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野果,人稱「萬壽果」,果能生吃也能治病,還可以泡酒喝

2020-12-10 農言鄉事

在筆者的腦海裡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在農村生活的那段美好時光,從我記事開始,每天都會和爺爺一起上山撿柴火,尤其是春暖花開的季節,挖野菜,可以說是兒時最大的樂趣,由於物質資源匱乏,山裡一些植物的野果就成為了兒時最愛吃的零食,有時在山裡看到一些奇怪的野果,就會問爺爺,這種植物的野果能不能吃?如果能吃,基本我都會嘗一口。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農村一種外形奇怪的野果,在筆者當地村民都叫它「雞爪子」。你知道嗎?

說到「雞爪子」可能大家會以為是雞的爪子,這一點大家可別誤解,筆者要說的是一種植物的果實,它的外形看起來非常像我們常食用的雞爪,故而得名「雞爪子」,筆者查閱資料後,才知道這種野果原來叫「拐棗」,在植物學大多都稱它為「萬壽果」,民間也有些地區稱它為「雞爪連」、「蜜爪爪」。

「拐棗」主要分布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南方省份,是農村最為常見的植物,一般都生長在農村的山坡、路旁、溝谷,「拐棗」是一種既耐寒又抗旱的野生植物,適應能力也比較強,只要在潮溼的河流旁,都能找到它的蹤跡。

記得小時候,拐棗就是兒時最常吃的野果之一,它的果實香甜可口,果肉多漿,漿甜略帶點甘澀,不過,大家想生吃「拐棗」一定要等熟透後才好吃。

在筆者當地,村民也常用這種果實來製作「拐棗酒」,據村民說,用拐棗浸制而成的「拐棗酒」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還能用來治療風溼病和關節炎。

不過,關於拐棗具有的價值,可不止上述的哪些,據了解,拐棗的果實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蘋果酸鉀等無機鹽類,另外還含有維生素、脂肪、蛋白質、葡萄糖、果糖、蔗糖、胺基酸以及鈣、磷、鐵、銅等微量元素,尤其是糖含量最為豐富,因此也被人們稱之為「糖果樹」、「甜半夜」。

除了上述的營養價值外,拐棗還具有很高藥用價值,其果實、種子、葉、根以及果梗都可入藥,拐棗的種子具有清熱、利尿等功效,果梗具有活血、平喘的功效,其枝葉具有止嘔、解酒的功效,其果實具有解酒、通便、益氣補血等功效。

從上面的講述中可以看出農村這種常見的拐棗樹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也可以說它的全身都是寶,所以,農民朋友見到這種植物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植物知識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農村這種像雞爪的野果,人稱「甜半夜」,果能生吃,還能治病。你見過嗎?你吃過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這種植物像「雞爪」,有人稱它為萬壽果,路邊看到不能錯過
    在農村有很多長得奇形怪狀的果實和植物,有的我們至今不知道名字,也不知道他們有什麼作用,但是聽村裡的老人說這些果實和野草都有妙用,比如說田野裡面可以喝的「果汁」,學名叫做美人蕉的一種植物,還有倒掛著的「燈籠」,這些植物都是我們在鄉間經常見到的,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用它們,美人蕉除了可以當果汁喝一以外
  • 南方1種野果,叫棗不是棗,可生吃也能泡酒,20元1斤種植農民不多
    導讀:叫棗不是棗,種子露在果肉外,能生吃也能泡酒,1斤20元市場少見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少有人專門去山裡採摘野果吃了。但是卻有人專門種植野果來當水果賣。因為有些水果營養價值高,並且也很少見,不少人還是會為了嘗鮮而購買,所以這些種植的野果在好食材上也很受歡迎。現在雖熱是夏季,但是也有冬棗上市,不過價格卻不便宜。這也讓筆者想起家鄉一種野果,它叫棗卻不是棗,果實像枯枝,種子露在果肉外面,可以生吃也能泡酒,一斤賣20元市場卻很少見,種植的農民也不多。
  • 中國十大野果之一——萬壽果,味道酸甜用途廣
    萬壽果除了有雞爪子這名字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名字,比如:拐棗、龍爪、彎撈撈等名字,這些名字也多少和它的外形上有些聯繫。萬壽果雖然是野果子,但是卻是我國十大野果之一,也屬於名氣不小的野果子了。拐棗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拐棗雖然叫做棗,和棗樹還確實是有些關係的,因為二者都是屬於鼠李科的植物,這點上來說拐棗和棗樹還是近親關係。
  • 農村人用這種野果來泡酒,它具有祛風溼的功效,城裡人有錢買不到
    農村人用這種野果來泡酒,它具有祛風溼的功效,城裡人有錢買不到。在農村裡有著很多的野果,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是不會陌生,特別是在農村裡生活長大的朋友,對於這些農村野果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在以前農村裡很多野果都是被人們用來作為零食食用,各有各的風味受到人們喜歡,只有吃過的朋友才知道這些野果的滋味,不少野果除了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用來泡酒等。
  • 農村山上幾種泡酒的好野果,好喝功效大,喜歡喝酒的建議收藏
    農村山上幾種泡酒的好野果,好喝功效大,喜歡喝酒的朋友,建議收藏現在的人講究養生,泡點保健藥酒喝就很受大家的歡迎,尤其喜歡喝酒的朋友,藥酒在我國已經具有非常悠久的文化歷史,古人相信通過服用藥酒可以起到養生甚至是延年益壽的作用。
  • 農村山上的這種野果子不僅可以煲湯,也可以泡酒喝,你有見過沒
    生活在城市裡面的人都是很嚮往農村生活的,走進農村就可以呼吸到新鮮的自然氣息,感覺就像是投入了大自然的懷抱,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祥和,可以讓你那顆浮躁的心沉靜下來。農村山上的這種野果子不僅可以煲湯,也可以泡酒喝,你有見過沒
  • 人稱「棠梨」,曾用來當「糧食」和熬糖,今用來泡酒,少有人吃過
    導讀:人稱「棠梨」,曾用來當「糧食」和熬糖,今用來泡酒,少有人吃過!文:三農小七天氣轉涼,已經不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了;相反,很多植物都可以說枯萎,即使是樹木,也已經開始落葉。但,樹上,卻還掛著一些果子。山裡的果子,很多都可以吃;但,也有一些是不能吃的。不能吃的野果,我們暫且忘了它,不提它,我們科普一種可以吃的野果。
  • 農村這種小野果渾身帶刺,沒想到不僅好吃,泡酒喝還有這功效!
    圖中這種渾身帶刺的小果子,相信很多農村的小夥伴都見過也吃過,吃起來又酸又甜,是農家小孩很喜歡的一種野味,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泡水喝還有這功效!它就是刺梨,又名茨梨、木梨子,文先果,是滋補健身的營養珍果。一般是半斤幹的刺梨乾泡十斤酒,裡面加三兩到五兩的蜂蜜(或者冰糖),農村養的那種蜂蜜最好;一定要密封好,一過月之後就可以開壇喝酒了。野生刺梨泡酒是有很多功效的:第一防癌抗癌,第二降三高(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第三可以增強抵抗力,預防病菌的侵害,第四女孩子可以經常喝點,它裡含有很好的SOD(過氧化物歧化酶)能有效地抗皮膚老化和美白皮膚的。
  • 農村就要消失的6種野果,你吃過幾種?好多人都不認識
    在農村長大的人小時候應該都吃過或見過很多野果兒  現在卻都逐漸消失了!  下面哪種是你童年的味道呢?1 桑葚桑葚,桑樹的成熟果實。每年4~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去雜質,曬乾或略蒸後曬乾食用,也可來泡酒。具體成熟時間各地不一樣,南方早一點,北方稍遲一點。2金鈴子金鈴子俗稱癩葡萄,金黃色的外殼,上面鼓凸著若干大小不等的顆包,有些像苦瓜,和苦瓜同屬於葫蘆科植物,但不是同一種作物。苦瓜味苦,是蔬菜,可涼拌或熟食。
  • 山中一種野果,人稱「山捻子」,一點不起眼卻價值高
    山中一種野果,人稱「山捻子」,一點不起眼卻價值高這是一種在記憶中讓人難忘的野果,這種果子人們叫它豆捻,又叫它山捻子,學名桃金孃。小時候每年放暑假的時候,大概9月份,就是它大批成熟的時候了,上山摘來吃,甜中帶酸,特別新鮮!
  • 農村大爺上山摘這種野果,客家話叫「拐棗」不知道你們家鄉叫做啥
    可能有些朋友聽到「拐棗」這種果子都覺得十分陌生,其實這是一種南方地區才有的野果,在很多農村地區比較常見到的。之前小優回家的時候就看到有個農村大爺要上山摘拐棗,小優跟大爺大了招呼之後就跟著大爺一起去山上摘拐棗。
  • 農村這種樹木,名字象徵著長壽,不知你見過嗎?
    在南方農村地區,有一種野生的果樹,結出的果實形狀像佛教萬字符,因此也被農民稱為「萬壽果」.雖然不是說吃了萬壽果就真的」萬歲萬歲萬萬歲「.但人們以此命名表達對健康長壽追求,萬壽果樹生命力極強,不需要人工種植,在屋後,村邊
  • 據說這種野果子10個農村人都只有1個人知道,用它泡酒喝能防癌!
    我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的同學們,對農村山上的一些野果子應該是最為熟悉不過了,楊梅、野李子、覆盆子、蛇莓、野枇杷、野山楂等等,還有很多,但是有一種,就是農村老司機都不一定知道的野果子,它全身都是刺,一般很少生吃,都是用來泡酒,是什麼呢?
  • 農村這種野果,形似「小柚子」,不僅能做成涼粉,還具有藥用價值
    就比如說它既可以被做成涼粉,也可以被做成果凍。沒有想到這種看似平凡的東西竟然有這麼大的用途。是不是讓人對它刮目相看呢?農村這種野果,形似「小柚子」,不僅能做成涼粉,還具有藥用價值。這種東西叫薜荔果,又叫涼粉子和木蓮,產地分布是非常廣泛的,不僅在浙江,安徽等地可以找到,在江西,福建,江蘇等地依然可以發現薜荔果的身影。最重要的是它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
  • 農村這種野果被稱為堅果之王,長得像陀螺,如今能賣到20元一斤!
    導讀:嗨嘍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早已看開的農民,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三農話題是農村這種野果被稱為堅果之王,長得像陀螺,如今能賣到20元一斤!這種野果自名叫漿櫟果,俗稱橡子,對於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漿櫟果應該是非常熟悉的,因為它們長得像陀螺一樣,所以長被孩童們撿回來當陀螺玩耍,漿櫟果成熟後外殼非常堅硬,顏色為棕紅色,看起來像板慄一樣,看起來非常好玩,玩起來也非常好玩,所以孩子們非常喜歡,其實當時的人們不知道,這種漿櫟果不僅能夠被當成玩具,更是一種食物哦,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的這種果子可以煲湯,還可以泡酒,一摘就是一大盆,太高興了
    農村的這種果子可以煲湯,還可以泡酒,一摘就是一大盆,太高興了。水果相信很多人都是很愛吃的,現在是春天,夏天也就不不遠了,這個時候的水果的種類是越來越多了,我們可以看到市場上有很多在賣草莓,番石榴,蘋果等等的小攤,這個時候,來吃上這樣一些酸酸甜甜的水果是非常的不錯的,在農村地區,水果也是很多的。
  • 農村這種野果子6月份才成熟,山上很常見,用來泡酒味道一絕
    農村這種野果子6月份才成熟,山上很常見,用來泡酒味道一絕看這位小夥子手裡拿著的這種野果,你看得出這是什麼嗎?這種野果子就是楊梅了,也可以叫做聖生梅、白蒂梅、樹梅等,在不同的地方的叫法是不一樣的。看著這位農村小夥子採摘了一大筐的楊梅,可以說是收穫滿滿了,準備採摘這些楊梅回家釀酒喝,可以說是一絕。
  • 這種野果長得像荔枝,賣到20塊一斤,長輩拿來泡酒,你見過嗎?
    小時候生活在農村,雖然很少有機會吃到市場上各種美味的水果,但漫山遍野的野果子卻吃到不少。以前每年的9、10月份,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和小夥伴一塊去山上摘一種紫紅色的果子,我們美其名曰「荔枝」。事實上,這種果子名為雞素果,,其外形與荔枝十分相似,但個頭比荔枝小,因此又被成為山荔枝。雞素果在我國的長江流域各省以及河南、陝西、甘肅,雲南等省都有廣泛分布,一般在農村的山間或溪邊,長有很多的雞素果樹。每年稻子收割前後,滿樹的雞素果也會逐漸長熟,成熟後的雞素果表皮為紫紅色,均勻分布著暗黑色或者褐色的斑塊,看上去像起了一塊塊的雞皮疙瘩。
  • 廣西農戶靠野果致富,每畝收益高達1萬多
    小時候喜歡在樹下撿一串一串的野果,長大以後才知道這個原來叫拐棗,有些地方叫萬壽果、雞爪果、枳椇子等。這種拐棗生的時候吃是很苦澀的,等到熟了之後,再稍微曬一下,吃起來就很有味道了。慢慢的有很多人都在人工種植它,每斤賣20元,畝收入上萬元。
  • 這野果叫「大肚臍果」,是農村孩子的最愛,一棵樹上能摘五六斤
    這野果叫「大肚臍果」,是農村孩子的最愛,一棵樹上能摘五六斤很多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在山上摘過一種野果,長在樹上,一根樹枝上掛著很多,綠油油的果子是橢圓形的,非常像無花果。很多孩子在打過霜之後會專門拿一個大袋子跑上山,爬到樹上搖晃樹,讓果子都掉落下來,再從上全部撿起來,打過霜的大肚臍果是最甜的,比成熟的果實更加好吃。大肚臍眼的樹能長得很茂盛,一棵樹上能結很多很多的果子,全部摘下來能裝滿一個大袋子,一棵樹上能摘下來五六斤的果子。其實這種果子的學名叫做竹節子,也被叫做竹節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