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個攤位曬藏品 2000餘人來「淘寶」

2020-12-12 吉安頻道

  我市2013年首屆古玩交易會現場,奇石、木雕、瓷器、青銅……各種古玩應有盡有,500米長的街道擺滿攤位,吸引了眾多的收藏愛好者競相前來「淘寶」。

  本報首席記者嚴愛群 文/圖

  正所謂「亂世黃金,盛世古玩;亂世溫飽,盛世收藏」。昨日,在吉州區正丙角古玩市場舉辦的2013年首屆古玩交易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400個設定攤位被擠得滿滿當當,「老貨」、「新貨」,「古玩藏品」琳琅滿目。不到半天時間,就吸引了20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藏愛好者競相「淘寶」。

  「想『撿寶』,要起早」,記者6時40分趕到交易會現場,古玩商人早已擺好攤位,按規定,每個攤位2—5平方米,一個行李箱,一張小凳,一塊長布,用報紙小心翼翼包裹的古玩,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按慣例,交易會就設在古玩市場約500米長的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上,除食宿自理外,參會者不用掏任何費用。

  古玩商人來自天南地北,除江西本地外,還有來自湖南、廣東、河北、福建、上海等地的「常客」。「吉安社會安定,收藏氛圍很濃,市場潛力大,還能淘到不少『寶貝』。」來自九江市都昌縣的曾先生從事古玩行業十餘年,對近年來風生水起的吉安古玩市場很是看好。陳良珠是永豐當地知名的古玩商人,從開始僅僅是興趣到如今以此為生,每年舉辦大大小小20多場交易會一場不落,「交流會已成為繁榮市場、古玩商獲利的重要平臺,相比大城市,吉安的古玩交流會形式過於單一,大多是協會自發組織,既無包裝宣傳,又無現場拍賣,免費鑑定等。」他建議應儘快提升古玩交易會檔次,完善其功能,使之成為吉安收藏市場的一大品牌。中午11時許,天空突然飄起了小雨,由於是在室外,商販們不得不早早撤場,市民們也因此匆匆離開。為此,來自豐城的熊先生很失望,交易會上若能搭建雨棚或者有室內場館,外地商人至少將呆上兩天,交易額數量也大不相同。

  當天,交流的範圍有陶瓷玉器、古玩字畫、銀器徽章、竹木牙雕、明清家具、文革遺物、古代銅器、錢幣郵票、金石篆刻、古籍善本等各類藏品。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說,真可謂美不勝收、眼花繚亂。當天,共吸引了2000多人前來「淘寶」,無論是開價1萬元的名家字畫,1.5萬元的明代青花罐,2000元一套的清代銀飾掛件,還是100元的紫砂壺、80元的新銅器,10元一串的五帝錢,在叫價砍價、看貨掌眼的同時,只要淘到自己心儀的寶貝,人們的幸福感立刻溢於言表。「淘寶」者中,既有本地市民,還有專跑會場「揀漏」的外地行家,帶著古玩經紀人來「掌眼」的企業新貴。擺攤的古玩商人賣寶更「淘寶」,「能賣就賣,有買就買。」河北的胡先生自家攤位還沒開張,就已出手500元,從本地商販手中買下一個吉州窯燒制的黑碗。

  記者從市收藏家協會獲悉,本次交易會為市民提供了一次普及古玩等文物知識的機會,對提高文物鑑賞水平、拓展市民的視野、豐富業餘文化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記者獲悉,由於央視《尋寶》的推動,吉安的收藏市場空前火爆,僅四月份就有三場全國性的古玩交易會陸續召開。位于吉州區廬陵文化生態園對面的聚源古玩城將於4月6日召開首屆全國古玩交易會,今後每月6日定期舉辦古玩交易會。仁達藝術館於4月14日召開第二屆全國古玩交易會,創天古玩城於4月18日召開古玩交易會,加上4月21日央視《尋寶》的「鬥寶盛宴」,4月份被吉安藏友們稱為名副其實的「古玩文化月」。

相關焦點

  • 李貴祥:民間藏家無償捐獻1700餘件唐山特色藏品
    □記 者 劉禹彤 通訊員 張曉悅百年前唐山產的高強度耐火磚,鮮豔喜慶的老式撣瓶,刻錄有皮影、評劇、樂亭大鼓的老唱片等300餘件展品一一映入眼帘……在唐山師範學院圖書館的一個展廳內,一位古稀老人環視著他珍愛的藏品,眼含熱淚:「我的寶貝找到了最終的歸宿!」
  • 汨羅漢子彭彪收藏2000餘件日軍侵華罪證
    收藏日軍侵華罪證史料20餘年 在彭彪的收藏品中,這本畫冊只是2000餘件日軍侵華罪證史料中的一件,他有專門一套房子,全部用來堆放藏品。 彭彪今年47歲,曾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的船員,經常出國工作。 「那個時候半個月就要去一趟日本,每次待個三四天。」彭彪說,他父親是日軍入侵汨羅的時候,奶奶躲在豬圈裡生下來的,從小顛沛流離,對日本侵略者恨之入骨。父輩影響,彭彪陸續收藏各種相關的日本侵華罪證。 「一開始收集的東西比較零碎,多是一些印有『支那事變凱旋紀念』的杯子,書信、明信片等等。」彭彪說,他每次去日本,都會去當地的舊貨店「淘寶」,見到什麼買什麼。
  • 61歲老人43年收藏2000餘件動物陶瓷雕塑
    而這還只是彭先生的一部分「寶貝」——收藏動物陶瓷大半輩子,他的藏品已達2000餘件。十幾歲時結緣 如今收穫頗豐彭先生今年61歲。第一次接觸陶瓷雕塑時,他才18歲,剛剛高三畢業。「那是1977年,我哥去出差,回來時給剛考完試的我帶回一個陶瓷小牛。」
  • 47個夜市4000餘攤位組成鞍山露天經濟生力軍
    好處在哪裡 數字告訴你 6月30日,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導下,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努力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初步統計,目前,鞍山全地區已有大小夜市47個,各類攤位4199個,正在規劃設立的夜市19處。
  • 百年上海文物商店 自己曬藏品了
    「江海琳琅」上海文物商店藏品展現場喜歡逛文博機構、古玩店的人,對「上海文物商店」肯定不陌生,或是來此參加民間收藏文物免費鑑定諮詢,或是慕名而來選購藏品。今年,上海文物商店首次自主將收藏以展覽形式對外展示,而這舉措在全國國有文物商店中也屬首例。
  • 80後美女手繪成都 400餘幅畫作曬出滿滿幸福
    城鄉萬人說變化 80後美女手繪成都 400餘幅畫作曬出滿滿幸福 至今已經有400餘幅,不僅記錄了生活的點點滴滴,也記錄了這一年多來成都的新變化。  ·有趣的成都話,普通的生活場景,加上細膩的人物刻畫,她的畫連在一起,就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成都市井圖。  ·剛開始,方盈盈每天都為了手繪主題「摳腦殼」,現在有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一朵花、一棵樹、一個人、一條路,都可以成為一幅畫的主題,我將生活中遇到的場景記錄下來。」
  • 濃烈的紅色情結:40多年來收藏各類紅色藏品上萬件
    、文藝書刊、紅袖章……在周金慶的家裡,各種各樣的紅色藏品琳琅滿目,上萬件藏品涵蓋了從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之初的歷史物品。「這些藏品中,有的是與藏友交換得來,有的是朋友贈送,更多的是從古玩市場淘來的。」周金慶介紹,他的收入幾乎全部用於購買紅色藏品。每到一個地方,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到當地的古玩市場轉轉。他也經常光顧廢品收購站和舊書攤,細心淘寶和撿漏。
  • 且末縣牧區有個「淘寶」巴扎
    人民網且末11月16日電(通訊員 朱秀英 張明)說起牧民,大多人就會想到遊牧的生活。提起新疆且末縣奧依亞依拉克鎮,人們心裡只有四個字:偏遠荒涼。現在,該鎮牧民變得精明了,聰明的牧民們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師38團職工來搬遷區「淘寶」了,各類小商小販雲集於此,儼然一個「淘寶」小巴扎。
  • 十個古玩收藏攤:看看有你喜歡的沒有?萬一撿個漏兒呢!
    在河南省滑縣舉辦的「中國·道口錫器文化節」上,非遺展示區內有數十個古玩收藏攤位,藏品多樣,琳琅滿目。 把藏品擺在地攤上,可以使前來「淘寶貝」者居高臨下,一覽無餘,容易發現自己感興趣的物件。
  • 博湖有個民間古董收藏家 其古玉藏品達400餘件
    (通訊員楊建軍 攝)  在博湖縣,只要一提起楊兵,熟悉他的人都說他是「民間收藏家」。6月12日,筆者走進楊兵家中,見識了他珍藏的瓷器、青銅器以及400餘件精美的玉器。  楊兵今年43歲,是巴州收藏協會會員,從事收藏已20多年了。他對和田古玉情有獨鍾,從大地灣文化的玉璧玉琮,到齊家文化的玉斧玉璇璣,他收藏的玉器幾乎涵蓋了中國各個時期。
  • 古董藏品「確權證明」是個套
    利用一些古董收藏者急於變現手中藏品的心理,安徽省青陽縣三名只有小學或初中文化程度的村民,假冒古董交易中介、有意向購買的老闆和能辦確權證明的交易中心主任,以出售古董藏品需辦確權證明為由,設下騙局,從多名欲變現藏品的被害人手中騙得11萬餘元。
  • 許昌:小記者化身「淘寶商」愛心義賣匯聚溫暖
    本次義賣共籌得善款一萬多元,捐贈圖書2000餘冊。精心布置,商品多樣。為吸引各路買家,各班精心設計了一張張別具特色的標牌、廣告語,使盡渾身解數。操場上一個個精心布置的攤位,成了校園裡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小小攤主,積極推銷。
  • 淘寶改名要2000?
    淘寶帳號一直以來是不能更改用戶名的,因為其可以作為登陸用戶名,這不能改名字一直讓很多人詬病,存在很多tb_xxx的用戶,對於買賣多少也有一定的影響,尤其像筆者這樣的,申通小哥每次給我打電話都是再三確認,弄得十分尷尬。
  • 陝西文物探探探:200餘件藏品現場亮相 快來看看有哪些寶貝?
    8位專家坐鎮,50餘位收藏者攜帶200餘件藏品現場亮寶,20多萬人次網友在線觀看直播……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華商報與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合作對民間收藏文物免費公益鑑定活動進行直播,線上線下公眾關注度極高。鑑定活動中,發現了多件珍貴藏品,同時也發現不少高品質仿品。
  • 2000多個攤位,日均迎來1萬消費者
    市民張榮是伊州區三道嶺鎮人,她說:「正好「五一」假期我過來玩,聽說有集市就來看看,這裡商品品種多、物美價廉,我買了一些菜和水果,還給親戚帶了些。」在攤位前,市民挑選蔬菜。因集市為人員密集場所,疫情防控工作責任重大,寶農農貿市場整治小組的工作人員每天3次對市場進行消毒,要求各個攤販售賣間隔1米,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嚴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 湖北金石傳拓匠人20載尋磚2000餘塊 搶救城市記憶
    張友海是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金石器物全形拓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武一力攝  記者近日走進金石博物館,400多種、2000餘件古磚古瓦及拓片映入眼帘,藏品包括城磚、墓磚及祠堂、公會、會館、書院等用磚,磚上刻有漢字、圖案、數字、英文等銘文,時間跨度從商代沿至新中國初。
  • 上海文物商店藏品展邀您來「淘寶」
    各家參展單位都將推出豐富多樣、各具特色的文物藝術品,為廣大古玩愛好者和藏家們提供淘寶良機,共同推動文物藝術品市場消費回暖。 晚明畫壇一代宗師董其昌為松江華亭人。書畫名家孫克弘、陳繼儒與蘇松派趙左、雲間派沈士充、華亭派顧正誼及「嘉定四先生」李流芳、唐時昇、程嘉燧、婁堅等,均活躍在松江、嘉定等地,以繪事馳名。至清中期以前,上海地區已有眾多書畫家見於記載,藝林興盛,翰墨飄香。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上海被闢為通商口岸,經濟、文化同步快速發展。
  • 昆明市規劃5203個臨時攤位 主城區詳細分布情況來了!
    蓮華教場中路依託「藍花楹」效應,打造雲南最浪漫一條街,設置攤點80個;在豐寧打造金泰拾光夜市,設置臨時攤點450個;在普吉王家橋片區保障房相對集中未建完道路上設立「普吉民生擺街」示範點,設置臨時點位160餘個。
  • 「川」越來義2天達成意向2000萬元 5月份還要幹件大事
    3月20日以來,已經有兩批200餘名四川採購商來到義烏國際商貿城,開啟「買買買」模式。「僅兩天時間,我們四川採購團就達成了2000多萬元的意向單子。」伊廈國際商貿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朱文榮在興奮之餘,也提出了自己的顧慮:義烏國際商貿城佔地400餘萬平方米,經營攤位7萬餘個,即便是採購商直奔所需產品的經銷區塊,依舊是一件考驗眼力、腳力和腦力的事情。
  • 英國最大收藏家出現,60000件藏品堆滿整個房子,價值400萬英鎊
    據英國鏡報2020年10月7日新聞報導:日前,價值400萬左右的60000件藏品被發現堆積在一幢連棟房屋中,而這些藏品的擁有者可能成為英國目前最大的收藏家。