弈期間隨時參與討論。1、圖靈測試1950年,英國的數學家阿蘭·圖靈在曼徹斯特大學提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理論,代表著人工智慧的概念被初步提出。「圖靈測試」理論具體為一個人和一臺機器隔開的情況下接受測試,要求提問者不斷提出各種問題,從而辨別回答者是人還是機器,如果機器有30%的回答騙過了提問者,那麼這臺機器就通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類智能,即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