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甜鹹之爭,你喜歡甜口還是鹹口?

2020-12-09 炎焱燚燚

俗話說「吃貨不分南北,口味必分甜鹹」,作為端午節的特色美食,粽子幾乎每年都會引發鹹甜之爭。粽子的甜鹹之爭其實與氣候環境、文化習俗等因素關係密切。

據某些媒體對網友的投票調查顯示,偏好鹹粽佔比36.2%,偏好甜粽的人佔比34.6%,甜鹹黨幾乎勢均力敵,而甜鹹通吃的比例為24.0%,此外還有5.2%的網友表示不吃粽子。

飲食習慣隨著物流發展和文化融合,很多地方的人們吃粽子都是鹹甜通吃,只是粽子的口味偏好仍有一定的地域規律。與傳統的飲食習慣「南甜北鹹、西鹹東甜」不同,對粽子口味的追求剛好相反。北方人吃粽子更偏愛甜口,而南方人則青睞鹹口,或許是對傳統飲食的一種互補吧。根據部分媒體的不完全統計樣本,山東、河南、湖南、浙江等地均屬於甜鹹通吃地區,山東愛甜口的人群佔到90%,河南喜愛甜粽子的人群佔到81%;而湖南則有73%的人群愛吃鹹口,浙江更是高達87%的人群喜好鹹口。

造成這種口味的碰撞和偏差,估計和我國北方多地居民以麵食為主,因此粽子一類含糯米的食物,一般作為飯後的點心來食用,國內的點心多是甜口,故吃粽子愛甜;而南方氣候溫暖潮溼,適宜水稻生長,居民以大米為主食,所以粽子一般會當正餐,早中晚餐當中都有可能出現,既為主食,吃鹹口也就順理成章了。

包粽子以糯米為主,裡面添加的餡料極為豐富,除了最普通的白棕子,因為添加餡料的不同,甜粽可以區分為蜜棗粽、紅棗粽、八寶粽、豆沙粽、紅豆粽、板慄粽、花生粽等;而鹹粽大多與肉結緣,有海鮮粽、蛋黃肉粽、鮮肉粽、鹹肉粽、牛肉粽、燒肉粽、火腿粽、香腸粽等,配料也分松茸、蝦米、香菇、瑤柱等。

四川、重慶、湖南吃端午粽喜好臘肉入餡,偶有椒麻味。。

廣東、福建等地喜好鹹肉粽、燒肉粽,且愛加入乾貝、瑤柱、蝦米等餡料,這也與當地臨海,海產品豐富有關。

而包裹粽子的粽葉也根據地域,多見蘆葦葉和箬葉,一般北方喜歡蘆葦葉,南方偏好箬竹葉,其他如茭白葉、桂竹葉、月桃葉、芭蕉葉、荷葉、粽巴葉、竹筍殼等也有使用。

粽子的形狀各地也有不同,浙江一帶多是四角粽,而在江蘇多是有一個很長細角的五角粽,以前吃粽第一口總是將那個最尖銳的角咬掉。

由於各地的文化習俗不同,大家喜愛的粽子的口味和吃法也有區別,鹹甜差異、南北之分在所難免,不管哪種口味,都要放「粽」端午,吉祥安康。

小編是地道的北方人,以前在北方時沒有接觸過鹹粽子,等來到南方接觸了鹹粽子,也同樣覺得口味不錯,不過雖然吃過各種高中低檔的粽子,小編還是最喜歡自家包的白棕子,裡面什麼餡料也不添加,只是簡單的糯米用新鮮的蘆葦葉包裹,也不需要蘸糖或者蜂蜜,只是去品味糯米和粽葉特有的淡淡的清香。

相關焦點

  • 古人投入汨羅江中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這種粽子是如此味道
    在這一天,大家都會品嘗美味的粽子。在現代粽子有「鹹甜之爭」,但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古人最早投入汨羅江中的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今天,小編便給大家揭秘一下,這種粽子真的很好吃嗎?(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詩人、政治家。
  • 端午節甜鹹粽子之爭,當初紀念屈原的粽子是什麼味道?
    端午節將至,大麥身邊的同事們討論起了吃粽子的事情。於是那道經典的歷史辯題出現了: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到了東漢時期,鹼水粽誕生了,但是鹼水粽沒有鹹甜,就是米的味道。(別說蘸糖吃!東漢時期的老百姓可不起糖!)魏晉南北朝時期,粽子大量出現,此時的粽子仍然是以黍米為主的白粽,但是已經零星出現了一些鹹甜口的粽子,在黍米的基礎上添加了紅棗、板慄、珍禽瘦肉等原料。
  • 甜粽子和鹹粽子,哪種升血糖的速度快?糖尿病人該怎麼選?別錯了
    馬上就到端午節了,超市裡各種各樣的粽子開始出現在人們眼前。因為生長在北方,吃得最多的就是紅棗粽子和豆沙粽子。後來才知道,原來粽子也有「甜口」和「鹹口」之分,很多北方人偏向於甜口,而南方人則更偏向於鹹口。甜粽子和鹹粽子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 從歷史分析,粽子到底該是甜的還是鹹的
    粽子究竟是甜是鹹?這個問題時常伴隨著南北之爭,活躍在風口浪尖。下面,我們追本溯源,從歷史分析,粽子到底該是甜的還是鹹的。東漢時的《風俗通義》記載了最早的粽子類食物「角黍」,是以茭白葉包黍米,而不是糯米。用混合草木灰的水來煮成的黑暗料理。
  • 初湯︳什麼甜粽子鹹粽子甜鹹粽子……來趟大潮汕馬上不糾結
    爭得最厲害的每年都要來一遍的有幾個:元宵、粽子、月餅、餃子……還有個一年四季天天存在的問題:甜鹹豆腐腦兒!這不,端午節就要到了,這個甜粽子鹹粽子甜鹹粽子的話題再度熱門,這個徵文叫什麼來著?#兒時粽子可沒有甜鹹之爭#。
  • 最早人們紀念屈原投入汨羅江的是甜粽子還是鹹粽子?
    然而到現在北方有香甜的豆粽棗粽,南方更是有大肉粽蛋黃粽排骨粽,網友們的甜鹹之爭一直持續到現在。那麼最早人們投入汨羅江祭祀屈原的是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呢?甜粽子or鹹粽子?每年七夕倒是讓商人們賺的盆滿缽滿有關於五月初五吃粽子(角黍)的記載更早,東漢《風俗通義》中提到「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嘗之。」在這時候人們還沒有用粽子(角黍)祭祀屈原,更多的是用來祭祀祖先。最早祭祀祖先需用牛頭,但是古代牛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工具而且春秋戰國時只有天子食太牢可以食用牛肉。
  • 端午節吃粽子和寶寶說英文,紅棗鮮肉粘米、甜口鹹口怎麼說?
    我喜歡粽子。Mom: Let's work on steaming them.媽媽:咱們把它們蒸一下吧。Mom: The red date zongzi is sweet,媽媽:紅棗粽子是甜的,and the pork one is savory.肉粽是鹹口的。
  • 粽子「甜鹹大戰」:宮保雞丁粽是最正確的粽子?
    甜粽子還是鹹粽子?這個問題的殺傷力之大,足以讓多年未謀面的網友在微信上互相拉黑。尤其是端午時已入夏,動輒三十多℃的溽暑高溫,蚊蟲的徹夜轟炸,再低頭看看薄薄夏衣遮不住的一塊腹肌,更加讓人覺得心浮氣躁。本來吵架的理由就有千百種,甜粽子還是鹹粽子之爭,多少還能端出些維護傳統文化的高尚姿態來,也難怪甜鹹兩派黨同伐異其樂無窮。總體來說,甜鹹兩派的勢力劃江而治。
  • 透過數據看「甜鹹粽」派之爭,更有魔系出現,你是什麼派系?
    @秦時明月 :鹹粽子簡直就是魔鬼,黑暗料理。@青銅 :北方的我表示甜粽是真好吃~@十一 :為什麼沒有酸辣粽子的選項?你們這是歧視!那我們透過數據來看看這場「派系之爭」。2019年京東大數據顯示,鹹粽子的銷量是甜粽子的3.6倍。那麼今年的甜鹹粽的銷量數據如何呢?根據2020年美團訂單銷售額數據來看,今年的鹹粽子訂單同比增長了8.5%。數據說:鹹粽子贏了甜粽子?
  • 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們喜歡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今天教你10種做法
    粽子大家並不陌生,民間傳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由於當地不同的飲食習慣,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彤媽一直好奇一個問題,為什麼口味清淡的南方人卻喜歡鹹粽子?重鹽重油的北方人卻喜歡甜粽子?最近幾年,圍繞粽子的甜鹹之戰也變得更加激烈,勝負之爭陷入僵局。
  • 鹹粽子好還是甜粽子好?屈原:我吃了幾千年粽子,發現這3個秘密
    兩千多年後,南方人和北方人 因甜粽子和鹹粽子哪個更正宗 爭得不亦樂乎 資歷差不多,此輪戰平 甜粽子∶鹹粽子= 1∶1
  • 粽子還在甜鹹之爭?學會最簡單的三角粽包法,放糖放肉都好吃
    一,傳說之爭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人們怕江裡的魚啄壞了屈原身體,用粽葉包成粽子扔到江裡,後人為紀念屈原而將粽子傳承下來。早先的粽子沒有固定的形狀,而我們通常見到的三角形粽子,好像纏足女人的三寸金蓮。民間傳說,這便是孟姜女的悽苦傑作。傳說中,孟姜女尋夫前,她怕丈夫挨餓,絞盡腦汁地琢磨後決定給他包粽子。在每個粽子裡還放了三顆棗,寓意著一別三年,或是紅豆代表相思。粽子的形狀是模仿著自己的腳來包的,她想告訴丈夫,妻子千裡迢迢,跋山涉水是多麼不易。
  • 古代粽子的鹹甜之戰,居然是一場碾壓局
    不知從何時起,菲李感覺每年的端午節成了一年一度的武林大會,眾吃貨們自覺分成兩大陣營,為粽子的鹹甜之爭展開battle。有意思的是,這種鹹甜之戰仿佛成了如今端午節的一種儀式感,每年不看雙方陣營來場華山論粽的巔峰對決,反而還覺得心裡空落落的呢。
  • 粽子的千年進化史,最初古人吃的粽子既不甜也鹹
    月餅餡料雖多,其中也有被視為異端的五仁餡(當然了,您要是愛吃老郭相聲裡帶魚餡、面餡和蔥餡的月餅當我沒說),但不管東南西北,月餅的口味一般都是甜,這一點全體吃貨同仁們保持一致。但說起幾個月前的端午,那可是一片血雨腥風,為啥?粽子應該是什麼餡的,究竟是甜粽子正宗還是鹹粽子正宗?甜黨吐槽粽子是甜的才好吃!偉大的甜黨!
  • 端午|皇家粽席、南鹹北甜、臺灣肉粽、客家鹼水粽……「粽」有一款...
    今天端午節——江浙滬鹹蛋黃肉粽、北方蜜棗甜粽,臺北的蒸肉粽,臺南的煮肉粽,還有兩岸客家人都會吃的鹼水粽……「粽」有一款,是你的最愛!還有,你知道,乾隆皇帝的膳桌上會擺幾個粽子嗎?皇帝吃的粽子有哪些餡料?……南鹹vs北甜 粽子的南北之爭在南方,粽子大多為鹹口的,餡料多為醃製好的五花肉等,比如較有名的江浙滬的鹹蛋黃肉粽。而在北方則是以甜口為主,餡料大多為蜜棗,豆沙等。
  • 端午節來了,知道甜粽子與鹹粽子的起源嗎?你喜歡吃哪一種
    其實說粽子很早就有了,根據文獻記載,粽子最早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人們用茭白的葉子將黍米包成牛角的形狀,製成「角黍」。還有一些人把黍米裝入竹筒之中,放在火上蒸烤,製成「筒粽」。此時的粽子也是形態各異,多用紅棗來包,因為「粽」諧音「宗」,代表傳宗接代,「棗」又代表早生子女,與傳宗接代也差不多,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個時候的粽子大部分都是甜甜的。
  • 端午節快到了,分享甜粽子和鹹粽子的做法,軟糯美味,做法簡單
    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南北方飲食方面也有所差異,所以對於哪種粽子好吃,都持不同意見,至今也沒有分出勝負。對於粽子,大家是喜歡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呢?端午節快到了,分享甜粽子和鹹粽子的做法,軟糯美味,做法簡單。因為從小生活在北方地區,從小吃到大的都是甜粽子,小時候總以為粽子只有一種口味,長大之後才知道,還有鹹粽子。
  • 甜鹹之爭不算什麼,這些才是眾口難調
    中國幅員遼闊,每個地區在飲食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南北方的口味差異,比如每到端午節就會有一場關於粽子的鬥爭,粽子到底應該吃甜的還是鹹的?中秋的時候,關於吃什麼餡的月餅,又會引發一場爭論。
  • 端午節 最早的粽子是鹹的還是甜的?屈原帥不帥?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端午節又雙叒叕來了提到端午節,不得不說起粽子,是端午節最富儀式感的美食現在市面上流行著各種口味的粽子不只有鹹甜之分>還隱藏了八大「粽」派甜粽黨包括:北京派、蘇州派、西安派、山東派鹹粽黨包括:廣東派、海南派、閩南派、四川派說到這,小編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可你真的了解這個節日嗎?
  • 鹹or甜,端午粽子的南北之戰!
    除了划龍舟、掛艾葉、紀念故人屈原還有各位吃貨們最愛的粽子同時這也意味著今年的「粽子甜鹹大戰」正式開戰是的各位,要戰就請爽快battle可是各位盆友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哈哈,粽子的發展也在不斷加速進程不再執拗於經典的甜鹹兩派這些網紅粽子你們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